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古典架空 > 卖油娘与豆腐郎 > 第38章

卖油娘与豆腐郎 第38章

作者:青云上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3-12-27 15:07:04 来源:免费小说

  叶氏忙起身,客气道,“嫂子客气了,茂林是个好孩子,他也没少帮我们呢。”黄家还没正式上门提亲,两个人暂时就装作普通相识,只字不提亲事。

  杨氏笑得越发灿烂,“这样才好呢,以后更能相互照应。”

  叶氏也含糊着应了,旁边的杜氏也起身打招呼,并把自己的凳子搬给杨氏坐。

  杨氏急忙摆手,“二位不用客气,我是去刘家买东西,来看看茂林,见到二位我就觉得亲切,过来打个招呼。你们忙吧,我带着丫头先回去了。回头有空,咱们再好生聚一聚。”

  叶氏和杜氏也不强留她,双方别过,杨氏又回到对面去了。

  黄茂林打发继母和淑娴一起回去了,他看见妹妹头上的花,眼珠子滴溜溜地转。

  等杨氏走了,杜氏小声和叶氏说话,“妹妹,这个杨氏,看着倒是和气。若是真和气倒也罢了,就怕是个笑面虎,那咱们梅香可要当心了。”

  叶氏心里也有些担心,看了看对面的黄茂林,“不怕,只要女婿好,一个继母,又不是亲娘,到时候小两口有了孩子,自然是婆娘和孩子亲,这个里外还是分得清的。况且,黄家还是黄掌柜当家呢。茂林有手艺,又能干,是个好孩子。若错过了这个,梅香说不更好的人家了。除非一直等,等到明朗有了功名,但那要等到猴年马月去了。”

  杜氏点点头,“妹妹说的也有道理,就算这婆娘表面爱装个好人,总比连好人都不装的要好。只要大面上过得去,她也掀不起太大风浪。”

  叶氏沉默了半晌,悠悠说道,“熬到分家就好了,我就不信,她放着亲儿子不跟,要跟茂林一起过。”

  杜氏心里想黄掌柜肯定是要跟大儿子的啊,难道两口子要分开。但她又不好直接说出来,唉,这亲事,哪有十全十美的呢,总会有些不如意的地方。只要女婿好,旁的,次一些也无妨。

  杨氏回家后,黄炎夏正在院子里忙活。家里有作坊,每日都有许多琐碎的事情干不完。

  见杨氏母女回来了,黄炎夏问她,“买好了?”

  杨氏笑着嗯了一声,“当家的,今儿我带去二两三钱银子,买簪子花了二两二钱,刘家的绢花好看,我给淑娴买了一朵,给韩家丫头也买了一朵,一朵四文钱,还剩九十二文钱呢。这刘家也是呆板,一文钱的利都不肯让。”

  黄炎夏看见女儿头上那朵石榴花,笑了,“这花真好看。”

  淑娴抿着嘴笑了,“阿爹,什么时候去韩家?我能去吗?”

  黄炎夏是个疼孩子的人,淑娴乖巧听话,又是唯一的女儿,他从不大声对她说话。听见女儿这样问自己,他也低下了声音,“得先找人去韩家传话,咱们家定好去提亲的日子,然后才能去,不能呼啦吧就去了。提亲时你就别去了,等过几日你哥哥定了亲,就是一家人了,你若是想去,随时都能去,也能让你韩姐姐到咱们家来玩。”

  淑娴想了想,“听说韩姐姐家里活多,她忙的呢。”

  黄炎夏笑着对女儿说道,“那倒无妨,你可以跟你哥哥一起去玩。你成日一个人在家里,也去找族里那些姐姐妹妹玩玩。”

  杨氏见父女两个说的高兴,把那簪子拿出来给黄炎夏看了看,“当家的你看,这簪子是梅花样的,和媳妇的名字都一样。”

  黄炎夏笑了,“你有心了,茂林晓得了,定会感激你的。前儿他还跟我说呢,让我告诉你,你别担心。他虽然不是你亲生的,但总归是一家人,弟弟妹妹可是亲的。”

  杨氏眼神闪烁,“这孩子,这样掏心窝子的话倒要当家的传给我听。”

  黄炎夏低头干活,“这么大的孩子,正是要脸面怕羞的时候,能说这话已经很不错了。”

  杨氏笑着收起了簪子,“那倒是的。”

  夫妻两个说了一阵子闲话,杨氏把簪子送回房,趁着黄炎夏在院子里忙活,从房内一个隐秘的地方掏出一个小匣子,往里面塞了块约莫一两重的碎银子。

  黄家动作快,再次托李氏上门与韩家通气,定了个好日子,预备上门提亲。

  到了提亲那一日,黄炎夏叫上了自己的亲大哥黄炎斌和大嫂唐氏,带上杨氏和黄茂林一起,先去镇上找了周媒婆,带了一些尺头、二斤糕点和二斤肉,然后往韩家岗去了。

  叶氏得到了消息后,今儿哪里都没去,一大早和梅香一起把家里家外收拾的干干净净,等吃过了饭,把几个孩子收拾的体体面面的。

  庄户人家虽然规矩没有那么重,但韩敬平毕竟不满周年,这个时候定亲,还是不能太打眼了。若不是梅香才退过亲,叶氏定要再拖一拖才行。

  退了亲之后,男女双方其实都憋着口气,谁先定下合适的人家,谁就能免受口舌的压力。为了这个家,梅香没少遭受风言风语,故而叶氏做主,在热孝里把亲事定下,等梅香十六岁时,韩敬平满了四年了,到时候再出门子,也算守了四年父孝,谁也没得挑。热孝里成亲的都有,别说定亲了。

  梅香夏日的裙子也就那三两套,叶氏挑了那套黄色的,给她戴上银耳钉,腰上系一条帕子,给她脸上涂了香膏子,头发上摸了头油,收拾的干净清爽。

  收拾好了几个孩子,叶氏让梅香先去了趟茅房,然后就把她关在了房里。

  叶氏又嘱咐明朗,“今儿是你姐姐的好日子,你也别读书了。你们就在堂屋看着妹妹,我去请人来,一会子黄家来人了,你帮着招呼客人。”

  明朗点头应了,叶氏出门去叫人。

  黄家今儿要来提亲的事情,叶氏提前通知了大房和二房,韩文富和韩文昌必定也是要请的。

  叶氏先去了大房,崔氏是梅香的亲祖母,自然是要到场的。

  见老三家的来请,崔氏撇了撇嘴,“这亲事又是你们私自定下的,也没问过我老婆子,来叫我作甚?难道让我去收聘礼?”

  叶氏陪笑道,“阿娘说笑了,今儿不过是来提亲,哪里就这么快扯到聘礼了。再说了,咱们家嫁女儿,聘礼自然是都给孩子带过去的。”

  这话说的韩敬义和董氏脸上不大自在,大房两个女儿的聘礼,可没少被他们克扣。大女儿还好一些,因是头一个孩子,嘴巴巧,敢说会说,大房两口子不敢克扣狠了,多少给她带了一些回去。这也是常理,庄户人家养女儿,账算得精细,谁也不愿意做赔本买卖,大面上过得去就行。

  轮到春香就可怜了,因她是个丫头,且头上已经有个姐姐了,出生时遭到崔氏和韩敬义夫妇的百般嫌弃,糊弄着养大了,一向不得宠爱,胆子也小。她婆家就是看中她老实才来提的亲,就那么点子聘礼,都被大房克扣完了。等春香出门子,到时候还不晓得这两口子怎么圆这个脸。

  崔氏哼了一声,“我老婆子今儿身上不爽利,且歇一歇再说。”

  叶氏忙惊道,“阿娘哪里不舒服?是我的不是,不晓得阿娘身子不爽利。既然阿娘去不了,这也没得办法,我去请二婶和七婶去吧,等事情忙完了,我再来看阿娘。大哥大嫂今儿要是有空,也去坐坐。我还要去叫人,就先走了。阿娘,您老好生歇着。”

  叶氏说完,笑眯眯地走了。

  崔氏气结,她不过是拿个乔,这憨婆娘居然当真。这,若让苏氏和欧氏占了先,我老婆子的脸往哪里放。崔氏心里清楚,只要苏氏去了,就可以代表韩家所有女眷,她去不去已经不重要了。

  崔氏气得拍了下桌子,在家里磨蹭了许久,最后还是觉得面子重要。和老三家的拿乔是自家的事情,但今儿若她和大房不去,外人定然猜测她的几个儿子不合,连孙女的婚事都不通知她,到时候就丢脸了。

  想通了之后,崔氏立刻起身回房换了衣裳。带着韩敬义和董氏,呼啦啦一起往三房去了。

  等崔氏到三房时,韩文富和苏氏、韩文昌和欧氏以及韩敬奇夫妇都来了。周氏还把莲香带来了,正在西屋陪着梅香。

  崔氏才一进门,叶氏立刻慌忙上前扶着她,“阿娘,您今儿身上不利索,怎地还是来了?我还说等事情办完了,我带着孩子们去看您呢。”

  众人都起身和崔氏打招呼,韩敬义夫妇也和两家长辈见礼。

  苏氏笑得温和,看向崔氏,“二嫂,您哪里不舒服?来,跟我们坐一起,咱们老妯娌一起说说话。这上了年纪就是这样的,身上病痛不断,医也医不好,只得慢慢苦熬。”

  苏氏身子不好,大伙儿都知道,人家却二话不说就来了。崔氏整日活蹦乱跳的,今儿倒不爽利了。众人都明白她又在拿乔作妖,也不点破她。好在她还没糊涂到家,知道家丑不能外扬。

  崔氏尴尬地笑了一声,坐在两个妯娌之间。欧氏是她亲妯娌,最了解她,似笑非笑地看了她一眼,并不曾说话。公婆不在了,大哥也死了,你个贱人就整日作天作地。儿子们被你作的一盘散沙,你自己倒是越吃越胖了。哼,当年若不是我没有年纪合适的儿子,小姑子那里还能轮得到你。

  苏氏是族长太太,一向心宽,从不计较这些小事情,仍旧温和地和二人一起说话。

  叶氏忙着给众人上茶、上点心,明朗在一边伺候着几位长辈。梅香,梅香一直在房内。

  才说了一会子话,忽然听见院子里有个女声笑着喊韩家娘子。

  叶氏忙出去看,只见镇上的周媒婆身后跟了一群人,带了礼物,正站在院子里。

  还没等叶氏开口,周媒婆笑着拉住叶氏的手,“韩家娘子,喜事喜事。”

  叶氏笑着对周媒婆说道,“婶子和诸位大老远的来,先进屋喝杯茶吧。”

  杨氏妯娌二人与叶氏笑着打招呼,屋里面,韩敬义兄弟出来了,把黄家兄弟一起迎了进去。

  黄家人又给诸位长辈见礼,双方寒暄过后,分宾主坐下。

  周媒婆喝了口茶之后,就开始发挥她的特长,“韩家娘子,诸位,听闻贵府千金待字闺中,黄家也有少年郎业已长成,欲聘贵府千金为妻,今儿少年郎也来了,韩家娘子好生看看,你们两家门当户对,孩子都个顶个的好,定是门好亲。”

  周媒婆知道两家已经通了气,她就是个摆设,传个话而已,这会子好话不要钱似的往外倒。别看周媒婆不识字,但她是经年的媒婆,很能拽文,经常一通话唬得一些没见识的人一愣一愣的。

  周媒婆一席话说完,叶氏看向了苏氏。崔氏又生气,我是你正经婆母,你看她作甚。

  黄炎夏不等叶家人说话,自己先开口了,“诸位长辈,韩家弟妹,我们家是诚心求娶,还请应亲。”

  韩文富笑了,“大侄子远道而来,先歇一歇,稍后再议也不迟。”

  女方家要表示矜持,这样的态度也正常。

  黄茂林今儿也是个摆设,跟在长辈们身后一句话不说,只管端坐在那里,谁看他都冲人笑。

  韩家人都认得他们父子,倒也不生疏,很快就一起说家常。就这两天,已经有人家开镰了,很快,各家都要一头扎进田里,面朝黄土背朝天收割稻子。一年两次紧张的农时,家家户户都非常重视。

  汉子们说的热火朝天,妇人们在苏氏的带动下,也没冷过场。苏氏虽然温温柔柔,不像崔氏那样咋咋呼呼,但她一向以理服人。在关键的问题上,她从不退缩,也不让步。处理族里妇人之间的争端时,她能抓住关键,该打打、该罚罚,她罚起人来,那可是毫不留情,跟韩文富一模一样。

  双方一起说了一会子话之后,叶氏起身,与众人打过招呼后,准备去厨房准备晌午饭。

  黄茂林的大娘唐氏见叶氏起身去厨房,就知道今儿这门亲成了。时下规矩,若有心应下亲事,女方家自然会留饭,若无心,就敷衍了事,男方会知难而退。

  唐氏忙起身,“弟妹,我与你一起去吧。”

  周氏忙按下唐氏,“上门是客,怎能劳动您动手。”

  说完,周氏对董氏说道,“大嫂,您是长嫂,您在这里陪着诸位长辈说话,我跟三弟妹去准备晌午饭吧。”

  周氏说的正合叶氏意,她一个人做这么多人的饭,还真有忙不过来。平日有梅香帮忙,今儿她不想让梅香下厨。她一向与周氏交好,也不想和董氏一起做饭。

  妯娌两个一起往厨下去了,叶氏笑着感谢周氏,“多亏了有二嫂了,不然我一个人长八只手也要抓瞎。”

  周氏摆摆手,“嗨,咱们两个还说甚。以后我们莲香出门子,你做婶子的想偷懒我也不答应呢。”

  妯娌两个一边哈哈笑一边准备晌午饭。

  叶氏提前准备了许多饭菜,在询问过苏氏的意见后,叶氏预备今儿晌午备两桌席面,男一桌女一桌,两桌上用一样菜,男客桌上再加一坛子酒。

  叶氏自己买了一条肥瘦相间的上等五花肉,杀了两只公鸡。这个季节,天天都有人在青石河里或水渠里逮鱼,有些人家嫌吃鱼费油,叶氏用鸡蛋和人家换了两条大鱼。有了这三样硬菜,再把黄家带来的肉切一部分,和着缸豆、青豆、辣椒和茄子炒,哪一样拿出去也不丢人。再把那黄瓜、韭菜和鸡蛋一起各炒两样,空心菜和苋菜清炒,一个桌上上一盆番茄汤,每个桌都能凑齐十几个菜,招待最贵重的客人也不过如此了。

  因要分两桌,叶氏提前把西厢房那一间空屋子收拾了出来,从隔壁明锐家里借了一个八仙桌和四个条凳。

  叶氏掌勺,周氏帮着烧火打下手,该择的菜叶氏都提前准备好了,做起来快的很。每样菜她都按两个桌的分量来做,做好了直接装盘。

  梅香在房里带着妹妹和莲香一起说话。

  莲香悄声对梅香说道,“三姐,黄家姐夫个子真高。看着瘦,每日竟让能挑着豆腐担子走那么远。”

  梅香笑了,“别瞎叫。”

  莲香用手帕捂着嘴吃吃笑了,“三姐还跟我弄鬼,头先他每隔一天到三姐家里干活,我都知道了。幸亏他及时来提亲,不然那些长嘴巴的人又要说三道四了。”

  梅香用手指头点了点她的额头,“那些人嘴巴不好,别跟她们学。我头先给你的花样子,你都看明白了没?”

  莲香直摇头,“那么多,且得看一阵子呢。”

  说完,她忽然低下头,凑到梅香耳朵根子旁边说悄悄话,“三姐,我听说茴香那里有个并蒂莲花的花样子,三姐要不要学一学?”

  梅香斜眼腻她,“你想学就去学,带上我作甚。”

  莲香忙甩了甩手帕,“嗨,我一时半会又用不上。三姐这说了人家,马上不就要给姐夫做衣裳鞋袜,再做个荷包什么的,总得有个应景的花样子,这并蒂莲不正正好。”

  梅香伸手去拧她的嘴,“把你这巧嘴分一丁点给春香姐姐就好了。”

  莲香一边笑一边闪躲,“春香姐姐也太老实了,大娘整日心里不顺气就打她,整日跟个丫头似的。还不如赶紧嫁出去,早日在婆家生两个儿子,站稳了脚跟,不比在大娘手底下好。”

  梅香立刻笑骂她,“快些住嘴,什么生儿子不生儿子的,让二伯娘听见了,看不打你。”

  莲香性子爽快,哈哈笑了,“这还是我阿娘跟我说的呢。”

  姐妹两个说话的功夫,厨房里,叶氏妯娌两个齐动手,很快就备齐了两桌菜。

  晌午饭准备好了之后,收拾桌椅,请长辈和客人上座。男客这边,韩文富、韩文昌带着韩敬义兄弟招待黄家兄弟和黄茂林,明朗也被拉上了桌,挨着黄茂林坐。

  女客那边,苏氏和崔氏、欧氏陪着黄家妯娌以及周媒婆,叶氏往梅香屋里送了饭,让她别出来,带着两个妹妹在房里吃。

  叶氏怕梅香今儿要出来接受,在梅香房里隐秘的角落里放了个带盖子的小马桶。那小马桶涮洗的干干净净,还放在太阳底下晒了一下午,一点味道都没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