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 > 鬼大巴 > 第六十章来龙去脉

鬼大巴 第六十章来龙去脉

作者:阴险的悟净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12-30 01:51:18 来源:免费小说

  时间,回到了一千年以前,盛唐,高宗年间。

  紫云轩,听起来象个风雅之所,其实是一个秘密组织,轩中皆是求仙问道之人,他们的主要工作就是遵照主子的意思,制造出各种“上天意旨”。而紫云轩的幕后操纵者,就是大名鼎鼎的女皇武则天,当然,这时她的身份还只是母仪天下的皇后。

  话说高宗仁弱且多病,朝中之事渐被强捍的皇后所掌控,后来官方上干脆就把皇后和皇帝并称为“二圣”,皇后在长年的日理万机当中,渐渐就积累了能与皇帝抗衡的庞大个人势力。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武后开始动了要当皇帝的念头。

  等到高宗驾崩,武后顺理成章的就成了大唐的实际掌权者,但掌权归掌权,她离皇帝宝座的距离还是有万里之遥。

  古来太后掌权的例子有,比如西汉的吕后,但人家毕竟是有实无名,当时天下一直都还是姓刘的。但武后这回可是想把“实”和“名”都一并要了。可想,在男尊女卑的时代,一个女人要当皇帝,要改朝换代,光靠一帮朝堂势力支持还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还要得到天下百姓的认同,至少不要反对吧,但要天下的大老爷们甘心臣服于一个女人脚下,谈何容易?唯一的办法就是让“老天爷”适时现身来给自已撑腰(比如说天上掉下块圣石什么的),让“老天爷”为自已“作主”,发表“声明”说武太后要当皇帝,这可是上天的旨意,你们一个个不得反对!反对就是逆天,情节比欺君还恶劣。

  这种招儿在今天看来当然是弱智得不行,但在群众文化水平普遍低下的封建社会,这种招儿往往又是最管用的。武后之所以能顺利登基,除了雄才大略,还和她深谙此道不无关系。

  所以,正是出于这种实际的政治需要,紫云轩就应运而生了。

  话说紫云轩中有一位李仙姑,除了专门负责给武则天传递“上天意旨”,她暗地里还利用武则天的支持偷偷的扩充自已的势力,她私自成立了一个素心教,收了数百名清秀聪慧的女童作为开教之基,这些女童之中有一位最漂亮最聪明的,李仙姑特别喜欢,还亲自为她起了个名字:黎仙。并把平生所学尽传于她。

  后来,李仙姑染重疾,临终把教主之位传予黎仙,嘱其须尽力光大圣教。黎仙其时二七不到,但凭着绝顶聪明非凡才干,很快就得到了武后的赏识,素心教也因此逐渐壮大。

  690年,武则天终于登极称帝,实现从“后”升“皇”的多年宿愿,并去唐改国号为大周。

  有天,武皇做了一个奇梦,梦见自已飞到了一座风景优美的海岛,并与岛上众仙饮酒赋诗,玩儿得是好不开怀。临别时,一位老神仙指着一块白玉石碑对武皇说:此岛尚无名,请陛下赐之。武皇思考一阵,便颇有感触道:人生百十载,唯求心无忧。刚言毕,白玉石碑上便神奇的显现了“无忧”二字。众仙见了抚掌大笑,齐声唱道:小仙禀陛下,此岛名无忧,待到百年后,莫忘复来游。

  武皇醒来之后,急传黎仙进宫为其解梦,黎仙推算一番之后禀报:陛下此梦非虚,乃上天告示陛下,陛下在世为帝皇,身后成佛仙.....

  总之,黎仙是大唱了一番赞歌吧。最后,她还自请出海为武皇寻觅仙岛。武皇欣然准之。

  其实无独有偶,黎仙在几年前就随先主李仙姑出过海,她们无意中到了一座风景优美的海岛,岛上就真的有一块刻有“无忧”二字的白玉石碑,但年代来历不详。当时李仙姑就说过:此岛藏有仙源,非凡地也。

  现在武皇刚好梦见一个叫无忧岛的海岛,不正好可以拿那个无忧岛邀功吗?

  于是,黎仙率教众乘一支庞大华丽的船队,装模作样的在大海转悠了大半年之后,回去复旨,向武皇报告无忧岛已经找到。并极力怂恿武皇在无忧岛建陵,好应上天告示,在无忧岛飞升成仙,同时也可佑大周基业万年长盛。

  大家可能会奇怪了,为什么黎仙要极力怂恿武皇建陵无忧呢?理由简单,就一个字:钱。

  如果武皇真在无忧岛建陵的话,那肯定会让黎仙总督工程。皇帝建陵,那是得花掉金山银海的国家级工程啊。到时只要处处来个“雁过拨毛”,这样积累下来的银子就是难以想象的天文数字。只要钱袋子充实了,还怕圣教光大不起来吗?

  但在海岛建陵,就意味四面环水,无依无靠。这明显违背了“前瞻后靠”的风水铁律,一般的皇帝肯定是不干的。除非,这个皇帝是武则天。

  武则天虽然是政治动物,但同时也是一个具有浪漫情怀的人。大家想,武则天能以一个“妇道人家”登上天下之主的位置。其胸怀和想象力必定是常人望尘莫及的。那她选择身后长安孤岛,也就不足为怪了,何况,还有成佛成仙的诱惑在先呢。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武则天终于决定,把身后万年交付于无忧岛。她从全国各地征集了上万的能工巧匠,加上各种役夫,共计二十余万人。同时,还从禁军中抽派了一名羽林将军以及五百精锐羽林卫长驻无忧岛,此举一是监视黎仙,二是防止建陵工匠不堪艰辛而发生哗变。

  就这样,无忧岛皇陵正式破土动工,当工匠们挖到了约四五丈深时,竟发现下面是一个巨大无比的黄石矿脉,其矿石色黄如金,质地如玉似晶,看上去真是美轮美奂。但岛上几十万人,居然就没人知道这种矿石的名堂。武则天得报,又突发妙想,命令挖空石矿作地宫,再以挖出之石作材料建造地面殿搂。这样,不仅地面建筑金碧辉煌,还大大节省了材料和运工。

  二十万工匠在无忧岛上不分日夜的拼命工作,但工程实在太过浩大,他们一直持续建造了十余年都仍未能竣工。

  而此时在遥远的京师,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以张谏之为首的保唐势力发动了著名的“神龙政变”,成功逼迫年迈的武则天退位。失去权力的武则天迅速衰老,不久之后便走到了传奇辉煌人生的尽头,史载武则天临终下召:死后去皇帝号,以唐高宗皇后的身份,与高宗合葬乾陵。

  究竟为什么武则天会在最后改变主意,要求与高宗合葬乾陵,又或者其中另有什么隐情,这个就无从考究了。

  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只要天下恢复姓“李”,那武则天就注定无法安葬到无忧岛的皇陵去。因为,历朝历代都视皇陵为可以影响国家兴衰的风水命脉(当然,今天看来只是一种迷信而已),当初武则天之所以建陵无忧岛,本身就有兴武强周的用意,就冲着这一点,无忧岛皇陵就是李唐政权的眼中钉肉中刺,不除心不安。所以,武则天一旦失势,它就难逃被毁灭的命运。

  还有一个人,李唐势力也是绝对不会放过的,这个人就是黎仙。你想,黎仙以前帮武则天做了多少“好事”啊?朝中的保唐派大臣没有一个不对她恨之入骨的,所以武则天这座大山一被搬倒,他们的复仇之剑马上就指向了黎仙。

  某日,一道密旨发到了驻扎在无忧岛的羽林将军手上,朝廷命他立率手下羽林卫士,尽诛黎仙及其党羽,还特别强调,要提黎仙的首级回京复旨。

  谁知道,这位羽林将军早就垂涎黎仙的国色天姿,已经到了魂牵梦萦的地步,这天他又碰巧喝了不少酒,你说酒这个东西,既能壮胆气,又会催色心。一时头脑发热,这位将军竟拿着密旨去要挟黎仙,说黎仙只要肯与他风liu一宵,就可以放她一条生路。

  黎仙没有拒绝,媚笑允之。于是,这两人就在冷冰冰的地宫之中,来了一场激烈缠mian的“共赴巫山度*”。黎仙纵情倾力的奉献,使这位羽林将军酣畅淋漓的领略到,什么叫人间极乐。

  事毕,将军紧抱着美人温香软玉的身体,恋恋不舍道:仙儿,咱们一起逃走吧,找个没人认识的地方躲起来,做一对恩爱夫妻,你说好不好?

  黎仙听了神色?4唬?溃烘?砣裟苡虢??黄鸬比缓茫??煜略俅螅?际抢罴业牡嘏蹋?颐怯帜芏愕侥抢锶ィ砍僭缁故且?蛔交厝サ摹f?硪蚕胩嵝呀?????约笆窒碌苄郑?允窍然实慕?狼仔牛???20切┍l评铣济簧俳嵯铝鹤樱???獯尉退愦?沛?淼娜送坊厝ジ粗迹?院罂峙禄故悄烟颖磺逅愕南鲁 ?p> 黎仙本来就绝色天姿,现在又作楚楚可怜状,把个将军大人迷得是神魂颠倒,脑子都不会想事了,人家说什么就信什么了。

  将军马上问:那我该如何是好呢?

  黎仙说:无忧岛上物源丰富,即使隔世而居,也可生计无忧。将军何不在此称王自立?而妾身则嫁与将军为后,妾身手下也有数百待女,可悉数配予将军手下的弟兄,到时在岛上世代繁衍,生生不息,这种神仙眷侣般的生活,岂不比回京担惊受怕要强得多?

  将军听了面露难色,他说:真能如此自然妙甚,但这样做就等同造反,朝廷马上就会派兵前来真压,到时你我必定死无葬身之地啊。

  黎仙说:将军莫急,妾身自有办法可令朝廷无可奈何,只是,此事还需要将军以及手下弟兄鼎力相助才行。

  哦?将军不解:怎么个相助法?

  黎仙说:先师曾授我一种高深*,名为“分尸驭术”,此*的口决是:体分为二,挟其身,可驭其首,挟其首,则可驭其身。只要将军率领手下弟兄,设法将建陵的工匠全部斩首,然后挟其身于明殿之内,将其首投入无忧岛外围的水域之中,妾身再以仙法驭之,便可筑起一道拱卫无忧岛的铜墙铁壁,就算朝廷派来雄师百万,也休想踏上无忧岛一步!

  这位将军早年也曾有过浴血战场,杀人如麻的经历,但听到黎仙提出了这么一个法子,还是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

  其实,只要这位将军稍为清醒的想一下,就会明白,这种心毒如蝎的女人,若近之,早晚必受其害。但可惜,只要黎仙一个媚眼秋波抛将过来,他的脑子就又不好使了。

  不过,将军还是感到有些为难,他说:此事干系太大,我可以回去跟弟兄们商量一下,但确实没有绝对的把握啊。

  黎仙狡黠一笑,神秘的说:这个将军无需费心,你回去只须把手下弟兄全部带到这里来就行了。

  就这样,五百羽林卫在将军的带领下,进入地宫,来到金殿,当他们走入金殿时,一个个的眼珠子都瞪得快要跳了出来。

  只见金殿的地面上,数百名美若天仙的少女玉体横陈,一个个脸上都带着撩人的笑......

  这群已深锁孤岛十余载的青壮男人,在傻愣了一会之后,便如狼似虎的扑了上去.......

  事后将军却发现,羽林卫中有两个人失踪了,一名是自已的副将,一名是主管物资的主簿。毫无疑问,他俩不肯与黎仙为伍,趁乱逃跑了,这样一来,其余的羽林卫已经势成骑虎。

  第二天傍晚,黎仙把无忧岛的工匠全部召集到一起,说圣上有旨,恩恤工匠们多年以来建陵的辛苦,今晚将要好好慰劳大家,并且明日休息一天。

  其实自建陵以来,工匠们干活都是日夜不分的,比牛马都还累,那里敢有放假的想法?现在听到明天可以休息,当然是欢呼鹊跃了。这天工匠们的晚餐也十分丰盛:馒头米饭任吃,有两片肉,甚至,还有一点点烧酒。

  是夜,星月朦胧万籁无声,简陋的营地里鼾声如雷,疲惫不堪的工匠们都早早进入了甜美的梦乡。与此同时,在夜色之中,几百条手执大刀的黑影,鬼魅般的穿梭于各处营地,每到一处营地,里面就会响起紧密的咔嚓!咔嚓!咔嚓......这种声音一直持续到了黎明。

  羽林卫不愧为国之精锐,仅仅一夜功夫,就以迅雷之势,让二十余万建陵工匠在睡梦中身首异处。真是干净得不能再干净,利索得不能再利索。

  之后黎仙又率着素心教众和羽林卫,搬尸,投首,整整忙活了几天几夜,终于大功告成。

  当晚,地宫金殿之内,杯盘狼藉,*交缠。吆喝声,淫乐声。

  羽林卫们大块啖肉大碗喝酒,当然还疯狂发泄。直到他们全部筋疲力尽沉沉入睡。

  这时,少女们从烂泥般的男人堆中站了起来,她们秀发散乱,满身污秽,每人手里都握着一把银色短剑,稚气未脱的脸上泛起阴险的冷笑,本应天真无邪的眼睛,迸射出凌厉的杀气。

  那一夜,鲜血把整座金殿的地板都染红了......

  一个月之后,朝廷派了一支水军,威风凛凛的向着无忧岛杀将过来。结果,他们连无忧岛的边儿都还没有看到,乘坐的船就莫名其妙的全部沉了。这支李唐皇朝的水军,成了“水虎”的第一批祭品,之后他们的冤魂,又变成了“水虎”军团的一份子,永远要受黎仙的驱使控制。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会蹦出一个疑问:为什么黎仙费尽心机,不惜犯下滔天大恶,也要坚守在无忧岛呢?

  原来,在不久之前,她意外的发现,无忧岛的地下深处藏有“仙源”,可使她实现长生不死。

  事情是这样的,原来那间莲台石室,的确是准备用来安放陵主棺椁的主陵室。武则天一生笃信佛教,所以她的宝床也被制成莲台样式,而莲台上的方洞,就是整座皇陵的核心正穴——金井。

  话说有一天,几个工匠在整理金井时无意中发现,撞击金井底部会产生空洞之声,他们便怀疑,下面会不会有溶洞或者地下河之类的东西。恰好这时黎仙也在场,她命令工匠继续往下凿,想弄清楚下面的情况。结果再往下凿了一点儿,金井就被凿穿了,下面出现了一个小洞,洞里泛着奇怪的青光,并且还有些青烟冒上来,这些青气冰冰凉,带着一股谈谈的腥味儿。

  工匠们都不知道这些青气是什么名堂,。但黎仙仔细研究了一番之后,心中是狂喜不已:这是仙气,人若久吸之,可长生不死!

  黎仙当机立断,当场就把在场的工匠全部杀掉,对外给他们安了一个“冒犯圣尊”的莫须有罪名。之后黎仙又下令,以后没有她的允可,任何人都不能进入主陵室一步。

  说起长生不老,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只不过现代用的是一种科学的态度,而在古代,则往往带着浓厚的神话色彩。古代有不少帝皇热衷于求仙问道,其中最广为流传的,就是秦始皇曾派大批方士出海,寻找长生不死药的传说,据说,那些出海的方士有很多一去不返,其中就有找到了仙岛,最后得道成仙的。

  黎仙的先师李仙姑,就是一个热衷于求仙问道的人,她生前就常常利用职务之便,带着船队出海转悠,看能不能找到那些传说中的神秘仙岛。她到死都还始终坚信:茫茫沧海有仙踪。若能寻得便长生。

  言归正传,现在羽林卫已经被清理干净,无忧岛也防卫无虞。黎仙率教众又在地宫里面一共开凿了九个大洞,金殿后面那个就是最大的,她惊奇发现,黄玉矿下全部都是一些青绿色奇怪物质,这种物质非常柔韧,有弹性,软绵绵冷冰冰,还不断的冒出带腥味的青气。黎仙还发现,吸入这些青气之后,人会感到神清体舒,可不眠而不倦,不食而不饥。在地宫之内,人不老,金不锈,木不朽,衣物日久而弥新。

  黎仙心中狂喜,先师穷尽一生孜孜追求的长生不老梦,终于可以由自已来实现了。为了防止“仙气”外泄,她命人关闭陵门,封住直通地宫的龙口,然后带领教众在地宫潜心修练,打算修练成仙之后,再出关离岛,图取天下大业。

  不过几年之后,让黎仙意想不到的问题出现了。有些教徒,不堪地宫生活的单调沉闷,偷偷溜出去放了一把风,本来这也没啥,整天呆在地宫里面,不吃,不喝,不睡,就光修练,连黎仙自已都觉得闷得慌,早有出去透透气的想法。但那些出去过的少女一回来,大家就惊讶的发现,那些人竟然明显变“老”了,看上去不再象十几岁,而是象她们的实际年龄——二十岁。

  黎仙意识到问题严重,马上下令禁止教徒再私自离开地宫。她说以后自有无穷无尽的好日子,这百十年的闭关清修又算得了什么?

  但数十年之后,又有些实在憋不住的教徒,偷偷溜出了地宫,结果更要命,那些少女刚出去一会,转眼就变成了老太婆!

  自此之后,就再没有人敢去冒险了。不过,黎仙为了检验修仙的“成果”,之后每隔数十年,就会强迫一名教徒走出地宫。而实验结果让黎仙的心透凉透凉:充当“白老鼠”的教徒一旦回到地面,就会迅速变老,死亡。

  难道要永远被困在地宫之中吗?这样就算真的长生不死,又有什么用?

  不过,情况也没有一味的坏下去,渐渐的还开始有了转机,随着时间的推移,几百年之后,充当“白老鼠”走出地宫的教徒,其变老死亡的时间变得越来越长,甚至只要能及时回到地宫,就不会出现变老的情况。如此到了几十年前,这些教徒已经可以在地面上停留大约一个时辰的时间了。

  在过去几十年里,黎仙更加频繁的派教徒走出地宫,她发现,她们在地面停留的时限不仅一直在增长,而且增长的速度明显加快。这下黎仙心里终于有了底:困锁地宫上千年,出关之日不远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