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户部郎 > 户部郎_297

户部郎 户部郎_297

作者:枫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7 15:08:27 来源:免费小说

  小耗子¥ω¥:我在家里数钱啊!

  (完)

  为什么爪子揣兜里也能别筋?辣么神奇的吗?⊙ω⊙

  第229章 流行新风尚

  屠浩原本预定正月初十回屠家, 结果一直等到了正月十四。

  回家的一天时间,也就是收拾东西, 接着他们就立刻去赴任了,临行没忘记打包上一众许氏子弟。

  这群人大部分年纪不大,也就是二十郎当。其中夹杂着一些老纨绔, 譬如说许家最大的纨绔许鸿渲。

  许明旭只要一想到自己亲爹要跟着自己一长路, 整个人都别扭,下了马车之后, 脸色还是臭的。

  屠浩看得直想笑,拿手肘顶了顶他的腰眼:“好啦, 笑一笑?今天天气那么好。”

  京县的鱼码头经过一年多的建设,已经不再是当初下脚都难的模样。渔民们停泊的鱼码头, 和走客船和大船的客货码头已经完全独立。为了防止人走错, 还在显著位置设置带了简易图画的指路牌。

  现在还不到春日, 河边的柳条远远看上去已经有一些青,桃枝上也带了一点粉。间或有几个或者精巧或者粗犷的亭子石凳夹杂其中。也不知道是早来的游人,还是路经的客人,在其中徘徊, 传来一些隐约的欢声笑语和丝竹声。

  一些妇人正在河边洗菜。不远处的鱼市上, 传来渔民们带着玉饶口音的叫卖声。

  茶楼、酒肆、客舍林立。有几家还未开张,也收拾得整整齐齐。沿着河边的仓库, 整整齐齐地一长溜, 屠浩踮着脚尖也一眼看不到边。一些给搬货的苦力,三五成群地坐在能晒得到太阳的墙根下, 操着各种口音说话。

  许鸿渲等中青两代纨绔陆续下了马车,个个都已经穿上了春衫。无视当下的天气,让河边带着冷意的清风,带起他们身上丝绢轻薄的袍角,一个个都显得飘飘欲仙。

  衣服上的刺绣不多,取而代之的是贝壳、珍珠、宝石制成的纽扣。

  屠浩仔细看了一下,发现还有亮片——应该是贝壳打磨出来的亮片,宛如鱼鳞一般绣满了整条腰带,在罩衫之下并不如如何显眼,然而一经阳光反射,就会晕染出七彩的色泽,格外低调奢华。

  这般新颖风流的衣服,加上许家人个个都不差的样貌,愣是把一个普普通通的码头,变成了走秀的T台,引来许多人的驻足围观。

  边上茶楼酒肆内,人们纷纷探出头来,也有直接高声招呼的,显然有熟人。这群纨绔子们,平日里也算是交游广阔,很快就和人们攀谈起来。

  他们订的船票还不到时间。许明旭不想和自己亲爹接触,情愿去帮长随小厮搭把手搬东西,听到屠浩的话,也只是扯着嘴角咧了咧:“嘻嘻。”

  “噗嗤。”屠浩被他的样子逗笑,“好啦,不闹你了。我去四处看看。”

  若是在往常,许明旭肯定要跟着,现在的话他挣扎了一番,还是决定不去了,只是叮嘱屠浩:“别走远了,一会儿咱们去茶楼。”

  “好。”屠浩应了,背着手踱方步,一副官老爷的样子,没走两步就重新恢复成普通的走姿。

  客货码头上竖着一块告示栏,张贴着每天班船的时间和航线,还有一副简易的码头小地图。

  旁边还有一个像模像样地售票和等候厅。

  这里的告示栏上的内容更加详细。以前从玉饶到京县,每天一班船,现在每天有三班。另有一些其它短途线路,以及一些可以预定的特殊线路和包船服务,全都明码标价。

  屠浩琢磨着等他有空了,倒是可以弄一艘豪华游艇玩耍,肯定特别拉风,特别土豪!游艇平时就栓在码头上,供人瞻仰~

  等候厅很大,还有一个女宾等候厅。大概很多人都是赶着最早的那一班船走,现在厅里面没多少人,显得更加空阔。

  屠浩随意扫了两眼,就注意到穿着新式带纽扣式样衣服的人,竟然不在少数。有一些是完全类似现代服饰的衬衫大衣,也有一些只是在衣衫上加上了纽扣的元素。或许是这年头能够乘船往来的,多半都是家庭殷实的人家,也或许是因为京城本来就是这个时代的流行中心,人们接受起新事物来,一点儿都不费力。

  两名军人打扮的少年,表情严肃地在等候厅里巡视警戒。

  屠浩定睛一看:“曾十七?”

  一个冬天也没白净多少的黑炭十七号露齿一笑:“小屠大人,您这是要乘船?”

  屠浩盯着那一口白花花的牙齿,总觉得十分犀利的样子,缓了缓神才说道:“是啊。你们这是做什么呢?”他记得曾十七不是负责给纨绔子弟军训的吗?

  自家族叔要和叶家大姑娘成亲,这事情虽然还没宣扬出去,但也差不多铁板钉钉。曾十七觉得自己已经是屠浩名正言顺的晚辈子侄,说起话来也就更加亲近几分:“这不是去年剿匪,没跟人说嘛。”然后就被罚了。

  他这还算是好的,其余的罚去守河堤、守街市的也有。主要还是抓贼。河堤上用的砖石、新栽的苗木、乃至于石桌石凳,只要是能够搬得动的,都能被偷。街市上更是什么人都有。“得益于此”,现在干苦力的人倒是不缺了。

  屠浩听得一愣一愣的,后又问道:“现在京县这里还有许多老百姓吃不饱吗?”

  人心中都有恶念,或多或少。但是能够把这种恶,付诸实施的,还是极少数。小偷小摸看起来只是小恶,然而性质都是一样的。

  他相信在日子都过得去的情况下,还是很少有人会去作恶的。现在既然要把这个问题当做一件需要增加人力的事情来对待,显然情况比较严重。

  许明旭曾经在京县当县令,现任的县令也是实干型的。作为天子眼皮子底下的地方,京县每年上报的数据不存在任何弄虚作假的余地。

  京县百姓们整体生活水平的上升,是有目共睹的。在所谓的白丁中间,一个月能够赚到一贯或者一贯以上钱的人,确实是少数;但是能够赚到五百文以上的,已经为数不少了;甚至一些在酒楼跑堂的店小二,一个月也能有个三四百文的收入,足以让他们在京县过上还不错的生活。

  这河堤边上的树苗,多少钱一棵?那些店家自己栽种的或许年份久一些,白云大师他们的学生们去批发来的苗木,大概也就三五文一棵。更何况,这偷了也得卖出去了才能是钱。这种树苗有人要吗?

  以前日子困苦的时候都没有那么严重的偷盗情况,现在日子好过了,怎么可能情况变恶劣了呢?

  曾十七说道:“除了一些二流子,大部分的都是外乡人。”

  他说着,交班的时候到了,干脆就带着屠浩到了鱼码头。刚才屠浩下马车的时候没注意,走进了才发现,这里已经自然形成了一个小小的海鲜美食街,不仅有各种流行的烤串、炸串,各种蒸的煮的,甚至还有章鱼小丸子、虾扯蛋什么的。

  他仔细一瞧,果然看到了带了良辰酒楼徽记的小食铺子,立刻就带着曾十七坐了进去。

  他照着菜单叫了一堆吃的,什么二流子和外乡人全都忘记了。

  许明旭找过来,就看到自家耗子又掉进了“米桶”里,有心想管,但是碍着外人,只能暂且按下不说,寒暄过后,听曾十七说起京县的现况。

  “这些外乡人多是邻近几个县来的。很多人只是听人说起京县找工容易,给的工钱又多,就这么过来了。有些是家中有亲戚在京县,过来投奔亲戚。”

  许明旭不是很理解:“路引都出具了?这一路过来,花费也不少吧?他们可能找得到工?”

  他跑得地方多,知道各地差异。譬如玉饶和京县,几乎紧邻的两个县,说起来经济情况都还不错,然而差异也十分巨大。

  京县确实是容易找工,然而这个容易其实更多的是针对当地人。除了一些知根知底方面的考量之外,还有当地大部分人都有参加培训班,识字并且掌握一技之长的认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