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竞技 > 围棋血风录 > 第一百一十六章 劫争

围棋血风录 第一百一十六章 劫争

作者:裁心斋 分类:竞技 更新时间:2024-01-01 14:23:29 来源:88小说

董宜宾是一位擅长官子的棋手,风格有些类似霍九思。他长期负责道场的管理工作,比赛下得很少,但谁都知道他实力不凡,是目前白云道场的首席大弟子。对阵苏揆之,他又有先手之利,苏揆之却已经连战四场,大家都觉得他极有可能终结本次擂台赛。

比赛前,两位棋手各自就座,苏揆之说:“我读了董先生的《手筋妙选》,写得很好,令苏某受益匪浅。”

原来,苏揆之对董宜宾不甚熟悉,也找不到他近期的棋谱,便找来他的着作,细细读了一遍。《手筋妙选》是董宜宾为中级棋友们写的一本手筋教材,内容还算浅显,苏揆之突然提起此书,让他有些意外。

他说:“哪里哪里,不过是给初学者写的小书,让苏先生见笑了。”

“非也,越是给初学者写的书,越是不好下笔。必须对棋理理解得极为透彻,讲起来才能深入浅出,让人领会到其中妙味。董先生能把这本小书写得生动有趣,可见对棋理已经融会贯通,颇得谢先生的真传。”

“苏先生过奖了,还请您在盘上指点一二。”

“好,请!”

两人闲聊着,也就免去了鞠躬的规矩,董宜宾夹起一颗棋子,先下了一手小飞挂。他今天袖口有些宽,为了防止刮到棋子,还得用一只手托住袖子。

双方先在棋盘下面展开了接触战,苏揆之主动夹击,董宜宾单托对方高拆二,手法很细腻,然后单关跳出。苏揆之稳重地单关补棋,董宜宾也在中腹横跳补棋。

场上还有几处大场没占,两人就这样持重地自补,大家都有些意外。吕冠雄说:“苏先生这么下,是他的风格。没想到董宜宾也不急不慢的,这局棋恐怕会下得很漫长。”

双方又在右下角短暂接触,依然没能形成战斗。接着苏揆之压缩对方模样,走出了一块厚势。可这厚势在对方的模样中就显得有些孤零。围棋中,厚与薄都是相对的,即使是一般意义上很厚的棋,当周围的敌军更厚时,就会显得薄。只有两眼瞪圆的棋,才是最厚的,任凭外界山崩地裂,他也是活棋。而像现在这道厚势,连一个明确的眼位都没有,很容易变成对方的攻击目标。

董宜宾毫不手软,马上就飞攻过来。苏揆之整顿棋形,将头走畅,并瞄着对方的缺陷。

大家觉得,这里的进攻恐怕也到此为止了,黑棋虽然还没有眼,但棋形坚实,出头顺畅,攻起来难有成效。况且本局的节奏似乎是点到为止,双方都在回避大规模的激战。

可没想到,董宜宾并未罢手,而是用了一招象步飞攻了过来。这招棋形状很奇怪,一般飞攻都是小飞或者大飞,象步自身连接得不完善,很少有人采用。但这局棋因为黑棋出头广阔,白棋逼近一路,可以让黑棋的出路更加狭窄,因此是特殊场合下的好手。

苏揆之也没想到这手,一时有些茫然。他的第一感觉是要冲断反击,这是气势上的唯一选择,不如此就显得有些软弱。算了多个变化以后,他觉得可行,就不再做别的考虑,直接冲断了。

之后的变化看似激烈,其实双方早已算清,只不过各自实现自己的目的罢了。黑棋在中央走出一只眼,整块棋暂时安定了。而白棋将中腹加厚,之前的缺陷也消弭于无形。

下到这里,白棋十分顺调,加上本来的先手利,局面已经处于领先。姜志远说:“先手棋如此运作,看来师兄是想稳稳拿下啊。苏先生将近百手也没有发力,以这种状态下后手局,未免有些消极。”

此时盘上大格局已定,只有黑棋模样里还有缺陷,尚不知如何定型。大家纷纷感慨苏揆之本局已显出疲态,看来连续作战还是对他有影响,导致今天战意低沉,恐怕这局有些困难了。

翌日再战,董宜宾似乎对局面很满意,先对中腹大龙进行补强,杜绝后患,再来冲击黑棋大空。

按照一般的手法,白棋很容易掏活黑角,如此一来,黑方的模样将直接开口向着白棋刚刚补强的大龙,白棋可直接踏入黑棋模样成活,这是何其理想的构思。

董宜宾也以为这是必然的演进,他还不忘充分展示局部手筋,连续两番碰过以后再夹入角里,对方只能下立,他再顶,只要对手一挡,他便可以做活。

却没想到,苏揆之并没有挡。他宁愿让白棋拐出来,将他的棋形冲破,也一定要拐下吃住一子,不让对方活棋。

这一下让人大为吃惊。被对方拐出来是基本的裂形,连初学者都知道不能这样下。但在此时,老老实实地挡住只会乐败,黑棋只有放手一搏才有机会。如果白棋冲出来,黑棋的模样荡然无存,只剩下一二路的空,根本不值一提。可白棋想做活也并不容易,加上中腹大龙还有不安定因素,一旦形成缠绕,黑棋的机会就来了。

吕冠雄大笑道:“逼得苏揆之这么一位棋形专家走出裂形,可见他的形势吃紧得很啊!”

他这么一提醒,大家哄堂大笑。若是别人这样下倒还可以理解,苏揆之这样下,却有一种非同寻常的戏剧性,这手棋完全背离了他的围棋理念。

但不得不说,这也是局部的强手,白棋如何做活真得费一番思量。最理想的情况是,将这块白棋和中腹大龙连通,两块棋将连成一整块活棋,免却后顾之忧。可对方绝不会坐视不管,中腹必将发生激战。

董宜宾对这手棋也很吃惊,第一感是自己作战绝无不利的道理。可认真算下来,又觉得凶险万分。若是被分断,两块白棋都不好活棋,必然要付出一些代价。可此时也别无选择,只有先拐出再说。

激战之中,苏揆之二路托入白棋边空,白棋已不敢再应,这里的实空损失颇多。可为了活棋,只好先放在一边。白棋一路挣扎挤出一个活形,黑棋则刚刚好能将两块白棋切断。现在,打入的棋子掏活了,中腹大龙却受到了威胁。

苏揆之用最严厉地手段破眼,顿时白龙陷入生死不明的状态。这时再来反思白棋在优势时的自补,并未把棋彻底走活,那么这一手棋花得值不值就成了疑问。

就职业棋士的经验来说,这么大一块棋死是不容易的,关键在于怎样活得更体面。苏揆之招招叨着白棋的眼位,让人十分难受,白棋逐渐陷入苦战。无奈之下,白棋只好开劫,通过打劫来做活。

按常识,这么大的一块棋,本身劫很多,基本不会打输。问题是对方利用劫争可以在别处获利,此时双方实地十分接近,白棋不能出现丝毫损失。

白棋之前都是优势,现在却搞得大龙成了打劫活,实在有些凄苦,大家都觉得苏揆之迎来了机会。

如何找劫材也是围棋里的一门大学问。可以说,劫材是棋盘上的一种无形资产,有时候完全用不上,可真到拼劫材的时候,一枚劫材就有可能决定胜负。味道好,不损实利的劫材当然是最好的,现实情况却往往是为了某个要命的劫,即使是损劫也得打。损多少尚可接受?损过以后能不能把劫打赢?这都是围棋里极艰深的问题。而有些劫材隐藏得极深,普通局面下是毫无意义的下法,到了打劫的时候却成了愉快的劫材。

这个劫打得十分胶着。双方都有大量劫材,纠缠了六十多手也未见高下。苏揆之劫材少,只能连找了几个损劫和对方纠缠。本来没有这个劫的话,双方还可以拼官子。现在苏揆之先损了四五目棋,那他势必要在劫争中决一死战。

接下来,董宜宾在中央找了一个冲断的劫材。这里黑棋的断点很多,找劫的次序很不好掌握。而董宜宾下的这一手马上引起了一阵骚动。

看上去这是一个简简单单的先手,但往下演变会发现,局部的折冲走完后,白棋气被完全收紧,在左上角已经吃掉一个弯四的棋形里,竟会多出一个断的先手。这里并不是寻常意义上气紧的棋形,之前谁都没注意,可一旦成立,会一连多出两个劫材。白棋只要换个次序找劫,完全可以避免这种情况。

如此紧张的局势里,竟然让对手多出两个劫材,董宜宾的形势急转直下。最后,白棋只好放弃打劫,在中腹做眼。黑棋也乐得让白棋补活,自己将劫解消,这里平白多出来十一目棋,把之前的损失连本带利地捞了回来。

大家一阵哀叹。姜志远说:“这么好的一盘棋,最后输在了一手找劫上,可惜可惜!”

黄广源感慨道:“胜负果然只在一念之间,师兄若是多算一算,一定能看出这里的差别。可在比赛中就是会有鬼使神差的时候。”

后面的官子对职业棋士来讲几无难度,双方还是收完了,一直下到三百零三手才结束。最后黑胜四目。

围棋比赛终局时一般在二百多手,超过三百手就是很漫长的棋局了。等到终局时,天已经黑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