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三国]碧血银枪 > [三国]碧血银枪_70

[三国]碧血银枪 [三国]碧血银枪_70

作者:圆月一弯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2-27 15:40:00 来源:免费小说

  而刘备由于正从徐州的另一头赶过来,却还丝毫不知。

  他正率了亲卫近百,在郯县的城门口生生勒马,示意身后从天亮开始就死命赶路的队伍止步。

  “三弟,且传我将令,一入城门,众将放马缓行,不可惊扰了城中的百姓。”刘备白净的脸庞上神色依旧祥和,回头向身后的人关照时,目光却微微闪动,向张飞递了个眼色。

  张飞不动声色地点点头,向他抱拳一礼。转而深吸一口气,一手勒住缰绳,一手高举长矛,就在城门口,头也不回地大声喝道:“皇叔有令,放马缓行,不可惊扰百姓!”

  运足了气息的一声喊,声如晴空霹雳,在耳边乍落,惊得众人座下马匹纷纷嘶鸣。正在城门里头的行人小贩听到动静纷纷转首侧目,正好看到一众亲卫先后翻身下马,执缰齐齐躬身应诺。

  距离他们最近的守城兵士冷不防这么一声陡然在耳边响起,吓得面色发白腿发软,被不知何时也下得马来的刘备一把扶住。

  缓过神来时,却见刘备正毫无架子地笑着向他拱手赔礼,而一旁的张飞脸色不虞。

  那兵士被张飞黑黝黝的一脸厉色瞪得心里发颤,回想起刚才听到的一耳朵“皇叔”,又令他反应过来眼前人正是徐州州牧陶谦的座上嘉客刘备。当下哪里还敢让刘备赔礼,连声赞了几句“刘皇叔”体恤百姓,仁厚无双,匆匆忙忙将人放了进去。

  刘备点点头,对他这反应很是满意,当先自己牵了马,步行入城。

  口口相传,他不疾不徐地行在郯县的街道上,耳边已经听到了道旁的百姓将方才在城门口的一幕四下传扬了开来,不由微微一笑。

  示以仁心,当以恩义,百姓时时刻刻见他仁义恩德,才会忘了他也是一个征战沙场,令旗展处尸横遍野,扬剑直指血腥满身的一方将帅。民心善愚,民心善用。

  只听一个年轻人在问:“有马不骑,为安民。这就是天子皇叔么?”朝气蓬勃的声音里极有好奇,又有一分由衷的敬佩。

  刘备的脚步慢了一下。

  旁边立刻有一个人接话:“小儿无知!这是白马将军麾下的大将军,何来皇叔?”

  “什么白马将军?”头先一个人立刻不服,“分明方才城门口喊得是皇叔有令,不是皇叔又是什么!”

  后头那人见他不信,着急起来:“我有一兄在州府中听令,昨夜回家时还说起白马将军派了人来要见自己的大将军,骗你作甚!”

  突然又有第三个人插口道:“定是你听岔了!我昨日方从小沛而来,他是大将军,却不是白马将军,而是小沛将军!好像是姓刘……”

  第一个人闻言立刻哎哟了一声:“姓刘!和天子同姓!怎就不是皇叔!”

  第二个人却还是执意不信:“这天下姓刘的多了去了,个个都是皇叔了不成!”这句话,却是压低了嗓子嘀嘀咕咕着说出来的。

  然而刘备正当壮年,耳聪目颖,又是从他们身旁不远经过,又岂会听不见?他既然听见了,他身后的一众亲卫,包括张飞在内,自然也听见了。

  “大哥?这无知愚民……”

  “住口!”刘备捏着缰绳的手紧了又紧,这才总算是保持了面上神容不改,步调不乱,恍若未闻地头也不回,只压低了声音厉喝,“既知那是无知愚民,又何须理会。”

  张飞偏了偏头,却听到那三个“愚民”无知无觉地已经将话题转到了刘备究竟是公孙瓒的大将军,还是徐州的大将军上。既然是公孙瓒的大将军,那又为何会在徐州,听徐州州牧的号令?而若是徐州的大将军,现在几乎人人皆知的公孙瓒派人前来探访“自家的大将军”又是怎么回事?这个“自家”的大将军又是何人?

  一路行到郯县州府前,刘备不由暗暗后悔自己步行入城的决定。因为那些他才听了只字片语的窃窃讨论,几乎伴随着他一路从城门走到了州府门口。一个没听全,还有第二个,错过了第一个是不是皇叔的话题,立刻会有第二个谁家大将军的话题来补上。

  等他好不容易到了州府的大门前时,已是脸色铁青,只将手里的缰绳当做了那事先散播他与公孙瓒之间关系的人身上的筋骨来捏,恨不能立刻捏得粉碎,方才能解他强压在心头的恼怒之意。

  作者有话要说:陪聊按摩还陪那啥~我家小赵很贴心有木有~

  可以开始为老刘点蜡了~哇咔咔

  ☆、第六十四章

  州府门前,年过六旬的徐州州牧陶谦佝偻着背,精神恹恹,满面病容憔悴之色,亲自迎出门外。看到刘备时,他眼睛一亮,整个人似乎都挺直了。

  “玄德公一路辛苦。”堂堂一州州牧,对刘备极为客气,好似令刘备如此匆忙赶路他内心歉疚之极。四下里的百姓见自家高高在上的官老爷对刘备如此礼遇,胆大的几个,已经悄无声息地围近了几步,来探看热闹。

  如此礼遇,刘备自然是要恭恭敬敬地还礼,再客套两句,好像全没看到同站在一边,并肩而立的王妩和赵云。

  陶谦年事渐高,精神不济,盼刘备来盼得望眼欲穿,早早就遣了人去外打探。城门口的一幕,自然也已经有人报了回来。

  赵云若有所思,目光将将落在刘备的身上,自他从街道另一头牵马走来时,就片刻不移。

  刘备初投公孙瓒时,适逢赵云投入公孙瓒帐下才满十天。两人平素交谈,也甚为投契,加上刘备礼数周全,谦逊温和,丝毫没有汉室宗亲的架子,就连和公孙瓒同窗故交这一层关系,平日里也极少提起。

  因此在赵云眼中,他便如同一个循循亲厚的兄长,丰姿磊落的长辈,和他相处,总有如沐春风之感,令人不由心生亲近。

  也正因为如此,信都遇险,千钧一发之际,他才会想到将王妩送到刘备之处。甚至那日剧县腹背受袭,他也只是心念黯然,废然长叹。以至之后在获悉刘备被曹操围困的消息时还能平心静气地派兵救援。

  却不想,千般容忍,换来的却是那恨不能置他于死地的守城弩!

  赵云目光微凛,突然觉得眼前这个谦谦如玉的仁德皇叔一举一动竟是如此刺眼!

  城门喊令?赵云忽地露出一丝冷笑。若非他们一路前来早有打算,大肆宣扬刘备与公孙瓒的关系,又派了细作潜于民间,时刻留意百姓口中的所谓传言,这一回,却倒算是反帮他赢一个仁心为名的好名声。

  赵云立于州府门前,身姿笔挺如枪,一动未动。

  然而心念动处,平静无波的双眸之中好似风起云涌,一身的内敛温润渐渐化作凛然之威。从腥风血雨之中洗出来的威仪戾气,气势英华尽皆随着他心中越来越盛的怒气显露出来,毫不收敛,如泰山压顶,惊涛骇浪。凛然战意,就像一把熊熊烈火,直指那个面目谦和的男子。

  刘备感觉到赵云的目光落在他身上,如影随形。一开始还强装不见,只管和陶谦寒暄。然而只片刻的功夫,甚至他还礼时置于身前的手还未来得及放下来,就觉得肩头背脊,犹如压了一座大山。别说开口寒暄说话,就连每一次呼吸,都感到沉重不堪,胸口窒闷,好像被人投于海浪之中,几经沉浮,几欲溺亡!又好像站在一大片空地的正中间,四周密密匝匝围满了人,举弓引箭,他就是那众矢之的。

  张飞上一次向青州借兵解围后,十万火急地带着张燕的黑山军赶回来之后,却发现三万曹军愣是动也没动,别说攻城,就连喊都没朝他们喊上一句。当时他不知其中的端倪,只觉得面子上挂不住,甚至还起过主动出城约战的心思,被刘备生生压下。

  然而他虽为人豪爽,性子直率,但却也不全是平日里做出来的那一副粗蛮模样。时日一久,尤其是张燕发现事情不对率人离开,他带兵去追时,纵刘备没有明言,也发现了此事另有蹊跷。

  有了这件事横在心里,是以这次遥遥见了王妩和赵云,他下意识缓了脚步,落在后面,打着主意避而不见,免得尴尬。却因为如此,全没意识到前面刘备的异常。

  倒是陶谦见刘备的脸色极为难看,甚至以他早已老化的眼力,也能看到刘备额头上沁出来的汗珠,还以为他是行路赶得急了,连忙侧了半边身子,让开一条道路,要把刘备往里面引。

  刘备却发觉自己手足僵硬,竟是被那股无形的杀机逼得不敢移动半步。

  王妩微微一笑,伸手握住赵云的手,笑语晏晏:“我们客至徐州,不好扰了府君的清净。”

  赵云目光微闪,缓缓上前一步,恰恰将陶谦方才让出来的那条路挡住,举手作揖,向刘备招呼:“刘使君有礼。”

  王妩一开口,空气中凝重的杀机立刻消散,然而刘备才松了口气,听到赵云这声称呼时,脸色立刻微微一变,隐隐约约猜到了他们为何而来。

  只有一州郡长,方能被称为“使君”。而刘备虽身在徐州,却是被公孙瓒派为平原郡相。也正因为此,刘备自离开平原之后,一直以汉室宗亲自称,这“使君”二字,从上到下,尽皆从此避而不谈。

  而赵云一开口就以这个称呼相称,无疑是提醒他虽在徐州为客,兵屯小沛拒曹,可在赵云眼中,他还是公孙瓒麾下之将,仍还是要听公孙瓒的将令。

  “平原已定,末将奉白马将军将令,迎刘使君重归平原。”赵云的声音不怎么响,却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传到街道之上,每一个驻足而立的人耳中。

  他丢了平原,领兵败逃,如今平原复得,再要他回去……且不说公孙瓒是否还会像之前那样待他亲厚有佳,这事一旦经由悠悠之口,他刘备又成了什么?

  刘备展了展眉,却似早料到他会有此言,面色不改,连目光都不曾闪避,镇定自若。好像方才那如山倾海啸般的杀意从来不曾存在过,也全没注意到赵云看他的眼中再无半点昔日相见时的亲近之意,客气谦恭的言辞冷淡而疏远。

  “备既应恭祖所请,驻兵于小沛抗曹,自当竭力而战。”刘备肃然向陶谦的方向微微一让,身子向外偏转了一个角度,面朝街道,提高了声音,义正言辞,“此为信义也。圣人有云,自古有死,无信不立。又岂能图一己之安,而行背义弃信之事?还望子龙致伯珪言,待曹兵一退,备必然亲至平原,为伯珪守西北之境,百死不辞!”

  以信义为根本,平原安而小沛危,弃安居危,大义凛然,一番话说得一众看热闹的百姓中已经有那热血冲动的汉子高声喝起彩来。就连陶谦,即使心中担心这样会不会直接得罪了公孙瓒,也不禁露出几分感佩之色,向刘备连连拱手称谢。

  宾主相宜,言谦辞恭的场面,却冷不防听到被女子清脆又突兀的笑声打断。却是才刚刚站起来的王妩在这个时候突然笑了场。

  见所有人的目光几乎同时向她看来,有好奇,有义愤,甚至还有一些贪慕她姿容的放荡轻薄之人,已经开始对她指手画脚,上下品评。而陶谦和刘备的目光中,则颇有几分居高临下的审视,神色不虞。

  只有赵云却知她心中所想。实际上,刘备的这个应对,他们早在来时的路上有所预料,只不过料不准的却是陶谦的态度而已。现在看到陶谦几乎同时和刘备露出极为相似的神态来,他绷紧的唇角也不由勾了起来。摇摇头,和王妩飞快地交换了一个目光。

  王妩轻轻咳了一声,大大方方向刘陶两人露出一个笑脸。

  “使君重信高义,令人钦佩。”王妩的声音也刻意提高了一些,令更多的人能听到,如珠玉入盘,脸上的笑容也明艳如霞。

  可说出来的话,却是字字诛心:“使君所任,为我父麾下平原相。使君所领,为我父之幽州铁骑。岂不知我父与曹操结盟定约,共伐袁绍么?助徐抗曹,刘使君固然信义无双,却又何尝不是置我父于不信不义之地?”

  刘备的脸色一下子极为难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