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 > 鬼大巴 > 第三十四章荒村

鬼大巴 第三十四章荒村

作者:阴险的悟净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12-30 01:51:18 来源:免费小说

  走着走着,于仕忽然觉得脚下硬硬的,他拨开野草,看到一块块整齐铺在地面的青砖,再继续拨开野草,发现这是一条青砖铺成的小路,因为多年没人走过了,以致被从砖隙长出的野草完全覆盖,暂时搞不清它通向何方,也不知道它有多长。

  于仕说:二哥,这是一条人工铺成的砖路呢。看来这条路是一直通向某个地方的,要不咱俩去探个究竟?

  赖狗却面露惧色,连连摆手:大忠,咱俩人生路不熟的,还是别乱走为妙,这有可能是条“山鬼道”呢,你知道什么是“山鬼道”吗,“山鬼道”就是通向“山鬼”家门的路,“山鬼”是大山的主人,那些靠山为生的猎户,山民,都十分敬畏“山鬼”,因此有供“山鬼”的习俗,怎么供呢,就是在山上找一大山洞,摆香案,设神位,这就叫做“安神堂”,然后在山洞前铺一条很长很长的砖道,叫“供神道”,俗称就是“山鬼道”,在每年七月初七那一天,从山民中挑几个六十岁以上的老人,抬着酒,肉,蔬果等的供品,从供神道的道口开始,要九步一跪的把供品送进山洞,再烧香磕头,祈祷一番,方可离开,只有年年如此,才能保证山民进出平安,关于“山鬼道”,还有一些禁忌的,一是每年除了七月初七那一天,其它时候都绝不能走上去,二是除了六十岁以上的男人,其他人都绝不能走上去,否则,犯禁的人将会被”山鬼“当作供品吃掉。大忠,这绝不是我吓唬你,我是在山里长大的,我们那里也有供“山鬼”的习俗,有一次,有个愣小子不信邪,跟别人打赌,说要去“山鬼”洞走一趟,结果呢,一去不返,等第二年去供“山鬼”的时候,才发现洞里躺着一具人骨,不是那愣小子还有谁?你看,这些禁忌我们还是宁可信其有为好啊。

  于仕装作惊慌道:二哥,您说的可是真的?我可已经走上去过了啊。

  赖狗仔细看了看周围的环境,说:大忠,其实你不必太较真,这是老人为了警告年青人不要随便靠近山鬼洞才这样说的,再说了,这条道也不太象山鬼道,因为附近没什么大山。

  于仕才松了一口气:二哥,您可真会吓唬人啊。

  赖狗笑道:大忠,我不是成心吓唬你的,这是小心能驶万年船,小心点总不会错的。

  于仕心想:这条砖道既然是人工所为,就必定会有它的特定用途,那为什么要修这条砖道呢?相信只要延着砖道一直走下去,就必定会找到答案的。

  于仕说:二哥,既然这不是山鬼道,那咱俩走一趟?看看这条道到底通到那儿。

  哎,一条破道道有什么好看的......赖狗还是有点犹豫,虽然这条砖道不象是山鬼道,但他还是不敢走得太远,林深凶险多,这是他从小就深谙的道理。

  于仕说:二哥,现在光天化日的怕什么?说不定,前面还会有什么新发现呢,到时给老大报告了,也算咱俩立了一次功啊。

  赖狗一听到“立功”也心动了,他想想也是,现在大白天的,两个大男人在一块还怕什么,便答应了。

  于是两人延着那条砖道一直往前走,过了不久,就走到了树林的边缘,前面出现了一片广阔的平原,这个平原四周都被树林包围着,远远望去,只见房屋密集,数有百千,俨然是一个庞大的村落。

  赖狗惊奇道:好家伙,想不到在这老林之中还有这么大的一条村子。

  于仕看着这片村落,心中疑窦丛生:现在看来,这条砖道应该是为了方便村里人进出而铺设的,但砖道很明显已经有多年没人走过了,难道这是一条“无人村”?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竟使这么大的一条村子被完全荒废?

  于仕决定进村一探究竟,他加快步子向那片村落走去。

  赖狗人不笨,于仕想到的,他也想到了,不同的是,他根本不想去查什么真相,面对这样一条诡异的村子,他的第一反应是敬而远之。

  他大声对于仕说:大忠,你别去了,这绝不是个好地方,可能有危险的!

  于仕头也不回:放心吧,二哥,我不会有事的,你在这等着就行了。

  赖狗这下可犯难了,跟着去?害怕有危险,不管?也不行,老大吩咐过他的,要小心看着这位大忠兄弟,要是不跟着去,让他趁机跑了还是怎么的,那在老大面前就没法交待了。想来想去,赖狗咬咬牙,决定还是跟着吧,如果真有危险,大不了各自逃命便是了。

  这一路上,还可隐见两旁阡陌纵横的痕迹,能想象当年村民在此耕作的情景,但这片广阔的沃土,现在都长满了半人高的杂草,不知已丢荒了多少年头。

  来到村口,一座面积颇大的建筑屹于眼前,只见青砖鳞瓦,巨柱飞檐,显得庄严肃穆,看样式象一座祠堂(同姓族人用来祈拜祖先的公共场所),祠堂的正门又高又宽,奇怪的是并没有撰刻或悬挂任何关于宗族信息的牌匾或对联(祠堂大门一般都会有的),入到正堂,见里面空空如也,没有任何摆设,地上只有厚厚的经年的积尘,房顶破了几个大洞,杉木做的房粱早被风雨腐朽透了,看上去摇摇欲坠的,于仕和赖狗又到其它的偏室看了看,同样没有任何的发现。

  出了祠堂,又继续查看了几间民房,这些民房都是门户大开,里面徒剩四壁,没有其它余物,好象只要是拿得走的东西,这里都不会有。

  赖狗说:大忠,我看啊,这条村的人在很久之前就已经全部搬走了,不会什么好东西留下的,时候也不早了,我们还是回去吧。迟了老大可要发火了。

  于仕的看法也和赖狗一样,但这条村的村民为什么要一个不剩的全部迁徙呢?其中必定有什么重大的原因,要知道,一个人背井离乡尚且不是小事,何况整整一条村?从村中房屋的数量估计,这里至少曾有几千人居住。

  于仕说:二哥,咱俩才刚看了一小处,这地方大着呢,既然来了,还是多看几处吧。

  此时阳光明媚,周围亮堂堂的,身处这条荒村之中,倒也并不恐怖,赖狗也就不坚持要走了。

  两人又在村子里转悠了一会,于仕发现村后有一片山岗,他决定去看一看。

  当来到这片山岗前,于仕和赖狗都为眼前所见的景象感到惊讶万分,他们看到,山岗上竟密密麻麻的放满了棺材,数量多得数不清!

  赖狗忍不住?{了?{额头:俺的娘啊......

  于仕说:二哥,咱俩过去看看?

  赖狗那里有这胆啊,他连连摇头:别去别去!大忠,这种地方邪门的很呢!我们还是赶紧撤吧!

  于仕说:不怕的,二哥,要不你在这等着吧,我去看看!

  赖狗这回可无论如何都不敢跟着去了,他只留在山脚下看着。

  于仕走上山岗,开始去检查那些棺材,那些棺材看来已经暴于地面很多年了,历经风吹日晒,其实就是一堆朽木而已,棺材全都是打开的,里面没有尸体或骸骨,每口棺材旁边都有一个小坑,一小堆坑土,可以肯定,这些棺材曾被埋于地下,后来又被重新挖了出来,里面的尸骨也被清走了,这样看来,村民在迁徙时把自已先辈的尸骨也带走了。

  那么,村民们到底迁徙到那里去了呢?

  这不是个一时半会就能找到答案的问题,而且,似乎也没什么必要去探究这个问题的答案。

  或许,这仅仅只是一次普通的迁徙吧。于仕想。当下最重要的,还是要先搞清楚那群海盗的目的,并粉碎他们的阴谋。

  于仕正想就此罢休,却又无意发现远处有一个奇怪的大土包,走过去一看,这个土包面积不小,径有数丈,但不高,只稍稍比地面高出了一点,但是,从泥土的流失程度来看,这个土包原来应该是堆得很高的,在土包的边缘,插着三根刚露头的,??的圆木条,于仕轻轻一捏,木条就象粉一样的碎了,这三根木条绝对是人为插上去的,而且有特定的用意,于仕把泥土抠开,发现下面是三个锈蚀的枪头,那三根腐朽的木条就是枪杆,也就是说,这原来是三根倒插的长枪。

  于仕顿时明白,这是一座兵坟!

  这古时行军,一路上千难万险,其中必定有伤兵,病号,非战斗减员是很常见的,如果有士兵在行军路上死亡,通常的做法是就地埋葬,没有香烛,就倒插一支缨枪代之,以此来表示对死去战友的悼念。从土包的面积来看,这下面恐怕还埋了不少人。现在基本可以肯定的是,在很久以前,这里曾经来过一支军队,但不知这条村的荒弃,与他们是否有关系?一时是千头万缕。

  于仕又在山岗上转了一阵,但再没有特别的发现,看时候真的不早了,就决定先回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