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重生农家乐 > 重生农家乐_339

重生农家乐 重生农家乐_339

作者:鱼丸和粗面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2-27 15:53:11 来源:免费小说

  老太太头顶的伤太明显,吴宇派去的小混混,完整地听到当日吵架地动静。见王曼没有要阻止的意思,他勇敢地站出来作证。

  不顾今天发丧,与王继周和王继全上送葬的车不同,王继民和周春娟带着手铐上了后面的警车。

  除去这个插曲,老太太丧事办得十分风光。总之十里八乡,近些年来,没人比她的葬礼还要隆重。因为王继周出钱,所以墓地选址很尊重他的意见,安在了离他生母最远的地方。

  他不迷信,只希望以后每年去给那未曾谋面的生母扫墓时,不要再见到老太太。

  再然后便是漫长的司法程序,王丰收当然想保小儿子,但他如今完全没有话语权。王继周不落井下石,也不可能以德报怨,干脆地做起了甩手掌柜。

  王继全却不能如此豁达,作为亲生儿子,他对老太太的感情,比王继民来得要深。所以到最后,王继民背下了大部分责任,周春娟拘留后释放,出来照顾未成年的儿子。

  这段时间苏明梅一直照看王明,毕竟亲生母子,两人感情迅速升温。周春娟知道虞虹生个儿子,围绕着王明的一连串计划再无可能,她干脆地转移了监护权,打包把王明送给了苏明梅。

  接手亲儿子的苏明梅,相处久候逐渐发现,儿子被教得有多歪。熊孩子威力堪比核弹,当年她对王曼百般虐待,如今完全被王明报复回来。

  这一切王曼即便知晓,也是一笑置之。恢复正常高中生活,一眨眼就到高考结束。

  ☆、第244章

  王曼感觉这三年一眨眼就过去了,她终于长高点,一米六四,不过出门她都报自己一米六五,带着点鞋跟,一两厘米谁也看不出来。

  身高窜高不少,体重却始终没上去九十。这次不再是生活条件差,也不是身体吸收功能有问题,而是她太忙了。

  忙着用脑,忙着四处奔波。

  自从杜家亲戚在北京学成,回湖北开一家王记饼铺,并且生意红火后,各种亲戚纷纷找上门来。

  而且转过年来换届选举,国家开始大步向市场经济迈进,对民营企业的扶持力度更大。王记饼铺作为一家优秀的民营企业,本身条件过硬,上头关系更硬,包括减免税收在内的各种优秀条件都能落实。

  杜老赋闲在家,无事帮忙过滤下亲戚。杜家亲戚有限,不过在连续好几家王记饼铺成功后,有更多全国各地的人慕名而来,诚恳地寻求加盟。

  来人素质稂莠不齐,王曼想扩大自家产业,但也知道稳扎稳打。前世她虽然做过销售,但用人方面她真没什么经验。

  正当一筹莫展之际,已经全盘掌握了建筑工程公司的姜芙站出来。在这之前两人见过几次面,王曼已经慢慢察觉到她的改变。

  而这次她是真心实意要来帮忙,趁着经香港飞英国看望姜蓉的功夫,她亲自找来香港的HR团队。国内人力资源刚起步,香港已经十分发达,团队中多数是广东去那边工作之人,经验十分丰富。

  开始他们还有点傲,但王曼也不是草包,多年练书法和茶道培养出的外柔内刚气质,自身聪明头脑,以及身后强大背景,不多时便令这些人彻底折服。

  有了专业团队,王记饼铺一步步走上正轨。

  而后公司迎来发展历程中第一件大事,国企改制。全国上下无数人被迫下岗,这些人没有农村户口,分不到田中。离开单位后,即便当时领了一笔看似丰厚的补贴,但日后的生活却完全没有着落。

  经过多方考虑,王继周决定配合国家政策,在各地的王记饼铺开业时,优先招收下岗职工。

  香港来的HR团队在训练餐厅经理上有一手,各地加盟者素质有保证。不过招收下岗职工之事,就没那般简单了。

  这些下岗工人端惯了铁饭碗,有一部分人已经习惯了朝九晚五,看报喝茶,到时候发工资。十几年甚至更长久的时间下来,他们已经习惯了做蛀虫。

  王继周和王继全的事业,主要还是体力活。

  王继周这边,养鸡场不用说,无非就是喂鸡、运鸡蛋那块,好点的活也就检疫和会计;王记饼铺作为餐饮业,餐厅经理在客流高峰期,也要下去端盘子收拾桌子。

  王继全的宜室品牌家具,这两年早已红遍全国,甚至连周边日韩也有慕名来订的年轻人。虽然秦老板进了最新的生产机器,但木质家具还得跟木头打交道。

  让这些端铁饭碗,干惯了清闲工作的人,突然间下车间,亲自到一线去,他们受得了?

  其实两兄弟也不是不给这些人机会,厂里所有的干部,都是从一线提上来的。日久见人心,日子久了更能考验一个人的工作能力。

  那些大学毕业的天之骄子,一直在国企工作的人,那能接受领导是个低学历,以前样样不如他们的?

  即便迫于生计,无奈过来的,也是消极怠工。

  一开始招工,出现了这样无奈的问题。这时候店长的作用就凸现出来,经过大浪淘沙,选中的加盟商全是有两把刷子的。又经过专业团队培训,他们应对这种问题得心应手。

  先劝说,还是不行的话干脆辞退。但如果好好干,很快就能升个会计,或者组长什么的。毕竟这些下岗职工文化水平高,学什么都快,坚持下来一个月,看着比原先还要丰厚的工资。虽然如今工作苦了点,但他们大多都愿意。

  原先很困难的招工问题,借助下岗风波顺利解决,而且经此一事,王记饼铺员工平均学历空前地高。

  聪明人只要有心,能耐下性子,做什么都不会太差。有这些人在,各地的王记饼铺空前红火。

  三年过去,王记饼铺已经成为遍布全国的大型连锁企业。它的存在,让汹涌而来的肯德基、麦当劳等全球著名快餐品牌倍感阻力。

  这些外企也用过不光彩的手段,经历过后世的王曼直接照搬肯麦两家危机公关经典案例。

  曝光食品安全问题?我们邀请代表参观王记饼铺的餐厅和养鸡场,甚至连鸡饲料生产源头都一并报道。有虞虹在电视台的关系,电视报道影响力更高。

  嫌弃价格太高有欺诈之嫌?别闹了好么,许你们那么小一鸡块五块钱,就不许我们这么大足以喂饱一个人的煎饼果子,从两块涨到三块么?

  有王曼领先十年的经验,更有元宝多年见识,王记饼铺在一次次危机公关中,名气逐渐增大。前世开遍全国各地的麦当劳、肯德基,如今只能与王记饼铺三分天下。

  而且王记饼铺也不是一成不变,每到一处,装修都会采纳当地人最喜欢的风格。而且厨师会根据各地情况调整口味,甚至增加当地特色小吃。

  这些是外国餐饮做不到的,最了解中国人的,始终是中国人本身。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自己日常吃惯的东西,远比那些洋快餐要吃着放心。

  所以两家只能看着王记饼铺稳居龙头地位,再想搞小动作,看着人家后面那两尊大佛,他们这些外来的合上,只能老老实实地收拢爪牙。

  王曼一直低头忙活着店里的各种事,而且还抽空教育弟弟。一天又一天,一步又一步,就连她也没想到,当初泉水村推着自行车售卖的煎饼果子,能在8年时间,发展成如今这种水平。

  家里再也不缺钱花,不过她始终过着以前的日子。衣服依旧没牌子,饭还是自己做。每天按时上学放学,回家后吃父亲亲手做的饭。

  天气热起来,高考开始,高考结束,考完后她没丝毫紧张。不说前世这些题目她做过一遍,这辈子她也是学霸中的战斗机。

  成绩出来,毫无悬念,她成为了这一年的理科状元。清大和京大抢着要,根据全家民意表决,她选择了姥爷如今当客座教授的清大。

  ☆、第245章

  收拾好行李,王曼最后看了一眼这个住了三年的小院。

  三年前不论是出于被李晶晶和沈欣陷害,还是因为王记饼铺发展需要,她搬来市里这坐小院。一开始的确流年不利,各种麻烦接踵而来,甚至有人说这是凶宅。

  可转过年来一切都顺当起来,尤其是办完老太太丧事后,王丰收眼见形势不对,也向大儿子服了软。

  王继周不管再怎么成功,见过再大世面,内心深处始终存着一份仁厚。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王丰收始终没给过他什么,但这不能抹去两人的血缘。

  但比起以前,他更明白谁才是值得他全心珍惜的人。诚然他不会不管王继周,但他也不会像对妻儿那般,去对他掏心掏肺,事事亲力亲为。

  王继民犯得是故意杀人罪,而且在这个重视孝道的国家,杀母之名更为人所不齿。最后他量刑很重,如果不是在狱内表现特别好,这辈子都别想再出来。

  剩下两兄弟各自有自己的事业,无暇亲自照顾老父。山脚下的养鸡场旁,王继周盖了流水别墅,那倒是个好去处。可那边住着徐爷爷与姜奶奶,王丰收跟二老合不来。

  到最后两人一合计,干脆把他送去市里新开的养老院。两兄弟在市里也算有头有脸的人,基本上有往来的,对王家那点烂事知根知底。虽然把人送去养老院,面子上不好看,但知情人士也都表示理解。

  王丰收开始不乐意,但王继周直接大笔一挥,捐款一笔重新修缮养老院。市电视台着重播报了他的爱心举措,进一步坐实他慈善企业家的地位。

  而有钱的就是大爷,养老院自院长到护工,全都让着王丰收三分。日子一久,他渐渐体会到如鱼得水的感觉。

  这会让他再回来,看儿女脸色享受“天伦之乐”,他也一万个不乐意。

  解决了王丰收这事,就是王记饼铺各种开连锁。在她高考前夕,王记饼铺终于决定进军广东。这里经济十分发达,各色餐厅林立,粤菜也有自己的风格,即便多年来已经形成一套系统的经验,但难度依旧十分大。

  王继周也倍感压力,本来他想一鼓作气攻克这块市场,但眼见闺女就要高考,他中止全盘启动的计划,专心回家做起了二十四孝老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