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 > 鬼大巴 > 第二十九鬼腹子

鬼大巴 第二十九鬼腹子

作者:阴险的悟净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12-30 01:51:18 来源:免费小说

  听完这个故事,我对于叔说:这个故事怎么有点小说的味道?怕只是传说吧。

  于叔笑道:这的确是个传说啊,是我父亲讲给我听的。

  我说:那您父亲一定是从您爷爷那听来的吧?

  说完我和于叔都哈哈大笑,我又问:从这个故事来看,祖师爷好象很小就已经掌握了很多的本领了,那这些本领他是从那里学来的?该不会是与生俱来的吧?

  于叔说:关于祖师爷技从何来,这的确是一个谜,祖师爷自已也从没提过,关于这个问题有几种传说,一个是说那老乞丐就是一位神仙,他摸祖师爷的头,实际上是把高深的法术传授给祖师爷了。第二个是说祖师爷在城里求学的时候,拜了一位法力高强的道长为师,常常利用晚上跑到道观去学习法术。还有就是说祖师爷小时候曾梦见一位天神,这位天神把祖师爷带上天宫,传授他法术,等祖师爷一觉醒来,发现自已已经身怀绝技,如此种种,但依我看来,都不太可信,皆因祖师爷在我家族已被神化,才会出现这些神话般的传说,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祖师爷的确是一位法力高强。济世为怀的大能人,大好人。

  我点着头说:对,对,我和冬妮也多亏了祖师爷留下的灵符啊。于叔您不是说过祖师爷还把自已的一些亲身经历写下来了吗?您能给我讲讲吗?

  于叔说:祖师爷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游历天下,有如闲云野鹤,他把自已的各种奇遇都记录了下来,并整理成一本书,起了个名叫《路游奇录》,书的开头这样写道:三十青壮离,晨风送我行,九十耆老还,明月迎我归。余年三十时,父母相继去,遂只身离乡,游历天下,至九十方归,间有六十载,每遇奇闻异事,皆录之。

  这本书记录了祖师爷云游六十年里的各种奇遇,所以故事实在太多了,我就给你讲个......讲个什么好呢?对了,就讲这个吧!

  话说祖师爷游历到一个叫做陆亭的小镇,有点口渴了,便在街边一个小摊坐下要了碗茶喝,正喝着,突然街上的人群一阵骚乱,有人一边跑还一边喊:有死人出殡了,正走过来呢,大家快躲啊!

  这么一喊,大街上立刻鸡飞狗跳,一会儿就连个人影都没了。祖师爷也觉得有点纳闷:这光天化日的,死人出殡怎么会走这条人流密集的大街?就算要走,事先也应打个公告啊,那能这样扰民的?

  仙者上路,生人回避!仙者上路,生人回避.......

  随着一阵阵的吆喝声,只见一道士引路,后面四条大汉抬着一口棺材,再后面跟着一个青年男子,一边走还一边?{眼,估计是死者的家属,这帮人脚步很急,是一路小跑着的,看上去甚是匆忙。祖师爷就更奇怪了,这样个出殡法还真是见所未见,莫不是里面的死人真要赶着去投胎?当那四条汉子抬着棺材走过时,祖师爷眉头一皱:怪了,这棺材里怎么会有女人的哭泣声?难道在棺里面的不是死人?

  遇到这种事祖师爷岂会不管?他连忙上前跟着,一边走一边仔细听棺材里的动静,这才听出棺材里的哭声虚空飘渺,定非发自活人,如此说来,是鬼魂作祟?

  我的儿啊,我的儿啊.......

  祖师爷又听到棺材里传出哭喊声,语调极为凄凉。

  祖师爷没有多想,他快步赶到前面,往中间一拦,那带头的道士见有一大汉突然跳出来拦住去路,也是被吓了一跳,他定眼一看,见祖师爷衣衫破旧,灰头土脸,跟个乞丐似的,便喝道:你是何人,竟敢挡灵?

  祖师爷拱手说:在下斗胆请问,道长为何走得如此匆忙?而棺里放的又是何人?

  那道士心里正急火着呢,那有心思去搭理一陌生人,他厉声喝道:本道没时间与你这个疯子瞎扯,让开!说着伸手就想把祖师爷推到一边,祖师爷见状顺势用手一带,那道士立脚不稳,摔了狗啃泥。那四个抬棺的大汉见有人使横,也没敢上来帮手,只放下棺材愣看着,跟在最后的男子急忙上前扶起道士,问:伯父,您没事吧?那道士摔得满口鲜血,却一时不敢发作,因为他知道眼前的陌生汉子殊不简单。

  那男子对祖师爷说:这位大哥,你我素不相识,为何要跑出来发难?

  祖师爷说:非我想多管闲事,只是刚才听见棺中有女子的哭喊声,想必内有隐情,所以才冒昧挡灵。

  那男子听了先是一惊,然后又由惊转喜:真,真的?大哥,您的意思是她,她还活着?

  子陆,你休要听他胡言乱语!那道士擦了擦嘴角的血,又对祖师爷说:我乃紫云观主持宁虚道长,你当街挡灵到底有何企图,快老实交待!

  咚!道士话刚说完,那口棺材里竟突然传出一声敲击声,四个抬棺的汉子吓得触电似的跳开,哗的就跑得远远。那男子却喜出望外,连声说:她真的没死,真的没死!说着就想去打开棺材。道士慌忙拉住男子,喝道:你不要命了!说着从怀中掏出一面金光闪闪的镜子。

  祖师爷一看,知道这是玄家之宝,叫“聚阳镜”,又名“小日轮”,传说把这种镜子放在太阳下一段时间,那即使到了晚上,它也会象太阳似的闪闪发光,无论多厉害的恶灵,只要被照到,都立刻魂飞魄散。

  咚!咚!咚!棺材里的敲击声越来越大,甚至整个棺身都在明显的抖动着。

  咔叽——咔叽——

  是棺钉松动的声音,看来再过一会棺盖就要被顶开,那男子吓得脸色煞白,双腿直哆嗦,那道士则如临大敌的拿“聚阳镜”对准了棺材。

  咔嚓!棺盖终于被整个顶起!

  恶鬼!受死吧!道士拿着“聚阳镜”就要向棺材里照去,就在这电光火石一瞬间,祖师爷左手一拨,把道士的镜子拨到一边,右手同时抓住旁边一张大方桌,一提,一转,一放,桌子正好盖在了被打开的棺材上。

  那道士突遇变故,却仍旧反应奇快,他拉着男子往后疾退了十几步,才又惊又怒的瞪着祖师爷。

  祖师爷没再去理会那道士,他钻到桌底,一看,只见棺材里躺着一位年青女子,脸上还有些血色,看来才刚死去不久,她腹部高隆,看来还是一位孕妇,祖师爷眼观耳听心神会,很快就恍然大悟,当下从腰间拔出一把锋利的匕首,就向女尸的腹部刺去......

  那道士和男子只见到祖师爷蹲在桌底,双手在棺材内不停捣腾着,也弄不清个究竟,心中是又怕又奇,倒是那男子担心亲人遗体受损,欲上前赶走祖师爷,却被道士用力拉住:侄媳八成已经尸变,你若近前,恐受其害!道士这一说,那男子也只好在原地光流泪,干跺脚。

  祖师爷用匕首剖开女尸的腹部,从里面取出了一个婴儿,祖师爷朝婴儿的鼻孔吹了几口气,再用力往婴儿屁股打了一下。

  哇!一声婴啼惊天动地!

  我的孩儿啊!男子听到婴儿的啼哭声,立刻疯了似的向祖师爷那跑去,道士想拉都拉不住了,祖师爷割断婴儿的脐带,把婴儿递给男子,说:快脱下衣裳,把孩子包好。男子急忙脱下长袍,将婴儿小心包好,紧紧的抱在怀里,看了又看,摸了又摸,然后跪在地上嚎啕大哭。

  祖师爷抬起地上的棺盖,重新把棺材盖好,这才把那大方桌撤了。

  等那男子哭泣稍止,祖师爷对他说:此婴虽大幸得保,但因出生前母体已死,免不了要中尸毒,你回去后必须小心养育,我现在给你开个方子,你要记好了,每日早晚,取生姜一两,糯米二两,再加粗盐一钱,用十升水煮开,待水放温后给孩子洗浴,直到十岁不能间断,方可保其安康。

  那男子听了连连跪谢:恩公嘱咐,在下紧记,恩公大恩,没齿难忘!今后如有差遣,在下粉身碎骨在所不辞!

  祖师爷叹了口气,说:我倒没什么,只是举手之劳罢了,倒是尊夫人,虽死仍念念不忘腹中孩儿,为了孩儿的一线生机,宁肯被烈日照得魂飞魄散,也要顶开棺盖求救,其爱子之心真可感天动地啊。

  那男子听了一惊,忙问:恩公,难道内子真的已经魂飞魄散?

  祖师爷说:你放心吧,在棺盖被顶开的那一瞬间,我已经用大方桌帮她挡住了烈日,尊夫人的魂魄现在棺中,你只需按常规把她安葬了就行了。

  那男子听了又是千恩万谢。

  原来,那男子姓张名子陆,乃当地一殷户,去年娶了东村杨氏为妻,成亲不久,杨氏便身怀六甲,转眼就到快要生产的时候了,张家老少都沉浸在将要添丁的喜悦之中。不料天降横祸,杨氏今早一起来,就说有点胸闷头昏,张子陆慌忙去请大夫,不想大夫刚到,张氏就已经人事不醒了(我估计杨氏这病放在今天来说,大概就是心脏病之类的疾病吧),经过一番抢救,大夫终于无奈的摇了摇头:在下惭愧,没能留住尊夫人......

  张子陆早上还憧憬着娇妻幼子其乐融融呢,转眼却变成了子失妻亡,这突如其来的打击让他有如五雷轰顶,连哭的力气都没了。他的伯父,也就是那位宁虚道长,刚好也在他家,他对张子陆说:这孕妇暴卒,易生妖邪啊,对我们家族来说乃是大凶,必须马上把侄媳的尸体抬到一块“三白地”(指阳光充足,平坦,空旷的地方)上烧了,方可免除后患,此事刻不容缓,要马上去办。

  这宁虚道长在当地可是个响当当的人物,在家族中自然也极有权威,既然伯父这样说了,张子陆暂时也顾不上悲痛,马上差人去买了一副棺材把张氏放了进去,并请了四个大汉抬棺,就这样急勿勿的往城外的空地奔去,刚好在半路遇上了祖师爷,便有了前面所发生的那些事。

  听完这个故事,我对于叔开玩笑说:听了这个故事我才知道,敢情这个剖腹产的创始人就是祖师爷他老人家啊。

  老爸也说:老于啊,我也是这几天才知道,原来你这个人特能侃,你可以考虑考虑,到天桥底下摆个说书摊儿,放心,管饱!

  于叔笑道:我也是依书直说而已,至于信不信,那就由你们了。

  我叹了口气,很认真的说:故事真也好,假也罢,但母亲对儿女的那种无私的爱却永远都是真的。于叔,这个故事很好听,但太短了,您再给我们讲一个长点的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