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古典架空 > 卖油娘与豆腐郎 > 第139章

卖油娘与豆腐郎 第139章

作者:青云上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3-12-27 15:07:04 来源:免费小说

  黄茂林一咧嘴,偷偷笑了一声,并不说话,自己往卧房里去了。

  慧哥儿正聚精会神的描红, 他个子小, 家里的书桌书椅他也用不上。每日就把纸笔放在一个高脚椅上,自己坐个小板凳, 高矮正好合适。

  自他上学以后,黄茂林原说让慧哥儿单独睡, 慧哥儿死活不干。

  梅香也不勉强,才三岁多的孩子,晚上一个人睡定然是害怕的。好在家里的床大,一家四口也能睡得下。挤一挤也无妨,只要把青莲看好,别压着她,其余三个随便滚,一张床上挤,一家人感情倒是越发深厚。

  黄茂林进了卧房后,只见梅香正斜躺在床上,青莲已经醒了,被阿娘逗得手舞足蹈。

  见黄茂林进来,青莲立刻两眼发光,对着阿爹啊啊的叫。

  黄茂林过去先亲了一口女儿,“小乖乖,这么早就醒了,是不是想出去玩?”

  梅香嗔怪他,“我好不容易引的她忘了出去的事,你又来招惹她!”

  黄茂林对着梅香的脸也亲了一口,“你再睡一会儿,我抱她在院子里转两圈。”

  梅香笑着摇头,“我也起来了,天都大亮了,不能再睡了!”

  黄茂林把女儿抱了起来,“那也行,起来吃饭,吃了饭你们娘俩不拘去哪里玩都行,下午再睡。”

  梅香嘟着嘴抱怨,“成日家吃了睡睡了吃,我快成头猪了!”

  黄茂林笑着回答她,“胡说,哪里有你这样好看的猪!”

  梅香气得拧了他一把。

  梳洗穿戴好之后,张妈妈和细月把早饭摆了上来。

  梅香一手抱着女儿一手吃饭,因慧哥儿要上学,家里的早饭比头先更早一些。

  慧哥儿匆忙扒了两碗饭,拎起书袋就要走,黄茂林急忙在后面跟着他,把他送到学堂去。

  梅香抱着青莲在院子里转悠,忽然听见外面传来喊声,“表哥,表嫂,家里有人吗?”

  梅香连忙出去一看,发现来人是郭二郎。

  梅香笑着迎接,“表弟来了,真是稀客,你表哥送慧哥儿上学去了,等会子就回来了,快请屋里坐!”

  郭二郎笑着喊了一声表嫂,梅香把郭二郎引进了堂屋,让细月倒了杯茶,主仆二人坐在那里招待郭二郎。

  梅香试探性的问他,“表弟来是有什么事?你表哥成日家忙碌,我带着个孩子,出门也不大方便。说起来,好长时间没有去看外婆和舅舅舅妈了!”

  郭二郎笑了,“不瞒表嫂,过两日我阿奶过六十大寿,阿爹说要办一场酒席,我来请表哥表嫂去喝杯喜酒!”

  梅香高兴的说道,“那可真是大喜事,外婆身子骨硬朗,是我们后人的福气!表弟放心,我们定然早早过去给外婆贺寿!”

  正说着话,黄茂林进来了,一见郭二郎,立刻高兴的打招呼,“表弟来了,晌午别走了,在我家吃饭!”

  郭二郎和黄茂林打过招呼后,把邀请他们夫妇去吃喜酒的事情又说了一遍!

  黄茂林一拍大腿,“哎呀,当年我可是许诺过外婆的,她老人家过六十大寿时,我要给她唱戏!”

  梅香笑着接话,“那敢情好,咱们送一场皮影戏,好好热闹热闹!”

  郭二郎忙客气说道,“表哥表嫂去喝喜酒就行了,不用破费!”

  黄茂林高兴的摆摆手,“你不用管,这是我的事情!”

  郭二郎也不好再说什么。

  说了一会子闲话后,郭二郎起身要走,“表哥表嫂,你们稍坐,我还要去通知姑父和二姑呢!”

  黄茂林也起身,“阿爹在如意坊,我带你一起去!梅香,你准备一桌酒菜,等会子我再把表弟带回来吃饭。”

  郭二郎连忙拒绝,“表哥表嫂别客气,我家里这两天正忙乱,等会子见过姑父和二姑我就要回家帮忙,回头等阿奶大寿,表哥表嫂一起过去,到时候咱们再一起喝酒!”

  黄茂林想了想,也不再勉强他,“那也行,不急这两日。”

  兄弟二人和梅香打过招呼后,一起往如意坊里去了。

  黄茂林回来之后,立刻就去找唱皮影戏的。与班主商议好,郭老太太大寿当日直接去郭家,并提前给了定金。

  找了唱戏班子后,黄茂林又回来与梅香商议,“我想给外婆扯一些料子,再买条猪后腿,称些点心,你看如何?”

  梅香点头,“我等会子就去赵掌柜家,给外婆扯一身料子,这两天我赶一赶工夫,给她老人家做一身新衣裳,猪腿和点心当日买也来得及。”

  黄茂林给梅香作揖,“那就辛苦娘子了!”

  梅香笑了,“好好说话,别作怪。”

  眼见着快到晌午饭时间,梅香把青莲塞到黄茂林怀里,“走,你跟我一起去扯料子。”

  夫妻二人抱着女儿,带着钱,一起去了赵家绸缎铺。

  听说是给老太太过寿,赵掌柜帮着推荐了几款新式料子,梅香挑了一样上面有万字吉祥云纹的暗红色料子。

  梅香虽然不知道老太太的尺寸,但凭着经验,大致也能猜的出来,且老人家的衣裳,都是略微做大一些,穿的舒坦。

  当日下午,梅香午睡后起来就动手,两天的功夫衣裳就做好了。

  到了老太太过寿那一日,黄茂林夫妇一大早都换上了新衣裳,带着一双儿女,先去找黄炎夏。

  黄炎夏昨日从如意坊回来了,今儿早上也换上了新衣服,吃了饭之后就和大儿子一家往郭家去了。

  黄茂林带了这么多贺礼,黄炎夏自然也不会空着手,从街上走的时候也买了一些老人家吃的东西。

  一家人到的时候,郭家正热闹着呢。

  六十大寿是大事,郭氏族人和各路宾客全都到场,黄炎夏带着儿子先把贺礼送到记账之处,又带着儿子媳妇和孙女一起去给岳母拜寿。

  黄炎夏虽然做阿爷了,但今儿给岳母拜寿,仍旧行后辈之礼。

  郭老太太一把抱过慧哥儿,“我的小乖乖,你们能来太外婆就很高兴了,别磕头了!”

  黄家人到了之后没多久,唱皮影戏的师徒二人来了。宾客们都很惊奇,这是谁请的戏?

  黄茂林急忙去找郭大舅,“大舅,我与阿爹给外婆请了一出皮影戏,这会子唱戏的人来了,还请大舅跟我一起去迎一迎。”黄茂林把黄炎夏的名字也带上了,父子二人一起请,说出去也好听一些。至于钱不钱的事情,黄炎夏如今帮黄茂林管着如意坊,尽心尽责,他做儿子的正愁没地方表孝心呢。

  郭大舅愣住了,旁边的客人连忙凑趣,“哟,老太太可真有福气,六十岁的人了,身子骨硬朗,过大寿儿子孙子办酒席,女婿外孙子请唱戏的,等我六十岁这时候要是有这福气,做梦我都能笑醒了!”

  旁边人笑话他,“你可不就是做梦了,你能跟老太太比!”

  众人嘻嘻哈哈笑了起来。

  郭大舅反应了过来,拍了拍黄茂林的肩膀,“好孩子,这般孝顺,外婆没有白疼你!”

  黄茂林笑了,“当日我许诺过外婆的,六十大寿时给他老人家请唱戏的,如今是该我兑现的时候了!”

  郭大舅带着外甥去把唱戏的师徒二人迎接进来,并让人上茶水果子好生招待。

  郭老太太听说女婿和外孙子给她请了唱戏的,脸上笑的全是褶子,“好孩子,你们能来外婆就很高兴了,竟然这般破费。我老婆子也算没白活,有一群这么孝顺的儿孙。”

  黄炎夏事前不知道儿子请了唱戏了,如今先儿子还打着自己的名头,心里很是熨帖,暗暗想着以后要多用心照看如意坊,给儿子多挣些银钱。

  梅香和郭二姨围坐在老太太身边,郭舅妈带着两个儿媳妇到处忙活,小表妹丫丫因快要出门子了,今儿只管招待亲朋家的小姐妹。

  青莲还小,梅香也不往人太多的地方去,中途郭大郎媳妇把梅香带到自己屋里,让梅香给孩子喂了一次奶,抱着她哄着睡了一觉。等青莲醒来的时候,外面的酒席已经开了。

  晌午的酒席十分热闹,所有后辈都端着酒杯去给老太太敬酒,沾一沾喜气和福气。

  吃过了酒席之后,开始唱皮影戏。梅香抱着女儿远远的听了两句,因人多声杂,梅香也不敢往前去,只在后面陪着郭老太太说笑。一直热闹到天快黑,两场戏终于唱完了,各路宾客纷纷散去。

  黄炎夏要带着儿子媳妇回家,郭舅妈从家里得的贺礼里面拿了一些东西送给黄家父子。路上,黄茂林牵着慧哥儿,梅香抱着青莲,黄炎夏走在最前面,偶尔说两句话,很快就到了镇上。

  回来之后,黄炎夏让大儿子把东西都拎回去,黄茂林不肯,给黄茂源家分了一些。

  回家之后天快黑了,青莲又睡着了。梅香把女儿放在大床上,让慧哥儿去写字。

  黄茂林往大床上一躺,摸了摸女儿的小手,忍不住和梅香感叹,“日子过得真快,我感觉不久前外婆还经常操心我长不大,这么快咱们都儿女成群了。怕是要不了多久,我也老了。”

  梅香笑了,“胡说,你正是年轻力壮的时候,好生干活,可别说自己老了想偷懒。”

  黄茂林咧嘴,“就算我老了也不会偷懒,这辈子就是要给你们娘儿几个做牛马。”

  梅香斜眼看他,“怎么,给我们做牛马你不乐意?”

  黄茂林连忙赔笑,“乐意乐意,给你们做牛马我高兴着呢!”

  两口子说笑了一阵后,一起到堂屋里吃夜饭。

  郭老太太大寿过后,黄茂林夫妻的小日子又恢复了平静。

  日子安然顺利,慧哥儿写的字终于能看两眼了,青莲每日清醒的时间越来越长,梅香因为日子顺遂,越发白里透红姿容俏丽。黄茂林管着几处产业,身上越发有了掌柜的气势,也只有回家之后,才能毫不顾忌的和梅香笑闹。

  因黄茂林在家里没有架子,慧哥儿也不怕他,偶尔还和他调皮。黄茂林也不气恼,他并不在意自己的父亲威严有多重,与其在孩子面前摆架子,不如多疼他一些,孩子又不傻,阿爹阿娘真心疼他,他一样样都记得清楚的很。

  有了好吃的,慧哥儿总会惦记着给阿爹阿娘留一些,自己遇到难处或是闯祸了,也会立刻去找阿爹阿娘。有些人家父母威严重,孩子闯了祸不敢说,有了难处更不敢说,结果更糟糕。

  一家人的日子和和美美的,等冬日来临的时候,从县城里传来一个消息,顿时把整个平安镇都炸开了锅。

  往年平安镇没有这么发达的时候,镇上稀稀拉拉有几家店铺,各村子里偶尔会有些小作坊,一年也挣不了几个钱,县衙也没人来管这块儿。辛苦跑来跑去,收的税还不够茶水钱。

  如今不一样了,平安镇越发繁盛,店铺鳞次栉比,大作坊大货仓先后建立起来。

  贺大人走后,新来的县太爷李大人眼睛盯上了平安镇。吏部每年给官员考评,税负是重头。除了粮税就是商税,县城里的商税从来没漏过,平安镇这一块,如今也该整治整治了。

  李大人召集县丞、县尉和各房书吏一起商议,如何将平安镇的商税收上来。

  李大人虽然想做出业绩,也并不想盘剥百姓,只按照朝廷的法度办事。

  众人商议了几天之后,由县丞带着三个书吏和八个衙役到平安镇收商税、定户籍。

  因韩敬博是平安镇之人,为避嫌,李大人并没让他来,但韩敬博还是提前把消息送了回来。

  此次县衙来整治平安镇,一则为收今年的商税,二则将各家户籍重新认定。凡没有功名的普通人家,一旦做了行商或是倒手买卖的那一种,不论一年盈利如何,必定要定为商户。家里有作坊的,若户主是作坊主,年盈利超过二十两银子,也要定为商户。第三,已经有了功名之人,名下所挂商铺不得超过两家,否则一律上报学政大人,褫夺功名。

  这些规矩,也就是对老百姓管用。真做了官,谁家不是良田千顷产业成林。但没有办法,平安镇全是小老百姓,你就得守着这规矩。若以后慧哥儿中了进士做了官,就算家里有十个作坊八个商铺,也没人会管。

  黄茂林听到消息后,立刻坐不住了,家里的豆腐坊和如意坊,哪一样一年也不止挣二十两银子,还有喜馍铺子。这都是有帐可查,瞒也瞒不住。

  黄茂林坐卧难安,慧哥儿正在读书,以后他还想让儿子们去参加科举呢,若被定为商户,可如何是好。

  焦急了两天之后,黄茂林做出一个重大决定。他要把家里除了田地以外所有的产业,通通转到梅香名下,作为梅香的嫁妆,这样朝廷就管不着了。

  梅香听到之后瞪大了眼睛,“转到我名下?阿爹能同意?你们黄氏宗族能同意?”

  黄茂林摸了摸梅香的头发,“不管他们同意不同意,我必须把这件事情办成!咱们家不能被定为商户,一旦成了商家,别说慧哥儿,连孙子都不能科举,那我这样辛苦挣家业有什么用,难道是为了养败家子吗?这事儿你别管,我来操办。甭管记在谁名下,不还是咱们家的东西,以后还是要传给孩子们的。”

  梅香讷讷开口,“我倒是不在意作坊在谁的名下,就怕人家说你是吃软饭的。”

  黄茂林哈哈笑了,“我吃软饭碍着别人什么事,再说了,我老早之前不就是吃软饭的。我是掌柜的,你是掌柜的掌柜的。”

  梅香伸手拧了他一把,“我跟你说正经的,又胡说八道!”

  黄茂林做了决定之后,第一个去如意坊找黄炎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