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仙侠 > 裂明 > 第411章 民心向背

裂明 第411章 民心向背

作者:泥潭蚂蚁 分类:仙侠 更新时间:2023-12-30 04:17:11 来源:88小说

对于使者前来所说的共伐大明之事,易飞想也不想的便一口答应。舆如今镇西军与朝廷的关系,就算是易飞有心化解那也是决无可能。经过这次的反目,朝廷也必然是已经认识到了镇西军的不可控制,表忠诚的最好的结果也是易飞以及镇西军从上到下被清洗一遍,彻底的肢解并让放心的人驾驭镇西军,朝廷才能安下心来。

既然已经是这种结果,那共同对付大明也是顺理成章之事。但是对于使者谨慎的希望镇西军一起杀入陕西的要求,易飞却是看的出来,义军,特别是李自成,根本没有一点诚意想让易飞也进入陕西。毕竟李自成也是深深吃过易飞的亏,这话不过是试探罢了。

但是对于易飞来说,陕西也是必然会拿到手的东西,只是却不用急于这一时,镇西军新军还未完全成熟。在山西如今依旧不太稳定的情况下,保持充足的兵力震慑整个山西也是十分必要的事情。更何况大明和建奴都是虎视眈眈盯着镇西军,更是需要保持强力的兵力用以防范。对镇西军来说,铲除建奴要比铲除流寇更加排在前面,按照易飞的顺序,消灭的目标依次是建奴大明流寇以及南方的东林党。

但是虽然镇西军如今还没这份闲心进入陕西,但是却不代表易飞就会放任孙传庭慢慢坐大。毕竟历史上,孙传庭就能够逆天的在没有依靠朝廷任何支持的情况下,再练十万余新军。若不是崇祯瞎指挥,在孙传庭还未做好准备之时,连连催促孙传庭进兵,致使孙传庭在各方面都未做好准备之时仓促出行,最后折戟沉沙于河南。倘若再给孙传庭数年时间,李自成能否成事还得两说。

而如今孙传庭的形势却是比历史上要好的多,毕竟当年他是因为开封城危才被崇祯一再催促,但是如今的历史已经完全改变了。李自成横扫河南,开封更是成为泽国,制约他的因素已经基本不存在了。而镇西军与建奴都不是冲动之人,根本不会像李自成那般晕了脑子在根基未稳之时便即逼向京城,而有这个可能的李自成也是龟缩于河南一域,四周强敌环侧,也是不敢再如历史上一般没有后顾之忧之下直逼京城。

制约他的因素全部不存在了,孙传庭很有可能能够安心在陕西发展数年,那种情况也不是易飞愿意看到的。因此,双方几乎是一拍即合,在收到易飞保证收缩兵力回陕西,必要时会兵出陕西牵制官军,但是不会过度参与陕西战事的保证后,使者也是兴高采烈的离开宁武而回。

虽然李自成对于易飞的保障并不放心,但是如今虚弱的陕西也是让他难以割舍。中国人都讲究衣锦还乡,如今的李自成怎么也算是达到了人生的一个小巅峰,包括他手下一帮老兄弟在内,对于回到陕西也是有一种压抑不住的冲动。

小心翼翼的留下了小半兵力占据洛阳之后,李自成也是不顾李岩等人的反对,开始谨慎的向着潼关而来。但是还在路上,李自成就已经有些火冒三丈了。因为从出发之后开始,流民逃亡的数量就不断的增加,数人,数十人,甚至数百人,上千人!而一到晚上,更是有着数不清的流民趁夜离去!这些流民的去向,无一不是山西!但是在他派人过去交涉之后,却只是得到一个答复,他们并没有煽动闯军逃亡,这是他们自己的问题,更是拒绝交还哪怕一个愿意投奔镇西军之人!

李自成很快也是明白了原因,但是这个原因却是更让他呕火!但是他却拿镇西军一点办法也无,他之所以这么着急的回陕西,也是有着立足无险可守的河南,时时都在镇西军的压制之下,无法安心发展的原因在内。相比较之下,陕西虽然土地贫瘠,但是却胜在相对封闭,防守容易,而且还是他们的家乡,容易得到民心。在镇西军强势的情况下,李自成也是不敢冒着再一次披发入山甚至就此身死沙场的危险,在这种事上与镇西军反脸!

毕竟河南山西只有一条黄河相隔,靠河岸的道路比较平坦,因此闯军也是选择沿河而前。所以从道路上便可以看到河对岸山西的情况。许多流民们也是很快被河对岸那繁忙的情景所吸引,无数的百姓正在努力的开垦着田地,而更多的人则是在官府的组织下,正在不断的开掘着水渠。隐约之间,还可以看到,距离河流更远的一些地方还有人正在挖掘着灌井。一小队一小队的官军也是在不断的巡逻着,让这些流民渍渍成奇的是,这些官军竟然与百姓秋毫无犯,更是不曾发现任何官军强迫百姓做事的场景。

相隔不远,百姓们那整齐的号子也是远远传了过来。

“嘿哟嘿,挖水渠嘿!”

“嘿哟嘿,有馍吃嘿!”

“嘿哟嘿,有钱拿嘿!”

“嘿哟嘿,加把劲嘿!”

原本觉得只是号子的流民们,在黄昏时分,却是真的见到一个个小推车上面堆积如山的馒头,更是有着稀粥让人随便喝。

看到这种场景,许多流民的心思都开始出现变化。毕竟他们拿着脑袋向前冲,得到的却不一定有对岸这些百姓们仅仅出力气吃的好!但是还未等到这些流民将羡慕的目光收回来,河对岸更是有人大喝道,“今日的伙计超出何大人预料,大人心情好,今日工钱多加一成!”

闻听此言,原本就吃的兴高采烈的人群顿时爆发出一片欢呼,快速的吃完饭。这些参与工程的百姓也是按区域分成数个队伍,挨个到达各个小吏前领取工钱。遇到不识字的,小吏还会问问其有没有孩子,有的话可以在这先报个名,等到官办学校建立之后,便可以直接前来上学。

看到一些百姓还在畏畏缩缩,小吏倒是直接的告诉对方,这种官办学校全部不收任何费用,而且每天管上两顿饭。但是学制为三年,每半年考核一次,一年两次考核不及格者,将会被逐出学校。成绩好的,通过考核之后,也是可以到镇西军政务司报考吏员,日后可以慢慢升迁。不同于大明各地吏员永远成不了官员的状况,在山西,吏员任期为五年一期,连任不得超过一届。一届期满之后,各方面评优者更是可以参与政务司的官员选拔,只要通过,便是后补官员。

而镇西军不断的扩张,对于官员的需要性也是急剧增加,这就让原本觉得做官希望渺茫的吏员们个个打了鸡血一般。毕竟在镇西军治下,福利待遇好,安全性更是没的说,相比于大明做官如同抢独木桥甚至许多进士都是直到老死都是一官难求的情景完全不同的是,这里的官员需要极大,而且不看重出身,也不出乎学历出身,做官的条件便是需要真本事和有着丰富的吏员经验!

一听到自己的孩子竟然有做学问的机会,众多百姓们顿时如同炸开了锅。当一听到居然还是免费的学堂,这些百姓们的情绪已经不是兴奋能形容了,那简直是开始有些狂热了。一时间,场面都有些控制不住了,七嘴八舌的询问声也是让吏员们都不知道怎么说话才是。

但是不同于大明朝官员高高在上的传统,这些吏员们却是不敢摆出一幅高姿态,毕竟他们若是处理不当,引起群体**件的话,那这辈子的前程就全部玩完了。虽然他们不敢喝斥,但是官军们却是没这个顾忌。一阵朝天鸣铳轰鸣声过后,这些狂热的百姓们终于醒悟过来,场面再次变得理性起来。

不过,虽然经过这许多天的相处,百姓们基本上已经不再如以前般惧怕官兵。但是官兵根深蒂固的畏惧还是让百姓们都不敢再喧哗,好不容易让百姓安静下来的吏员们,也是赶快将镇西军的政策向着这些百姓详细说了一遍。

他们每多介绍一条,百姓们眼睛便更加的亮了一些,随着他们的介绍完毕,这些百姓们也是已经快要按捺不住自己内心的兴奋。对于这个刚刚替代了之前的官府的镇西军的拥戴也是基本上达到顶点,什么时候见过这种官府?不仅分田分地,而且还帮助他们开挖水渠,打制灌井,而且还不是拉壮丁的徭役,是饭管饱,还给工钱!听说,以后的田地更是再无沉重的赋税,全面恢复到良田每亩两斗封顶的地步!这一系列的政策,就已经让他们就觉得是上天赐给他们一个这样爱民的官府,但是没有想到的是,官府竟然还无偿供给他们孩子做学问!

这种待遇已经不是让他们感激的程度了,毕竟这可是可以让他们多了一次做人上人的机会!说不定哪一个娃有用了,就可以让整个家族一下子成为人人尊敬的人上之人!顿时,无数人跪倒下来,用他们最虔诚的语言感谢着带给他们这一切的镇西军。

当听说镇西军最优先办理的便是学校,只是因为各地都是在开垦田地,打制水渠和灌井,所以如今人手不足,学校建设短时间内还是无法实现时。这些百姓们顿时纷纷表示愿意连夜开工,更是不需要一文钱的工钱,只要管饭就行!河对岸那热闹的情形,自然也是逃不过流民的眼睛,虽然他们听的并不真切,有的时候听到的只是短短的只言片语。但是就算是这点点信息,就已经让他们无限向往了,这种消息不断的扩散之下,逃亡的人也开始变得多了起来。毕竟有着安全舒适的环境不去,非要提着脑袋玩命,是个正常的人都知道如何选择。既然知道了原因,那李自成自然不会放任不理,否则他的大军要不了多少天就得消散一空!虽然拿镇西军没办法,对付流民逃亡却是有的是手段。改变行军路线,远离黄河沿岸平坦的大道,然后加派人手巡夜,对逃亡的流民,一旦擒回,便即当众脶了,在种种强力手段之下,流民们的逃亡势头顿时为之一滞。但是不可避免的是,闯军却是再不复刚刚出兵时的意气风发,变得士气低落起来。许多人虽然迫于李自成的压力,不得不随众向前,但是心思却是都开始活泛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