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仙侠 > 裂明 > 第381章 第382

裂明 第381章 第382

作者:泥潭蚂蚁 分类:仙侠 更新时间:2023-12-30 04:17:11 来源:88小说

崇祯十二年九月中,随着各路大军先后回到山西镇城宁武,这场规模宏大的讨伐八大商行的行动也是落下了帷幕。

这次有备而行,不仅几乎让八大商家彻底绝灭,而且带回的战争红利也是大的惊人。初步统计之下,所获白银就近七百万两银,各类古玩字画等也是不计其数,无数估算其价值。而粮草方面更是大的吓人,数百万石粮食的收获也是几乎可以让山西镇在完全不事生产之下支撑个数年!

而山西基本上完全落入易飞手中,战略迂回的空间更是变得更加的大,再加上草原上的盟友,易飞如今的实力几乎已经可以与大明相叫板!虽然在人口地盘之上也许与大明相关极大,但是军队战力却是远远过之!

“难道说山西也要走辽东的路线?”易飞有些自言自语的道,为了压制麾下将领直趋北京的冲动,易飞也是花了极大的力气。

毕竟数场大战下来,大明的虚弱也是完全被镇西军完全摸透,可以说制约镇西军拿下京城的,也只有中途遥远运粮困难再加上兵力不足以控制如此大的地盘了。镇西军以军方为主,基本上是军方压制住文官系统,而好战的军方更是对拿下京城这种****完全是没有抵抗力。京城对于他们来说,若是难以拿下,那还没这么的冲动。毕竟大明军队战力孱弱,拿下京城并不是太过于困难之事,这也是让军方根本无法按捺住蠢蠢欲动的心理。

而击败杨嗣昌之后,大明军队基本上是一触即溃,只有躲在城池中老老实实挨打的模样。这更是让军方对京城的兴趣一发不可收拾,对于他们来说,拿下京城不仅仅是拿下一座城池这么简单,拿下京城可能就是改朝换代的象征!而改朝换代,他们这些人地位自然会水涨船高,一想到可以成为开国元勋,就算最为谨慎的人头脑都开始有些发热!

而易飞强制他们从宣府撤军,也是让他们心中都是弊着一口气。但是易飞的命令却是无人敢于质疑,虽然不得不听从易飞的命令,但是却不妨碍他们回程之时,顺便拿下几座城池,每城也是安排若干兵士驻守,虽然人数少的可怜。但是他们却是并不在意,甚至期盼着明军过来攻打,好名正言顺的再多抢几座城池。

镇西军与建奴的最大区别在于,镇西军大部分都是汉人,而且还是十分亲民,而且战力惊人的汉人。他们控制地方,百姓的抵触心理也是远低于野蛮的建奴,因此,一路上,只要他们出现在哪座城池之外,这座城池基本上都会立即倒戈而降。

因此,在大军陆续返回宁武之后,易飞控制的地盘突然之间也是多了大半。许多甚至是镇西军还未到,便已经递上降表出降,在镇西军摧枯拉朽的攻破大同张家口堡等数座雄城之后,许多对大明没多少眷恋的城池便即纷纷闻风而降,觉得大明的气数已尽,早早的向新朝归附,说不定就是以后官运亨通的开始。

对于这种情况,易飞也是睁只眼闭只眼,军队好战,在易飞看来是好的。只要控制整体走向的高层头脑不发热,那就不用去刻意的纠正什么。只是对于一些关键的隘口或者雄关,易飞却是直接严令他们立即放弃,带着归降的官员返回山西。

这种明显的示弱行为也是引起了军方的不满,这一日,在易飞召集所有将官会议之时,易飞明显也是可以感觉的到军方的不满情绪。虽然无人表露出来,但是那种不甘的气氛还是让人感觉压抑。但是看到文官阵列之时,易飞却是发现,文官们还是对易飞的收缩政策十分的支持。

“各位是否觉得,我们已经有了改朝换代的能力?或者说,觉得我们已经可以无视大明的存在了?”易飞的话语可以说直接了当,十分的对军方的胃口。

果然,易飞的话刚一落,俨然成为军方第一人的罗立便是道,“候爷,如今我镇西军兵强马壮,更兼缴获之钱粮足以支持大军数年征战之用。而治下更是欣欣向荣,衣食无缺!正当奋起武勇,一扫旧朝颓势,重开天地!”

一向沉默少言的罗立如今也是突然之间放出如此豪言,而且条理分明,方方面面都是俱已考虑周到,称的上有理有据,掷地有声!他的话语也是立即引起军方的强烈共鸣,一众武将纷纷出言称赞,一时间场面极为了热烈,众人都恨不得立即出兵北京,完成新的一个轮回!

易飞微笑着点点头,并没有出访反驳,如今的他已经不再仅仅是大明的一介宁武候,而山西如今也成为一个事实上存在的独立王国,虽然还没有建国称号,却是已经完全具备了这个资格。而他的身份也是从一个统帅变成一国之主,一言一行都得小心谨慎。而更重要的是,从这时起,易飞得开始学习如何驾驭文武大臣,毕竟治理一省比起治理一地,各种事情繁琐程度也是远远起过。

而易飞再厉害也不可能分身无数,打天下和治理地方都得依赖这些文武才行。而罗立的发言,易飞也不能立即压制,这样是治军之道,并非治国之道。经过这段时间对《韩非子》一顿恶补,易飞也算是初步了解了为君之道。虽然易飞可以不表示,但是却是将目光投向了文官集团,镇西军一向武强于文,也是时候让文官的地位提升上来了。毕竟易飞从后世来,知道以文治的国家一般都是繁荣的,而武人当政的政治基本上都是穷的叮当响。

苟华第一个站了出来,出言反对道,“罗将军只知缴获众多却不知天地之大!从山西至京城,路程千里,沿路皆是敌对势力,一路横扫而过,自然并非难事,但是地方百姓如何安抚?不顾不理?只待他们再如李自成一般,饥寒交迫之下铤而走险?那我们拿下这些土地又有何用?”

“再则,拿下京城又能如何?要知道江南还有一个留都!拿下北京,并不是天下安定的开始,而恰恰却是天下大乱的开始!而且我们如果走到这一步,势必成为辽东的建奴江南河南山东等地明军以及李自成等流寇的众矢之的!”

“那又如何?!我镇西军天下无敌,何惧挑战?”罗立不服气的道。

“是啊!罗将军这话是不假,但是三方围攻之下,又该如何发展地方?镇西军再如虎狮之师,但是却是最终难敌群狼啃食!毕竟我们没有将打下来的土地发挥出它的作用,单靠山西镇一地,如何与天下争雄?仅靠数万虎狼之师如何对付百万虎视眈眈的外敌?这种即让全天下仇恨集中于我,却是自陷泥潭的策略如何能行的?”论起玩嘴皮子,数个罗立也别想是苟华的对手。一番道理也是十分的明显,许多武将也是开始思索起来。

“那以苟司务的话,咱们岂不就呆在山西别动算了,还打什么天下!”罗立没说话,但是张俊卿还是有些不服气。

“也不至于,打铁要得自身硬!咱山西镇底子薄,说实话,这些天来打下的地盘已经足够咱们消化一段时间了。等耐心花上个二年时间,整合完整个山西的力量,咱们又能吞下甚至比山西还大的地盘!如此只需要三至五年的时间,咱们便可以安稳吞下整个北方,形成绝对的优势,到时就算三方联手,咱们又何惧之有!摧枯拉朽般灭了他们!”易飞适时发言,为了这次争辩定下基调。

“从这一点来说,咱们还真得学习建奴。建奴数次入寇,数万铁骑大明,大明往往连还手之力都无。建奴攻下无数城池,你能说他们无论攻陷京城?但是他们却是次次只是掳掠而归,对于京城也是没有丝毫的攻击,不是他们打不下,而是他们根本就不愿承担上这个乱摊子。”易飞有些赞叹的说道,虽然分属敌对,但是对于皇太极这个不世枭雄的战略眼光也是极为了佩服。

“我严令放弃各个关隘,不是因为怕了大明,而是安大明的心,不让大明视我们为最大敌人,不利于我们安定发展。而且对于我们来说,这些险关根本无足忧虑,难道你们还怕大明越过这些险关打过来?”易飞微笑着说道。

“哈哈……”

这一次,众多文武也是一齐哈哈大笑起来,对于大明官军的战力,文武也是达成了共识,会心的发出一阵哄笑。

见到一众武将大部分已经释怀,但却还是有着少数不通内政的武将还是不愿意接受,但是基调也是已经定了下来,大部分人都是已经认同了苟华的分析。打仗打的是钱,这在镇西军中也是成为共识。

以苟华为首的文官体系也是第一次在武将面前争得了上风,也是让一众文官脸面大增,人人意气风发,而这个意义也是极大。一篇入情入理的分析虽然不长,但是却是集结了众多文官集在一块商议多天的成果,其中的劳累也是不足为外人道。

“不管是否再次进兵,这次的胜利也是极为辉煌的!让我镇西军的军威浩荡于外,今日本候也是在宁武设下庆功宴,为我镇西军庆祝!”易飞站起身来,大笑着行了下来,无论如何主动收缩,但是打的大明失音毕竟也是一场巨大的胜利,也值得大肆庆祝一番!

“为我镇西军贺,为候爷贺!”众多文武一齐起身,高声应和道。

一场欢宴之后,易飞便是投入进繁忙的公务之中。

这一次说实话,镇西军吞下的地盘实在是有些多了,多到已经快要让小小的山西镇消化不良的地步了。但是所幸缴获的东西也并不少,而且最为关键的钱粮更是足以支持对已经到手的地盘进行基础建设,恢复民心民力。

对于刚刚新得的地盘,易飞也是毫不手软的立即推行士绅一体纳粮,以及十抽一的商锐!在镇西军悍然出动大军,对八大家几乎屠戮一空后,高高举起的屠刀上血迹还未干涸之时,这些地方的士绅以及商人都是难得的保持了沉默,对于易飞的政策没有一个人敢于站出来公然反对。习惯了大明对他们的纵容之后,在遇到一个凶横霸道的镇西军,他们对于易飞的霸道也是极为不适应。

自镇西军占据这些城池之后,当地士绅也是出现一些迁涉的浪潮,但是大部分也是并不愿迁涉,毕竟中国人的传统,一向就是故土难离。另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镇西军战力强悍,足以保障一方平安,而在这乱世之中,安全的重要性也是超越一切,交纳数量并不多的赋税,能够换来安全,也是居有十分的吸引力。

在官军根本无法与之较量的情况下,大同镇也是没有任何人敢于与风头正劲的镇西军拧着干,不但是非常的配合,而且也是十分的顺从。尤其是在清理了地方官员的情况下,由于众多的镇西卫的小吏出任地方官吏,也是让其他人失去了保护伞,失去了保护伞之后,这些地方势力更加的没了斗争的可能。

而镇西军伤残人员出任地方保甲之后,也是彻底让皇权贯穿于乡镇之内,地方士绅最后的权利也是被无情的剥夺。地方百姓在失去了士绅的号召力之后,也是更加不可能会出现骚乱的可能。

大规模的兴修水利,打制灌井的行为也是大大的抵消了百姓的抵制心理,而一年之内免税,第二年半税,也是彻底打消了百姓的出现骚乱的可能性。

对于百姓而言,谁坐龙椅都没有什么差别,只要能够活下去,他们不会对任何政权进行反抗。而镇西军这种优惠的政策也是彻底赢得了民心,尽管只有不到一个月,民心已经完全向背,对于大明忠诚的已经基本不可见了。

除了士绅还怀念大明的宽待,普通百姓根本不当大明是一回事。毕竟大明带给他们的只有无穷无尽的赋税,还有无边的混乱和兵灾,而镇西军接受这些百姓之后,也是再也没有了乱兵的肆虐。

而镇西军大规模出去剿匪的行动也是让百姓们欢欣鼓舞,这年头,百姓的日子也极为的艰难。除了建奴隔段时间便来肆虐之外,官兵败退之后也是带来更加巨大的灾难,而时不时下山抢劫的贼匪也是让百姓无法安心的耕种,可以说,百姓们连最基本的活下去的希望也是没有。

而镇西军尽管接受这些地盘没有一个月,但是境内的匪患也是基本上为之一清,而且最为重要的是,再也没有了其他的官军祸害。所谓匪过如梳,兵过如剃,这并不是开玩笑,官军对于地方的祸害甚至更超于匪患与建奴的入寇。

而镇西军一旦接手之后,也是再无官军骚扰和欺压百姓之事,而大批的灌井的打制也是让百姓们看到了来年收获的希望。最为重要的是,没了苛捐杂税的压迫,而且第一年的粮食也是全归自己所有,日子也是开始出现转好的迹象,也是让百姓们对于镇西军的拥护也是上了一个台阶。

可以说,无论是百姓还是士绅,****的因素也是再也没有了。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均而患不安,能够有一个安定的环境,对于百姓的吸引力可以说是无与伦比的。这一点,无论士绅还是百姓,都是通用的。

对于目前的状态,虽然士绅们心中十分不满,毕竟大明一向优待于他们。但是对于这种情况,他们在心中不满的同时,却是再也没有了反抗的可能。若是在平时,他们还可以鼓动起百姓进行反抗,但是如今百姓已经不再支持于他们,原本在地方呼风唤雨的士绅们也是完全失去了他们往日的荣光。

各项工作进行顺利的同时,让易飞心中烦燥的事情也是出现,分散于各地的暗影也是传回了诸多不好的信息。太原事件也是极大的刺激了大明的士绅们,而山西全部推行士绅一体纳粮也是完全引爆了大明境内所有士子的反抗。

毕竟大明优待士绅已经数百年了,受到优待,而且可以肆无忌惮的公然吞噬大明的元气,不但是一种习惯,更是一种共识。这种家族利益高于国家利益的行径,虽然让人嗟叹,但是却是大明的现状。

如今出现镇西军这般的压制士子,也是引起了众多即得利益者,也就是士子的不满,地不会南北,理不会对错,全大明几乎一致的对山西镇笔墨口诛,许多激进人士,更是纷纷建议朝廷立即镇压离经叛道的山西镇,恢复大明往日的秩序。

但是这些激进者,却是丝毫不愿为大明出任何一份心力,明知大明如今举步为艰,却是丝毫不愿拨出一毛。只是叫的凶,出钱出粮支持大明征讨山西镇的却是一个也无!在他们看来,大明就应该优待他们,更不应该对于他们,让他们出钱出力,这是朝廷的责任,与他们根本无关。

铺天盖地的舆论并没有影响到山西镇,自给自足的山西镇也是可以无视于天下的鼎沸,天下汹汹也是无法改变山西如今的状态。无论是天下敌视也好,天下共赞也好,根本就无法改变山西的行政制度。

吸取了大明太过于优待士人的教训,易飞也是对士绅产生了巨大的反感。这些士绅身为大明柱石一类的人物,却是丝毫不为大明所着想,坐看全心全意为他们着想的大明走向毁灭,换了一个蛮横的大清,让是让他们为之付出了巨大的教训。

而易飞也是完全对大明末年的士绅和商人极为鄙夷,这些软骨头根本就成不了事。面对大明却是如此的跋扈,面对更加跋扈的满清,他们却一个个乖的如同龟孙子一般,说到底也是犯贱!

不过舆论的趋势,也是让易飞产生了一个念头,发行报纸以控制舆论方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