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古典架空 > 卖油娘与豆腐郎 > 第158章

卖油娘与豆腐郎 第158章

作者:青云上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3-12-27 15:07:04 来源:免费小说

  黄茂林愿意纵着她们娘俩,要不是梅香身子不能走远路,他还想带着妻儿们去县城耍一耍。平安镇虽说比以前发达多了,比县城还是差远了,连个听戏的梨园都没有。像样的银楼也没有,只有个刘家铺子,如今虽然开始卖一些金器,做工质地都让黄茂林看不上眼。

  梅香倒是不在意这些,她只要过的畅快就行。

  叶氏见女儿过得舒心,心里也跟着高兴,但愿她此生一直这样平安顺遂。

  大女儿终于过上了舒心日子,两个儿子也中了举人,等明年秋天,张三姑娘满十六了,也可以进门。再翻一年,小女儿也要出阁了。

  叶氏觉得日子真快,一眨眼孩子们都这么大了。

  自办完酒席之后,明朗兄弟二人这些日子专心在家读书、侍奉母亲,把前面几年不在家人身边的遗憾都弥补过来。

  才过完元宵节,正月十九的上午,韩敬博突然让人来传信,请叶氏及明朗兄弟二人即刻去县城。

  母子三个到了县城之后,韩敬博夫妇亲自接待他们。

  才进门,韩敬博先给叶氏行礼,“因事情紧急,惊扰三嫂了。”

  叶氏连忙回礼,“四弟不必多礼,你一心为了咱们韩家,我岂有袖手旁观之理。”

  众人一顿厮见之后,也不分男女,一起进了韩敬博的书房。

  李氏给大家上了茶水,先退出去了。

  韩敬博直截了当,“三嫂,县丞大人年前就出发进京赶考去了!”

  叶氏有些发愣,明朗和明盛却听懂了。

  韩敬博喝了口茶,“三嫂不懂没关系,我只是把这些事情说给你听。县丞大人这几年搭上了上头的关系,此次春闱若能得中,必定要授正经官职,就算名落孙山,怕是也会离开荣定县。这县丞一职,我们可以争一争。”

  叶氏听说涉及到官场的事情,摇了摇头,“四弟,我一个乡下妇道人家,哪里懂这些,你只与他们兄弟二人商议就好。”

  韩敬博继续开口,“我与张县尉合计过了,县丞一职,朝廷有律法规定,非得有举人功名才行。荣定县也不是什么大县,县丞职位只是个从八品,别说两榜进士,同进士都看不上,一般都是本地或附近州县的人担任。这也是朝廷为百姓着想,县令用外地人,下面县丞等职位用本地人,防止一家独大,百姓受苦。县丞大人长子也有举人功名,但他家已看不上荣定县这块小地方。明朗兄弟二人新晋举人,由我和张县尉使力,再走一走县令李大人的路子,多送些礼。李大人马上任期就满了,谁做县丞与他又无碍,且我们好生帮衬他,让他的吏部考核好看一些,李大人自然愿意顺水推舟保举一下,我们倒是可以争一争这个职位。现在有个问题,只能取他们兄弟其中一人。”

  叶氏听懂了最后一句话,忽然有些为难。

  明朗主动对韩敬博拱手,“四叔,我是长子,理应在家侍奉阿娘,县丞的事情,让明盛去吧。”

  明盛却摇头,“大哥,你如何说这糊涂话。”

  众人都看向明盛,他虽一向嘻嘻哈哈,对兄长却颇为敬重,头一回对着明朗说这样重的话。

  明盛看向韩敬博,“四叔,我年不过二十,尚未娶妻生子,县丞虽不是正经官职,也没有说让一个小孩子来干的事,别说荣定县的百姓,县衙门里六房三班的人也不服气。第二,我是张县尉的女婿,若我做了县丞,县丞县尉和户房书吏都是一窝子亲戚,好嘛,这荣定县到底是县令大人说了算,还是县丞和县尉说了算。第三,我一直在读书,从未接触过世事,轻易做官,万一哪里出了纰漏,岂不连累众人。”

  韩敬博看着明盛,半天后忽然哈哈大笑,“好,好样的,明盛,你倒是个实诚人,把这里面的利弊剖析得一清二楚。不过有件事情我也得告诉你们,我若能把你们兄弟二人其中一个推上去,我就要辞了这户房书吏。”

  叶氏大惊,“四弟,万万不可,别说是个县丞,就是再大的官儿,也不能拿你的前程来换!”

  韩敬博笑了,“三嫂不必惊慌,我早就预备好了。难道我要做一辈子的书吏?三嫂,我虽不如两个侄儿有才,却还有一二分上进心。若县丞是咱们家的人,家族有人看护,我就不必死守着这个不入流的书吏了。再者,县衙里的职位就这么多,没有让咱们韩家占了两个的道理。第三,这些年我也攒了一些家业,等县丞的事情落定,若是能如意,我预备外出读书,说不定过个几年,我也能中个举人进士,不比做这劳什子的小小书吏好多了。”

  叶氏听韩敬博这样说,方才放下心来,“四弟一心为公,真是咱们老韩家的顶梁柱啊!”

  韩敬博摆摆手,“三嫂,县衙里不能没人,既然明盛已经把话说透了,我稍后带着你们去拜访张大人。张大人也不是个不明事理的,晓得这中间的利害,定然也会同意明盛的看法。”

  叶氏点头,“那就劳累四弟了。”

  一行人立刻备了份厚礼,一起去了张家,张大人和张太太亲自接待了他们。

  叶氏去了后院,拉着张三姑娘满口夸赞,又夸张太太贤良淑德,会教导孩子。张太太也是满口谦虚话,夸赞叶氏虽是乡下妇人,却教导出几个出色的孩子,比那外头多少富贵人家的太太都强多了。

  张三姑娘小字婉柔,这是张太太见女儿性子泼辣特意取的这个名儿,希望能压一压她。

  张家两个儿媳妇陪在一边,叶氏与张太太你来我往说着客气话,婉柔中间给二位长辈续了茶水。

  前院书房里,张县尉也同意韩家的意见,若他们翁婿都起来了,县令大人要坐不住了。如今让女婿的亲哥出头,倒是没有那么打眼。

  张县尉又夸赞韩敬博,“韩老弟真是个大气之人,推举家中后辈不遗余力。”

  韩敬博谦虚道,“张大人过奖了,两个孩子比我出色,没道理继续窝在乡下读书。他们年纪还小,去年侥幸中了桂榜,今年的春闱我们连提都没提。等他们中进士还不知道要过多少年,不如先谋个出路,也为家族出些力气。”

  明盛在一边开玩笑,“岳父,我大哥有差事了,我还是个吃白饭的呢!”

  张县尉哈哈笑了,他就喜欢这个女婿性子活泼,又有才华,他拍了拍明盛的肩膀,“不要眼红你大哥,你不晓得,做官最累了!你想做什么,只要是荣定县的,我都能给你出力!”

  明盛笑嘻嘻的凑过脑袋,“岳父,我想在县城里开一家学堂,您看可行?”

  张县尉想了想,“倒是可以,只是做个教书匠,岂不委屈你你这举人老爷?”

  明盛笑得眯起了眼睛,“岳父,您老如何打趣起我来了。我是什么老爷,不过是个连亲都还没取的毛头小子。人家说嘴上无毛办事不牢,说的就是我这样的。”

  众人都笑了起来,张县尉嗔怪女婿,“也不必这样妄自菲薄,我们都觉得你好的很。”

  明盛给岳父续了杯茶,“岳父您是自家的丑八怪自家爱,学堂的事儿我就托付给岳父了,您帮我找个合适的地方就行,剩下的我自己来操办。”

  张县尉摆摆手,“你不用管,我都给你预备好了,你只管来做先生就行。”

  明盛摇头,“岳父,我若什么都不管,做个不通庶务的甩手掌柜,以后就算中个进士,岂不也是个废物。我想教书,一则是不能总是在家吃白饭,靠着寡母和兄长养活,二则自己也有工夫读书,这第三嘛,自然是想多跟岳父学一些做官之道,省得以后被人蒙骗。”

  韩敬博笑话他,“这进士八字还没一撇,就想着做官的事了!”

  张县尉笑着点头,“你既然这么说,连地方我也不给你找了。等你大哥的事情落定了之后,你们家肯定也要搬到县城来。到时候我把管家借给你,你有不懂的只管问他,其余事情你自己拿主意。”

  明盛高兴的给张县尉鞠躬行礼,“岳父在上,请受小婿一拜!”

  张县尉哈哈笑了,“拜不拜我都无所谓,等你成了亲,定要对婉柔好,若敢欺负她,我把你吊起来打!”

  明盛涎皮赖脸的笑,“岳父放心,我再不是那种靠欺负女人逞威风的窝囊废。”

  说笑过后,明盛就跟二位长辈辞别,说要往后院去,张县尉让家里的丫头往里头传话,然后带三姑爷进去。

  明盛走了之后,张县尉和韩敬博开始拉着明朗絮絮叨叨个没完,又议定了许多后续的计划。

  张家丫头带着明盛往后院去,明盛一路目不斜视,到了张太太的正院后,明盛立刻鞠躬行礼,“见过阿娘、岳母和诸位嫂嫂们。”

  叶氏笑着说儿子,“如何不在前头陪着?”

  明盛拱手回答,“岳父和四叔正带着大哥说公事,我想着许久没来,就过来给岳母和嫂嫂们问个好。”

  张太太笑着让明盛坐下,“好孩子,难为你这样知礼,我们都好的很。我与你阿娘正说的热闹着呢,你来了就一起说两句。”

  婉柔坐在一边不说话,拿眼睛去斜看明盛,明盛立刻给婉柔鞠躬行礼,“三妹妹这一向可好?”

  二人过年期间才见过的,明盛又这样正经的问好,婉柔也只好回个礼,“我好得很,二公子好不好?”

  明盛赶忙点头,“我也好的很。”

  叶氏怕他们小儿女害羞,连忙让明盛坐下,继续与张太太说话。

  等前院儿几个男人说完了正事,天都快黑了,张家人死活要留饭,叶氏想着今天是回不了平安镇了,所幸就留在张家吃饭。

  张太太又问家里可安顿好了,叶氏笑着点头,“儿媳妇和小女在家,好在大女儿和大女婿住的近,相互有个照应,倒不用我担心。”

  叶氏一行人在张家热热闹闹吃了顿晚饭,又一起回了韩敬博家。

  转天早上,母子三个又一起回来了。除了梅香,叶氏没有对任何人说这件事情,并一再嘱咐女儿,“事情没有尘埃落定之前,除了茂林,不要再告诉任何人。”

  梅香听得直点头,“阿娘放心,我不会出去说一个字的!”

  叶氏叹了一口气,“希望这事儿能顺顺利利的!”

  梅香给她打气,“阿娘不用忧心,我听四叔话里的意思,看样子是跑不了了!”

  叶氏看了看女儿的肚子,“若是事情办成,你两个弟弟必定都要办到县城里去。说真的,我只想在这平安镇养老,真不想到外面去。”

  梅香笑了,“看阿娘说的,两个儿子都去了县城,您岂能不去!”

  叶氏又有些担心,“我们都走了,你怎么办呢?你家里那样忙碌,我们不在了,平时有事情谁给你搭把手!”

  梅香听了这话后内心有些感动,拉着叶氏的手轻声说道,“阿娘不用担心我,我家里虽然事情多,人也多呢,如今并不需要我做太多事情。若是等着孩子出生后忙不过来,我再添两个人也使得。茂林哥对我好,在黄家谁也不敢欺负我。再说了,我弟弟若是做了县丞,平安镇谁还敢欺负我呢!”

  叶氏摸了摸大女儿的头发,“这么多年你一直在我身边,忽然要隔几十里路,我如何能放得下心呢。”

  梅香又安慰她,“阿娘,暂时别想那么多,等事情落定了之后再操心也不迟。”

  母女两个絮絮叨叨说了许多闲话,叶氏怕女儿坐久了对身子骨不好,忙让她带着细月先回家去。

  黄茂林听了梅香转告的话之后不置可否,“先不要急,等他们兄弟二人在县城里扎下根再说。”

  此后,一家人都耐下性子等,这期间,韩家兄弟二人多次往县城里去。

  叶氏把家里的存银都掏了出来,还从梅香这里借走了二百两,都交给韩敬博去打点。

  县令李大人那里头一个需要打点,府城那边也少不了。但县丞虽去京城赶考,职位并未脱去,当前能做的,只能是打好铺垫。

  下面的六房三班暂时不用去管他们,等事成之后定然也要笼络。

  张县尉和韩敬博带着明朗一起四处奔走,张家是荣定县大户,关系错综复杂,张县尉平时看着大大咧咧,于经营人际关系之道颇有心得。

  韩敬博整日把明朗带在身边,跟他讲解各处人脉。明朗幼年丧父,见惯了人情冷暖,最知人心,什么人该说什么话,一点就通。

  秦先生听说此事之后,给女婿写了一封长信,把自己这么多年做县丞的经验倾囊相授,还送来了一些现银,给女婿打点用。

  等到四月初,县城里终于传来好消息,前任县丞金榜题名,高中进士,吏部重新授了他外地官职,荣定县县丞职位空缺。

  张县尉等人频繁四处活动,叶氏给的那些银子根本不够用,张县尉和韩敬博往里面补贴了不少,但这个时候也顾不上说银钱的事,姻亲姻亲,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等事情办成,这点银子算什么。

  功夫不负有心人,端午节前后,明朗的任命书终于下来了,虽是微末小官儿,任命书上却也加盖了吏部的红章。

  叶氏再次喜极而泣,韩氏族人要求叶氏办酒席,叶氏却拒绝了。

  叶氏亲自与韩文富解释,“七叔,他们兄弟二人去年才办了流水席,这会子若再大张旗鼓,太过打眼。二则,不瞒七叔,前些日子打点上官,我把家底都掏空了。这会子若办酒席,说不定就有人来送礼,明朗还未上任就收人钱财,说出去岂不难听。还有,四弟为了我们辞了书吏一职,我们内心正愧疚着呢,哪里还有心思庆贺。”

  韩文富点头,“侄媳妇说的有道理,树大招风,确实不宜太张扬。但敬博的事情侄媳妇不必往心里去,这些年他在县衙里苦苦支撑,如今也该歇一歇了。让他好生去读书,也能圆一圆他的举人梦。”

  叶氏忙跟着说吉祥话,“四弟是咱们老韩家最有出息的人,这些年为了大家伙耽误了他,如今他能专心读书,七叔且等着看吧,三两年的功夫,咱们老韩家又要多一个举人了!”

  从韩家岗回来之后,叶氏立刻把大儿子一家人打发去了县城,并给了他一些盘缠。

  明朗有些愧疚,“为了我的事情,把家底掏空了,阿娘和弟弟妹妹都要过苦日子,我反倒要一个人去县城,不能侍奉阿娘照顾弟弟妹妹,儿子心中愧疚不已。”

  叶氏笑着安慰儿子,“再也没有的事情,你做了县丞,我们一家人脸上多有光。至于掏空家底,再没有的事。我和你姐姐前儿才把这一季子的收成分了,马上就麦收了,又有些收成,你放心吧,我们家过不了苦日子的!”

  明朗再三叮嘱明盛,“我不在家里,你好生孝敬阿娘,照顾姐姐妹妹。”

  明盛笑着点头,“大哥只管去吧,家里不用你操心。”

  玉茗原说留在家里侍奉婆母,叶氏死活不肯,定要她跟着儿子一起去,“你们一小家人分开了这几年,读书是大事,实在没得办法,如今岂能让你们为了我继续分开过。”

  明朗带着妻儿去了县城,韩敬博帮他租了间小院子,稍作安顿后,立刻走马上任。

  先是各处拜访,再是熟悉公务,与同僚打好关系。明朗还自己出钱,请六房三班的弟兄们一起吃饭。

  众人也愿意与新任县丞打好关系,人家再年轻,也是正经的举人老爷,如今又做了县丞,谁也不敢仗着年纪大去县丞大人面前刺眼。

  几日的功夫,明朗很快摸清了县衙里的具体事宜。县丞的主要责任是协助县令大人完成赋税、安民、劝农等重大事宜,上官有其他任务时,也要主动为县令大人分忧。

  大儿子一家子走了之后,叶氏又开始发愁,年底要娶小儿媳妇,明盛还要在县城里开学堂,这可是两笔不小的开支。再者,婉柔进门后,明盛说不定也搬到县城去了,可兄弟俩在县城里连个宅子都没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