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古典架空 > 卖油娘与豆腐郎 > 第83章

卖油娘与豆腐郎 第83章

作者:青云上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3-12-27 15:07:04 来源:免费小说

  吃饭的途中,黄炎夏先恭贺明朗中了秀才,然后略微提了两句方家,请叶氏帮着问一问,别的倒没多说,主要是唐氏和杨氏陪着叶氏说话。

  梅香随意吃了两口就下桌了,兰香也跟着她去了西厢房。

  叶氏吃了过饭之后就带着兰香回去了。

  作者有话要说:

  亲亲们周末愉快!感谢在2020-03-29 15:08:58~2020-03-30 13:19:07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莫呼洛迦、晓*瑞、9052381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貂貂饲养员 50瓶;29156452 30瓶;我是小小呀 10瓶;lishue 5瓶;繁花梦 4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71章 乔迁宴宾客满门

  叶氏回去后, 夜里就把黄家的意思说给了明朗听。

  明朗想了想,“阿娘,这事儿交给我来办, 我去问问方孝俊的意思。他若愿意, 自然会说给家里人听,他若不愿意,也就不用问方家父母了。只是阿娘,方孝俊比我还大一岁呢。姐夫的妹妹今年多大了?”

  叶氏想了想, “正月过的生, 十二了。”

  明朗点头,“方孝俊说是比我大一岁, 也只是大了三四个月,年龄倒不是问题。姐夫家的妹妹为人如何?”

  叶氏笑了,“你姐夫的妹妹我见过好几回了, 是个乖巧勤快的丫头。只是一样, 她只略微认得几个字,并不像玉茗那样有学问。”

  明朗顿时有些不好意思,“只要认得几个字也行, 以后慢慢学就是了。方家家底太薄,方孝俊考了这几回试,把家里都快耗空了。若是娶媳妇,怕聘礼薄的很。”

  叶氏收敛了笑容, “你姐夫家里也知道方家家底薄, 若是亲事能成,淑娴的嫁妆定然薄不了。多的不说, 供方家小哥多考两回试还是够的。”

  明朗陷入了沉默,他自己有幸, 阿娘和姐姐能干,他从来没为考试的盘缠操过心,如今更是定了先生家的女儿。他和方孝俊好,可方孝俊如今一没过院试,二没定亲,他也为这个同窗着急。若是姐夫家的妹妹贤惠,嫁妆厚,倒是可以一说。

  叶氏有些不放心,“你姐夫家里给他妹妹配送了厚嫁妆,这方家小哥以后要是中了,会不会嫌弃黄家门第低?”

  明朗笑了,“阿娘放心,方家再不是那等人。再说了,方孝俊也是读书人,若干那等忘恩负义的事情,被学政大人晓得了,他的功名也别想要了。况且,这中间还有我和秦先生呢,他也不敢。我就算和方孝俊好,他要是欺到姐夫头上,我也不能答应。”

  叶氏笑了,“我就是这样一说,女孩子嫁人可不就是看老天爷。虽说你姐夫的后娘时常干些糊涂事,但他妹妹是个好姑娘。若能和方家说成这门亲事,以后你和方孝俊的关系也更牢靠一些。你们读书人在外头讲究的不就是先生同窗和同科,你和方孝俊一起读了这么多年的书,要是能联姻,那再好不过了。”

  明朗又笑了,“阿娘如今说话道理特别多。”

  明盛在一边偷偷笑了,“阿娘,这身上有功名大家都抢着要啊。还是先生有眼光,大哥还没中秀才,先把亲事定下了。”

  明朗曲指弹了下他的脑袋,“你好生读书,等你过了院试,能说个更好的。”

  明盛摸了摸头,“我就喜欢姐姐那样的,又好看又能干。”

  叶氏笑了,“好好好,给你说个又好看又能干的。”

  明朗第二天在秦先生家里,趁着吃晌午饭的功夫,旁敲侧击跟方孝俊说了黄家的意思。

  方孝俊沉默了半晌,“明朗,我不争气,没过院试,倒让你替我操心了。”

  明朗忙安慰他,“咱们考院试,也要看学政大人的喜好。你文章功底也不差,只是少了些运气。再熬两年,等后年再去,说不得名次更好。”

  方孝俊笑了,“我倒不怕多熬两年,只是我阿爹阿娘跟着受累,我心里愧疚难安。”

  明朗也沉默了,“前几年我小,什么都干不了。我姐姐本该待字闺中,可她为了这个家,不管别人的风言风语,一力挑起了家里的大梁。如今我侥幸过了院试,万分庆幸自己当初没有为了逞能回家。等你以后功名越来越高了,你才有能力报答他们。这会子就算你不考了,你什么都做不了,还让他们之前的心血都白费了。”

  方孝俊夹起一筷子菜吃了,“黄家的事情我没有意见,我回去和阿爹阿娘商议。黄大哥一路照顾我,是个妥当人,听你说他妹妹贤惠能干。娶妻娶贤,门第什么的,不怕你笑话我,我哪里有脸面去挑剔人家的门第呢。再说了,你小小年纪中了秀才,以后考举人也不是难事,你姐姐都能嫁到黄家,可见黄家人品不错。再者,黄家家底厚,我家里清贫,我如今还没个正经功名,就更不敢说门第的话了,我还怕黄家嫌弃我穷酸呢。”

  明朗笑了,“我家里的事情你也晓得,姐夫对我家里恩情重,他在我心里如兄如父。若是亲事能成,咱们两个以后也算一家人了。”

  师兄弟二人一边吃饭一边说了许多知心话。

  方孝俊夜里回去就和父母说了这件事情,方家父母虽然有些遗憾儿子不能娶个读书人家的女儿,但他们心里都清楚,儿子都十五了,不能再等了。可着整个平安镇,有几个读书人家的女儿呢。大多数都是大字不识,如黄家姑娘那样多少还认两个字的,就算是少有的了。

  方父问方孝俊,“你是如何想的?”

  方孝俊想了想才回答父亲,“阿爹,听说黄家姑娘贤惠能干,儿子无能,一直在家里吃白饭,若是能得个贤妻,也能跟我一起孝敬阿爹阿娘。”

  这中间的利害关系,方父比方孝俊还清楚。黄家许诺嫁妆厚,就是存了支持儿子继续读书的意思。

  方父叮嘱儿子,“你若决定了,我们就上门提亲,只一样,既然决定结亲,以后咱们就要好生对人家。总不能如今人家陪了厚厚的嫁妆来了,你以后发达了就翻脸不认人了。”

  方孝俊急忙摆手,“不会不会,儿子岂是那等狼心狗肺的人。”

  方家只有十几亩地,方孝俊上头还有个哥哥,家里出息少,供他读书十分不易,若能得黄家资助,儿子以后才能走的更远。

  方父方母一合计,成,就黄家了。

  方母亲自来请叶氏保媒,叶氏自然愿意成人之美。

  双方都有意,且方家虽然银钱不厚,但求亲时诚意足,叶氏来回跑了两趟,两家就把亲事定下了。

  淑娴本来并不知道这回事,但黄炎夏想着这是女儿的终身,还是问了问她的意思。

  淑娴扭捏了半天,看着阿爹阿娘和哥哥嫂子们都盯着她,顿时更害羞了,“我,我听阿爹阿娘的。”

  杨氏拉起女儿的手,“按理来说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咱们家你两个哥哥说亲都是自己拿的主意,没道理到了你这里就我和你阿爹一手包办了。我跟你说清楚这里头的事情,方家家底薄,好在方家为人厚道,方家小哥读书虽然不如明朗,再熬几年估计也能得个功名。若是给你说个家底厚的,怕就不是读书人了。但若是去了方家,等方家小哥有了功名,你身份就上去了。这实惠和名声,暂时咱们只能挑一样。”

  梅香诧异地看了一眼杨氏,这个一向爱干糊涂事的婆母,居然能说出这么一堆的道理。

  淑娴捏着帕子想了半天,“阿娘,要是,要是咱们家供他读书,等他有了功名,会不会嫌弃我?”

  杨氏一拍桌子,“他敢!我剥了他的皮!”

  梅香下了一跳,黄茂林立刻拍拍她的手,“淑娴不用担心,读书人重名声,谁也不敢做这样的事情。再说了,我和你二哥又不是死人。”

  杨氏满意地看了黄茂林一眼,“看我,慌里慌张的,倒把梅香吓着了,没事吧?”

  梅香摇头。

  淑娴又开始扭帕子,“那,那就方家吧。只要不是穷的吃不上饭了,家底薄一些厚一些又无妨。”

  杨氏心里嘀咕,你年纪小,不晓得家底薄的苦楚,一文钱难倒英雄汉。

  她脸上仍旧笑着,“那就说好了,当家的,等方家来人,我就答应了?”

  黄炎夏嗯了一声,“行,茂林媳妇,以后你多教教你妹妹,除了做饭做针线,再多教她认几个字。明儿我也去买些纸笔回来,你问你弟弟借两本女娃家读的书来,让她跟着学一些。”

  梅香忙点头应了。

  说定了两家的亲事之后,叶氏开始忙着搬家了。

  镇上的房子早就准备好了,上的漆也干了,新添置的家具直接摆了进去,只需要把韩家岗一些东西拉过来就是了。

  头先上梁的时候,因为韩家岗离这里远,叶氏当时只象征性地让明朗祭拜过了土地神,并未撒梁。

  这一次乔迁之后,家里要大摆宴席,一是将撒梁的事情认真办一下,二是庆贺乔迁,第三是最重要的,庆贺明朗中了秀才。

  叶氏本来想单独给儿子举办一次酒席,明朗拒绝了。秦先生中举,也只是请了几个同窗和学生,他不过是中个秀才而已,倒不必大张旗鼓。两样事情合在一起办酒席,最好不过了。

  叶氏找了韩敬奇和韩敬杰两家人帮忙,拉了两辆车,跑了四趟才把家里东西都拉了过去。

  叶氏走前把家里都安排好了,剩下的五亩田交给韩敬杰种,韩家送菜的事情都交给了周氏。与娘家人商议后,两家把摊位退了,杜氏和周氏一起往那几家送菜。

  叶氏彻底断了卖菜的营生,这几年,她风里来雨里去,靠着卖菜也挣了一些银子,但跟家里油坊比起来,这都是小利。

  如今家里搬到镇上去了,叶氏就可以坐在家里等客人上门换油。

  叶氏力排众议把油坊搬到了镇上,族里有人非议,叶氏宁可把油坊的分成让给外人,都不肯给自家人占些便宜。

  梅香出嫁了,对族人来说就是外人了。但对叶氏来说,梅香是她的女儿,是她头一个孩子,是在她人生最艰难的时刻拉着她往前走的知己。没有梅香,就没有家里的今天。

  明朗中了秀才,秦先生中了举人,叶氏说话的底气越来越硬了。她从不会在族人面前耀武扬威,但谁若还想像以前那样动不动就想来拿捏娘儿几个,叶氏会毫不犹豫地决绝他们的非分之想。

  她说把田地给韩敬杰就给韩敬杰,她说把送菜的买卖给周氏,董氏气歪了鼻子也没用。

  她第一步先把油坊搬到镇上,她自己仍旧和女儿一起干,她自己当家,旁人也说不了什么。等日子渐渐久了,她在镇上站稳了脚跟,到时候把油坊全部传给女儿,韩家里也没人能管得了她了。

  叶氏心里也清楚,两个儿子以后都不会靠着油坊来过日子,那她当然要传给自己的女儿了。再说了,论起榨油,也没几个人比梅香更精通。

  叶氏把东西拉到镇上后,花了几天的功夫,自己慢慢把东西理好了。

  到了镇上,家里开支必然会变大,叶氏开始精打细算。

  好在家里有存粮,米面油都不用费钱,就是需要买菜吃了。

  卖了几年菜的叶氏非常不适应买菜吃,她想找一块菜地种菜,但一时半会的哪里好找呢。且这附近能种菜的地方也不多,基本都是有主的。

  安定下来后,叶氏先拜访了左邻右舍,立刻又开始着手准备家里的乔迁宴。

  买菜、找大厨、借桌椅板凳……

  到了乔迁宴那一天,韩家新房里宾客盈门。

  韩氏族人一大早扶老携幼都来了,各路亲朋好友也先后到来。

  梅香来的不算早,黄茂林陪着她一起来的。黄炎夏和杨氏也来了,淑娴和黄茂源倒没来。叶氏挑了个背集的吉日办宴席,就是怕这头办着宴席那头有顾客来买油。

  梅香一进屋就被叶氏带到女客里坐下了,众人听说她有了身子,都肯照顾她。特别是秦太太,一落座,就拉着梅香的手不停地夸赞。

  “真是个好孩子,能干又孝顺,你家里若没有你,哪里能有今天呢。我们茗儿小,不大懂事,以后你多教教她一些人情世故。我就盼着她能跟你一样,这样我就放心了。”

  梅香有些不好意思,“大娘夸得我都坐不住了,妹妹识文断字,比我有学问,我不过是会干些家务活罢了,不值得一提的。”

  秦太太又拍了拍她的手,“咱们女人家,又不能读书考科举,能干好家务活就是顶顶好的了。你们姐妹两以后常见面的,多在一起玩一玩。我家里就她一个女儿,她整日都想有个姐妹呢。”

  梅香笑了,“我也想多跟妹妹说说话呢。”

  玉茗笑着给梅香端了一杯热水来,“姐姐喝口热水,这会子离吃饭还早呢,姐姐饿不饿?”

  梅香立刻接过了热水,“妹妹快坐,不用忙活,咱们一起说说话。”

  玉茗笑着坐在梅香旁边,细细问过了她近来的起居,吃不吃的下饭,夜里睡觉安稳不安稳,看她的表情,不似作假。梅香心里更高兴了,拉着她的手一直絮絮叨叨地说话,从花样子到做菜,又说到家里盖房子的细节,玉茗一直认真听,时不时问两句,姑嫂两个说的和谐的很。

  秦太太就在一边温和地笑着,见女儿的大姑子并不似外头人说的那样,心里忍不住咒骂那些嚼舌头根子的人。娘儿两个撑起家业多不容易,还能供两个孩子读书,这样值得人敬佩的母女两个,那些短命鬼儿倒往人家身上泼脏水。

  正说着话,外头忽然热闹了起来。

  今儿的重头戏第一样就是撒梁,韩敬堂带着韩敬义和韩敬奇沿着梯子爬到了房顶上,底下人把一筐馒头、一筐花生、一筐果子和一大包糖一起送到了房顶上。

  吉时一到,韩文富一声令下,屋顶的三个人开始往下面撒东西。等候在下面的小孩子们立刻疯抢起来,谁先抢到就是谁的。

  屋顶上三个人撒一阵歇一阵,这样耗的时间久一些,显得主家富裕。

  刚开始只是小孩子们抢,等撒到一半,连一些妇人都加入了进去。

  撒梁就是图个热闹,抢的越疯主家越高兴。

  小孩子们把抢到的东西往怀里一揣,继续抢。有个年纪太小的小男娃,才抢到手的东西又被大孩子们抢走了,立刻坐在地上哇哇哭了起来,模样好不可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