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古典架空 > 卖油娘与豆腐郎 > 第87章

卖油娘与豆腐郎 第87章

作者:青云上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3-12-27 15:07:04 来源:免费小说

  她的肚子有五个多月了,已经隆起了不少。她如今只能侧着睡,经常睡着睡着,就感觉到肚子里的娃在翻跟头。叽里咕噜的,每逢孩子翻跟头,梅香就感觉心里甜蜜蜜的。

  梅香缩在黄茂林怀里,还没说几句话就睡着了。等睡着之后,她又觉得热,迷迷糊糊就转过脸去,屁股对着他,自己脸朝里睡。

  黄茂林给她掖了掖被子,自己很快也睡着了。

  小两口一觉睡到半下午才起来,黄茂林早上起得早要补觉,梅香因为肚子大了贪睡,他二人经常下午就在屋里睡觉,也没人喊他们。

  起来后,梅香带着针线筐往西耳房去了。杨氏正在做鞋,淑娴在缝鞋帮。黄炎夏到隔壁黄炎斌家里去了,黄茂源去找黄茂松玩去了。

  梅香小声与杨氏说了她的意思,杨氏笑了笑,茂松家底厚,她娘家是没有合适的,有合适的她都想给他说一个。

  梅香央求杨氏去给平氏递个话,她们平辈之间更好说话。

  杨氏二话不说就答应了,她带着针线活就往黄炎礼家里去,淑娴在家跟着大哥大嫂。

  梅香才坐了一会子后,肚子忽然骨碌碌响了。

  黄茂林笑了,“中午让你吃两碗饭,你非要只吃一碗。你那碗又小,哪里能吃得饱。”

  梅香顶嘴,“我当时是吃饱了的,只是饿得快。”

  淑娴忙打圆场,“我听阿娘说,定是孩子顶着大嫂的胃口了,一顿吃不了多少。我去给大嫂做一些吃的。”

  黄茂林起身,“我去吧,你们两个都坐着。”

  黄茂林先往堂屋去了,从供桌底下的柜子里拿出一把油炸的馓子,又拿出两个鸡蛋。这馓子是叶氏自己做的,叶氏在家闲着没事,经常给梅香做吃的。前一阵子总是炸油条,她怕女儿吃腻了,又学着炸馓子吃。

  黄茂林拿着馓子又去了厨房,洗过了锅之后,加了一点水,先把水烧开,把两个鸡蛋打进锅里,很快就煮成了形状。

  黄茂林拿了两个碗,往一个碗里舀了一个煮鸡蛋和一些开水,然后把馓子分成两份放到碗里。馓子遇到开水后立刻变软,很快就全部被水淹没。

  黄茂林端着两个碗又去了堂屋,往一个碗里加了一勺糖,然后端到西耳房去了。

  进门后,他往梅香和淑娴手里各递了一个碗,“快些趁热吃。”

  淑娴不好意思,“大哥吃吧,我不吃。”

  黄茂林把筷子塞进她手里,“我晌午吃了两大碗干饭呢,这会子一点都不饿。你们吃饭吃的少,可不就要多吃两顿。”

  梅香接过碗先喝了一口水,立刻高兴地眯起了眼睛,“好甜。”

  黄茂林笑了,“我没敢把太多糖。”

  梅香把鸡蛋夹开,自己只吃了鸡蛋白,鸡蛋黄给黄茂林吃了。梅香从小就不爱吃煮鸡蛋黄,她总觉得噎的慌。但庄户人家谁敢把蛋黄扔了呢,正好,小两口一人吃一半,黄炎夏还觉得儿媳妇贴心,吃个鸡蛋还分儿子一半。

  淑娴把自己碗里的馓子往梅香碗里夹了一些,“嫂子多吃一些,吃夜饭还早呢。”

  梅香如今确实一顿吃不多 ,到最后,又是黄茂林帮她把剩下的全吃了。

  外头的雪越下越大,黄茂林有些发愁,“茂源眼见着就要成亲了,这雪这样大,办事可不方便呢。”

  梅香笑着劝慰他,“你莫愁,等到了腊月底,定然就好了。这大雪都十来天了,怕要不了多久就会停了。”

  黄茂林把手放在火盆上烤烤,“我听说前儿有人家家里房子塌了呢,可真是糟心。”

  梅香也跟着叹了口气,“可不就是,我听阿娘说,明岳家里的屋子也塌了一间。”

  黄茂林问梅香,“他们爷儿几个都勤快的很,整日到处做活,多少也攒了几个银子,怎地不把房子修一修。”

  梅香把线头咬断,“虽说攒了几个钱,可明岳跟我同年的,到现在还没说媳妇,他弟弟比他只小了一岁多。敬杰叔父家里四个儿子呢,且都是一个挨着一个,眼见着都要长大了。若是把钱拿去修房子,可怎么给他们说媳妇呢。”

  黄茂林拨拉了一下火盆里的炭火,“都说多子多福,要是儿子太多了,家底太薄,也糟心。说不上媳妇,爹娘心里多难过。”

  梅香点头,“可不就是,明岳他阿娘都快急坏了,整日到处托人给明岳说亲。可人家一看他家里三个弟弟都长大了,田地也没有多少,房子矮的矮、塌的塌,哪里是那么容易说的。”

  三个人正说着明岳家的事情,杨氏回来了。

  黄茂林把身边的小板凳递给了杨氏,“阿娘坐下烤烤火,外头风大不大?”

  杨氏在火盆上搓搓手,“大的很呢,雪也大,我这一路过去,一个人都没碰到,都在家里窝着呢。得亏头先你们爷儿几个勤快,多砍了些柴火,不然如今哪里能烤火呢。”

  淑娴帮杨氏把身后的衣裳捋了捋,“阿娘,二哥咋没跟您一起回来呢?”

  杨氏笑了,“如今雪太大,茂松也不出去了,你二哥好容易找到人玩了,不到人家吃饭他也不肯走的。”

  梅香笑着问杨氏,“阿娘,如何?六婶怎么说的?”

  杨氏想了想才回答梅香,“你六婶说,既然是你娘家的亲堂妹,自然是不差的。等她夜里问过你六叔和茂松的意思,若是都同意,再往你娘家去求亲也不迟。你肚子大了,后头的事情就别管了,要是两边都有意思,交给我来操持,我也赚一坛媒人酒过年喝。”

  梅香笑了,“阿娘赚到了媒人酒,定要分给我一半。”

  杨氏哈哈笑了,“都有都有。”

  杨氏笑过了之后,盯着梅香的肚子看了看,一想到茂源快要成亲了,要不了多久她也会有亲孙子,顿时心里也高兴了起来。

  “等这大雪天过去了,找屠户来把猪牵走,留一头给茂源成亲用。茂源成亲一头猪定是用不完,剩下的留着咱们过年吃。”

  淑娴插了句话,“阿娘,二哥成亲的东西,咱们还没预备呢。”

  杨氏摆摆手,“不急,雪一停,我几天就能预备妥当了。春上你大哥用过的好些东西都能再用的,无非就是准备菜。猪肉是家里的,豆腐是家里的,我办过一次了,这回更快些。等到了过年,你表姐又来了,家里又多个人了。”

  淑娴笑了,“等明年,家里人更多了,还有侄儿们呢。”

  杨氏高兴地咧嘴笑了,“可不就是。”

  梅香在家里才念叨明岳,明岳那里忽然就有信了,可对韩敬杰一家来说,这事儿真说不上是好事。

  明岳十六周岁了,仍旧没说亲,韩敬杰两口子急的什么似的。

  叶氏也跟着着急,明岳是个好孩子,虽说家里穷了一些,可人家一家子都勤快呀。明岳和弟弟整日跟着韩敬杰到处找活儿干,这一二年间,也攒了几两银子。但几两银子对这个家庭来说,真派不上大用场。

  这回下大雪,家里的厨房塌了,正房后面开裂了,韩敬杰找了两个大木桩顶住了,暂时没有问题,但谁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倒了。

  韩敬杰夫妇托人给明岳说亲,说了一年都没成果。人家一看,家里这样穷,一窝子儿子呢,闺女来了还不得受穷受苦。

  柴氏原本想说个和自己一样的,娘家穷,能干能吃苦。可那样人家的女娃,要的聘礼都高。柴氏自己家里当时也是要了好几两银子的聘礼,韩敬杰问韩敬平借了一大半才娶了柴氏。

  夫妻二人如同被压弯了腰,整日愁眉不展。

  这一日,叶氏正在倒坐房里坐着。她和兰香一人掏了个火炉,把脚搁在上头烤,用一件破棉袄包住了腿和火炉,一小会子,里头立刻热烘烘的。

  今儿是背集,南边的小窗户只留了一条缝隙。若有人来打油,会扯一扯外头的绳子,里头的铃铛就会响。

  叶氏正和兰香有一搭没一搭地说闲话,忽然,铃铛响了。

  叶氏拿起腿上的棉袄,起身把窗户打开了,伸头一看,只见周媒婆站在了外头。

  周媒婆笑着和叶氏打招呼,“侄媳妇,老婆子在家闲着无事,来找你闲话来了。”

  叶氏有些纳闷,周媒婆一向是无利不早起,她去谁家,必定就是有目的的。如今自己家里还有两个孩子没定人家,难道是来给孩子们说亲事的?

  不管心里怎么想的,叶氏立刻笑着和周媒婆说话,“婶子能来,我高兴着呢。兰香,快去把大门打开,让你周阿奶进来。”

  兰香跑到门楼把大门打开了,周媒婆进来后笑着对兰香说了句好孩子,然后到倒坐房和叶氏说话。

  自从明朗把学堂接到手之后,叶氏每天都要去学堂给孩子们做晌午饭,兰香也跟着在那里吃。如今家里只有早上和夜里两顿饭,故而厨房里也不再备热水。娘儿两个晌午在学堂里都喝过了汤,临走时用水釜装了一些热水。叶氏吩咐兰香从水釜里给周媒婆倒了一些热水。

  这水釜还是叶氏最近才添置的,贵的很,冬日里可以存热水。有了这个东西,一天到晚都有热水喝。叶氏还想着给梅香也添置一个。

  周媒婆喝了一口热水,开始和叶氏寒暄,“侄媳妇如今的日子真美呀,我老婆子一辈子都想不到了。”

  叶氏忙客气道,“看婶子说的,我也是个种田人,田里地里,哪一样我不干呢。倒是婶子,一辈子不下田地,我们都想不来呢。”

  周媒婆嘿嘿笑了,“都说侄媳妇是个实诚人,我就不拐弯抹角了,我今儿来,是有事情跟侄媳妇说。”

  叶氏忙正色道,“婶子有什么事情只管吩咐。”

  周媒婆笑着看了一眼兰香。

  叶氏想了想,“婶子放心,我这个小女儿,从不到外头多言多语的。”

  周媒婆咧咧嘴,“侄媳妇教孩子,我自然是放心的。我说的不是侄媳妇家里的事情,是我有事拖侄媳妇帮忙呢。不瞒你说,我这里有个姑娘,家里有田地有作坊,但她阿爹命不好,一辈子娶了两个婆娘,就得她这一个闺女。如今年纪到了,想招个女婿。我听说侄媳妇族里有个孩子,很是勤快,因家里穷说不上媳妇。我想请侄媳妇帮我问问,愿不愿意这门亲事。姑娘家里说了,只要是个勤快肯顾家的,穷一些无所谓,她家愿意给三十五两银子的聘礼。”

  叶氏愣住了,半天后问周媒婆,“婶子说的是哪一家?”

  周媒婆斜睨了叶氏一眼,“侄媳妇还跟我装糊涂,你们族里那一家有四个儿子的,听说穷的很,这场大雪一下,房子都塌了。”

  叶氏继续发愣,“婶子,这事儿,这话,我张不开口啊。我知道婶子说的是哪一家,就算女方家里好,可也不能要人家的长子呀。”

  周媒婆嘬了嘬牙,“侄媳妇,我跟你说实话,这是我自己挑中的。我认识这孩子,他时常跟着他阿爹到镇上找活儿干,真是个勤快的好孩子。说真的,也就是这样的孩子,我才敢说亲。要是那些不靠谱的人家,我就算说成了,以后人家姑娘爹娘不在了,欺负人家姑娘,岂不是我造的孽。”

  叶氏心里不置可否,周媒婆居然还能说出这般有良心的话?

  周媒婆又喝了口快凉掉的水,“侄媳妇,我就是请你帮我问一问,若事成,我分你一半媒人钱。”

  叶氏急忙摇头,“婶子,我不要媒人钱。婶子要是能给这孩子说个媳妇,我请婶子喝媒人酒。人家两口子十分看重这个长子,我再不能开这个口的。”

  周媒婆又央求了几句,叶氏仍旧拒绝,周媒婆最后悻悻地回去了。

  周媒婆想把明岳说给人家做上门女婿,她晓得这种事情要挨骂,最后就算说成了,男方家里得了好处,刚开始还好,时间一久,说不定心里还会埋怨你。

  周媒婆想让叶氏帮她问话,就是看叶氏如今身份不一般,谁知道叶氏看着好说话,却抵死不从。

  周媒婆无法,最后只得让小儿子陪着,自己跋山涉水往韩家岗去了。

  柴氏一见镇上的周媒婆来了,顿时心惊肉跳。平安镇的人都知道,周媒婆说亲一说一个准,可她手爪子长,要的媒人钱高。

  不管内心如何忐忑,她仍旧笑着接待了周媒婆。

  周媒婆看了一眼这家,家徒四壁啊,想要给四个儿子都说上婆娘,太难了,不如舍了一个,成全所有人。

  多少穷人家,因为儿子太多,最后总有个把个打了光棍。

  周媒婆先和柴氏你来我往地说了许多客气话,最后渐渐地漏了些话题。

  柴氏脸色很难看,但她不敢得罪周媒婆。

  周媒婆把话带到了之后,让柴氏多想一想,自己又跋山涉水回镇上去了。回去时因路不好走,好悬没摔着。

  周媒婆走后,柴氏眉头锁的能夹死苍蝇。

  明岳是她最看重的长子,她如何舍得。再说了,就算说别的儿子,她一个也舍不得啊。

  可,可就算她舍不得,要怎么办才能给四个儿子都娶上媳妇啊。

  韩敬杰回来后,柴氏把这个事情告诉了他,韩敬杰同样紧皱眉头。

  夫妻两都是一样的心态,舍不得这个大儿子。可周媒婆只给了他们两天的功夫,要是不答应,就丢开此事,要是有意,两天后去找她,她保管能说成。

  韩敬杰和柴氏不想答应,最后,明岳主动找了父母。

  他跪在了父母面前,“阿爹,阿娘,不是儿子想去享福。弟弟们眼见着都大了,我打光棍无所谓,可,房子眼见着要塌了,咱们手里的银钱只能重新盖房子,哪里还能继续给弟弟们说亲。那家愿意给三十五两银子,有这钱,不光可以盖上砖瓦房,还能给弟弟们娶上媳妇,剩下的再买两三亩地,家里以后只会越来越好。”

  柴氏顿时哭了,“我不同意,你是我头一个孩子,死也要死在家里,不许到外面去。”

  明岳红着眼眶看向柴氏,“阿娘,我出去了,咱们一家子都能暂时翻身了。再说了,人家姑娘又不是不好,只是没有兄弟而已。儿子就算不在阿娘身边,对阿爹阿娘的心永远都不会变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