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 > 鬼大巴 > 第五十四章飞昇阁

鬼大巴 第五十四章飞昇阁

作者:阴险的悟净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12-30 01:51:18 来源:免费小说

  走出了城楼,于仕抬头看看天,只见夜空中挂着半轮缺月,在朦胧的月色下,所有建筑物都透着一层淡淡的幽光,而那座雄然鹤立的缠龙高塔,看上去就好象是一根连通天地的巨柱。

  这时,于仕的脑海中迅速闪出了三个字:飞?n阁!或许.......在那里会找到进入皇陵突破口?虽然,这仅仅是感觉。

  于仕走到那座缠龙高塔前,发现这座高塔的首层有一个拱形门口,但没有门。那条缠龙的龙尾伸入地下,大概是寓意皇帝在身后抛却凡躯,从地下破土飞?n吧。这条巨龙在远观时只觉得神威??牛?稼既缟?o衷诮?矗??傅矫恳黄?奂祝?际蔷?裣缚蹋?敛宦砘3?翟谑侨萌颂疚?壑埂?p> 于仕仔细听过附近没什么异常后,便从拱形门进入塔内,他拿出油烛,点着,照着看塔内的情况。

  这座高塔内成六角形,不大,直径约三四丈,正中间有一把黄铜做的圆形小旋梯,盘旋着一直向上。

  于仕弯下身子,先仔细检查塔的地面,并不时用脚跺跺,以试探下面的虚实,看地板之下有没有秘道存在。但他把整个地板都检查了一遍,都没有任何的发现。

  对此于仕并未感到意外和失望,毕竟有“陵无二道”(指正式陵道,不含工匠偷偷私开的“重光道”)这句老话在前。看来,除了城楼里的那条甬道,真的再没有其它进入地下玄宫的通道了。

  既然暂时难以找到突破口,也没什么好地儿去,于仕决定好好看看整座高塔,他总觉得这座高塔不同于其它的建筑,说不定能找到一些有用的线索呢。

  地面已经看过了,于仕接着去检查塔的六面墙壁,刚看塔壁都是空白的,没有什么装饰,但当于仕高举油烛,抬头往上看的时候,却发现上面的墙壁好象有很多浮雕,而且是彩雕。要想看得清楚一点,就必须上那把旋梯了。

  在上梯之前,于仕用力摇了摇那把旋梯,发现它很坚固,心中便又多了一个疑问,这把旋梯到底是建塔时一起造的,还是近来才加上去的呢?表面一点铜锈都没有,好象挺新的样子。

  于仕走上旋梯,小心的登到离地约两丈的高度,便举着油烛察看六面塔壁的情况,因为在这个高度塔壁就开始有浮雕了。但即使把身子尽量往外探,距离塔壁还是较远,加上烛光又太小,所以看得不太清楚。于仕这时灵机一动,马上解开竹剑,把油烛沾到剑尖上,再尽量往前伸,这样就看得比较清楚了。

  于仕见到,塔壁上有很多青山走兽,绿树飞鸟之类的浮雕,构图自然优雅,动物形态生动,雕工极为精致。最让于仕感到惊奇的是,这些浮雕的色彩竟十分新鲜,就好象才刚上了彩不久。这让于仕觉得有点不可思议。

  再往上走了一段,又见朵朵详云之中,有很多手持乐器,衣带翩飘的仙女,天神。他们有的抚琴而歌,有的翩翩起舞,总之一派欢天喜地的景象。

  又继续往上走,大概到了塔的一半高度,墙壁上的画面又突然变得严肃起来,全是闭目打坐的僧侣,密密麻麻一大片,在这些僧侣的头上,还有成百上千,神情姿态各异的罗汉,佛陀。当接近高塔顶部时,便出现了几个有独立窟堂,端坐莲花宝座的大佛,这些大佛气象宏大,宝相庄严。使于仕顿有肃然敬仰之感。

  原来、这座高塔,在外面看好象是分了数十层的,但原来只是装饰,它其实就象一根空心柱子,里面是一通到顶的,并没有分层。自离地约两丈起,整个塔内的墙壁全部都是彩色浮雕,几乎是不留一点空隙,其工程之浩大繁复,其工艺之高超不凡。实在让人叹为观止。如非亲眼所见,任你如何也想象不到,世间竟会有如此的工艺奇迹存在。

  而根据塔壁上的浮雕的内容来看,其寓意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在满天神佛的颂扬中,皇帝的灵魂由地下玄宫冲天飞?n,从些也位列大罗仙班。飞?n阁之名,还真是相当贴切的。

  正当于仕仔细的瞻望着其中一尊大佛的宝相时,突然,那大佛的嘴角竟向上一挑,仅仅是嘴角一挑,本来慈眉善目的脸相,一下变得阴森诡异,它好象在冷笑,而冷笑之中,还带着点讥讽的味道。

  于仕的心“扑通”猛跳了一下,全身寒毛倒坚!拿竹剑的手也猛抖了一下,差点把烛火弄灭了。

  于仕马上闭上眼睛,凝神聚气,作好应变准备。他有辩通阴阳之能,如果塔内真有邪物,他是一定能感应得到的。

  塔内静静,于仕只能听到自已的呼吸,过了很久,他还是什么都没感觉到。

  真是邪了门了!于仕忍不住在心里说出了赖狗的口头禅。他只好又睁开眼睛,再去看看那尊大佛,没错啊,它还在冷笑,冷笑中依然带着点讥讽,仿佛是在嘲笑于仕:你是对付不了我的!

  这时于仕想到:这尊大佛突然“变脸”,那其它的佛像呢,会不会也有变化呢?

  想到这里,于仕马上又去检查其它的大佛像,结果让他十分惊诧,原来,不仅是那尊大佛,其它的大佛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有的是脸面变形了,有的是手指“动”过了,有的甚至整个躯体,连同莲花宝座,都发生了一些变化,但这些变化是比较微小的,如果没经过前后对比,那就很难发现它们有异常。

  至此,于仕已经明白,原来并不是佛像“活”了,而是用来雕刻佛像的石料发生了变化(即现代所讲的“物理变化”),从而导致了佛像“变脸”,并非是有什么邪物出现。但这同样令于仕感到不可思议,明明是石头啊,怎么会说变就变的呢?难道,它们真是有生命的?看来,这些用来建造殿楼的黄色石料,里面一定还有很多不为于仕所知的秘密。

  当于仕登到塔顶时,他发现,黄铜旋梯的尽头与塔顶是固定连接在一起的,塔顶并非密封,它有一个宝盖,宝盖和塔身用六根小柱连接着,它们之间大约有三尺多高的空间,足够让一个人进出。

  透过宝盖和塔身的空间,于仕看到外面那个巨大的龙头,其龙眼的位置,正好是与这个空间平齐的,那颗硕大的龙眼球,在淡淡月光的映照下,流动着让人生畏的寒光。

  既然已上得塔顶,又岂有不去探探那条巨龙的道理?

  于仕把剑拴好,翻到旋梯外侧,目测了一下,与最近的那根柱子距离大约一丈左右。他调整好姿势,吸了一口气,扶住梯子的双手借力一推,同时双脚也用力一蹬,整个人便已到了空中,向着最近的那根柱子飞去,等快到的时候,于仕张手一抱,牢牢抱住柱子,再蹭蹭两下,就爬上了塔墙。也只有象于仕这样的胆大艺高人,才能玩得出这样的妙招儿。

  塔墙很厚,足有四尺余,人可以在上面轻松走动。而那条巨龙和塔墙是紧贴在一起的,巨龙的龙头斜着向天,龙口张开,朝向西方,应该是寓意西天极乐。

  于仕决定先检查龙口,因为他感觉那里最为最神秘。

  这个龙头真的很大,一颗龙牙都有半人高,龙口里容一个人自然绰绰有余,于仕点着油烛,开始检查龙口内的情况,他发现,在龙舌后的平面上,镶嵌着一方碧玉板,大约有三尺见方,玉板上还有个拱形的把手,好象是可以揭得起来的,于仕用拳头使劲锤了锤,发现下面竟是空的。于仕不禁又高兴又紧张,这会不会是通往地下玄宫的第二条通道?他抓住碧玉板的把手,正要把它揭起。

  突然,蹭!身后利刃破空,有刀剑出鞘之声。

  于仕大惊,连忙转身,跃出龙口,他看到,在宝盖顶上站着一个人。

  双方距离很近,再借着月光,于仕这回看得很清楚了,那是一个体型魁梧的大汉,身上披着乌黑的战甲,头上戴着一顶宽沿大帽,帽沿下还围着一圈黑纱,几乎把整张脸都遮住了。他的右手握着一把长刀,刀头向下,寒光?c?c。纵是屹然未动,却已经杀气腾腾。

  怎么会这样?于仕又惊又奇,他之前竟完全察觉不到塔顶上有人。毫无疑问,这条大汉是一早就埋伏在宝盖上的,宝盖面积不小,你说眼睛看不见还说得过去,但以于仕的耳力,又怎会听不到他的气息?甚至,现在都离得这么近了,于仕还是听不到他的气息。

  难道他是阴邪?也不象,于仕辩通阴阳,这种距离之下,对方是人是鬼他马上就能分清。但现在的问题是,眼前这条大汉,竟好象非人非鬼,不阴不阳。邪了门了,他到底是什么东东?

  如果抢出一招,就可能全盘受制。敌既不动,于仕也不会主动出击,他试探着对那大汉说:请问阁下尊姓大名,为什么一见面就要拨刀子呢?

  那大汉没有回答,但有回应,怎么回应?他疾步冲来,长刀横劈!

  刀锋未至,于仕就已经感到脖子生寒,好快的刀,好猛的刀。

  于仕早就料到对方会来这一手,他身子一沉,长刀便贴着他的头发划过,这时,大汉的胸腹也露出了破绽,于仕一侧身,肩头对着大汉的腹部用力一撞。嘭!大汉被撞得整个飞了起来,轰!他的后背重重的撞在了宝盖的瓦面上,整个宝盖都为之一震。。那些黄玉瓦片也真是结实,受了这么重的撞击,竟然没有破碎。

  那大汉抢攻不成,反倒吃了大亏,他马上一个鲤鱼打挺,翻身而起。这回于仕可不再等他先动手了,一颗“镇阳石”弹射了过去,铛!正中大汉的脸部,却发出清脆的金属撞击声。

  于仕愕然:这家伙也真够怪的,大晚上戴帽子蒙黑纱还不够,还要加个铁面具,什么毛病啊这是?

  那大汉被“镇阳石”击中脸部,但毫无受伤的样子,他举起长刀,又气势汹汹的向于仕扑来,龙口空间大小不易施展,于仕也跳上了宝盖。

  于是,两人就在宝盖上交起了手来,几招之后,于仕便知道这大汉很不简单,并非只会砍人脑袋这一招,他的刀法和身手,绝不在苍海狼之下。

  虽然于仕应付这个对手绰绰有余,但人家毕竟长刀在手,又有战甲护体,于仕只赤手空拳,一时也难以占到什么便宜。所以,他一直只防守不进攻,他在等对手露出破绽,然后一击制胜。

  如此双方斗了有几十招,于仕终于逮住了对手的一个破绽,用尽全力飞起一脚,这一脚重重的踹到了大汉的腰胯上,大汉站立不住,滚落宝盖,直坠而下。过了一会,从下面传来了重物砸地的巨响。

  于仕?{了?{额头的汗,准备再进龙口揭开那块碧玉板。

  噔!噔!噔......

  于仕刚走两步,就听到塔内响起了急速的登梯声。他皱了皱眉,心想:这家伙还真是够结实的。

  果然,不消一会儿,那大汉就爬上了宝盖。于仕见了马上大吃一惊,他之所以吃惊,当然不是因为对方从百尺高处坠落而不死,而是因为,他发现大汉的颈上竟然空空,无头!之前与之交手,因为天黑和黑纱遮挡,于仕没有发现到这个问题。现在想来,怪不得“镇阳石”打在它脸上会有金属声呢,那可能是它的断颈处套了一个铁筒,铁筒上又戴了一顶帽子,再围上黑纱,这样乍一看,就真的比较难以看出问题了。

  其实,最让于仕吃惊的,还并非大汉无头,而是他竟完全感觉不到对方身上有阴邪之气,也就是说,眼前这个无头大汉,它不是鬼催尸,不是莽尸,也不是僵尸,那它到底算什么尸?

  不过,这个问题暂时还得先撂到一边去,人家上来可不是找你于仕聊天的。那无头大汉爬上来刚站稳,就马上举刀向着于仕扑过来。于仕一边招架一边想:这家伙既然不是人,那我就算把它踹下去一百遍,它也会再上来一百遍的,不把它彻底干掉,就甭想安心去揭开那块碧玉板。而这家伙的弱点,最有可能是脖子的断口。

  于仕纵身向后一跃,拉开与无头大汉的距离,然后迅速解下腰间竹剑,心想:现在就是检验你灵不灵光的时候了。

  不过,要把竹剑刺入对手的颈部的断口,可比一脚踹它下去要难不止一点点,那家伙身材非常高大,就算没了脑袋,仍然不比于仕矮,要将剑刺入它的断颈,方法大概有两个,第一个是一跃而起,在空中自上而下的一剑刺入。这个方法光想是挺潇洒的,其实既难且傻,对手可不是木头,不会老老实实站着让你剌它,何况那断口就巴掌那么大,其难度可想而知。反倒是自已身在空中,四处不着力,一击不成就极易遭到反攻,所以这个方法不行。

  第二个方法,就是与对手展开近身肉搏,把它摔倒或打倒,然后趁机刺颈,这方法乍想还有点靠谱,实际也很危险,对方可是个高手,如果贴得太近,一不小心被它抓住或抱住,那基本就等于玩完了。试想,如果被它硬扯着来个“双人跳塔”,结果会怎样?它倒好,摔到那儿就在那儿爬起来就是,自已呢,这一摔就直接摔进地府去见阎王他老人家了。所以,这个办法也行不通。

  看来,不可硬拼,只能智取,必要时,还要利用一下这里的建筑物。于仕无意中看到巨龙那个高耸的龙鼻,马上就计上心来。他假装不敌,飞跑到塔身与宝盖之间的空间,以此躲避无头大汉的攻击,那无头大汉自然不会放过于仕,马上就紧追过来。

  前面说过,塔身与宝盖用六根柱子相连,它们之间有三尺多高的空间,于仕在这么低矮的空间中腾挪,仍然是身如灵猴。而那无头大汉身披着战甲,行动起来就笨拙得多了,根本追不上于仕。奇怪的是,它竟好象知道于仕在耍它似的,挥着刀乱砍,一副怒不可遏的样子。

  转了两圈,于仕觉得差不多了,就又跑到塔身和巨龙相连的地方,用口咬住竹剑,然后手脚并用,蹭蹭几下就爬上了巨龙的鼻子,这也是整座?d的最高点。他站好,就等着无头大汉冒头。

  过了一会,那无头大汉就钻出了头(颈)来,这时于仕居高临下,与无头大汉的距离大约有一丈多,最重要的是,无头大汉颈部的断口完全暴露在于仕眼前。机会!于仕手握剑柄,剑尘对准无头大汉的断颈,用尽全力把竹剑飞出。

  ——如果这招不灵,那就下到地面再想办法收拾它。

  扑!竹剑刺入断颈,有点象扎进豆腐的声音。

  但无头大汉断颈一甩,就把竹剑甩到了宝盖上,然后又要爬上龙鼻来杀于仕。

  没用?于仕稍感失望,但并不意外,毕竟“炭竹克莽尸”只是书中传说,何况那无头大汉也不太象莽尸。

  于仕从龙鼻跳下宝盖,打算下到地面再寻找破敌之法。在这百尺高塔的顶上与对手纠缠太不划算,自已只有一副血肉之躯,经不起半点闪失。

  但于仕这时发现,无头大汉的断颈处开始冒出丝丝的青气。等它扑到面前的时候,于仕感觉到,它的速度和力量,较之前已经明显减弱了不少。

  那些青气是什么东西?难道是无头大汉身上的“邪元”?

  果然,随着青气不停的从断颈泄出,无头大汉的攻击也越来越无力,后来甚至连刀都拿不住了,“咣”的掉到了宝盖上,但它仍旧还不依不饶的挥臂追打于仕。

  见此情形,于仕也懒得跟它正面交锋,只一味的躲闪走避。最后,那无头大汉的动作慢得就跟老太太耍太极一样了,于仕见对手如此滑稽,几乎要笑了出来。

  终于,无头大汉连站都站不住了,扑通倒地,倒下之后,它的手和脚还在不停的蠕动着,感觉很象那些垂死挣扎的低级昆虫。

  于仕看到,这时无头大汉的断颈已经没有青气外泄,而是开始流出一种黑色的液体,闻着有一股很浓的腥味。看来,这回它真的是彻底完蛋了。

  于仕捡起那把掉在宝盖上的长刀,翻来覆去仔细看了一遍,此刀是精钢煅造,分量很沉,刀锋锐气迫人,算得上一把上乘的兵器。它的刀身还刻着一行隶体小字:羽林卫,一百二十八。

  羽林军,这是古时很多朝代的皇帝禁军的称谓,也俗称御林军,即专门保卫皇帝皇城安全的近卫部队。难道,那无头大汉生前是羽林军的将士?而“一百二十八”,是它在羽林军中的编号?既然身为保护皇帝安全的卫士,它又为什么会惨遭砍头呢,甚至在死了之后,留下的一副残躯,还要被驱使利用作杀人的工具呢?

  这些问题,暂时还是先放着吧,在这里应该不会找得到答案。难缠的无头怪物已经被干掉,现在就可以安心的去揭开龙口里的碧玉板了。

  于仕爬进龙口,用手抓住碧玉板的把柄,轻轻左右摇了摇,不动,这块碧玉板和龙口的平面严丝密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