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玄幻 > 鱼街一爸 > 鱼街一爸_第186章

鱼街一爸 鱼街一爸_第186章

作者:兰拓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3-12-27 17:39:57 来源:免费小说

  更何况,王府开出来的“军饷真的很有吸引力,别的不说,就那十斤粳米、三尺布、十斤鲜鱼和三十斤肉,对于缺吃少穿的土著们来说,就足够有诱惑力了,有了粳米,他们就能给家里的幼童熬些肉粥吃了,柔软的棉布也能给小崽子们做衣裳,鲜鱼和肉也非常实用,大哥只要能加入新军,就他一个人的军饷,就足够他们家能过上比现在宽裕许多的生活了。

  “你现在的年龄是达不到参军的标准,可也不是全无用处,南竹,我看你十分聪慧,又肯学官话,你回去问问你爹娘,若是你家里人愿意,我为你找一个师傅,王府今后还有许多官办作坊,需要很多人来帮忙,我有意在你们中间选一些年龄合适、聪慧能干的少年,你们跟着师傅,一开始只能拿学徒的工钱,不过总比在家里闲着要好,等过两年学到东西,转了正式工人了,只要你勤快肯干,我保证你每个月拿到的报酬,绝不会比你哥哥少。”

  “我、我也能进王府做活吗?”南竹怎么也没想到,他不过就是站在门口等他大哥,竟然等来了天上掉下这么大一个馅饼。

  “不是进王府做工,是进王府开办的官办作坊做工,而且一开始只是学徒,你们跟着师傅学本事,作坊每个月会给你们一些米面鱼肉之类的补贴生活,可能不会很多,但是,只要你们能学到真本事,今后你们也能变成作坊的大师傅,你知道咱们的大师傅一个月能挣多少吗?”

  “不、不知道。”南竹迷茫地看着他,他连大师傅三个字什么意思都不知道,只隐约猜测可能是王府的什么官之类的。

  “我们的大师傅,一个月月钱二十两银子,哦,就是说,如果大师傅的月钱全部拿来买粳米的话,能买一千两百多斤粳米,如果你们家一个月吃掉一百斤粳米的话,这一个月月钱买的米,就足够你们全家吃一整年还有富余的了,明白了吗?”白春笙笑眯眯地看着他,尽量用南竹能听懂的话跟他解释了一下。

  可怜南竹虽然是个聪明的土著,但是他没学过算学啊,一脸懵逼地听了那一堆数字,最后只弄懂了一个事实,那就是他要是变成了作坊的大师傅,做工一个月,就能给全家人买到足够一年吃的粳米,还是放开了肚皮吃那种吃法!

  “我、我愿意去做学徒!”想明白了这个道理,南竹激动得都快坐不住了。

  “不急,你还是先回去和家里商量一下吧,若是你家里愿意,明日还是这个时候,你过来找这位段师傅。”白春笙指了指站在自己身后的作坊师傅。

  “师傅!”南竹憋红了脸,突然大喊一声,差点把段师傅吓了一跳,缓过神来也忍不住笑了笑,王妃早就说要给他们寻些徒弟分忧了,没想到竟然是想在土著中间找。不过想来也是,他们自己带来的人数量有限,根本不足以撑起一个中等规模的酱料作坊,必然是要请人来帮忙的,与其如此,倒不如让他们这些大师傅和匠人们自己带一批徒弟,一来师徒的关系比雇佣的更加紧密,二来,若是经过他们考察真的人品不错的话,未尝不能带出几个管事的来,那才是替他们分忧呢。

  “先不急着叫师傅,等你家里人答应了,明日你过来,再拜师不迟,不过,我丑话说在前面,在我手底下学本事,手脚一定要勤快,偷懒的我是不要的,你要过来做学徒,就要做好吃苦的准备。”

  也不知道那翻译到底是怎么和少年说的,南竹听完之后一脸肃然,站起来鞠了一躬,转身就跑出去了。

  连他大哥还在里面排队等测试都忘了。

  南竹的爹娘见他丢下大哥一个人跑回来了,还以为出了什么事,等到南竹将自己被王妃看中,要给他找个师傅教他本事的时候,顿时又高兴起来,他们一族被鸟妖抓到城里的时候,还以为自己死定了,没想到这么多年到底熬出了头,熬死了那鸟妖不说,现在的主子实力强大又心善,王妃据说也是天上的神仙下凡,做的都是让天下苍生过上好日子的事儿,就是那蚊帐,现如今谁家里没有一顶?只需要一点麻线,晚间睡觉的时候便再也不怕那恼人的蚊虫了……

  说起来——

  “你老实说!这次究竟是王妃要给你找师傅,还是你又拿了什么东西去交换了?”南家爹爹怒瞪小儿子,他这个小儿子什么都好,脑子聪明,人又讨喜,唯一的不好就是为人太过精明,南家爹爹知道以自己有限的智商根本玩不过儿子,因此,对于小儿子的教育,向来都是动手为主,教育为辅。

  “我不是我没有别冤枉我!”南竹差点蹦起来喊冤了,“这回真的是王妃说要给我找师傅的,王妃还夸了我呢,说我聪明又勤快!”

  南家爹爹将信将疑地看着儿子,到底还是不放心,亲自押着儿子去了城主府,恰好大儿子刚从里面测试出来,他已经通过了测试第一关,明天就是复试,也就是白春笙特意让人弄出来的“政审”,主要就是考察一下新兵的家庭情况和他个人在乡邻间的口碑,要是劣迹斑斑的,哪怕是身手再好,他们也是不要的。

  南阳听说弟弟竟然得了王妃的青眼,要招纳他去王府官办作坊做学徒工,简直比自己当了兵还要激动。

  他这段时间也一直在打听王府的事情,知道这位王爷不但带了许多精兵过来,王妃还带了许多手艺精良的匠人和医者过来,做出来的东西都是他们闻所未闻的,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家小弟到底是哪里散发出独特的光彩了,竟然被王妃给看中了?

  说是先进去做学徒工,土著们又不傻,用脚趾头想想都知道,王妃亲口招募进去的,那些师傅们能不用心教导吗?吃苦是定然要先吃些苦头的,毕竟是跟人学本事,可是,要是真学出来了,那他们家岂不是就有一个真正有手艺的匠人师傅了?

  要知道,在这个时空,有一门手艺可是最吃香的了,寻常人家只要有一门好手艺,都能养活一家人了,更何况王府里给大师傅们的酬劳,南阳也是听到过一些传言的,说是那些大师傅都穿着绸缎做的衣裳,每天什么事情都不用做,只要指挥着手下的人干活就行了,就和那些王府的官员一样,特别威风!

  南家三个男人在那边畅想着今后南竹当上大师傅的威风,最后,还是家里最聪明的南竹最先反应过来:“爹,大哥,正好你们都在,我看咱们也不必等到明天了,先进去问问,若是那位段师傅在的话,今天就把事情给定下来,若是大师傅那边忙的话,我今天就能过来帮忙了。”

  南竹深谙“再好的东西没有拿到自己手里之前都不算属于自己的”道理,见爹爹和大哥都在,就想趁热打铁,把进王府做学徒的事情给定下来。

  他们运气还算不错,段师傅今天被叫过来给白春笙试做新口味的烧烤料包,听到门房说那个王妃钦点的小学徒带着家里人过来了,便放下东西过去,听到南家爹爹用蹩脚的官话说愿意送儿子来做学徒,段师傅笑了笑:“那可真是太巧了,正好这几日我要替王妃试制新口味的烧烤料包,南竹过来,倒是可以先从食材的处理学起来。”

  顿了顿,段师傅又把学徒工的待遇解释了一下——

  “咱们作坊虽说是王妃的嫁妆,可如今也归入官办了,一应待遇便比照着官办的来,你这样刚进来的,算是三级学徒,第一年每个月有三十斤粗麦面,十斤肉,两罐子烤肉酱,外加每半年发两身新衣裳,其他都是没有的。等到满三年转成作坊正式工了,一应待遇翻三倍,还会有其他诸如油、米、布匹、鲜鱼、酱肉等等补贴,若是在作坊做活满十年的,按照现在的规矩,今后你自己的子女中,允许有一人可以进入作坊做学徒工,跟着大师傅学手艺,若是悟性好,学成大师傅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南家三人被段师傅这番话说得心头火热,恨不得立刻就让儿子/弟弟来上工,结果段师傅告诉他们,做学徒工是要住在作坊里的,每个月有四天时间可以回家探亲,南竹只得按捺住激动的心情,暂时先和爹爹回家去收拾行李,等明天再来。

  南家双喜临门,大儿子过了军营的初试,小儿子更是被王妃亲眼看中招去做了学徒工,说出去不知道惹来多少族人羡慕,又暗搓搓来打听王府官办作坊还要不要学徒工,倒是免费给白春笙的作坊做了一次招工广告。

  如此忙碌了十来天,军营里经过政审之后,最终留下了三百多新兵,这些新兵里,只有极少数身体还算结实,其他的虽然看着身手不错,但大多面目枯瘦,有的实际年龄才不到三十,脸上都开始有皱纹了,王鲲风不得不让码头那边开船出了两趟海,抓了许多鲜鱼回来,一天两顿的炖了鱼汤给这些新兵补补,不补的话,他怕这些人都扛不过第一波训练。

  相比于军营这边,白春笙那边进行得更加顺利,军营的训练到底还是专业性比较强的,不过,作坊那边的活计,只要看过两次的,基本上都能做的不错,土著们语言表达能力不太好,但动手能力却极强,有些诸如宰杀猎物、处理食材等活计,一个人能顶两个人,大师傅们倒是高兴得不行,招募来的帮工越能干,他们的产出就越多,白春笙给他们定的规矩是多劳多得,作坊产出越多,利润越丰厚,他们的奖励就越多。

  高兴之余,大师傅们对于那些个从土著子女中挑选出来的学徒工倒是有了精心培养的心思,他们自己家孩子,自然是好好请了人念书识字,今后打定主意要借着王妃的关系,送到王爷身边谋个前程的,自己这一身的手艺丢了也是可惜,倒不如趁机选几个品行好的徒弟用心教导,徒弟教好了,也算是半个儿子呢。

  这一天,恰逢南阳从军营里休沐回家,南竹也提前和师傅说好了,将自己本月的休沐日调整到这一天,大哥在军营一个月都不曾回家,他心里也惦记着,正好将这个月发的东西领了送回家,也给弟弟妹妹和小侄子吃些好的。

  到了现在,南竹才知道,当时师傅跟他说的学徒工的待遇,还是太保守了。

  他们可不是一般的学徒工,是正经跟着大师傅们后面打磨手艺,今后要培养成为可以独当一面的大师傅的,每个月除了例行的三十斤粗麦面、十斤肉、两罐子烤肉酱外,师傅还会带着他们参与作坊的采买。

  采购这个部门,无论古今都是很有些油水的,他们倒也不算贪墨,只是每个月光是各处送来的样品,分一分就是一笔不少的收入了。段师傅每个月收入非常高,早已瞧不上这些鸡零狗碎的小东西了,便让手底下几个学徒分了分,南竹嘴甜会来事儿,几个师兄都疼他,又怜惜他家里人口多吃不饱,分给他的最多了。南竹之前已经送过一次东西回去了,这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又攒了几十斤杂面、好几条咸鱼、一大包干的海带,外加他们试做的时候剩下的样品酱料,虽然口味不如大师傅做出来的好,但是对于一般家庭来说,也算是难得的美味了。

  南阳也把自己攒下来的军饷带回家了,没想到他弟带回来的比他的还多,而且因为东西太多,还特意借了一架牛车拉了回来。

  南家爹娘见两个儿子都“衣锦还乡”,还带了这么多东西回来,高兴得嘴都合不拢了,忙着把东西给搬回家,又把人家的牛车给还回去,这才关起门来,看着堆了半个墙角的东西,高兴得都发呆了。

  就在几个月前,他们活在鸟妖的阴霾下,朝不保夕,连米都吃不到。而现在,家里的粳米已经存了有三十多斤,各种杂面一百多斤,还有小儿子从作坊带的那些酱料,每次家里做烤肉的时候,那味道香得,半条街都能闻到,谁不羡慕他们家有个在作坊做学徒的儿子?

  “爹,娘,这东西叫做海带,你们记不记得?就是海边没人要的那些海里的杂草?没想到晒干了之后,拿温水泡一泡,切成块之后,炖肉非常好吃,而且听说经常吃对身体也很好,师傅给了我这些,每次只要一点就能泡出来很多,你们尽管放开了吃,等吃完了,下回我跟着师傅去海边采买的时候,多捡些回来晒干了,族里的人也都分一些。”南竹跟着师傅,如今也很会说话了。

  “好!好!你们兄弟都要跟着王爷王妃好好做事,咱们家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呢。”南家爹娘擦了擦眼泪叮嘱道。

  “还是我们王妃有本事,不过是招了几个学徒,几乎将全城的百姓都收买了,如今大伙儿都虎视眈眈地盯着门外的告示墙呢,就等着下一次咱们招人了。”猫爷得意洋洋地将自家媳妇抱在怀里,这么好的媳妇,难怪当年他一眼就看上了!

  第118章

  夫夫俩腻腻歪歪了好几日, 终于还是到了要分别的时候了。

  虽然从长远来看, 竹城的地理位置更适合做他们暂时的根据地中心,但是, 距离码头更近的新城, 从战略意义上来说却更为重要, 而且那里还是他们来到这片大陆的第一个家,从情感上他们也是不能不管的。

  归根结底,还是他们人太少了, 他们还算好的,最起码孩子一直是有两位爹爹帮忙照顾的, 还有三个小的也经常能给他们搭把手, 白筝最近也开始学着管理家事了, 倒是给白春笙分担了一部分压力。

  “说起弟妹们,白箜的年纪也该出来历练历练了, 你有没有和爹爹们商议过,是送到我这边, 还是跟着爹爹们接管家里的买卖?”王鲲风问道。

  “按理说, 二郎一直跟在爹爹们身边, 耳濡目染, 应该是要接管家里的买卖的, 等我明日找他问问看。”

  “你也别不当一回事,依我看,爹爹们年岁正盛,还没到需要继承人的时候, 既然如此,何不让二弟随我一同征战?今后若是立国,二弟有战功在身,我也好给他分封爵位,总好过以外戚的身份晋身封爵吧?”王鲲风说的是实话,外戚再风光,毕竟有走后门的嫌疑,不像真刀实枪打出来的功勋,哪怕是封王封侯呢,说出去也没人会指责什么。从这一点上来说,其实他真的应该感谢皇帝,要不是皇帝召他入京,亲自用自己的帝王之道给他免费培训了一段时间,他还想不到这一点呢。

  “如此,便多谢王爷提携我娘家人了。”白春笙笑了笑,他也知道,猫爷这么说都是为了他们家好,海上的买卖做得再大,终究还是商人的身份,即便今后因为他的缘故以外戚的身份赐封爵位,到底不如以军功封爵有底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