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 > 大人,得加钱 > 第三百四十七章 真八旗猛男!

大人,得加钱 第三百四十七章 真八旗猛男!

作者:傲骨铁心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12-29 22:23:02 来源:88小说

得知禁军领队大臣贾佳世凯愧于兵败,竟然跳河自杀,幸被部下及时抢救才得以脱险后,从战场上狼狈逃回来的天津巡抚徐绩、直隶总兵万朝兴,河道副将汪震,包括那个屡战屡败的山东总兵惟一听后都是目瞪口呆,继而均是羞愧难当。

山东巡抚国泰听说此事后更是惊的说不出话来,同山东布政于易简道:“未想我八旗竟有如此性情刚烈之人,难怪人言其为果烈公再世,先前以为多是夸大之辞,今日才知是实啊。”

首席军机大臣于敏中的弟弟于易简更是赞道:“有此刚烈满将军,何愁教匪不能灭!”

远在保定的直隶总督周元理闻听此事,亦赞道:“世凯猛将,先战金川,再战山东,刚烈之勇,叹为观止。只稍遇挫折,便徒自丧躯,实为可惜。”

此事传到京城后,更是激起了好大舆论,无一不是称颂贾佳世凯的。

综合起来,非八旗猛男不能形容。

就是礼部尚书富勒浑下班回到家后,对夫人道:“莫听外人胡说八道,贾世凯那王八蛋真有羞耻心,为夫这辈子再也不纳妾了。”

临清一役于清军损失极大,直隶绿营损兵三百余,天津绿营折损二百多,河道兵折了四百多,损失最重的还是本地山东兵,两个营叫教匪的马队冲散,被杀被俘多达千人,军械丢弃无数,堪称匪乱以来第一惨败。

如此败仗,怎么向朝廷奏禀,成了一干参战官员将领的棘手之事。

六十岁的直隶布政使杨景素是第一个赶到禁军大营的,却不是安慰寻死不成的贾佳世凯,而是怒骂其道:“你知不知道你这一死,就是不忠、不孝、不仁!”

贾六以为就算友军过来看望自己也得等天亮,没想到老杨深夜就来了。

搞得都来不及化妆掩住脸上的油光满面,急中生智假意起身时不小心摔倒,趁机拿刚才擦嘴的毛巾随意抹了下。

再次看向老杨时,面上少了许多油光,多了一些岁月的忧愁。

“杨大人何出此言?”

贾六表示不解,事实上是真的不解,不管我是真跳河还是失足落河,关你吊事?

杨景素气乎乎道:“皇上叫你领兵平贼,这才刚刚开始,受了小小挫折就要自杀,你这不是对皇上的不忠,对大清的不忠,又是什么!”

“这...”

贾六一脸默然,必须承认老杨说的有道理。

就是嘛,这才刚开始,小小挫折而矣,不值得上纲上线。

只要能把大军指挥权弄到手,明天主动再跳一次也行。

“你贾家世代忠良,你的曾祖父贾汉复更是被圣祖爷称之为当世能臣...你的爷爷、父亲也皆是八旗将领,他们都指着你为家中带来荣耀,希望你能成为贾家的骄傲...

如果你就这么死了,让你先人如何看你,让你父亲白发人送黑发人,你又于心何忍?这不是不孝,又是什么!”

到底是做过总督的,说话有理有据,让贾六无从驳起。

都觉得对不起还藏在栓柱床底下的老太爷两口子。

“你若死了,这些八旗子弟就成了无头之众,下面将有很多人受主帅之死牵连,如此不是你不仁又是什么!”

“胜负乃兵家常事,自古有几个敢称不败之将,还不是一次次跌倒,一次次爬起来才造就不世威名的?便是我太祖皇帝起兵之时,也是多遇挫折的,你还年轻,怎的就如此想不开?...”

杨藩台一脸长辈看不争气晚辈的样子。

的确有这资格,因为他比贾六早入会两年,而且还是创会六大佬之一。

莫看现在降级当了二品布政使,但在互助会中的影响力,还是大大滴。

真是醍醐灌你妈的顶啊!

“大人一席话,让世凯...让世凯...”

贾六哽咽激动,表示自己寻死之举实是不忠不孝不仁的很,如今听了藩台的话已经醒悟,也重燃战斗下去的信心。

“这就好,这就好。”

杨藩台又说了一通安慰的废话,这才起身告辞。

等人走后,杨植张了张嘴,似又有重大发现。

“有话就说,今天的事我又没怪你。”

对于有可能真是贾家后人的栓柱,贾六是以平常心看待,就是从前也不是视其为奴仆,而是视为亲人的。

他娘死的早,大全又是个不学好的,两个姐姐再关心也不可能始终盯着他,所以从小到大都是比他大两岁的柱柱将他拉扯大的。

不是兄长,胜似兄长。

如此感情,有什么不能说的。

杨植道:“老家伙其实是不想少爷害死他们。”

“什么意思?”

栓柱的新颖角度让贾六大为好奇。

“少爷你想啊,你都没什么损失就羞愧的要投河自杀,他们这帮废物又怎么好意思苟活的?”

“有道理。”

不怕对手太强,就怕队友太猪。

他贾六今天真的投河自杀,杨景素和惟一、国泰他们的日子肯定不好过,弄不好老头子一激动都能弄死两个。

诚如老杨说的,打败仗不可耻,这才刚开始,小小挫折而矣。

动不动寻死觅活的,这队伍还怎么带,这人心还怎么齐,这教匪还怎么平?这同僚关系更是没法处。

因为你贾佳世凯越刚烈,这帮同僚就越倒霉。

“那个乌三娘和马队的底细打听到没有?”

“打听到了。”

据栓柱从附近百姓那里花钱了解到的情报,那个清水教圣姑乌三娘二十来岁,长得不错但力气很大,和其丈夫赵某常在各地市集靠角抵戏营生,也就是两口子是搞杂技的。

几年前夫妇俩流浪到山东卖艺,乌三娘不幸染病,被清水教主王伦治好且没有收钱,还资助两口子。

三娘知恩图报就拜王伦为义父,丈夫两年前死后就依附于王伦。

起事后三娘帮着王伦攻城略地,还将江湖上结识的角抵戏姐妹都尽数招来,成立清水教的娘子军。

又号召了不少山东境内的响马盗过来帮助义父,也就是今天白天出城冲击清军的马队。

人数有三百多人,大部分都是马艺高超的江湖绿林汉子。

“少爷对那个三娘有想法?”

“没,没有。”

贾六真没有,对他人妻子,他从来不胡思乱想的。

有失逼格。

让栓柱先去睡觉,自个坐着想了片刻后,提笔给和珅写信。

这是他结识和珅以来,第一次主动给对方写信。

所求不是金钱名利,而是替大清平叛的机会。

......

北京。

接到山东巡抚国泰、天津巡抚徐绩、直隶布政使杨景素等人上的联名奏疏后,乾隆十分生气。

“这个贾佳世凯,仗又不是他一个人打的,他跳什么河,寻什么死!和珅,你给朕说说,朕是那种容不得一二挫折的皇帝吗!”

对于贾佳世凯兵败羞愧投河一事,乾隆是又气又爱。

气的是这小子不知轻重,胡乱寻死。

爱的是这小子竟如此忠勇刚烈。

不禁想到这小子当初在金川写的绝命诗——“引刀成一块,不负少年头。”

和珅没有迟疑,直接说道:“皇上,奴才以为此次兵败,实是指挥不明,各路兵马各自为战的缘故,故而奴才以为当以一人为大军统帅,统一指挥各路援剿兵马,否则再各自为战,缺少方面经略总理,恐乱事短期难以平定。”

……

队长知道自己不要脸,所以弱弱的,小心翼翼的求各位爷给点月票行不行?

凡事好商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