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仙侠 > 裂明 > 第511章 心在海洋

裂明 第511章 心在海洋

作者:泥潭蚂蚁 分类:仙侠 更新时间:2023-12-30 04:17:11 来源:88小说

属于大明朝的历史至此而终,但是大明皇帝最后的下落却是始终是一个秘,隆武最后的诏书只是宣告天下退位。而易飞也是终于在半强迫下登上了帝位,出乎易飞的意料,天下倒是没有什么沸腾的声音,除了个别的大明遗民的号哭,几乎没有任何置疑声音。对于这些大明遗民,易飞也并没有找他们的麻烦,如今国内矛盾已经近乎被铲除干净,目的已经达到,易飞也不想多造杀戮。

国号被定为‘中’,这个字易飞也是觉得亲切,而且取自易经‘龙德而正中者也’。若是按照易飞的心愿,中华帝国是个不错的名字,但是却是遭到了群臣的一致反对,言自古来便无这种离经叛道的国号。从善如流的易飞,也是没有勉强,定下了这个国号。

大中帝国,完全沿自大明。疆土也是承袭于大明,政治制度几乎是照搬大明的内阁制。但是唯一区别的是,内阁大臣从七人上升至九人,分为已经升级为九部的部长组成。如今的六司早已经不敷使用。如今更是扩充为九部,政务部镇抚部司法部科技部财政部税务部国安部教化部以及完全独立的国防部。

其中改变最大的则是国防部,有了后世的经验,易飞也是定下了国防部最高领导必须是文官,而且这个文官也必须是从军队将领之中产生,一旦出任国防部长,就必须将军中职位全部放弃,从武官转为文官。而且这个位置任期五年,每人只能留任一届,也就是说任何人在这个位置上最多只能干上十年。十年是一个很有讲究的时间段,在这个时间段内,主事人也许刚刚形成足够大的人脉网和威严,但是却不会再有更多巩固的时间。

而如今的镇西军能够坐于这个位置的,大概也只有罗立一人,但是罗立早就已经在全军中树立了威严,但是好在易飞是开国皇帝,也是可以压制的住罗立。十年任期一满,再换上来的人根本不可能有罗立这种稳坐镇西军第二把交椅的威信,根本不可能号令的住全**马。

而国防部权力也是大大的缩水,而权力更加集中于政务部手中。国防部是以大明五军大都督府的基础上修改而来,而原本属于五军都督府的调兵权第一个被解除,而后勤保障更是收归政务部,国防部只保留训练将官考核,以及和平时的对于各种假想敌,以及假想国进行战略层面上的分析,以及制定各种战略上的出兵方案。不过,一旦战时,国防部就会凌驾于各部之上,各种需要都会拥有优先权。

对于京城的政治格局,倒是没有太大的变化,大明这套制度在目前也是已经足够使用的了。但是放眼全国,大明制度却是有些漏洞,因为朱元璋设置十三省后,但是各省内有的府很大,而有的府又很小。李自成进京后,也是在省和府之间添加一个防御使,把那些小的府聚集在一个防御使手中。防御使这个职务是牛金星提出来的,后来这套改革思路被满清全盘抄了去,换了个名字叫道台。

不过如今的李自成显然还没有看到能够进京的希望,也就谈不上如何设置全国局面。因此,这个加强中央集权的办法也是毫不犹豫被易飞拿来用了,虽然他根本不想加强控制,也无意沿用传统的流官制,但是毕竟他接手的不是一个真正的帝国,而是一个完全的封建国家。要是搞出来大跃进,易飞自然知道会死的很难看。防御使这件事群臣倒没什么意见,虽然没有听说过,但是经过易飞的解说后,他们也是觉得防御使的工作是进一步加强省对地方的控制,这对于牢牢控制地方还是有着十分巨大的好处,因此设置这个防御使也是值得一试。

另外一点就是易飞也是将省长(巡抚)这个职务实体化。在明朝初年,朱元璋煞费苦心地在省一级搞分权制衡,设立了布政使按察使和指挥使三个职务,把行政检察和军权分开,指望这三者能互相牵制,减轻贪污腐化。

这套系统的效果不好说,毕竟是几百年前的事,谁都没有切身体会,但无疑不符合中央集权的思路。明初设立巡抚本来是用做地方巡查的,渐渐地演变成了集全省大权于一身的省长,完全控制了下面的三使。既然按察使不可能监督巡抚,中央就干脆再设立一个巡按来监督巡抚这个原本的监督官。

这也是拜牛金星的所赐,这个人的另外一项改革就是把明朝乱七八糟的巡抚制度实体化,每省只设立一个巡抚,理清权责。牛金星准备好了制度和典章没多久,李自成就被击败退出了北京,满清进北京之后,发现大顺的这套行政制度明显比明朝的合理,就抓过来自己用了,按照牛金星的设想,在全国完成了巡抚实体化和规范化。

易飞的这个提议也是立即得到了群臣的支持,谁也不想自己当官时掣肘太多。而易飞的考虑则是,已经在各地实行了镇抚制,官员有专门的监督机构,也不需要太多重叠于一块的部门,那样只会增加混乱和推卸扯皮的机会。而且职权和管辖范围一定明确,再想扯皮代价就高了。

不过,大顺和满清的巡抚实体化目的都是为了加强集权,从根本上确立巡抚掌握一省的行政司法立法全权。但在易飞的设想中,巡抚是只拥有行政权的省长,更像是朱元璋构想的布政使。因为九部的建立,各地也是会建立各种微型的九部,巡抚只是负责协调各部的运作,无法再深入的进行干预。这会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权利过大产生**的机会,但是至于效果如何,还需要在实践中进行检验。

毕竟在山西实行的这种制度已经体现出了其先进性,但是山西毕竟只是一隅,易飞亲自看管之下,若是再出现大规模的**,那也是太过于难堪了。这种经验在全国效果如何,就看日后的了。

在易飞心目中,是想建立一个以法制国的国家。但是他也是明白对于如今的大中来说言,这只是一个美丽的梦罢了。毕竟就算在科技文化发展到后世那种几乎是瞬息便可通达全国的地步,以法制国也是存在着各种的问题,这个口号基本上也是停留在口号之上,更不用说这个完全靠官员道德自律的封建王朝时代了。

内阁的权利进一步的加大,对于国事易飞也是直接下放了绝大多数的权力,除非天灾**,以及外敌入侵等特大事件,一般的事务都是可以由内阁自行定夺。而且就算皇帝发话推翻内阁的处理方案,内阁也是可以要求皇帝给出理由。若是皇帝拿不出来,则不得再行干预内阁的提案。当然在易飞统治的时代,内阁是不会有这个胆子与皇帝叫板的,但是却不妨碍易飞先将规矩定下来。

而为了让内阁可以有对抗皇帝的能力,易飞也是下旨,大中不因言获罪。但是这个因言获罪与大明又不太一样,倒有些象大唐时期李世民,仗义直言不附带个人利益者,则质疑皇帝也不为罪。但是若是再出现大明时期类似于‘国不与民争利’这种混蛋逻辑,大中的鬼首刀还是会直接砍将下来。

对于政权的改建,不是一踯而就的,更是需要在不断的施政中慢慢总结经验教训。因此,易飞制定的也是大方面的改造,而下放至地方之时,却是大多沿袭于大明。只是省府之间多加了一个防御使,而县甲之间,则是多出一个亭,以方便朝廷更好的控制地方,避免大明末年豪强遍地,中央暗弱的局面。

在易飞看来,自大‘送’王朝以来,宋明二朝也是渐渐形成一套完善的控制武人的办法,因此武人乱政的可能性已经不太大了。既然武人乱政的可能性不大,那只要中央统治依旧有力,那么就算只是以效率低的令人发指的封建王朝对上西方,也可以做到压倒性的优势。

而稳步推行教育,让越来越多的百姓明白事理,不再愚昧,也是可以让越来越多的政府硬伤暴露出来。易飞如今还三十不到,他觉得自己也是有足够的时间,慢慢对国家进行引导,将在时间的推移下慢慢暴露出来的问题一一解决,能给子孙后代少留一些麻烦,哪怕只是一成的麻烦也是可以接受的。只要保持着这种半封建半近代的国家制度,大中朝就不会输于这个时代的任何一个国家。而最重要的便是开放,只有越了解西方国家,才能够形成足够大的优势。只要大中朝不做海禁这种自废武功的蠢事,那大中朝未来两三百年就不会落后于人。当然,自己的基础打的越牢固,未来的大中朝就会越辉煌。如今,天下已经基本平定,只剩下局促于湖广四川一带的李自成部与张献忠部,嗯,也许还要加上一个云南的沐王,刚刚收到的消息,一听到大明已经灭亡,自己登基,原本还算顺服的云南沐王也是立即举起了反旗。不过,凭借这些偏居西南的地方割据武装,根本无法撼动自己。易飞的目光并没有在西南停留多久,而是将目光再次投向大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