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仙侠 > 裂明 > 第458章 报纸

裂明 第458章 报纸

作者:泥潭蚂蚁 分类:仙侠 更新时间:2023-12-30 04:17:11 来源:88小说

虽然阵亡了数万人,但是相对于山西近三百万人口来说,却只是一个极少的数字。但是事后的抚恤却是让易飞几乎在一夜之间破产,好在陕西方面也是及时送来不少的缴获,这才让山西的发展没有受到丝毫的停滞,依靠着战争红利,依旧保持着快速的发展势头。

青龙营与白虎营作为镇西军最具有进攻力的军队,也是这次受创最为严重的军队。尤其是青龙营,几乎是已经被灭了建制,战后统计之下,青龙营只剩下了百余长枪兵,以及数百的火铳兵,完全丧失了建制。而白虎营也是几乎惨不忍睹,全军剩下的人也不到战前的四分之一,全军不到一千五百人。

这种损失,再加上两营主将先后阵亡,两营基本上已经算是被废了。如今易飞也并没有重新组建两营,而是将两营合并一块,以这些残兵为骨干,重新予以补充,人数已经不是当初的近五千人,而是一下子扩充至近万人!以两千余老兵为骨干,扩充而来的新军大多也是经历过战争,见过血的士兵,对大明官军来言,这些人已经可以算是老兵了。

如今的镇西军治下已经涵盖两省,再以四营兵马统驭这么大的领土,明显已经不够了。一万余人合成的一路总兵也是升级为陕西方面军,张朝阳为总兵官,其中马军三千,步军八千,更是下豁陕西旧军近两万,而陕西官军经过整合后,多余出来的大军也是开拨至山西。而镇守陕西以及威慑还效忠于大明朝廷的宁夏的任务,也是交于了陕西方面军。

而罗立的麾下的玄武营与朱雀营也是再次扩编,其中玄武营秦伟明为山西镇总兵官,规划中的人马将达到一万五千人,其中骑兵五千,步军一万。但是眼下步军容易到位,骑兵却是极为稀少,一番筹划之下也是只有一千的血骑划入其内,剩下的编制还需要慢慢征召新军训练。

而朱雀营则是改为选锋军,朱雀营原副将彭易登为总兵官,这支大军则是做为战略进攻部队而设立的,由罗立亲自掌控。本部设在宁武,与山西镇总兵官秦伟明一样,也许可以说更差一些,至少秦伟明步军还能补充到位。而战略进攻部队,自然是只选精锐的老兵,虽然在各地抽选一批,再加上朱雀营的老底子,但是本部步军却是仍然不到八千,考虑到其后他们的敌人也只有明军而已,因此骑兵配置并不高,只有三千人的编制,但是在血骑分身乏术之下,骑兵更是接近于无。只有百人不到的教官,以及一些新兵种子。

而血骑则是没有改变,但是遭到肢解的血骑人数也是锐减,从大战过后还剩下一万五六千人,变成八千不到。这还是张俊卿强烈要求下被保存下来的,不过这些血骑不同于被分解出去的六七千骑,留下的都是精锐中的精锐。这是最后的战略预备队,也是镇西军只为强大的突击和扬威草原的震慑力量。

对于骑兵,易飞已经不再希望扩编了,至少在陕西发展起来之前,这些骑兵已经足够用的了。毕竟蒙古人已经被震慑住了,而建奴也只是明日黄花,而对付大明的半调子骑兵,如今的规模对他们而言已经是数量多的已经令人发指了。

山西因为基础好,恢复的速度最为快捷,大战过去半年,除了平添了许多的烈士陵墓,基本上是没有影响到山西什么。而烈士的家属也是足额拿到了他们应得的抚恤,不会存在因为男丁死亡而造成一家老小衣食无着,进而引起社会动荡的局面。

虽然悲伤,但是日子还是得过。春季里播种的小麦如今长势已经十分的喜人,原本北方各地最长见的粗粮种植如今在山西基本上已经看不到了,生活一天天变好的百姓们,对于细粮的需求也是越来越大。而会花钱的政府,也是将充足的银子再次流传向市场,如今的百姓手中也是多了余钱,各种以前想都不敢想的肉食也是快要在山西普及。猪肉还好些,在干旱少雨的北方,鱼肉却是极为难得,但是越来越多有余钱的百姓们,也是敢于隔上半月一月尝试一下这种可以称之为奢侈品的东西。

虽然穷怕了的百姓更多的是将自己的银子埋在土里,但是数年安静的生活过去,越来越多的百姓也是开始享受着这种生活,开始变得肯将埋在地里的银子拿出来花销,虽然花的并不多,许多人买肉类也是为了让自己的后代多补充一些营养,但是这却在无形中刺激了市场的发展。需求的旺盛,更兼在粮食充足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养殖场也是开始蔓延开来。如今的山西,鸡鸭猪肉已经不再是什么百姓不敢奢望的东西了。

各地的戏台子也是开始多了起来,许多忙碌了一辈子的百姓们,也是开始惬意的享受着这种生活。而随着文化的普及,原本全靠各级官吏们维持的报纸销量也是逐年升高,越来越多识字或者家中小孩识字的百姓,也是开始习惯的泡上一杯茶,听着或看着报纸,从上面听到更多的消息,无形中开拓着他们的视野。

《三晋月报》是山西第一份开始印刷的报纸,这份报纸从崇祯十一年就开始印刷,但是却一直是亏本营业。好在这份报纸是官府开办的,而每年亏损数百两银子,易飞倒也是出的起。虽然很多时候坚持却不一定会成功,但是成功却必须要坚持。从一开始听是两张页面,正反两面,到了如今每份数页篇幅,内容从经济到政治,再到军事,民生以及对于官场治理,以及一些各地的趣闻怪事,无所不包。

这份报纸在惨淡经营了数年之久,也是终于迎来了期盼以久的曙光。这份报纸通篇都是以白话文写就,主要讲的就是镇西军治下官府的各项政策,以及每日里出现的与百姓有关的事宜,其中不仅有官府对局势的分析,也有对各项政策的细解。因为如今的山西新政策不多,而战争却是一直不断,因此这份报纸也是主要以军事方面的进展和对外形势的各种变化,写出一些能够让百姓知道不涉及机密的专家讲析。

而百姓们最喜闻耳见的东西,莫过于对于报纸上所说又一个官员因为贪腐或者私自调高税收而被落马的新闻,以及又有哪里惠民政策的出现。对于他们来说,高高在上的官员竟然也会有进大牢的一天,这也是让他们每每回味起来,都觉得渍渍有味。但是这种官员毕竟是少数,有的时候,一个月也是没有一个。这让百姓们在意犹未尽之余,也是对于镇西军充满了信心。对比于报纸上所说的河南河北各地处处灾荒重重,百姓们易子相食的惨状,许多人都是心有戚戚然。许多人都是从这个年景过来的,自然明白镇西军并不是夸大其事,而每日间不断的流落而来的流民更是这种事情最好的见证人。

有了这份报纸,对于百姓的启蒙却是无比的巨大,至少官员们再想忽悠百姓也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了。许多政策也许地方官府不会讲那么清楚,但是报纸上却是会详细的将政策的内容从头到尾全部解说一遍,末了更会注释,一旦出现与解释不同,或者官府私自出现调控之时,应该找哪个部门进行举报。而且特别注明,一旦地方官府出现因官官相护而造成地方**件,百姓可以直接去省城或者宁武去向更一层举报。甚至还会写明对这种特别情况进行举报者,除了给予匿名保护外,还会视情况给予一定的奖励!

可以说,这份报纸一出,地方官府再想做什么小动作,那成本就十分的高了。而允许百姓越级而告,虽然限制只能是大量百姓都深受其害才能成行,但是这种姿态却是让众多百姓心中暖暖的,毕竟在封建时代,民告官,从来都是无比艰难之事,自古便有着滚钢针踩火路这种极端体罚之后,才会允许民告官。说好听点的解释是,只有挺过这种酷刑才能证明百姓的冤屈之大,说直白点就是封建王朝需要维护皇家的代表,也就是地方官府。

普通百姓关心的是自己的小日子,而新一批受到过教育的孩童们,以及少年们,他们受到的教育也是让他们越来越与镇西军难以分割。这些血气方刚,而且受惠于镇西军极多的少年们,他们有着与普通百姓更多的热血,他们更加观注的则是军事方面的进展,每一次胜利都会让学子们欢呼雀跃,每一次伤亡也会让他们对敌人咬牙切齿。而报纸上面提到的,关于建奴以及以往入寇的外族对于百姓所犯的血债也是让他们个个义愤填膺。

尤其是这一次,报纸更是通篇累牍的将镇西军如何血拼疯马阵,以及易飞如何以身作则亲自督战于阵前,种种刻画更是栩栩如生,让这些学子在不知不觉间,对于军人也是越发的好奇和仰慕。而他们的态度也是自然而然的传染给了他们的家长们,半年下来,不知不觉之间,军人的社会地位也是越发的高升。以前百姓也是因为军人每年为家中带来的众多的财物,这才对军人身份开始接纳。但是内心深处,还是会受到老话的好男不当兵的影响,对于军人这一职业并不尊重。但是这次报纸的宣扬过后,镇西军士兵再次回到故乡,都是会受到如同迎接英雄一般的尊崇。任何一个人再提到自家儿子或者丈夫是军人,都会被邻里翘起大姆指,夸奖一声‘好样的!’。而最近报纸上出现的宁武候爷号召有志气的汉子参军之后,被激励的山西人还是再一次掀起了一场参军热潮!这种踊跃参军的势头也是让易飞都惊讶不已,毕竟此次大战伤亡惨重,易飞更是对这次号召不抱太大希望,甚至在他心中,只是觉得先给百姓们打一预防针,然后再经过长时间的征召,才能在时间的磨灭下,让治下百姓忘记之前的惨痛。但是事情却是完全出乎他的意料,在听到许多征兵处都被人挤的水泄不通之后,他更是对报纸的威力再一次有了新的认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