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古典架空 > 卖油娘与豆腐郎 > 第194章

卖油娘与豆腐郎 第194章

作者:青云上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3-12-27 15:07:04 来源:免费小说

  李先生笑了,“愿意做官学也行,住我家里也行,我家离官学近的很。”

  梅香看向黄茂林,黄茂林却看向慧哥儿,“你想不想去?”

  慧哥儿有些犹豫,“儿子想去,可是儿子走了,弟弟妹妹还小,阿爹阿娘身边没人照顾。”

  黄茂林笑了,“你只管去你的,我与你阿娘身子骨还好得很,暂时不需要你照顾。”

  说完,他又看向李先生,“亲家母,一事不烦二主。既然慧哥儿交给了你,我想再请您帮个忙。”

  李先生点头,“亲家只管说。”

  黄茂林把泰和叫了过来,“亲家母大概也知道了,我这儿子天生神力。在这个小县城,不免埋没了他,先生看能不能帮忙找个懂拳脚的师傅来教导他。”

  李先生把泰和叫了过去,问了许多问题,心里大概清楚了泰和的水平。

  “亲家放心,我回去之后就操办此事,年后必定有回音。慧哥儿要是跟我走,过年就回不来了。”

  黄茂林摆摆手,“亲家母那里也不是外人,就让他留在省城过年。”

  青莲一直呆呆的坐在一边,哥哥要走了,长俊哥也要走了。

  梅香看见女儿这副惆怅模样,心里十分心疼。李先生看见儿子呆呆的样子,心里也很难过。

  小儿女好了这几个月,忽然间说要分开,岂不比刀割还难受。

  李先生张了张嘴,又闭上了。她想说让青莲一起去,但儿媳妇没过门,总不好住到婆家去。

  说定了事情之后,梅香火速给慧哥儿打包行李,又给了他一些钱,让他跟着李先生走了。

  青莲萎靡了好几天,整天食欲不振,精神不好,做什么都懒懒散散的。

  黄茂林心疼女儿,偷偷与梅香商议,“过完年咱们去一趟省城好不好?咱们还没看过孟家到底什么样,不了解一番,怎么敢把女儿嫁过去。”

  梅香点头,“好,去看看孟家,再看看官学。说起来,我还从来没有去过省城呢,这回一定要去好生逛一逛。”

  黄茂林搂过梅香,“咱家虽然没有孟家富裕,去省城玩一玩的银子还是有的。把青莲和泰和都带去,咱们一家子一起玩。”

  夫妻二人说定了之后,梅香立刻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女儿。

  青莲高兴得双眼发亮,“阿娘,我也能去吗?人家会不会说我不知规矩。”

  梅香摸了摸女儿的头发,“怎么会,你是跟着父母去看望哥哥,旁人说不上嘴。”

  青莲又红了脸,“那我要不要准备什么?”

  梅香想了想,“给你哥哥和长俊一人做一身衣裳,配一个荷包,再做两双鞋子和两双袜。”

  青莲立刻高兴的去准备东西。

  看见女儿忽然有了精神,夫妻二人终于放心了。

  既然决定要去省城,梅香给李先生去了信,请她帮忙租几间屋子。

  时间一晃而过,年后刚过完正月,一家人就往省城去了。带了许多东西,穿的都很朴素,假装是去探亲。

  一路坐着马车,路过府城的时候,黄茂林还带着妻儿去拜访了胡老爷。

  一家子到省城时,刚进城门,慧哥儿老远就看见了父母,狂奔过来。

  “阿爹,阿娘,青莲,泰和!”他一边跑一边喊。

  等慧哥儿到了眼前,梅香拉住儿子的手,一边哭一边笑,“我儿好不好?阿爹阿娘来看你了,弟弟妹妹也来了!”

  慧哥儿也红了眼眶,他长这么大第一次离开父母这么久。李先生虽然待他温柔和善,孟家也样样都好,但他心里还是惦记自己的父母家人。

  接到信之后,郎舅二人都非常高兴。估摸着日子,慧哥儿和长俊请了三天假,一起蹲在城门口。眼见着最后一天就要过去了,郎舅二人心里十分失望,哪知忽然间就在人群中看到了熟悉的人。

  慧哥儿和梅香母子二人相见亲热,长俊给岳父岳母鞠躬行礼,又偷偷拿眼去看青莲。

  见过面之后,黄茂林问长俊,“我们晚上住在什么地方?”

  长俊笑着回答,“阿娘说了,一定要让岳父岳母住到我家里去,我要是不能劝动你们,就不用回家了!”

  梅香擦了擦眼泪又笑了起来,“你阿娘说话还是这么风趣!去就去吧,我们远道而来,住到亲家家里去也不过分,正好省些房钱,听说这省城住房贵的很。”

  长俊和慧哥儿带着黄家人一起回了孟家。

  到了家门口一看,嚯,好气派的宅子。

  门口有仆人赶忙上来迎接,“大爷,姑舅爷,太太在家等着呢!”长俊回身请黄茂林夫妇先进。

  梅香一路走一路看,进了大门,绕过两处月亮门,到了垂花门,进去之后走了一小段路,又是一个垂花门,进去之后才是李先生住的地方。看来这是院子套着院子,一道门拦着一道门,果真是大户人家的做派。

  李先生已经站在廊下,见亲家来了,赶紧过来迎接,“亲家和妹妹来了,快到屋里坐。”

  梅香和李先生相互行礼,黄茂林也对李先生拱手,“劳动亲家母了。”

  李先生旁边有个年轻的妇人,“婶子盼了好多天,总算把人盼来了,亲家老爷和亲家太太快进吧。”

  黄茂林有些拘谨,倒不是说他被孟家的气势所震慑,而是考虑到李先生寡妇的身份,他一个亲家公,往守寡的亲家母院子里来,虽然有梅香作陪,他也不敢放肆,一直低垂着眼神,不乱看,也不多说。

  众人在屋里说了一阵子话之后,李先生吩咐长俊,“带你岳父和慧哥儿去前院儿,请你二伯和四叔来作陪。”

  黄茂林如蒙大赦,赶紧跟着长俊走了。

  李先生拉过青莲的手,“几个月不见,青莲又长高了。”

  青莲有些羞涩,“先生好不好?我给先生做了身衣裳,还做了些功课,请先生帮我查看。”

  李先生笑着点头,“好,先住下来,功课的事儿明儿再说。这是你五嫂子,我请她来帮忙的。”

  孟家五嫂子知道这是李先生的儿媳妇,很客气的带着青莲去客房休息,又让丫头们打来了热水给青莲洗漱。

  李先生和梅香继续寒暄,“妹妹好不容易来一趟,定要多逛一逛。就住在我家里,吃的喝的用的,妹妹不用担心。咱们又不是外人,不用讲那些客套话。我家里别的没有,空屋子最多。你们来了,家里都多了些热乎劲儿。如今我上无公婆,什么事都是自己做主,妹妹只管当自己家里一样。”

  梅香笑着点头,“姐姐家里真大,那我就不客气了。”

  李先生先让人伺候黄家人梳洗换衣裳,又准备了丰盛的酒席给他们接风,还请了关系要好的族人来作陪。

  第二天,李先生把家里的管家还给黄茂林夫妇,陪着他们到处逛一逛。长俊和慧哥儿去学堂了,但晚上人仍旧会回来。

  梅香果真到处逛,她也不怎么买东西,东看看西看看,就图个高兴。

  “原来省城里这么热闹啊,这一比起来,咱们荣定县就差了很多。”

  黄茂林笑了,“当初咱们刚到县城的时候,觉得韩家岗和大黄湾差了许多,如今再一看,县城里也不怎么样嘛。”

  一行人在一家茶楼里停了下来,黄茂林请管家喝茶,管家推辞不掉只得遵从。

  黄茂林和管家说笑,梅香带着女儿一起喝茶吃果子,泰和在包间里跑来跑去的。

  逛了大半天,一家人又回到孟家去了。

  李先生给他们一家子安排了个单独的大院子,方便他们一家子说话。慧哥儿本来和长俊住在一起,这几日也搬了过来和父母一起住。

  李先生并不去打扰她们,只每日让人用心准备饭菜伙食。

  长俊每日下学后都会过来看一看,梅香有时候会把他打发到西厢房和青莲一起说话,但如月会在一边守着。

  长俊这几日看到青莲就变得嘴笨,除了笑,就是点头。他渐渐通了人事,总是在梦里梦见一些自己平日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青莲快十三岁了,小小少女身段开始变得玲珑有致,五官也更加精致,睁着眼睛看着他的时候,长俊感觉自己魂儿都要被吸进去了。

  如月虽然在一边看着,但她又不傻,经常一个人端着一盘果子到一边吃。

  这个时候,长俊就会炸着胆子去拉青莲的手,有时候什么都不说,有时候说两句让青莲想捂住他的嘴的话。

  黄茂林每次看到长俊去了西厢房,就开始两眼一直盯着这边。

  梅香笑着打趣他,“真是二十年媳妇熬成婆,以前自己成日家偷偷摸摸的,如今看着女婿就跟看贼似的。”

  黄茂林想到自己以前去韩家时,背着叶氏对梅香动手动脚的事情,心里就很不放心,生怕女儿吃了亏。

  梅香总是拉住他,“你别跟个阎王似的,他们多久没见面了,让他们好生说说话。你怎么又忘了,前一阵子青莲跟掉了魂似的,你不让他们多说几句话,回头又这样,你又心疼。”

  黄茂林只能叹口气坐下,“养女儿真难。”

  梅香却岔开了话题,“等下回慧哥儿回家,让他也去秦家住几天。”

  这是后话了。

  西厢房中,青莲红着脸拍开了长俊的手。长俊又去拉青莲的双手,把她拽到自己面前,四目相对,一副随时要吃人的样子。

  青莲扭开脸,“长俊哥,你这样好吓人。”

  长俊赶紧收敛了自己浑身进攻的气息,“你别怕,我就是想好生看看你。过几天就走了,我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看见你呢,你也看看我。”

  青莲红着脸看向他,“有什么好看的,我又不是不认得你。”

  长俊忽然声音变低了起来,“多看一看,要是你想我了,就能梦见我。”

  青莲呸了一口,“谁要梦到你!”

  长俊嘿嘿笑了…

  过了两三天,李先生果真给泰和找了个拳脚师傅,姓张,却是个身有残疾的。这人原来参过军,略微懂一些军法谋略,在战场上也立过功劳,被敌军砍掉了一只胳膊。因身有残疾,又不会走门路,最后只领了一笔抚恤银子回家了。

  李先生笑着对黄家夫妇说道,“你们别看张师傅少了一只胳膊,功夫却好的很,他上过战场,知道一些排兵布阵的事情,经常从我家里借一些兵书回去看,我虽不懂武术,但也知道,张师傅这样的,教一个小孩子绰绰有余了。等过几年泰和大了,到时候再做安排。”

  黄茂林夫妇出于对李先生的信任,接受了张师傅。张师傅捏了捏泰和的筋骨,又让他拉弓射箭,欣喜的发现这孩子天资极佳,真是块好料子。

  自己先教他几年,等他大一些,再给他寻更好的师傅,说不得能培养出一个好苗子。

  又住了几天,黄茂林和梅香决定回去了。

  李先生带着儿子亲自把黄家人送到了官道上,慧哥儿见过了父母心满意足,长俊和青莲这些日子也说够了甜言蜜语,估计能管一阵子。张师傅也欢欢喜喜的跟着黄家人一起回了荣定县。

  日子如流水一般过去了,等泰和能完整的把张师傅教的各种兵器耍下来,韩家的孝期也满了。

  这几年间,明朗兄弟二人闭门守孝读书,从最基础的策论文章重新做起,把自己这几年做官和教书育人的心得加到文章里去,顿时显得文章比过去更加有内涵。

  除了这,他们也时常与韩敬博以及秦家兄弟一起讨论学问,把历年春闱的考题整理到一起,特别是前三甲的卷子,仔细琢磨考官们的喜好。

  这样用了三年心,兄弟二人感觉都进步不少。

  孝期满了,兄弟二人开始筹划着进京赶考的事情。

  这几年家里人情来往少,开支也少,叶氏攒下了不少银子,就准备留给两个儿子科举用的。

  但不巧的是,今年没有春闱。兄弟二人决定先到各处同窗那里拜访,再把底子打厚一些,明年春天再图上京之事。

  省城那边,孟家进入了高度紧张状态。无他,大爷和姑爷要一起参加秋闱了。

  长俊和慧哥儿在官学读了几年书,基本功扎实了不少。孟家藏书多,李先生娘家兄弟都是两榜进士出身,时常寄来一些读书心得。郎舅二人这样刻苦了几年,总算没有白费这几年的心思。

  李先生提前与黄茂林夫妇打过招呼,让他们不要操心,慧哥儿考科举的事情,孟家一手包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