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画堂春[古风] > 画堂春[古风]_111

画堂春[古风] 画堂春[古风]_111

作者:平林漠漠烟如织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2-27 17:41:10 来源:免费小说

  他低头瞧着手中的那些银票,鼻子有些酸楚,眼睛也湿了,半晌方哑声道:“替我谢谢十二哥。”

  慧雅上午的时候一直在绣花。

  到了下午,她见太阳已经把院中的青砖地面晒干了,便和李妈妈一起在地上铺了一层竹席,又在竹席上铺了一层大红毡子,然后便开始缝制她和赵青成亲时用的缎被。

  慧雅负责铺垫棉花。

  她刚把新棉絮铺好,李妈妈却笑着道:“太厚了,得再薄一些!”

  慧雅有些不解,道:“妈妈,我以前做冬天被子,也是这么厚的啊!”

  “以后不一样了,”李妈妈笑眯眯道,“男人火力大,太厚了容易出汗。”

  慧雅:“……”妈妈,你不是一辈子没成过亲么,怎么什么都知道?

  两人正在笑谑,大门外忽然有人敲门:“奴是过路的孤身女子,行路行得口干舌燥,想求一碗水喝!”

  这样的事在村子里也是常见的,李妈妈听说是孤身女子,便起身打开了大门,见外面立着一个瘦高挑的年轻女子,杏眼桃腮,削肩细腰,很是利索,只是嘴唇干得都起皮了。

  李妈妈忙把她让了进来,进堂屋倒了一盏温茶给她端了出来:“姑娘赶紧喝吧!”

  那过路女子屈膝行了谢礼,端着茶盏慢慢啜饮着,眼睛却时不时地落在慧雅脸上。

  慧雅如今已经及笄了,却依旧是额发齐眉,乌油油的青丝挽了一个堕髻,其余全顺滑地垂了下来,一张小脸洁白如玉,大眼睛晶莹闪烁,嘴唇嫣红莹润,令人眼前一亮。

  过路女子心中暗暗吃惊:真没想到这乡野之间居然有这样的陋室明娟,怪不得定远侯府的二公子赵青要娶她,怪不得二爷一心想要得到她……

  她喝了几口之后,便端着茶盏和慧雅李妈妈攀谈起来。

  慧雅很少说话,只是埋头飞针走线缝制锦被,倒是李妈妈和她聊了几句。

  过路女子喝了茶后又郑重地道了谢,这才离开了。

  慧雅待她走了,这才起身絮絮地交代李妈妈道:“妈妈,以后即使是女子叫门,也轻易不要开门,就怕是那些坏人的诱饵。咱家没有男丁,若是真的需要食水之人,尽可以去那些有男丁的人家。”

  她声音低柔,语速缓慢,说得李妈妈也是信服,点头道:“慧雅,我知道了。”她应该想到的,家里只有两个孤身女子,而慧雅又生得这么美,以后是得小心一点。

  装扮成过路女子的素蓁出了孙家沟,上了雇来的马车,径直往县衙驿站方向而去。

  进了定远侯府在驿站包的院子,她先去洗刷一番,重新妆扮了,这才进堂屋拜见侯夫人尹氏:“夫人,奴婢在孙家沟打听过那孙氏了!”二爷不是要她拆散孙慧雅和赵青么,那她就先从侯夫人尹氏这边下手好了。

  尹夫人神情淡然,拿着一把赤金拨子拨弄着香炉里的百合香,道:“说说吧!”

  素蓁先是笑了,接着道:“夫人,奴婢一打听,真是吓了一大跳,这个孙氏果真是个村姑呢!”

  尹夫人闻言抬眼看她,等着她往下说。

  素蓁脸上带着笑,眼睛窥伺着尹夫人的反应,心里忖度着,口中道:“不仅是个村姑,先前还被后爹卖到了县里朱大户家做丫鬟,今年才赎身成了良民!”

  尹夫人似在专心致志地拨香炉里的香料,并没有特别的反应。

  素蓁说了半日,只说得口干舌燥,见尹夫人依旧是这个模样,便不再说了,转移话题道:“不过孙氏生得真是美得很呢,奴婢还没见过比她更美的女人!”

  尹夫人笑了笑,没有说话。

  枉费她以前高看赵青几分,现在看男人都一样,看女人只看那一张脸,将来有赵青后悔的。

  素蓁出了堂屋,心道:尹氏一直不动声色,看来此事还得从长计议。

  晚上临睡前,慧雅思索良久,才选出了一件月白交领兰花刺绣的长衣和一条湖蓝缎裙,又选出了赵青送她的一套赤金镶翡翠头面,预备明日梳妆。

  大周朝的婚礼过程分为六个阶段,分别是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和亲迎。

  明日是纳采之日,即赵青家请官媒到她家开提亲,她的妆扮得往庄重上走,不能给人轻佻的印象。

  第二日慧雅起身后细细梳洗了一番,穿上提前选好的衣裙,对镜照了半日,觉得一切妥帖,心中却始终有些忐忑。

  为了稳住自己的心绪,慧雅便端坐在窗前继续绣花,心情渐渐便平复了下来。

  东京来的官媒崔彩珍约了永平县的官媒张银儿,一起先去见了停驻在驿站的定远侯夫人尹氏,然后又去拜见永平县知县赵青。

  赵青先礼后兵,把这两位官媒震慑了一番,这才吩咐付春恒:“你去安排两顶轿子,点齐十二位弓手跟轿,护送两位官媒去孙家沟吧!”

  两位官媒:“……”能让俊俏冷峻的小赵大人如此护着,倒是要看看这位孙大姑娘是何方神圣了!

  ?

  ☆、第八十二章 齐大非偶

  ? 今天天公作美,天气好得很,金灿灿的秋阳高悬天际,堪称天高云淡。

  两位官媒的轿子在全副武装的弓手队护送下逶迤进了孙家沟。

  她们进村的派头实在惊人,没过多久,孙家沟的人就都知道官媒进村的消息了,追随围观的人一下子多了起来。

  两顶轿子在弓手队的护送下直奔孙慧雅家,在慧雅家门前停了下来,两个头戴盖头身着紫禙子的官媒下了轿,会齐之后立在了孙慧雅家门前。

  按照大周风俗,媒人也分好上中下好几等,今日前来的两位媒人,皆戴着盖头,身着紫禙子,这是上等官媒的标志,立刻引得众人议论起来。

  没过多久,孙家沟的人都知道知县赵大人请官媒来向孙大姑娘提亲的消息了。

  一时面上人人称羡,皆道郎才女貌,也有人暗中后悔以前不曾巴结孙慧雅。另有孙全全家,简直是如丧考妣,大白天的关门闭户,不与人来往。

  慧雅呆在东暗间卧室里,听着李妈妈与两位官媒在堂屋寒暄说话,心里早已沉静了下来,只是想到成亲以后要和赵青生活在一起了,心中不免甜蜜之极。

  和李妈妈商谈已毕,两位官媒便一起含笑起身,东京来的官媒崔彩珍拿出赵青临行前给的锦匣,和永平县的官媒张银儿一起打开。

  崔彩珍从里面取出了一支宝光璀璨的金累丝嵌宝石凤钗,笑嘻嘻看向李大娘,道:“请大姑娘出来相看相看吧!”

  李妈妈见了这支凤钗,心中欢喜之极,笑得眼睛都眯缝着,起身去请慧雅出来。

  按照大周风俗,如果男方家人看中姑娘了,即拿钗子插入姑娘发髻之中,这就叫插钗子,然后双方就开始进入起细帖子定亲这个环节了。

  见李妈妈进了东暗间卧室,崔彩珍低声笑着对张银儿说道:“看来小赵大人确实是看中这位孙大姑娘了,侯夫人倒是没说什么,小赵大人却把插钗子用的钗子都提前备好了,显见是不想出了岔子。”

  张银儿颔首道:“咱们务必要小心服侍孙大姑娘,别得罪了小赵大人!”她是永平县当地人,一家老小都在知县赵青手里捏着,方才在县衙中被赵青敲打那一番,张银儿的感受可是比东京来的崔彩珍更深刻。

  一时李妈妈扶了慧雅出来,彼此见礼。

  崔彩珍和张银儿细细一看慧雅,心中皆喝了一声采:怪不得小赵大人如此上心,这二人恰恰是天生的一对地造的一双,再换了谁都没有这么匹配的!

  一时崔彩珍拿了那支金累丝嵌宝石凤钗插入慧雅发髻之中,插钗子一道程序算是走完。

  崔彩珍和张银儿向慧雅讨了细帖子便要离开,慧雅笑着看了李妈妈一眼。

  李妈妈会意,忙取了两锭五两一锭的银锭子,给了崔彩珍和张银儿一人一锭,笑着把她二人送了出去。

  送走官媒之后,慧雅心情激荡,便去了后院,坐在亭子里倚着栏杆发呆。

  李妈妈自去应付那些前来贺喜的人,一时热闹非凡。

  到了晚间,李妈妈和慧雅聊起了给慧雅死去的母亲孙刘氏守孝的问题。大周经济发达风俗开放,一切以生者为主,因此儿女为母守孝以一年为期,慧雅母亲是六月没的,慧雅与赵青的婚期只能定在明年六月之后……

  两位官媒崔彩珍和张银儿出了孙家沟,先去向县衙向赵青回话。

  赵青听了,默然片刻拱了拱手道:“多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