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仙侠 > 裂明 > 第379章 主动收缩

裂明 第379章 主动收缩

作者:泥潭蚂蚁 分类:仙侠 更新时间:2023-12-30 04:17:11 来源:88小说

“贼子,都是贼子!”

东暖阁之内,崇祯皇帝将龙案上的笔墨纸砚全部扫落于地上,怒气直冲九重天。

一众小内传人人胆战心惊,一齐伏于地上,大气也不敢喘一口。皇帝正在气头上,一不留神就会掉了脑袋。秉笔大监曹化淳更是诚惶诚恐,将头埋在地上,屁股翘的老高。因为是他的到来,准备的说是他将一封急奏送了上来,才发生了这么一幕。

一日前,崇祯皇帝命杨嗣昌集合军马前往怀来,主要目的不是为了镇压易飞在宣府的动作,其中自保的意味更多一些。毕竟镇西军悍然出兵宣府,距离京城只有咫尺之遥,要说崇祯皇帝能安心,那才是见了鬼了。要说崇祯指望这些军队镇压住镇西军,那真是有些冤枉崇祯,而且也太高估明军的战力了。明军连数万建奴都不敢轻易招惹,更别说战力更胜一筹的镇西军了。

但是这种自保的举动却不想刺激到了易飞,镇西军直接派出兵马与大明大军对峙。而这还不算完,尤其是杨嗣昌亲自到宣府督军之后,原本是为了制止军队会不小心擦枪走火的举动,但是杨嗣昌的到来却是彻底激化了矛盾。

虽然他并没有说什么,但是镇西军却是如同打了鸡血一般,从对峙立即变成挑衅!几番小规模的战斗过后,大明军队更是完全龟缩于宣府镇城池之内,再也不敢冒然出城。而这时,让崇祯再也做不了鸵鸟的消息也是再次传来,镇西军已经攻破大同,原本下落不明的代王也是在朝廷大军出动的第三天,便即被搜查出来,押入牢房!

一个亲王被关押,这对大明简直是狠狠朝脸打了一巴掌。若是就此沉默,大明人心估计立即就散了,因此杨嗣昌也是在崇祯的严令之下,硬头头皮带着万余秦军出城讨伐镇西军。对于这次的战果,崇祯并不看重,而且在心底做好了最坏打算。他原本就不曾妄想击败镇西军,而且不需要小胜,只需要军队出动,让朝廷有下台的机会就行。

但是他却没有想到,杨嗣昌一万余战兵会在数千镇西军面前败的如此不体面。面对着只有数千人的镇西军,一万余秦军甚至连一个时辰也没有坚持到,便兵败如山倒!在镇西军穷追猛打之下,杨嗣昌也是差点成了俘虏。而且万余秦军回来的还不到战前的三成,在拥有骑兵优势的镇西军面前,步兵一旦溃败,那后果简直是灾难性的。

这一战不但立即将官军的精气神打垮,也是如同又一记耳光抽在朝廷脸上。面对一个地方军阀,中央竟然没有足够的力量击败他,更谈不上镇压下来了。而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大同镇已经完全失去了与朝廷之间的联系。

在杨嗣昌领兵出击之后,原本在后撤的镇西军也是停下了脚步,再一次扑向了大同镇。这一次,已成惊弓之鸟的大同镇官兵几乎是闻风而逃,十数城连带无数的堡垒完全沦陷于镇西军之手。而这一封急奏也是报上来让崇祯最为愤怒的消息,易飞竟然直接清洗了山西镇大同镇近九成的官吏,自立为山西总督,然后擅自任命安置了大批官吏!易飞的做法已经完全超出了崇祯的底线,易飞已经成为了事实上的国中之国,而最让他气愤的是,对于这个贼子,他还没有多少的应对手段!

一把将龙案上的物品全部扫在地上,崇祯犹不解恨,一把抽出宝剑,猛的斩落一角桌椅,持剑呼呼的喘着粗气。

“陛下息怒,为了易飞这贼子遭践龙体,不值得。易飞妄顾国恩圣恩浩荡,做此大逆不道之事,必不会有好下场!”能在这个时候说话的,自然也只有王承恩一人了,就算这大半年来来风头最劲,成功扳倒温体仁圣眷极厚的曹化淳也是做不到这一点。

听到王承恩熟悉的声音,崇祯一片血红的眸子这才稍稍恢复了清明,恨声道,“朕委实气不过,这易飞在东奴数次入寇之时,无不拼死血战,损兵折将誓死不退!堪称人臣表率,难道都是他在作势?果然是大智若愚,大奸若忠!朕怎么会如此错看了一代奸雄?!”

“朕就不明白了,论起封赏之辈,大明实无出其右者!论起地位出身,朕不计较他流寇出身,毅然封其为候爵,朕哪里对他不住,竟得他如此狗胆包天丧心病狂?!”易飞造反已经成为事实,崇祯最多的并不是恼怒,而是心伤和不解,为何自己已经做到如此地步,易飞竟然还会造反作乱?

“为什么?为什么?”

崇祯越说越怒,如同疯癫一般开始挥舞宝剑,身上的煞气惊人。一众内传惊惶失措,又不敢撒腿就逃,只得在房屋内不断惊恐的躲避着。

乱舞了一会宝剑,崇祯豁然转身,身后不远处的王承恩根本就没有丝毫动作,依旧是躬身立于身后,恭敬的站立于后。崇祯双目尽赤,回身一剑遥遥指向王承恩,口中更是猛喊道,“你说,这是为什么?为什么?”

看着崇祯已经半失去理智的模样,王承恩咬了咬牙,昂然的回答道,“圣上,敢问易飞是从何时起再不听候调遣?为何原本已经开始退回山西的镇西军突然又一次杀了出来,而且比之前更加的凶猛?”

“怀来一战,秦军确实大败,但是镇西军却是损失了至少三‘成’人马!而且镇西军完全打的就是对攻,根本就没有考虑过防御,就算是与建奴对战,镇西军可有如此行径?”

一口气将心中积压已久的话语说了出来,王承恩也是直接跪倒于地,昂着头闭上了眼睛,只等最后时刻的到来。但是许久依然没有宝剑落下,王承恩也是缓缓睁开了眼睛,眼前的崇祯再了没了一丝戾气,右手虽然依然持着宝剑,但是持剑的手也是不断的颤抖着。

好半天,崇祯才嘶哑着嗓子,话语都有些颤抖,“你是说,你是说因为卢象升?”

但是王承恩却是低下了头,再也不敢多说一言。

许久之后,崇祯才颓然的坐倒于龙椅之上。心中的悔意也是不断的激荡,但是片刻间,便已经敛去悔意。君王是不会错的,错的都是臣子,若不是杨嗣昌向自己建言攘外必先安内,提出‘四正六隅’十面埋伏计划,自己又怎会容忍他逼死卢象升?

而原本只是一个能战但不懂或者说不顾政治规矩的卢象升的战死,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巨大的,首当其冲的便是镇西军不遵圣旨悍然直接西归,在建奴杀了一个回马枪之时,却是不再如之前一般领兵勤王,而是选择见死不救。

这种行动也是灾难性的,迫于京师防御需要,崇祯也是紧急召回了正在湖广大战的杨嗣昌。从而导致了杨嗣昌的计划破产,对于如杨嗣昌回京,崇祯其实并不是多遗憾,虽然杨嗣昌将一众流寇大部分堵在了郧阳山区。但是各地新出来的流寇也是如同雨后春笋,杨嗣昌这种计划在实际意义上已经是完全破产了,在他大肆向破产的农民征税之时,也就宣告了他的‘四正六隅’计划是个笑话。

只要百姓活不下去,那就算你能杀了李自成,那照样会有王自成,刘自成再次出现。无数破产的农民,也许等的就是一个敢于站出来之人,而不管这个人是谁,只要跟着造反还能有一口饭吃,能够活下去,那流寇就只会越来越多。

事实上,在杨嗣昌大张旗鼓剿匪之时,陕西河南等流寇高发区域在失去了地方官军的压制后,也是再一次出现了大规模的民变。这个不仅崇祯皇帝已经知道,杨嗣昌也是知之甚详,可以说建奴入寇也是救了他,还可以将失败推到了建奴身上,推在不作为的易飞身上。但是朝中明眼的大臣都已经开始不看好杨嗣昌,甚至崇祯皇帝在心中也是渐渐放弃了杨嗣昌。

而杨嗣昌之所以还能坐于这个位置,除了他自告奋勇以求将功赎罪之外,也是因为崇祯如今也是再无可用之领兵打仗之人!出了一个易飞之后,崇祯皇帝的疑心病更加的大,更加不敢将军队交于武人手中,这才让杨嗣昌得保高位,依旧于宣府督率数万朝廷精锐大军。

“这个杨嗣昌,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崇祯皇帝越想越是气愤,心中更是恨的牙痒痒的,剿匪不成功也就算了,却是成功的逼死了大明一位能征善战的卢象升,逼反了一个如今大明依为长城的镇西军,逼的自己空留遗恨却是没有丝毫对策。若是崇祯皇帝知道后世,估计肯定在心中狠狠的骂杨嗣昌根本就是一根313铅笔。

就在一片沉默之下,又一个小黄门急急的行了过来,根本就没注意到东暖阁中的诡异气氛,递上一张急奏,欢喜的道,“陛下,杨阁老发来捷报,已经逼退逆贼易飞。如今易飞已经完全退出宣府,全军败退回山西!”

“什么败退!你杨嗣昌有这个本事击败镇西军么?”崇祯心中冷笑着,木然的接过奏章,却是连打开的心思也没有。

易飞退兵应该是真实的,不过肯定是主动退兵的。在心中庆幸的同时,崇祯也是陷入浓浓的悲哀之中,什么时候,自己竟然到了这个地步,一东一西,再加上遍地烽火,好好一个铁打江山,竟然如此的千创百孔!难道,难道真的是自己错了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