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古典架空 > 卖油娘与豆腐郎 > 第96章

卖油娘与豆腐郎 第96章

作者:青云上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3-12-27 15:07:04 来源:免费小说

  黄茂林笑了,“玩着玩着就睡着了。”

  梅香摸了摸肚子,“他才多大,听说小娃儿出生后也是这样的,吃着吃着就睡着了。”

  初六那天,黄茂林没有赶集,在家里陪着梅香。

  小夫妻正在一起整理孩子的衣裳,叶氏忽然又来了。

  杨氏本来在淑娴屋里指导她做针线,立刻出来迎接叶氏。

  叶氏后头还跟着明盛和兰香,娘儿三个手里全是东西。

  杨氏一看就明白,叶氏这是来送催生礼了。洗澡盆、尿布、衣裳、帽子、袜子、剪子......

  叶氏笑着和杨氏打招呼,“大嫂在忙呢。”

  杨氏笑着把她们往堂屋引,“闲着无事,和孩子们一起做做针线。我才刚让梅香把她给孩子预备的东西清理清理,该晒的拿出来晒晒。”

  到了堂屋之后,叶氏几个人把手里的东西放下了,杨氏让她们母子坐下,忙着搬凳子倒茶。

  黄茂林和梅香听见动静,丢下手里的东西就赶了过来。

  梅香如今不能跑,站立或者走的时间久了,她还得扶着腰。

  黄茂林扶着她进了堂屋,一起给叶氏打招呼。

  叶氏起身扶着梅香坐到了自己身边,目光温柔地看了看梅香。

  梅香孕期没有变得非常胖,但整体气色还好。因她不怎么干活,作息规律,且吃的也好,家里又没人给气她受,她的心态一直很平和。除了前期对生孩子有些恐惧,过了年之后,随着产期临近,她反倒不再担忧。

  叶氏拍了拍梅香的手,“一个月没看到你,孩子长大了不少。”

  叶氏没有贸然去摸梅香的肚子,她知道自己没有天天和女儿住在一起,乍然去摸,说不定孩子会闹腾。

  梅香自己摸了摸孩子,“是呢,我感觉它最近长大了不少,我走路比以前更累了。”

  叶氏笑了,“后面一个月孩子长的更开,如今孩子筋骨都长好了,你注意一下,莫要吃太多,最后一个月全是长肉,太大了不好生。”

  梅香直点头,“阿娘放心,我不敢吃太多的。”

  叶氏知道亲家从来不亏待女儿的嘴,好在梅香也不是那种一味贪嘴的。叶氏听说过外头有一些人家,平日里不把媳妇当回事,克扣吃穿,等媳妇怀了身子,看在孙子的份上,又一味让媳妇多吃。长期吃不好的人忽然让她敞开了吃,她的胃口会越来越大,孩子养的又肥又壮,最后吃苦的还是媳妇。

  杨氏见叶氏送来了这么多东西,在一边不停地夸赞叶氏,“弟妹真是有心了,这些东西都备的齐齐的,我甚都不用操心了,白得个孙子。”

  叶氏忙跟着客气,“我不过是偶尔来一回,平日里还是嫂子你们精心照顾她。我都听梅香说了,自从怀上了身子,她都不怎么干活。在旁人家哪里敢想这么好的日子,也就嫂子家里宽厚。”

  妇人们说话,明盛兄妹和黄茂林兄妹都坐在一边安安静静地,一句话没插嘴。

  杨氏和叶氏客气了一阵子之后,对梅香说道,“梅香,带你阿娘去看看你自己给孩子准备的东西,你阿娘养了四个孩子,比我有经验多了。”

  杨氏这是让娘儿两个说私房话去,她是主家,总不好自己找地方退出去,索性让她们到西厢房去说。

  叶氏客气了两句之后,跟着梅香去了西厢房,兰香也跟去了,黄茂林留在堂屋陪明盛说话。

  明盛性子更活泼一些,与黄茂林说话时都是想到什么说什么。他第一次来黄家,还特意到豆腐坊里看了半天。

  黄茂林把豆腐坊里的东西一一说给他听,明盛听的连连点头。

  西厢房里,叶氏仔细看了梅香准备的一些东西。小衣裳、棉布包、褥子......

  叶氏一边看一边和梅香说闲话,“前儿明岳成亲了。”

  梅香听到后,先沉默了一下,又对叶氏说道,“明岳这样也不错,我听说他岳家好的很,媳妇也很不错。”

  叶氏点头,“是呢,我看过一回那姑娘,真不错,长的不差,大大方方,懂礼的很,不怯场,还认字。她家里开着作坊,殷实的很。说起来,明岳就是勤快可靠,也不识字,若不是上门,想说这样的媳妇也难。”

  梅香问叶氏,“敬杰叔父和婶子如今如何了?”

  叶氏把娃儿的尿布又叠好了放一起,“他们两个刚开始自然是舍不得明岳,谁家的长子不是花了大心思养的。好在明岳是个有心肠的好孩子,就算去了别人家,以后也不会就把父母抛在脑后了。”

  梅香低声对叶氏说道,“阿娘,敬杰叔父家里得了银钱,以后还会种咱们家的地吗?若是他不种了,一时半会哪里能找到这么好的人家呢。”

  叶氏笑了,“你莫要操心,如今明朗名下有五十亩免税田地,咱们家本来就有二十七亩地,我预备过一阵子再买二十多亩地,凑个五十亩地。既然不用交税,租子我自然不会收太高。他们家虽然得了明岳的聘银,但他家里还有三个儿子呢,这点银子扔进去,也就听个响。我问过你婶子了,她说还要种咱们家的田地。”

  梅香这才放心,“阿娘,您买田地,手里钱够不够?”

  叶氏急忙道,“够了够了,明朗才收了学里的束脩,过年油坊收益不错,买个二三十亩地绰绰有余。你手里要是有闲钱,也可以多置办一些田地。”

  梅香小声对她说道,“阿娘,我等分家了再说。”

  叶氏也低头问她,“去年秋收,你的嫁妆田收成有没有给你?”

  梅香轻轻点头,“刨除掉了粮税和人工费,其余都给我了。茂林哥的田出息都给了家里,这是当初说好了的。”

  叶氏闻言又轻轻点头,“这是应该的,他们兄弟没分家,不管田地写在谁名下,都要给家里。你们家小叔子跑车跑的如何?给了家里多少?”

  梅香一一说了黄茂源跑车的事情,叶氏也跟着高兴,黄茂源能自己找份营生,以后分家时亲家就不会偏向哪一个了。

  娘儿两个在屋里絮絮叨叨说了许多私房话,叶氏又嘱咐了梅香许多产期临近的事情,梅香听的点头如捣蒜。

  叶氏轻轻摸了摸她的头发,“别怕,你身子骨好,生孩子定会顺顺利利的。过了九个月,说生就生了。这些日子你自己要用心些,要是哪里不舒服了,及时告诉你婆母,让茂林去叫我,千万别因为怕麻烦人家就自己忍着。”

  梅香认真地点了点头,“阿娘放心,我不会委屈自己的。”

  兰香一直在一边静静地听着,梅香拉住她的手,“兰香如今在家里是阿娘的得力帮手了。”

  兰香腼腆一笑,“我跟姐姐比起来差远了。”

  叶氏笑了,“你们各有各的好,不能比的。”

  说完,叶氏就起身,“时辰不早了,我得赶紧回去了。”

  娘儿三个又一起到了堂屋,叶氏和杨氏告别后,带着一儿一女又回去了。

  叶氏走后,杨氏让梅香把叶氏送来的东西都拿回她自己屋里。

  黄茂林把叶氏送来的东西仔细看了看,疑惑地问梅香,“阿娘为甚还送一把剪子?剪子不是凶器?”

  梅香笑着跟他解释,“这剪子是剪脐带用的,有些小娃儿到了日子迟迟不落地,送把剪子,就是让他别磨蹭,该出生的时候早些出生。”

  黄茂林听的直点头,“原来是这样,我还是头一回听说。这养个孩子这么多道理,若是不养孩子,一辈子都不晓得。”

  梅香点头,“可不就是,这是头一个,养的精细些。我听人说,等孩子多了,就是随便瞎糊弄。”

  黄茂林哈哈笑了,“胡说,都是自家的孩子,怎么能瞎糊弄。”

  日子越来越临近产期,梅香虽然走路不便,但每日都要出门活动。她跟着杨氏去菜园,也不干活,就在菜园里四处晃荡,有时候跟淑娴一起挖野菜回家做饼吃。

  除了去菜园,梅香还时常去张发财家里找徐氏玩。徐氏把豆豆的许多小衣裳给了她,为的是讨个好彩头。梅香投桃报李,每次去都给豆豆带许多零嘴。

  在家里时,梅香吃过饭之后不是洗碗收拾厨房,就是到处走动。家里人也不管她,只让她注意些别摔着。

  这头梅香安心静候产期,那头,叶氏也开始忙活家里的大事。

  叶氏多方打听,终于买到了二十亩地。如今田地可不好买,平安镇越来越繁荣,好多人家富裕了都开始争相购买田地。

  买这二十亩田地,花了叶氏近一百两银子。叶氏前头刚买过田地,后脚韩敬杰和柴氏就来镇上找她了。

  韩敬杰夫妇借着赶集的理由,买了一些家常用的东西后,就摸着门过来找叶氏了。

  夫妻两进门的时候,叶氏正在准备晌午学堂里的饭菜,见到他们后忙热情地出来迎接。

  韩敬杰恭敬地叫了一声三嫂,柴氏也热情地和叶氏打招呼。

  韩敬杰把手里的麻袋放下了,柴氏笑着对叶氏说道,“三嫂,这开了春,菜园里的莴笋菜苔一下子全部长了出来,也不是什么好东西,我给三嫂带了一些来,三嫂别嫌弃,留着炒个盘也好。”

  叶氏忙请他们在倒坐房坐下了,又让兰香给他们倒水,“你们也太客气了,还给我带这么多菜来。”

  柴氏笑了,“三嫂总是照应我们,我们也没有什么能回报给三嫂的。”

  叶氏客气道,“说什么照应不照应,敬杰兄弟也总是帮我们干活。咱们两家关系好,我就不跟你们说客气话了。兰香,把你婶子送来的菜收起来。”

  韩敬杰听她们妯娌说了一会子话之后,开始说出了自己今日来的目的,“三嫂,你家里忙碌,我也不和你兜圈子。我听说三嫂家的房子想卖了,不知道三嫂想出个什么价钱?”

  叶氏立刻反应了过来,“你们不准备盖新房子?”

  韩敬杰摇头,“三嫂,盖新房子成本大的很。明岳懂事,给家里挣下这一笔银子,我家里还有三个孩子呢,若是盖新房,得花不少钱。我们合计过了,三嫂家的房子大,两个院子足够住人,西院里猪圈柴房什么都有。当初三哥盖房子的时候我一路跟着干,用的什么料子我一清二楚。原来我以为三嫂那房子要留着的,如今既然要处理,我就想来跟三嫂商议,看能不能先紧着我们家。三嫂放心,你给旁人家什么价格,我也出什么价格。”

  叶氏听了后心里很感动,韩敬杰就是韩敬杰,从来不会仗着两家关系好想来占便宜。明岳的聘银丰厚,他也没想过风风光光盖房子。

  叶氏给夫妻二人续了茶水,“既然你们想要,等明朗晚上回来了,我跟他说一声。他也大了,家里的事情我不好越过他单独做主。”

  柴氏点头,“这是应该的,三嫂,听说你家又买了田地,三嫂能不能还给我家种,我们仍旧按照原来的租子给三嫂。”

  叶氏看向柴氏,“弟妹,这样下来,你们可要辛苦了。”

  柴氏笑了,“三嫂,明岳这孩子为了家里,自己去给人家做上门女婿。我们做父母的,不能躺在那里全部指望孩子,自己却不动弹,说出去了人家不戳我们的脊梁骨。”

  叶氏仍旧说要征求明朗的意见,韩敬杰夫妇坐了一会子就走了。

  白日学堂里人多,叶氏从来不和明朗说家里的事情。等夜里明朗回来后,叶氏仔细和他说了韩敬杰夫妇的要求。

  明朗对韩敬杰夫妇很是信任,一来这是韩敬平的好友,二来,韩敬杰的人品确实值得人敬佩。明岳因为去做上门女婿,韩敬杰反而比以前更加卖力干活。

  过了几日,韩敬杰夫妇再次上门。叶氏母子头先对董氏说十二两银子并不是蒙董氏的,因董氏抠搜,明朗还特意往低了说,反正董氏又不会真的买。如今卖给韩敬杰,明朗与叶氏商议后,仍旧只收了十二两银子,就这,还有人情价在里头。

  双方签了契约,约定好时间去过户,韩敬平盖的房子就归韩敬杰了。

  韩敬杰收好了契约之后对叶氏说道,“三嫂,这房子当初我跟着三哥一起盖的,三哥当时给了我厚厚的工钱。如今,三嫂和明朗卖房子又少要了钱。我家里孩子还小,住不了那么多屋子,三嫂回去了只管去住。”

  叶氏有些感慨,眼眶有些红,“这是你三哥盖的房子,交给你我最放心不过了。家里的那些家伙事儿,你们要是看得上,都留着用。”

  两口子客气了一阵子后,和叶氏母子告别,又回韩家岗去了。

  韩家岗族人听说叶氏把宅子转给了韩敬杰,那些想打主意的顿时偃旗息鼓了。有些没占到便宜的,就跑到韩敬杰面前来说风凉话。

  有说韩敬杰靠着儿子终于过上了好日子,有刻薄的说韩敬杰卖了儿子也能住砖瓦房了。

  如董氏这样的蠢人,只知一味咒骂。三房的房子没了,她心疼肝疼肉疼,就好似叶氏把她的房子卖了似的。

  韩敬杰如今并不去管外头的风言风语,他买过了房子之后,立刻带着孩子们搬家了。

  搬家之前,他还带着香烛纸炮去看了韩敬平。韩敬平生前和他关系好,并未因为他家贫而看不起他,反而处处照顾他。若不是韩敬平慷慨解囊,他连媳妇都娶不到。

  韩敬杰在韩敬平的坟头喝了一些酒,借着酒劲对着坟头絮絮叨叨说了许多话。他让韩敬平放心,他会好生照看屋子,不会动一转一瓦。想到明岳以后不在他身边,他又哭了一场。

  这个平日里不多言多语的汉子,在逝去的好兄弟的坟头上,倒是把自己软弱的内心都暴露了出来。

  哭过了之后,韩敬杰感觉自己内心的郁气发泄出来了许多。他又烧了些纸钱,磕了两个头之后,就回家去了。

  韩敬杰搬家搬的静悄悄,不请客不放炮。住下后立刻开始忙碌,他如今种的田地更多了,一刻也不能歇下。

  明岳听说家里搬家后,带着媳妇回来看了一趟。明岳媳妇很有礼貌地给韩敬杰夫妻见礼,一进门就挽起袖子帮柴氏干活。

  明岳在岳家勤快懂事,有活跑在前头,有吃的先紧着媳妇和岳父岳母。他媳妇见他贴心,对他也越来越好。

  年轻小夫妻刚成亲的时候,本来情分就好,如今你对我好我对你好,自然是越发亲密。他媳妇知道明岳心里记挂父母,主动提出来看望公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