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竞技 > 围棋血风录 > 第五十三章 开封教授

围棋血风录 第五十三章 开封教授

作者:裁心斋 分类:竞技 更新时间:2024-01-01 14:23:29 来源:88小说

河南学政刘师言参加过开幕式后,便返回了省里,留下教授张炳辉替他主持后面的比赛。

张炳辉身为开封府教授,本来就和提督衙门毗邻,刘师言很多事都要仰赖他办理。而且他又是正儿八经的科甲出身,朝廷七品命官,这就与一般的师爷不同,必要时可以作为刘师言的替身公开露面。大赛历时超过一月,刘师言自然无力全程观看,每次都只是露个脸,后面的事情就交给张炳辉去办。

由于张炳辉的特殊身份,白云道场对他向来礼遇有加,只比提督学政低半格。平日里,谢春霖也常常亲自作陪。张炳辉何等聪明,深知谢春霖在河南学界影响巨大。而且学政数年一换,他这个白云道场的掌门却独霸河南棋界几十年,自然巴不得和他搞好关系,为日后的升迁铺平道路。

第二轮预选赛结束之际,霍九思争棋首局获胜的消息也传回了道场。张炳辉喜出望外,赶紧向谢春霖道贺。谢春霖反倒十分平静,他说:“正所谓'行百里者半九十',区区一胜,何足挂齿。”

张炳辉说:“掌门此言差矣。霍大师在bJ参加争棋,乃是给我河南棋界争夺荣誉。他在前线奋战,我们在后方别的忙帮不上,这加油助威可不能落下。依我之见,趁着这些天大赛如火如荼,我们不妨打出横幅,让大家知道知道霍大师的表现,既壮道场的门面,也是对霍大师的声援。下官不才,写了一道横幅在此,请谢掌门看看可不可用。”

他让人将一卷横幅拉开,是用颜体榜书写的“热烈庆祝霍九思先生争棋首胜周西侯”。

谢春霖连连摇头说:“太招摇了,还是不挂为妙。”

张炳辉说:“谢掌门太谦虚了。您想想,霍大师今年为什么非参加争棋不可?不就是因为河南棋界这些年声威不振吗?他既然取得佳绩,我们自然要好好标榜一番,免得辜负了他老人家的努力。”

谢春霖想了想,说:“也罢,只是这用词还要推敲,西侯先生的名字就不要提了,只写庆祝霍九思先生争棋首胜即可。”

张炳辉笑道:“极是极是,谢掌门果然大家风范,不失君子温润之风。好,我这就去改。”

定品赛最终循环圈开始之际,横幅也挂了出来,任何人只要从山门进来,就能看到霍九思取胜的消息。

最终循环圈,道场弟子十五人,外来棋手只占了五人。随着人数减少,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想赢一盘都变得无比艰难。

顾墨白最大的一个感受是,能进入循环圈的棋手,斗志都极其高昂。技术层面上,他仍占有优势,可斗志对比赛的影响也很大,再也不会像前面的比赛那样,动不动就让他赢到二十目。有时拿到了后手,想赢棋都要费一番周折。

第二轮,他遇到了老对手李博洋。别人都说顾墨白很厉害,李博洋却不以为然。一个多月前他才赢过顾墨白,要说顾墨白这一个月里能有多大的进步,他可不相信。这局棋他又拿到了白棋,信心便更足了。

别人拿白棋,可能会以稳重为主,尽量把先手的优势保持下去。可李博洋有意试试顾墨白的水平,一开局就导入了激战。这也是顾墨白期待的。两人的大龙互相纠缠着从左跑到右,俗话说,棋长三尺,无眼自活。这两条龙虽然都没做出两只眼,但出头已畅,不必再担心死活问题。

李博洋想,盘面只剩下最后一个大场,顾墨白必然不顾一切来抢。可顾墨白却在中央下了一手跳刺。李博洋的第一感是,他想先手便宜,可再一看,即使黑棋断,他也可以用一个愚形三角喉住,这个断并不成立。李博洋暗笑道,顾墨白呀顾墨白,都说你进步了,可在我面前竟然犯这种错误,我得让你知道知道,棋士的门槛可不是那么好进的!他马上挂角兼开拆,将最后的大场抢到了手里。

下到这步棋,李博洋哗啦一声将折扇打开,显得无比得意。

顾墨白立即打入,双方又展开了另一场大战。随着战火蔓延,原来已经出头的两条大龙隐隐感到了威胁。李博洋无奈,想腾出手去补,却突然发现自己已经无棋可补了。

原来,顾墨白的那手跳刺,既丰富了自身的眼位,又威胁着对手的连接,是一步以逸待劳的好棋。李博洋再想补,已经无法对黑棋造成威胁,只能自己单纯摆眼,实在太委屈了。

李博洋的额头渗出了汗珠。现在回过头看,顾墨白的跳刺是中央的急所,所谓急所胜大场,这种关系到双方安危的地方,比一个大场还要重要。而李博洋没看到这一点,反而以为自己占了便宜,实在太可笑了。李博洋不敢相信,顾墨白已经如此厉害了吗?看似一步坏棋,原来蕴含着如此深远的构思,这已经完全超出了自己的认知。

围棋又叫手谈,每手棋都是棋手的语言。越是高手,使用的语言就越是深奥。两个旗鼓相当的对手,首先要能听懂对方的话,连对方在说什么都听不懂,又怎么能平等地对弈呢?

李博洋的信心大受打击,孤注一掷地决定不补大龙。顾墨白心想,你想以治孤来决胜负吗?太天真了,这条龙在我眼里已经是死棋了!

果然,几招一下,便将白龙逼入绝境。

李博洋又思考了很久,算来算去,也找不到活路,只好中盘认输。

前八轮,顾墨白取得了全胜的成绩。由于大家水平接近,白棋优势又大,此时的战绩还是以四胜四负和五胜三负居多,只有个别棋手赢了六局。八战全胜的战绩可谓鹤立鸡群。

连张炳辉也注意到了顾墨白的表现,他问谢春霖,这个顾墨白是什么人。

谢春霖便跟他讲起了顾墨白的身世。十二年前,谢春霖前往豫东参加棋赛,正遇上黄河发大水,灾民们流离失所,好不悲惨。谢春霖便拿出获胜的奖金,设了一个粥棚,赈济灾民。当时他注意到有个小男孩儿总是一个人来盛粥,便问起他的家人。这小孩儿说,他从小无父无母,跟着奶奶长大,奶奶年迈体虚,没熬过这场天灾,只剩下了他一个人讨饭度日。谢春霖心生怜悯,便将他带回了道场,收做弟子,便是顾墨白。一开始,谢春霖对他悉心培养,可顾墨白棋才平庸,一直没什么长进,眼看年纪渐长,距离定品还是遥遥无期。谢春霖打算如果他真学不成,就让他去打理田庄,将来也算有个生计。没想到,今年他下山时遭遇意外,得了失忆,别的事都不记得,唯独棋艺大涨,让人匪夷所思。大赛前,他因在棋馆下彩棋,被关了一个月禁闭。可这也没影响他在定品赛上大放异彩,看来此人的实力已经远超这个阶段了。

张炳辉道:“这真是奇缘哪!以前听过前朝王积薪、刘仲甫遇仙后棋艺大涨的故事,不想到了今时今日,还有这种事发生。唉!其实哪有那么多机缘巧合?无非是厚积薄发罢了,到了某个阶段,原来积累的本领促成了顿悟,水平在短时间内突飞猛进,凡夫俗子不解,就附会以各种神话。这位弟子有今日的成绩,一方面得益于偶然的外部刺激,另一方面也一定离不开他对围棋的辛勤付出。我们切不可只看到一面,而忽略了他自身的积累,所谓‘河冰结合,非一日之寒;积土成山,非斯须之作’,任何学习都离不开勤能补拙的道理。若不坚定信心,我们身为人师,怎么能劝勉后学啊!”

谢春霖说:“张大人这番高论,让老朽折服。想来墨白虽然一直水平不济,但学棋的热情很高,或许真像您说的,功夫下到了,早晚有一天会脱胎换骨。”

“是啊,老听人动不动就把天赋挂在嘴边上。我常常讲,天赋再不济,只要方法不错,加上足够努力,读书读到举人是不难的,下棋下到低品棋士的程度,也是不难的。天赋只决定你读成苏东坡,还是读成张炳辉,可你要是连举人都考不上,那一定是功夫下得还不够,用不着怨天尤人。谢掌门,我倒想看看这个顾墨白棋艺究竟是不是独超众类,又怕我这点水平看不明白,明天您陪我去赛场走走如何啊?”

谢春霖笑道:“张大人如此热心,老朽自然愿往。”其实谢春霖也想看看顾墨白现在下棋是什么样的,正好趁这个机会和张炳辉同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