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 > 大人,得加钱 > 第七百九十八章 谁给钱,谁是老大

大人,得加钱 第七百九十八章 谁给钱,谁是老大

作者:傲骨铁心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12-29 22:23:02 来源:88小说

西安城,不愧是西北第一大城,真是大大的厉害。

因为陕甘总督衙门、陕西巡抚衙门、西安将军衙门全集中在此城。

天下之大,只有两广总督驻地、广东巡抚驻地、广州将军衙门所在的广州城能与其一比。

纵是江宁城都差了些。

此城只有两江总督和江宁将军,江苏巡抚衙门在苏州。

不过最近汉军机大臣袁守侗上书朝廷,提请将陕甘总督衙门迁往兰州。

原因是兰州左近回民时常叛乱,近来又有河州回黄国其、王伏林为乱,且新老教皆不安份守己,易酿成教乱。

“若新老教众皆乱,则兰州、宁夏必乱,恐隔断归化、尹梨,重现唐时西域孤悬之景。”

袁守侗的奏折得到了主政的首席军机富勒浑支持,富中堂也认为仅凭甘肃一省之力难以承担大规模平乱所需,毕竟甘肃名为一省,实则宁夏、兰州、河州三府之力。

于是“奏请”皇帝后,重设甘肃巡抚一职,由现任布政使王廷赞接任。

同时不断吹风,要将陕甘总督衙门从西安移到兰州,如此不仅能使兰州成为西北军政中心,也能集中资源开发兰州、宁夏二府,巩固朝廷在那里的统治。

这个做法其实是对的。

自古想要发展一个地方,最好的办法就是将行政中心迁到这个地方。

兰州真要成为陕甘总督驻地,最多二十年,此地就能兴盛起来,不敢说能和西安比,起码比现在要强数倍。

可陕甘总督勒尔谨对此坚决反对,因为跟西安比起来,兰州那地方真就能称得上苦寒之地,不仅繁华不及,气侯也是不及。

因此,就算朝廷真要迁总督衙门到兰州,勒尔谨也希望是他的继任者过去,而不是自己。

可他又不便出面上书反对,便授意亲密战友陕西巡抚毕沅上书,又密告甘肃巡抚王廷赞速速镇压河州回,将乱事压下来。

如此朝廷多半就不急着迁移总督衙门了。

忙于平定河州回同时,勒总督也在大力支持湖广前线的平乱。

除调拨陕甘万余绿营精兵交陕甘提督王德用入湖广剿匪外,还承担了前线不少钱粮开支。

部分是照朝廷调度划拨,部分则是应互助会主持睿亲王要求。

这也是“督抚互保”条约内容之一。

就是一方有难,八方来助。

今天总主持在湖广讨贼差点钱,你勒总督积极支持,他日你勒总督有什么事,总主持也必定带领全会同僚与你肝胆相照。

了不起,提着西瓜刀过来替你撑个场子!

“大伙抱成团,谁有事咱们就帮谁出头!上奏折没用,就用刀枪同朝廷说话!”

总主持的余音隔了几个月,还始终在勒制台耳畔回绕。

别说,这话白天想,夜里回味,就一个字——得劲!

能跟朝廷亮亮胸大肌,争夺话语权,是多少当官的毕生夙愿啊。

为了落实“督抚互保”理念,勒总督即刻开始对陕甘官场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改革主要内容就是将瞧着怪碍眼的官员或调离,或贬撤,从上到下有组织、有计划的换成靠得住的人。

什么人靠得住?

当然是肯花钱孝敬总督大人的人。

你连钱都舍不得给总督大人花,总督大人凭什么相信你?

道理就是这么个道理。

几个月下来,陕甘官场那叫一个乌烟瘴气。

百分之八十官员都叫总督大人拿捏得死死,余下百分之二十基本靠边站。

不是没有官员想往上反应情况,可天杀的总督大人串连各级官员把驿道关卡给卡得死死。

甚至连有密奏权的官员都安排人七十二小时紧盯。

隔三叉五就有越级尚访的官员被总督府工作人员解到总督大人面前。

好在总督大人也是讲究人,对这些想进京告他黑状的官员留了点情面,不是一昧要给人家定罪名,扣帽子,而是先关他个三五天,饿他个七八顿。

回头再提来问话。

结果多半就老实了。

刁民安份,刁官也老实,陕甘官场吏治自是一片清明。

上下和谐的很。

尤其甘肃那边,全省官员都唯总督大人马首是瞻,那官场和谐劲放眼全国,你愣是找不到第二个来!

当然,这主要是前甘肃布政使王亶望经营有方的缘故。

总督大人这边不过是前人栽树,他坐着乘荫而矣。

时间过的很快,转眼腊月,离过年没几天了。

这段时间总督大人也没怎么闲着,主要忙于一件事,那就是打算过完年跟陕甘全境士绅、富户借钱。

为什么要借钱?

因为要发展当地经济,活跃市场,提高百姓收入水平,改善百姓生活,同时加强军队训练,提高军队战斗力...

借多少?

先期借款是五百万两。

这是总督大人结合全省实际情况做出的数据。

数目不算多,因为远在浙江的王亶望书信中说他一上任就开始向富户借钱,三个月不到就借了九百多万两。

钱不是白借的,有利息。

你说好端端的巡抚大人借什么钱呢?

这就是互助会总主持睿亲王的经济头脑了。

前番在京师吃散伙饭时,睿亲王无意跟王巡抚提到浙江是个风调雨顺的地方,没什么大的灾害,所以你老王过去在甘肃谎报灾情的手段肯定不灵,且容易被人发现,必须换个法子捞钱。

【鉴于大环境如此,本站可能随时关闭,请大家尽快移步至永久运营的换源app,huanyuanapp 】

老王一想也对,知道睿亲王有经济头脑,便虚心讨教。

睿亲王也没藏着噎着,醉熏熏的将自己在京里搞的“保龙工程”换了个包装方式兜售给了老王。

说白了,就是让王亶望到浙江后厚着脸皮用各种名目,许以高额利息跟当地士绅借钱。

“你是巡抚,代表的是朝廷,只要你借,那帮有钱人他就不敢不借!”

睿亲王对此十分笃定。

“钱借来之后,本金留下,每年给他们利息便是,别担心还不上钱,你只要年年借,就能年年拿后面人的借款还前面人的利息...只要咱大清不亡,只要你老王还是浙江巡抚,你就甭怕这买卖黄了。”

“王爷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

当官就是为了捞钱的王亶望将此办法当作至宝,上任后就开始运作,许的利息还吓人,直接年息百分之二十。

由于王亶望是浙江巡抚,士绅们不敢得罪他,加上不怕朝廷还不上这钱,就大把大把往外借银子。

三个月不到,王亶望在浙江就借到了九百多万两。

相当于浙江全省两年财政收入。

骗局还在继续运作。

老王的最终借款数目是五千万两,最低也得四千万两。

浙江有钱人多,不怕他们没有。

诚如睿亲王所言只要大清一日不亡,只要他王亶望一日还是浙江巡抚,这个业务就能干到死。

可王亶望不知道,睿亲王教他的这个办法压根就没安好心。

因为他这样干法,看上去赚得盆满钵满,没有任何损失,但大清的信誉却被他无形之中败的光光。

真借个几千万两出来,那利息就会高到他根本还不上的地步。

最后拿不出钱来还,怎么办?

借钱的士绅从你王亶望这里拿不到钱,他们就会把怨意撒在朝廷头上,无形之中会让大清在浙江的人心尽失。

勒尔谨其实也知道这种借钱法不好,压根是拿大清的将来做抵押,可架不住诱惑太大。

陕甘不及浙江肥,全省借一圈下来千万两银子还是有的吧。

当年王亶望用三千两就把他买得死死的,况千万两巨资诱惑。

所以一咬牙,还是把ppt给做了出来,并交由心腹陕西巡抚毕沅落实。

毕大人总归是状元郎出身,贪是贪了点,可也没贪千万两的胆子,再者这种借钱法得罪的是全省士绅,万一惹出民变来怕是不好收场。

“怕个吊,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

勒制台一脸贪婪,“甭想太多,先把银子弄来再说,真还不上让他们跟朝廷要去。”

这就是将来打官腔了。

毕巡抚一脸担忧:“朝廷能认这账?”

“朝廷要不认这账,咱们就不认朝廷...谁愿意替咱们还这钱,咱们就拥戴他。反之,咱们就反对他!”

嗯,制台大人这小九九打的还挺不错。

有理有据。

看上去,似乎在算计某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