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 > 大人,得加钱 > 第四十六章 谁是鬼子六!

大人,得加钱 第四十六章 谁是鬼子六!

作者:傲骨铁心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12-29 22:23:02 来源:88小说

由平阳向西经解州、蒲州就能到潼关,过了潼关便是陕西地界。

潼关自古就是兵家必争要地,无论是夺天下还是守天下,潼关都至关重要。

清廷在原明潼关古城基础上继续设防,并复修新建不少设施,更于此地直接设潼关县。乾隆年间改为潼关厅,隶陕西潼商道同州府。

从蒲州往潼关去的路上就开始下雪,等到了潼关后雪是越下越大,鹅毛都不足以形容。

如此天气当然无法在外宿营,幸潼关城中有不少空置营房,在当地官员安排下八旗队伍很快安顿下来。

汉军正蓝旗分到了四间屋子,都是类似车马店的大通铺,一间能容纳二三十人。

贾六分派了屋子后,又让人给各个屋子生起炭火取暖,正交待注意通风事项时,有人来通知各旗领班到领队那集合。

开会!

觉悟甚高的贾六赶紧要常秉忠帮着安排众人,自己则一路小跑去“聆听”阿大人讲话,好及时掌握上头精神,以便尽快落实,灵活机动。

到地却是被告知因陕西境内大雪,很多地方的道路被积雪阻断,虽然当地官员已经组织民夫清理积雪,但恐怕这两天队伍是走不了了。

“这是坏事,也是好事。”

阿兰保说了这么句话,之后交待各旗领班同之前一样约束手下不得出外惹事,便示意众人回去,独留下贾六。

这让离开的其他七位领班对贾六甚是嫉妒,当然也恨得牙痒痒。

“大人有何示下!”

贾六摸出火折子要给领导点火,不想阿兰保却摆了摆手示意不用,尔后径直摸出个鼻烟壶放在鼻间,“嗞”的猛嗅了一下,露出一脸满足惬意的样子。

这个动作让贾六想到前世听过的于大爷抽烟好一口闷的段子。

兀自回味了几个呼吸后,阿兰保方才坐了下来,然后笑眯眯的看着贾六:“听说你拜唐阿三试都是甲等,不错不错,我没看错你,你果真是个人材。”

要说别的,贾六不上头,可说这个贾六顿时精神抖擞,脸上却是一付谦虚的样子:“属下只是运气好而矣,可不敢当大人夸!”

“没有真本事哪来好运气”

阿兰保将鼻烟壶放在桌上,右手食指在桌上轻轻那么一叩,“这样吧,反正也没什么事,你带人去弄点野味来,晚上我同桂大人他们喝两杯。”

“啊...嗻!”

贾六出来时就把阿兰保的娘给伺候了:大雪纷飞你让少爷去弄野味,你还不如直接让少爷弄你好了。

无奈,官大一级压死人,何况他贾队长还不是官。

寻思潼关城中可能有卖野味的,便想花钱买一些,结果出去一看大街上的店铺不管是卖什么的,都他娘的关了门。

这到底是大雪的原因,还是八旗大兵的原因

贾六不好下定语,为了完成领导交待的事情,他只好回去把祖应元、常秉忠他们拉上,又带了两队苏喇出城打猎。

潼关这地山连山,峰连峰,野味是断然不会少的。

一听去打猎,常秉忠他们的积极性很高,连日行军,蛋都快颠散了,巴不得能出去活动活动。

祖应元提醒贾六上山打猎可以,但他们不熟悉地形,所以必须找个当地人做向导,免得在山里迷路。

贾六一想对,这事要紧的很,就让祖应元去找个向导来。

没一会,人就找到了。

就是军营边上的一户人家儿子,平日常和人上山砍柴,做陷坑捕些野味回来打牙祭。

带路费不多,也就三十个铜子。

贾六乐呵的直接扔给那姓胡的小子一颗三四钱重的银豆子,这是他前世习惯——只要是请人做事一定要在工资之外额外多给包烟,或者多给个三十五十的,这样对方工作的积极性就会大大提高,并且保工保量,不劳费半点心,有时还能让你少花冤枉钱。

就这么着,贾六一行骑着六匹马,带着两队苏喇浩浩荡荡出城。

在潼关城还不觉得如何,到了周边山上从高处往下看去,贾六才算是真正体会潼关的重要性在哪里了。

此地极险!

谷深崖绝,山高路狭,能够通行的道路就他们来时那条羊肠小道,往来仅容一车一马。

难怪先前进城时看到城门上挂着乾隆题写的“第一关”,果是人间路止潼关险。

离潼关城近的山林里野味必然是不多,所以想要打到野味得往深处走。

越走贾六越心惊,要不是有向导的话,他们这行人进山之后弄不好真会迷路,甚至冻死在这鬼地方。

很快,贾六他们就在前方发现了第一个目标——一只头埋在雪中的野鸡。

“我来!”

祖应元跃过众人,弯弓搭箭,“嗖”的一箭便射中野鸡。

中箭的野鸡飞腾扑扑了一阵,终是落在一棵松树下面。一个苏喇箭步过去一把提起,估摸有五六斤。

贾六对祖应元刮目相看,难怪这小子说话那么牛冲,确是有点本事的。

接着倒是没什么发现,在胡姓向导的带领下众人穿过约二三里的密林后,前方突然视线开阔,竟是凹于山中的谷地。

四周山峰,白雪皑皑,谷中也是白茫茫一片,让人心神不由轻松,心旷神怡起来。

贾六也被眼前美景吸引,将马丢给杨植后,当先顺着山坡滑落下去。到了谷中,顺手抓起一团雪便砸向了随后滑下来的常秉忠。

常秉忠不甘示弱,立即抓雪球还击,俨如小时候一般。

祖应元、王福同一众苏喇下来后见状,也加入雪战,玩得不亦乐乎,把个胡姓向导看得有些发愣,不明白这帮八旗兵怎么跟个孩子似的。

“好了,干正事,”

贾六将杨植滚起来的一颗大雪球硬塞进王福脖子后,果断结束战事,一脸贼笑的从地上捧起一把雪往自己脸上一抹。

先前倒是觉得冷,眼下不管是手,还是脸,倒是有些温烫了。

胡姓向导过来说:“军爷,前面那地方野兽多,要是运气好的话说不定能撞着野猪。”

“要是能弄到野猪,再赏你一两!”

贾六哈哈一笑,从马背上取下自己的大弓,正要往前走,就听后边的杨植惊叫起来:“少爷,脚下!”

这声惊叫把贾六吓了一跳,原地腾空而起,落地时险些滑倒,再朝先前所站地方看去,心头也是一跳,原来雪中竟有一具骷髅。

“这里也有!”

“我这也有!”

“......”

众人都是毛骨悚然,因为他们发现积雪下面有不少死人骨头。很多早已风化,只因冰冻原因变得无比结实。

“这什么地方,为何这么多死人骨头!”

祖应元一把揪住那个姓胡的向导,两个年长些的苏喇也不约而同上前防止这向导暴起伤人。

“军爷,这地本来就叫流贼谷...”

姓胡的向导也被吓到了,赶紧解释说一百多年前李自成的大顺军曾在潼关与大清军对抗,双方在此打了好多天,死了好多人。

后来李自成手下有个姓马的大将假意投降大清兵,却被大清兵的统帅什么王爷给识破了,那王爷带着大清兵先下手为强,将那姓马的大将同部下七千人全部伏杀。

“先前死的,加上后来被杀的,死的人实在太多了,方圆尽皆山林哪有地方挖坑啊,所以大清兵将尸体全搁在这片山涧了...一百多年下来其实也没剩多少,打小我们就在这地方玩,不觉得有什么怕...”

胡姓向导说完,小心翼翼的站在那动都不敢动,唯恐八旗军爷一个不高兴就将他变成此地的又一具枯骨。

“贾队,好像有这么回事。”

祖应元低声说道。

贾六没有吱声,四下环顾白雪覆盖的山谷,突然蹲下身来用刀划拉四周积雪,又露出两根好像白色木棒似的腿骨,其中一根腿骨上还扎着一枚箭头。

拔出箭头时,那根被冻结实的腿骨发出轻脆的咔擦声,断为两截。

“少爷”

杨植不知道少爷盯着那枚锈迹斑斑的箭头看什么。

祖应元脚下似有一块已经与泥土融合在一起的旗帜。

究竟是泥,还是旗,分不清了。

贾六静静看着,仿佛间,他看到了一百多年前农民军将士奋不顾身向着鞑子阵营冲去的场景。

“杀咧!”

山谷回荡的尽是老秦人不屈的呐喊...

..........

时光穿梭,如今已是事隔百年,从前的英雄变成了如今荒谷中无人问津的朽骨。

一群汉人的后代扎着辫子站在先人奋起反抗的战场之上。

这是何等的滋味

贾六不知道,他只默默将那枚箭头放进兜中,对看着他的众人说道:“走吧。”

正要转身时,“嗖”的一声,一枝利箭没入离贾六不到一尺的雪地上。

箭尾的翎毛尚在剧烈震动。

“少爷!”

杨植吓得上前伸出双手挡在贾六面前,祖应元他们也是面色一变,纷纷去取武器。

却是迟了,北面谷中有数十骑踏马向他们冲来!

然而这些马上的骑士却没有再射出箭枝,更没有纵马冲撞汉军正蓝旗这帮人,只是围着他们兜了一圈后勒马停住。

“谁是鬼子六!”

一个模样很是年轻的满洲八旗子弟于马上,用马鞭轻蔑的指着被他们围在当中的汉军正蓝旗众人。

“我是。”

贾六打量了眼那满旗子,再看了眼刚从地上拔出的箭枝,“这箭是你的”

“哼,记住,我家的奴才也是你们这帮汉军的主子!这次看在领队的份上饶过你,再有下次,我一箭射杀了你!”

那满旗子旁若无人的一勒马缰,抽鞭远去。

“驾!”

“驾驾!”

几十名满蒙子弟紧随那人其后,其中就有那抬入满洲正黄旗的洪承畴重孙洪佳德标。

随着蹄声的远去,谷地上出现无数蹄印,以及无数被从积雪中搅出来的大顺军将士骸骨。

“少爷”

杨植呆呆的看着,他知道这是人家来警告少爷了,谁让少爷老干那些缺...缺德事的。

“没事,走,我们打猎去!”

贾六却是丝毫没将此事放在心中,脸上反而还有笑容。

只是上马之后,他还是侧头看了一眼远去的满蒙子弟,脸上的笑容也是瞬间凝固消失。

转而代之的是阴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