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种恨人 > 第63章 小篆

种恨人 第63章 小篆

作者:许酒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2-27 16:36:52 来源:书海阁

本王军中,有七千南国府将士,随我回帝京的有两千人,剩余的悉数驻守在南境,一旦发现宁国有卷土重来的迹象一方面会快马加鞭通知本王,另一方面,这五千将士个个精兵强将也能稍作抵挡。

这一次卫添让我带着南国府将士修运河河道,那南境的五千将士就要沿运河一路北上,名面上是修河道筑堤坝,实则无异于告诉宁国,我们要弃守南境了。

此决策之傻缺之混账,让本王恨不得把卫添绑了投进大江。且不谈南国府的百姓他不心疼,单单说南国府这一块土地,它再如何也是我大锦的一块地方、是当年我和卫朗费心费力拿下来的,如今自己先放弃了让敌国任意糟蹋肆意侵占,卫添这脑袋里装的怕是这运河水。

可恨本王现在还反不了。于是三日前接到圣旨的时候,只能派徐光照写加急信函,通知南境那的五千将士,撤离南境向北而退的时候,要慢、要拖延时间、要一步化成三步走,万一宁国来犯,他们还能迅速折返回去。而本王会率领帝京这两千将士一路南下,快速修缮河道,最后我军二路人马会汇合于运河终点——南国府,余舟城。

七月的运河,船只密布,繁盛热闹,可水流平稳,河道宽阔,于是乎一路畅通无阻,船行得十分快。

此时夕阳西下,我站在船内望着窗外,见此情景,不仅想到了隋炀帝,也想到了皮逸少那首《汴河怀古》: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说得确确是实话。隋炀帝不可以昏君一词概括之,毕竟世上完人少之又少,功过相抵可称勇,功大于过可称圣。

我愣了愣,这句话好似是前些时日秦不羡告诉我的,是她师叔曾说过的话,为何本王想起来的时候会有一种不假思索、熟悉备至之感?

灵台上浮起些景象,被鼎盛的日光晕得煌煌,似是山上风光妍秀,我同一个人站在高处,望远方大江滚滚东流,我二人一问一答,颇有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姿态。可当我想要穿过那刺眼的日光、看清身旁那个人的模样的时候,这景象瞬间落入江水,一晃而逝。

着实恍惚了好一会儿,我才回过神来,大概是有点思念秦不羡了,才想到了她说过的话,才生出这般不着边际的幻景。

我从怀里掏出秦不羡给我的运河河道图,铺在桌案上。不可否认,她和秦疏桐确实帮了我的大忙,若不是提前拿到了损毁的河道点的标注,本王一路勘察,到达余舟城不晓得得到什么时候。

可我在桌案上展开河道图的时候,却发现其中有些地方十分不对劲……

我少时读书的时候,对地图一类十分感兴趣,省府图,山海图,川流图,这些我都记得很熟,几乎可以默画出来。运河河道图,在这些地图里算是十分简单的一幅,是以记得更清楚。

可秦疏桐画的这一幅确确实实有不少问题,这上面不止标了运河主河道,而且把一些汇入运河的天然河道也画上去了,但是画得又不是特别全,比如汾水在、沁水未在,汉水有、淮水却没有,甚至一些无关痛痒的小流勾勒得十分细致,而一些至关重要的大河却不见踪迹。

我屏息凝神,突然明白:这样明显且毫无规律不遵章法的错误,显然不是画者的粗心疏漏,而是——刻意为之。

那么,这幅运河河道图便不是一幅简简单单的图,而应该含有别的重要的信息。

脑海里轰然浮上东运码头,秦不羡说过的那段话:“信鸽今日清晨送来的,是疏桐所画,她前些时日才走了一遍,知道哪些河道完好哪些河道崩塌,你可以只在红点标记处停留,剩下的地方可走快船略过去,这样可以节省些时间。”

今日清晨,所以时间紧急?

疏桐所画,所以秦不羡应该已经看明白这图的意思?

可为什么她没有当即告诉本王这图的意思,难道是因为当时身旁人有她不信任的人,所以她不便讲明白、甚至不敢靠近我小声提醒?还是她自己也没有注意到这图中藏有的信息?

我默了会儿,手指『摸』过离我最近的一个红笔标注的地方陵台城。

夕阳余晖穿过船上的窗格落在图中,红『色』的标记点被光线照得通透而浅淡。

我心中一顿,从抽屉里找出丹砂颜『色』,用『毛』笔蘸取后在图中空白处画了一个点,吹干后放在窗格边、借着残余的日光认真对比,果真发现了不同:丹砂的颜『色』因采于矿石,所以在日光映照下有微微闪烁的矿石光泽,可图中的红点标记却不是如此,这红『色』浅而薄,淡而疏,状如水『液』,不见晶光。

放在鼻尖辨别了片刻,心中更加确信——

红点标记,不是丹砂颜『色』,是血。

为什么放着丹砂颜料不用,而用血来标记?

难道……难道是提醒本王这些地方有刀光血影的危险?那这些选择『性』画出来的河流上,是不是也留下了什么信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窗外最后一缕日光沉入运河,江面一片瑟瑟。我望着这幅河道图,明明是该紧张的时候,心中却愈发沉着。

在桌案上重新铺好纸张,把图中旁支河流一条一条摘出、在纸上临摹下来,落笔的时候十分机械,只能尽可能保持跟它差不多的样子,本王心中更是完全不知道这些河流代表什么意思,只能把河流的名字记在旁边,盼望着从名字里发现暗藏的信息。

可把名字写出来才发现,名字组不成什么有用的东西,我又联想了一遍谐音,也还是杂『乱』无章,无济于事。

窗外摇摇晃晃闯进一阵江风,把纸张吹斜了几分。

大概是天意如此,我看到偏斜的纸张上,两条河流自下方斜流而上、汇于一处组成了一个清清楚楚的“人”字,有恍然大悟之感冲进脑海——这河流的形状,难道可以组成字?

可下一秒,本王就否定了这个想法——这弯弯曲曲的河流与形体方正、笔画平直的楷书相差太大,这种形状,是根本不可能组成楷书的偏旁部首笔画结构的。

恰在此时,门外守卫敲门告诉我:“殿下,一个时辰后就到陵台河段了。”

还有一个时辰就到第一个红点标记处,可本王还没有弄清楚这张图里传达的信息,心中悔恨渐生,前些时日我在王府躺着日日颓丧虚晃度日,为何不提前来从运河走一遭,纵然我心口有伤身子骨不如从前,但也还没有弱到连船都坐不了的地步——

等等!

心口的伤……锦国四十四年冬至……秦不羡演算得密密麻麻的一张纸……笔走龙蛇,婉转流畅,浩然通达,不『露』锋芒。

这不是当朝推崇的楷书,是秦不羡在我面前用过的,秦代官文,小篆!

我迅速提笔,把提取出来的所有河流变成笔画挨个组合了一遍,废纸扔了满地,终于赶在一个时辰就要到的时候,组出了六个能清晰可辨的小篆文字——

劫有三,逃为上。

河上有三道劫难,适时逃脱,走为上策。

本王大吃一惊,纸上朱笔写下的这六个血红的字激得我眼眶生疼,脊背上全是汗。

我在一瞬间大彻大悟:卫添的目的不是借修河道一事来劳顿本王的军队,也不是故意折腾致使南境弃守,他的目的是要我和南国府将士的命,他们连同本王,都要死在这三道劫难里。

而这千里运河,就是我们的葬身之地,到时候沉入河里,鱼虾啃食,只剩森森白骨两千具,就算打捞出来,连模样也辨认不出。

恰逢此时风声陡起。

门外守卫敲门又报:“殿下,陵台河段到了。”

喜欢种恨人请大家收藏:(wuxia.one)种恨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