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 > 折锦春 > 第814章 南山曲

折锦春 第814章 南山曲

作者:姚霁珊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12-29 19:16:31 来源:88小说

看着薛允衍亲自动手做着这些,秦素心里微有些得意。

瞧瞧,这就是公主殿下之威了,若是换作前世,薛允衍连看都不会多看她一眼的。

那一刻的她自是不知道,薛府中所有年齿尚幼的小娘子们学琴时,她们家长兄都是如此做的。

此刻的薛允衍,显然是将秦素当作某个缺了牙的小娘子来看的。虽然这个小娘子让人头疼了点,但是好是歹,他也不能不管不是么?

将一应事物俱安置妥当,薛允衍方才跽坐在了靠窗的锦垫上,对秦素道:“殿下,可以抚琴了。”

秦素笑着点了点头,见阿栗仍在一旁侍立,便笑道:“你去门边守着,那门便开着罢。”

阿栗领命而去,这厢秦素便将身子坐直了些,抽出丝罗拭着手指,一时间却是有些踌蹰。

前世的她倒也时常抚琴,只是,彼时抚琴,多会抚些旖旎风流的靡靡之音,用以取悦如中元帝之流的人。而今日的秦素贵为公主,自不可如前世那般以琴悦人。

而若是不弹那些曲子,秦素一时间还真不知道,她应该抚哪一曲才合适。

缓缓地收起丝巾,秦素垂眸看向案上的伏羲琴,只觉得那冰弦如雪,白得有些刺目。

不期然地,她的脑海中,便现出了桓子澄的脸。

黑黢黢的松林边,那张冰雪般的容颜俊美如神祗,一身绯衣胜火,在夜色中幽然绽放。

那一刻,一段朴素而淡泊的乐音,恍然涌向了秦素的胸臆。

几乎是下意识地,她伸手按向冰弦,琤琮如流水般的乐韵,自她的指间缓缓流淌,一首短诗亦就此浮上脑海,她启唇吟道:

南山有野草,郁郁复萋萋;

送君南山下,与君相别离。

草长湿袜履,风吹没马蹄;

登高凝相望,白云东复西。

不知君远近,明月人独依。

浅近质朴的词句,并不见华章丽句,寥落甚而是寡淡的乐韵,一如清溪般透明简单。

分明是平平无奇的一支曲子,却偏又深情如许,刻骨难忘。

一曲短歌悄然吟罢,琴声亦随之歇住,秦素拢袖而坐,刹那间有些分不清前世今生,只觉满心怔然,渺不可寻。

良久后,薛允衍的语声方才响了起来:“好词,好曲。”

唯此四字,再无他言可述。

即便是最挑剔的琴师在此,亦无法不称此曲为佳,原因无他,唯情真尔。

这世上有些曲子,是不能单纯以技法或旋律来论的,便如这一曲清歌,大有诗三百之余韵,比之如今那些以华丽空泛而著称的所谓雅乐,不知高妙了多少。

一时间,琴室中一片岑寂,座中二人皆不曾说话,似是都在回味着这短歌中的余韵。

好一会儿后,还是薛允衍再度发问:“这是何曲?此前竟是闻所未闻。”

秦素被他一言惊醒,转眸看向了他。

只是,她的眼神仍旧有些空,像是透过了他,看去了别的什么地方。

薛允衍等了一会,却见她仍旧是一脸怔忡,心中略一转念,便即释然。

这位晋陵公主的际遇,倒是与这曲中的离人之意,颇为贴切。

幼时丧母、少年丧父,到头来却发觉自己根本就不是秦家女,那种漂泊无依之感,想来是时常萦绕于她心间的。

此刻她的表现,倒也可以理解。

“此曲……名《南山》。”秦素的语声忽尔响起,似是仍旧带着些恍惚。

薛允衍“唔”了一声,看向秦素的眸光里,含着些许探究:“这是……殿下所作?”

无论是前人曲目,还是今人所创,都没有这首《南山》,这一点薛允衍敢打包票。是故,除了是秦素自己所作之外,便再无旁的解释了。

秦素闻言先是一怔,旋即方才完全地回过了神,不由苦笑:“薛中丞太也瞧得起我了。此曲乃是我从先慈留下的书里偶尔瞧见的,今日忽有所感,便此奏了出来。”

言至此,她顿了一顿,复又涩声道:“只可惜,记载着这支曲子的孤本,却是被那场大火烧得没了。”

薛允衍点了点头,没再说话。

秦素生母亦是出身士族,秦素的紫微斗数还是从赵氏所留的书籍中学得的,有此前因,秦素的话倒也很合常理。

见他神色如常,秦素暗地里便抹了把汗。

方才她一时失神,倒险些忘记了,她的身边正坐着一个极度聪明、也时刻都在观察着她的薛允衍。

还好她及时把赵氏拿出来搪塞了过去,否则倒真不知该如何应付。

连云的那场火,她委实放得太好了。

秦素无声地吁了口气,旋即便又有些惴惴。

她无意间谈出的这支曲子,其作者,其实正是当今之人。

今日她一时不察,却是将此曲提前放在了世人眼前,也不知这曲子的原作者,会不会心有所感。

秦素心中暗忖着,脑海中便又浮现出了那张冰雪般的容颜。

这首《南山》,正是桓子澄所作。

前世的中元十八年,大都城中出现了一位很有名的歌伎,名叫弥悠。据说她容颜清雅、才情卓著、出口成章,其才华直是堪比才女。

彼时,桓子澄正是大名鼎鼎的“白桓”,弥悠也不知怎么求到了他面前,请他赠曲一首,于是他便信手写下了这段词曲,也算是佳曲赠美人了。

得了此曲后,弥悠如获至宝,很快便将之唱了出来,随后这曲子便广为传唱,不几日便传遍了大都,其后数年间更是越是越传越广,几乎遍及大陈南北,甚至连远在边塞的牧人都能哼上几句。

前世时,秦素在赵国习得此曲,因深感于这曲中真切的离别之意,故时常在独处时抚琴一曲,聊慰愁肠。后来她回到陈国,彼时桓氏已是阖族俱灭,秦素便再也不敢奏这曲目,唯恐惹中元帝不喜。

方才她也是一时想得出了神,不知不觉间,便将这曲子抚了出来。

说起来,这也算是她窃了桓子澄的才名了。

“有了此曲,在今年的青莲宴上,殿下便可安坐了。”一道凉静的声线响起,瞬间便让她回过了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