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仙侠 > 武侠升维 > 第351章 抡才大典

武侠升维 第351章 抡才大典

作者:呓梦痴人 分类:仙侠 更新时间:2024-01-01 02:28:23 来源:书海阁

童德荣回了孔庙,行事与以前大相径庭。

他不失礼貌地淡笑着推离了那些凑上来要和他辩论的士人,一头扎进了房间闭门谢客。

他三天三夜没有出过房门,就连饮食都是明兵送进去的。

三日后,在士人们越发感觉蹊跷时,他红着眼睛精神抖擞地出了房门。

有人注意到,他首先唤过了一名明兵,递过一卷纸面色郑重地在交待着什么。

接下来,他走向了大殿。

好奇的人遂跟了上去,看他究竟要做什么。

童德荣来到大殿外,亲自把着钟捶,敲响了大钟。

“哦”尾随的人们清楚了,他这是在召集人群,好似要宣布什么。

一刻钟后,除了出外游山玩水的士人外,留下的人都集中到了主殿之外广场上。

童德荣看着下面摩肩接踵的士人们,意气风发地一笑,咳嗽两声清了清喉咙,再运起自身那点可怜的内功聚于喉部,声震全场。

“奉明教军机处令,拟于本月十八日召开抡才大典,经考试合格后可入明教人才后备班。”

广场上立刻响起了一阵“嗡嗡”声。

此时的士子并不都是死读书的弱鸡,还是有人会武功的。于是也有人声震全场,问道:“那不还是科举吗?”

士人们纷纷点头。

他们中间有参加过今年三月元廷科举的,也有没参加过的。没参加过的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可能不想为蒙人效力;二个是他们不是“德才兼备”的人,出身不好或者钱没到位,总之没有人推荐,亦就没有科举的资格。

但是甭管参没参加过的,都知道科举会考什么。

元廷科举对汉人、南人分三场。

第一场明经、经义二问,不出四书五经。

第二场古赋、诏、诰、章、表各一道。

第三场策,经史时务内出题。

三场均过后,才有资格选官。

所以人群们讨论来讨论去,都认为只要明教想做正统,必不出此类窠臼。

童德荣等他们吵闹了一会儿后,才捊着颌下短须继续声压全场:“不是科举,我们明教是公务员资格考试!”

“切,以为换个名字就不是科举啦?还不是考以前那一套!”有人跳出来唱反调。

童德荣微微一笑,再次捊了把胡子,说道:“这却是不同。我们只考两类题,申论和行测。”

“何为申论、行测?”士人们重视了起来。

童德荣解释道:“很简单。申论就是我们给定一部分内容由你们进行分析,提出见解,并加以论证。行测就更简单了,考考大家在生活、读书和处事中通过积累而形成的能力。具体的解读,我已令属下张贴于大门墙侧,你们可以去看看。”

能到这里来的大部分人还是想有所作为的,因而童德荣话音一落,广场上的人跑了一大半。

仅有几十人悠哉悠哉,不慌不忙地往外踱步。

童德荣深深看了他们几眼,力争把他们全记住、重点关注。这些人里面要不就是胸有成竹,是个大材;要不就是装潇洒其实是个草包。

不多时,文庙大门一侧已围得是人山人海,不仅士子们看,路人们也被吸引了过来。

不停有人拉着身边人问:“怎么啦?出了什么事儿?”

“你不知道自己看吗?”

“不识字,你给讲讲。”

“我也不识字!”

“噗嗤,不识字你俩挤个蛋。让让,本公子进去看看。”一个白衣公子嘲笑着挤了进去。

“我干他老木,真想打死他。”

“别别,你没看这里好多都是戴头巾的吗?我们惹不起。”

……

布告并不长,众多士子只瞧一遍就明白了上面的意思。果真和那不学无术的童章京说的一样,很简单嘛。

士子们逐渐散去,留下一头雾水的吃瓜群众们。

终有人拉下面皮求恳士子问明了原因。

哦,原来如此。吃瓜群众们恍然大悟,原来真和我们没什么关系,是明教在开科取士。

吃瓜群众们虽然不懂那些什么论啊测的,但是他们脑里都有一个朴素的想法,只有朝廷才会开科取士!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要改朝换代了,自己人明教要坐了江山!我们成了新朝的人。

身份的转变,让吃瓜群众们放下了担心,挺起了胸膛。他们此前还时时担心,明教会不会捞了一把就走,不再管当地人的死活?

如今可好,我们都成了新朝治下子民,哪有自家的皇帝不管自家人的呢?

这个消息如旋风一般传遍了全城,再以超音速向各地扩散。

看完布告的士子们也放了心,见考试这么简单,连四书五经都不考了,遂各自呼朋唤友,趁着还有两天时间一起去寻幽访胜,培养感情。

在他们看来,明教这就是在走过场,以他们现在缺人的程度,恐怕这一千多人都会留下来。那么大家以后都是同事,提前结交,先结个善缘总不会错。

两日后,明教“公务员资格考试”如期在孔庙举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一脸轻松准备走过场的士子们打开试卷,齐齐傻眼。

只见第一道行测题是:某甲和某乙交流近斯各自的活动,某甲说:“我外出游玩,外出七天。这七天的日期数之和是九十八,请问,我是某日出去的?

再看下面:把五棵高矮不同的小树种于花园一侧,正中间种最高的,两边都由高到矮种植,共有几种不同的种法?

此类题几十道,全部人头皮发麻。有人扔掉他们,看另一张卷子上的申论,心想申论同策论差不多,这总可以答上了吧!

一眼之下,他们不约而同的揉眼睛,生怕自己看错了,但抬头左右看看都在揉眼睛,他们心情顿时坠入谷底。

有人满头大汗的再次读题:“建设法治国家”。

《书.武城》:“惇信明义,崇德报功,垂拱而治天下。”

《战国策.齐策五》:“当是时,秦王垂拱授西河之外,而不德魏王。”

《文选》卷四七王褒(子渊)《圣主得贤臣颂》:“雍雍垂拱,永永万年。”

从此三条古语中分析,帝王是放权于下依法而治好,还是出口成宪一人而掌天下权柄好?请说明其中的利与弊?帝王有贤有不肖,能否修法限制帝王的权力,请予以证明此事的可能性。

全场人面色煞白,明教军机处想干什么?

哪怕诗书人心里都这样想,你也不能直接写出来问出来啊!

这可怎么答?

喜欢武侠升维请大家收藏:(wuxia.one)武侠升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