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 > 鬼大巴 > 第五十六章过去的影像

鬼大巴 第五十六章过去的影像

作者:阴险的悟净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12-30 01:51:18 来源:免费小说

  于仕心中冒出一个疑问:石门外的三个无头大汉,它们到底是固定在那里守卫的岗防,还是专门冲着我来的杀手?回想一下,还真有点象是一早就埋伏在外面,专等着自已出来的。

  说到这里,就有必要再提一下,之前曾讲过,自从进入树林之后,于仕就莫名其妙的有了一种被人在暗处监视着的感觉,其实,直到现在为止,这种感觉都从没消失过,可以说是如影随形,挥之不去。但于仕已经反反复复检查过,却始终无法找到原因,所以干脆就把它忽略了,不管了。

  该不会,自已进入树林之后的一举一动,真的全都在对方的监视之下吧?想到这里,于仕马上脊背生寒,忍不住打了个哆嗦。

  点着油烛,于仕走出了石室。石门的外面,原来是一条长长的走廊,烛光太弱了,照不到十步之外,故两边的尽头都看不到。该往那边走呢?出于习惯,于仕决定向右边走。

  这条走廊高约一丈,宽约两丈,整个的材质同样都是那种“黄玉”,且不见任何拼接堆砌的痕迹。这就再次证实了于仕之前的猜想:这座皇陵的地宫位于一个巨大的“黄玉”矿之中,当年建陵的工匠挖空了玉矿作地宫,然后用取出之石在地面上建殿楼。

  走廓的墙壁表面光滑,但不太平整,有很多大小不一凹陷,说明这里的“黄玉”,也不例外的发生了一些(物理)变化。墙壁上画着很多彩色壁画,内容不外乎飞仙神兽,详云碧波之类,这对于仕来说已经不新鲜了。但最为特别的,是墙壁上每隔一小段距离,便挂着一盏小灯笼。于仕心生疑问:这地宫里头挂灯笼,它是纯粹装饰,还是另有用途呢?

  如豆的烛光照着前路,走廊里静悄悄的,于仕的呼吸就显得格外粗重,他当然知道,这种平静绝不会长久,它随时都可能被一些可怕的事物打破。

  吱吱......

  突然,于仕听到前方有些声音,而且这种声音甚为耳熟,对了,就是当日在“迎君崖”之顶,巨形跪像的耳洞里,那些蓝色小光点发出的类似鼠叫的声音。

  果然,很快远处便出现了很多蓝色的小光点。它们正向着于仕迎面飞来。于仕马上停住脚步,连身体都不敢动。要知道,在这座神秘阴森的皇陵之内,任何的东西都有可能致人死命,这种小东西大概也不会例外。如果在走廊里遭到攻击,连躲避的机会都没有,所以,还是静观其变,尽量不惊动它们为好。

  那些蓝光点“吱吱”叫着,很快就飞到了眼前,于仕紧盯着它们,大气都不敢出,右手紧紧握着竹剑,随时准备挥剑自卫。

  这回终于看清了,原来那些蓝光点是一种很小的虫子,它们扇动着一对透明的翅膀,身上散发出一圈蓝幽幽的光,样子和普通莹火虫有些相似,只不过它们发出的是蓝光,而且还会“鼠叫”。

  让于仕感到奇怪的是,那群“蓝萤”(姑且先这样称呼吧),只是不断的从他头顶飞过,并没表现出一点要发动攻击的样子。但它们每经过一盏灯笼,都会留下来数十只,纷纷钻进灯笼里,这样,那盏灯笼很快就会亮起蓝色的光芒,如此过了一阵,所有的灯笼都亮了起来,上百盏蓝幽幽的灯笼,把整条走廊照得光如白昼。只不过,这蓝幽幽的色调,令这条走廊显得更加神秘和阴森。

  于仕纵然见多识广,也不禁被眼前的奇景吸引。然而,接着还有更神奇的呢,那些灯笼开始慢慢变色,由原来的蓝色,最后变成了橙红色,与普通的烛火灯笼无异。那些“蓝萤”,居然还会变色,真是古今未闻的怪虫。

  于仕心想:走廊的灯笼突然被变色怪萤点亮,那接下来呢,必定还会有什么古怪的“东西”出现吧?

  才刚想到这个问题,前方的远处,就真的出现了一个人,他向着于仕慢慢走来,脚步轻虚,了无声息。随着距离渐近,光线又足够,于仕很快就分辩出,此人是一位少女。只见她头束朝天髻,身着莲花衣,衣着打扮十分怪异。但再看其容貌,肤白胜雪,眉目如画,活活一个不食烟火的小仙女。

  这个少女,会不会就是自已之前两次见过,以及赖狗也提到过的骑马少年?

  那位少女走到离于仕还有五丈左右,停住,对着于仕微一欠身,道:圣王有旨,若你出得“离尘宫”(指的应该就是那个有莲台的石室吧),便宣你金殿晋见。

  她语音清脆,又冷若冰霜。

  圣王?于仕心中一愣:什么东东,是陵主人吗?

  请问姑娘,圣王是那位高人?为何要宣我晋见?于仕顾不得去啄磨对方的意图,马上躬身还礼,并用恭敬的语气问道。

  毕竟是在人家的地盘里,于仕也不敢太过随意。

  那少女没有回答,甚至连一个正眼都不再给,只冷冷道:你随我来便是。说完转身就走,根本不管于仕跟不跟来。

  于仕紧跟着那位少女,一边走一边观察她的双脚,发现她走起路来脚后跟从来不着地,有如蜻蜓点水,似身无负重,给人随时都会飘飘而起的感觉。凭经验,这位少女应该不是鬼魅,当然也绝非常人了。于仕纳闷:这座陵墓到底咋回事,怎么净出一些非人非鬼,不阴不阳的"东西"?

  这时,迎面又走来一行人,她们一个跟着一个,都双手捧着一个碧玉盆,装束打扮和带路的少女一模一样,也都是十几岁的妙龄少女,都是一水儿的美若天仙。于仕默数了一下,她们总共有十人。

  人未至,于仕就已经闻到一阵很浓的血腥味,等到从她们身边经过时,于仕侧眼瞧了瞧,发现那些碧玉盆里装的,竟是满满淌的鲜血。新鲜得可以感觉到阵阵升腾起来的暖气。还让于仕奇怪的是,那些少女对于仕这个陌生人竟然视而不见,面无表情的就走过去了。

  这些是什么血?人血?那来这么多的人血?难道......

  于仕心头猛然一震:难道,是无忧岛岛民的血?

  想到这,于仕简直有上去抓住一个审问的冲动,但他很快就冷静了下来,绝不对冲动,现在情况未明,皇陵之内又凶险无比,如果贸然发难,无异于自求速死,这样非但救不了人,连自已都会白白牺牲。

  请问姑娘,她们盆里装的是什么东西,她们要到那儿去?

  于仕挤着笑问带路的少女,那少女就好象没听见似的,毫无反应,依旧目不斜视的走她的路。

  于仕早料到对方会给他一个"冷屁股",问了也是白问,便不再说话,只边走边回头去看那十个少女动向。

  那十个少女一直走到那间莲台石室的门前,就停住了,然后陆续走了进去。

  于仕心中疑问丛生:她们带这么多的鲜血到里面,到底想干什么呢?会不会和那个"怪洞"有关呢?于仕一时陷入了沉思......

  突然,于仕感觉自已撞到了一样软绵绵,轻飘飘的东西,他一惊,马上转回头来。

  于仕看到一张全无血色,毫无表情,却又美丽无比的脸。是那个带路的少女,她正看着于仕,一双水汪动人的眼睛,隐隐透着一股杀气。老实说,这样一种杀气,绝不应该出现在一位十几岁的少女的眼中,何况,还是一位美若天仙的少女。

  于仕马上明白,刚才是自已撞到她了。他连忙赔着笑说:刚才在下失礼了,还请姑娘莫见怪。

  到了,你在此候着。少女冷冷道。

  前面有一个门口,这个门口十分高大,比走廊足足高出一倍,宽度则有一丈余,门的两边各竖有一根连墙盘龙大柱,门顶上还筑了一道飞檐,整个显得气派不凡。

  大门后面是一条过道,不长,只有三四丈,于仕往里瞧了瞧,里面灯火通明,可见得雕栏玉砌,金阶帏帐。虽不能尽窥其全貌,但也可由此推断,里面一定是无比富丽,极度堂皇。

  只见那少女缓步走到金阶之下,双膝下跪,上身几乎伏到了地面,然后高声禀报:启禀圣王,人已经带到,现在殿外候旨。

  宣!帏帐之内传出一把清脆如银铃的女声,要不是在陵墓里头听到,那真算得上十分悦耳。

  遵法旨!少女领命起身,但仍然面向帏帐,上身还深深躬着,慢慢的才退了出来。

  于仕见状心想:那帐子后面是何方神圣啊?好大的派头!

  圣王宣你晋见,随我来。少女对于仕说,然后领着于仕走进了金殿。

  一踏进金殿,于仕双眼就被狠狠晃了一下。金碧辉煌!再没有比这更适当的形容词了,整座金殿皆是“黄玉”所建,在灯光的映照之下,更显得?詹由?浴?p> 金殿之内十分宽敞,高过三丈,长宽都有十余丈,殿内却没有一根柱子,盖因此殿也是整个挖空了建成,所以不设柱子仍可十分坚固。不过,于仕观察了一下地面和墙壁,同样发现有很多坑洼不平的地方。现在几乎可以断定,整座皇陵,包括明殿,地宫,都在发生着原因不明的(物理)变化。

  这座金殿的精美绝伦就无需再细表了,其实最引人注目的是金殿的殿顶,它呈圆弧形,中心处悬挂着一个巨大的圆形灯笼,大的估计十几个人伸手都围不拢。光是这个巨型灯笼发出的光芒,就足以把整座金殿照得亮亮堂堂。

  再说金殿靠里十丈左右,有一座十二级,高约一丈的金阶,其后由殿顶及地挂着一幅黄色的薄帐,透过这幅薄帐,可见到帐后有一把巨椅,上面端坐着一个人影,想必就是那个什么“圣王”了。

  那少女领着于仕来到金阶之下,又下跪伏身待命,当她侧目看到于仕腰杆直直地站着,还东张西望,马上就斥将过来:大胆,在圣王面前,还不下跪?

  于仕马上笑道:在下一介莽夫,打小只知道跪天跪地跪爹娘,从没听过还要跪什么圣王的,所以,请恕我入乡不随俗,在下是不会跪的。

  帐中人轻哼了一声,说:无知小儿,好大的口气,你现在不跪也罢,日后自有你抢着跪的时候。

  帐中人竟然把于仕称作“小儿”,这让于仕听了觉得有点怪怪的。

  帐中人又说:你已经通过了本座为你安排的考验,顺利来到金殿晋见,说明你是个难得的人才,现在本座就把你收入我“素心圣教”,此乃至上荣耀,且有无量前途,你以后须对本座和本教忠心不二,?躬尽粹,死而后已。

  帐中人这番话,着实让于仕有点哭笑不得,明明要人家当走狗,还整出个“至上荣耀,无量前途”来,好象上辈子欠了她似的。但同时,于仕更多的是惊讶:“你通过了本座为你安排的考验”,这句话是什么意思?难道是说,自已刚上岛就已经被盯上了?缠龙塔顶以及石室外的无头大汉,都是这个“圣王”特意安排来考验我的?不过,也有可能是她故弄玄虚,想唬我?

  于仕试探道:你说在下通过了你安排的考验?是什么意思?在下不太明白。

  这回帐中人没有说话,于仕也只能静待答复。金殿之内一时寂静无声。

  吱吱......

  是金殿顶上传来的声音,于仕抬头,只见那个巨型灯笼正开始变色,由橙红色慢慢变成了蓝色,蓝幽幽的光填满了整座金殿,使它变得阴森诡异起来。帐中的人影仍旧静静坐着,不知这个“圣王”,又要玩什么花招。巨型灯笼里不断飞出米粒大的蓝光点,也就是那种变色怪萤了,它们从灯笼出来后,都纷纷飞向帏帐对面的巨墙,飞到巨墙后就粘在上面不停蠕动。

  从巨型灯笼里飞出的怪莹数量极多,整整覆盖了一片大约两丈见方的墙面,之后它们就渐渐安静了下来,不再动了,看上去就象一块巨大的蓝水晶。

  于仕正一头雾水的时候,那块“蓝水晶”忽然响起了阵阵的海浪和铃铛声,紧接着,它的表面竟然显现出一段影像。于仕马上惊讶得张大嘴巴,傻眼了。

  波浪起伏的海面,有一个木伐,木伐上有三人,其中一个手扶着撑杆,撑杆顶上金光四射,形成了一个巨大的金光罩.......

  这,这不就是自已和顾顺,顾小姐在海上用“九转金阳”对抗“鬼凿船”时的情景吗?怎么会在这里看到?

  不可思议,太不可思议了,眼前所见,已经远远超出了于仕的理解能力范围,他甚至怀疑,自已是不是在做梦?

  接下来,“蓝水晶”表面的影像不断在变换:攀登“迎君崖”,在顾家大宅屋顶和顾顺,顾小姐谈话,跟踪莽尸,天变之后进入树林,逃避神秘人的攻击,遇见赖狗......及至在缠龙高塔顶和莲台石室内与无头大汉激战。总之,从于仕用“九转金阳”与“鬼凿船”对抗开始,直至莲台石室激战无头大汉,其间所有的经历,都被那块“蓝水晶”一一重现。

  于仕此时终于明白,怪不得自从进入树林之后,就一直有种被人在暗处监视的感觉(作者按:为什么在进入树林后才有这种感觉呢?因为进入树林后,于仕必然会特别注意有无敌人在暗处埋伏,这就比较容易感觉到被监视。而在进入树林之前,他并没有这个意识。),原来是这种“怪萤”,它们一直在跟踪着我,并同时把影像传递到这里让“圣王”过目。这些“怪萤”的作用,远不止变变色,充充灯笼。换句话,它们就是“圣王”的千里眼,顺风耳!有了这种”怪莹”,她就算深藏于地下,也可尽知岛上甚至岛外的情况。

  很可怕,也很可笑,于仕觉得自已很可笑,还以为是靠着自已的本事闯进来的呢,原来只是多亏人家在半拦半放着,毫无疑问,要是这位“圣王”不乐意,别说来到这里了,就连皇陵的明殿,他都根本没机会看到。

  你现在应该明白了吧?帐中人终于说话了,语气中充满了嘲笑和得意。

  她处于绝对的强势,能将对手玩弄于股掌之中,当然有足够骄傲的资本。

  于仕说:有些在下是明白了,但有些却还是不明白。

  不明白的,还可以再问。帐中人说。

  于仕说:在下不明白,在下只是一个懂些三脚猫功夫的小人物,何劳您费心思为我安排那么多的"考验"?您老人家到底想在我身上打什么主意?

  哈哈......帐内响起一阵娇笑,媚意无穷*蚀骨,足以令天下男人心笙动摇,想入非非。但可惜,是在深埋地下的陵墓里头听到,于仕只觉得全身每一个毛孔都是凉嗖嗖的。

  你还算有点自知之明,帐中人止笑又言:不错,要不是本座处处给你留出一条生路,你就是再多十条性命,也绝不可能活到现在。本座看到你在海上与"水虎"(即鬼凿船)大军拼斗时所用的法器,它叫"无量九转金阳",乃是隋朝第一玄门大派天机门的镇山之宝,本来是有两串的,一串毁于战火,别一串则随着天机门的衰亡而不知所踪,"无量九转金阳"乃是玄门至宝,法力无边,它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凡人不御"(控制),而你居然能把"九转金阳"的法力发挥到极致,说明你是有"仙根"的,你虽然本事不大,但却有"仙根",这才是最难得的。

  于仕听到这里不禁苦笑道:可惜啊,它最终还是敌不过满海的怨魂恶鬼。

  帐中人说:这个你倒不必太谦虚,若非本座及时发现,尽遣拱卫无忧岛水域的数十万"水虎"合力与之拼斗,恐怕是拦你不住的。如果让你把这件法器带上岛来,那将会是个不小的麻烦。虽然,你之所以能大难不死,全因为那条臭鱼在最后关头救了你,但本座对你的手段和胆略还是相当欣赏的,于是就有了把你收入圣教的打算。

  听到这里,于仕算是彻底服了,当日下海之前,他仗着身怀法宝,可谓信心十足,满以为万无一失,怎料那些"鬼凿船"凶悍强大的程度远远超出了预想,最后不仅赔了"九转金阳"这件稀世之宝,连自已的小命都差点给搭上了。当时他已经觉得蹊跷,那些"鬼凿船"不仅数量庞大,而且攻防进退都甚有章法,犹如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他就已经怀疑,是不是有一股强大的邪恶力量在背后操纵着那些"鬼凿船"。现在,当日的猜测被完全证实。帐中之人,便是其幕后的操纵者,一个隐藏世外的大魔头,她深居于地宫之中,却仍然能操纵远在百里之外的庞大"鬼凿船"群,其法力之高,光是想一想,就已经令于仕感到绝望,面对这种级别的对手,他根本就没有任何机会可言。

  既然已抱了必死之心,那好歹要尽量死个明白吧,于仕对帐中人说:听你的言下之意,之所以不杀我,是想把我留为已用?

  帐中人说:不错,本座已在此修练千年,不日便可功成出关。到时统率我素心圣教,兵发无忧,先夺沿海,再图中原,最后尽取九州,本座就是天下之主。而你的任务就是,先行打入百姓黎民之中,宣传圣教教义,广收教徒,不断壮大我圣教势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