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仙侠 > 裂明 > 第351章 大局开幕

裂明 第351章 大局开幕

作者:泥潭蚂蚁 分类:仙侠 更新时间:2023-12-30 04:17:11 来源:88小说

崇祯十一年十二月初,卢象升的灵柩也是终于进入了京城,为了给易飞,也是给天下人一个交待,崇祯皇帝甚至下令缀朝三日,率领文武百官进行极为优厚的祭奠。等忙完了卢象升的葬礼,卢象升的遗体也是在崇祯皇帝亲自过问下,从京城派出数百京营将士扶灵南下南直隶常州府宜兴县。

刚刚忙完卢象升的几乎带着浓重政治色彩的葬礼后,京师也是迎来了姗姗来迟的陕西秦军,他们也是在洪承畴与孙传庭的带领下,步入了京畿范围。

但是他们来的却也是有些晚了,建奴都已经退兵了近半个月了,数千里横跨而来的勤王大军却是没了丝毫作用。秦军此次入卫的兵马有近两万人,陕西三边的总兵几乎都是到齐了。而且秦军不同于其他官军,这些秦军几乎是在与农民军的不断战争中,越发的壮大和变得精锐。

远远看到,就会让人觉得一股杀气迎面而来。这样的强军,自然让崇祯皇帝大喜,连连宣旨命洪孙二人将秦军召唤至京城之外,毕竟如今的崇祯实在是太没安全感了。一支由文官统帅的军队,而且战力并不低的秦军,也是让他原本有些忐忑难安的心也是平静了许多。

不同于历史上的孙传庭,由于这次清军退兵的早,主战的孙传庭也是没了和杨嗣昌冲突的机会。而且杨嗣昌更是已经在崇祯皇帝心中有了隙缝,更加不能阻止孙传庭的入京请求。但是一番对答下来,崇祯皇帝对于这个几乎可以说是冒进为百姓请命的孙传庭再无一点好感。尤其是孙传庭建言,免除陕西一省赋税的提议一出来,崇祯更加是老大没趣的敷衍了事。但是这个孙传庭却是生就一副倔驴脾气,似乎是看不到崇祯的不悦,依旧再三的建言。

这也是让崇祯一扫初见孙传庭的欣喜,对他的好感也是如同跳崖一般不断的向着深渊滑落。而且孙传庭不顾恩师洪承畴不断的眼色和打岔,一心要自己收回对陕西征税的决意,更是让崇祯深恶痛绝,一个连老师都不尊敬之人,对大明能有多少忠心?

因此,一场答辩也是进行到了一半,就被拂袖离去的崇祯给早早结束了。但是孙传庭依旧不死心,数日下来,痛陈利害的奏章也是达到了十数封,总算是彻底激起了崇祯皇帝的怒火,将之夺官解职,这只苍蝇这才消停了。

时间一晃便是近一个月过去,崇祯总算没有听到从山西传来的不好消息。而且前去山西传旨的太监也是再次回转京师,对崇祯汇报,宁武候十分欢喜的接了圣旨,各种规矩也是丝毫不少。而且经过山西镇锦衣卫的暗查,易飞也并没有大规模军粮调动,和集结军队的迹象。

山西传回的消息也是让心中难安的崇祯皇帝松了口气,只要镇西军能够安稳的呆在原地,他就再无什么苛求了。已经吃透了两线作战的苦楚,崇祯更加不希望出现一个三线作战的可能,若是真的如此,还不如提前自杀算了。只要安抚住了易飞,那给予他一个候爵也是没有亏本。

在局面基本上稳定下来之后,秦军再留于京城之外就有些多余了,但是正值新春佳节到来之时,崇祯也是不敢就此让秦军再次回师。忍痛从内库中搬出数万两银子,再加上数千石粮草,外加十数头猪牛给予在城外扎营的秦军,犒劳这些远道而来的秦军,也是让过一个舒心一些的大年。

但是出乎崇祯意料的是,这些秦军却是对人均只有二两不到的银子竟然是欢声如雷。也许是在天子脚下吧,各个总兵十分明智的并没有克扣钱粮的打算,因此虽然银子并不多,但是却是几乎都分于营中将士手中。将这些很多人半年都没领到军饷的秦军兴奋的不断的欢呼。

“连军困苦,一至如斯!”听着下面锦衣卫将事情经过述说一遍,崇祯也是心中十分的黯然,同时对于孙承宗提议之言,也是嗤之以鼻,若是各地都是不再收取赋税,那置为国而战的将士们于何地,让他们困苦劳顿,三餐不保?

崇祯十二年京城的新春,也是比之往年都要热闹了许多。

第一次扬眉吐气的明国百姓,这一年过的比往年都要舒心的多,虽然物资一样匮乏,但是过年过的就是一个心情。在几乎狂热的兴奋中,这个新年也是更加显得风风火火。

但是亢奋比较不能持久,时间流逝,正月也是一晃而过,普通百姓还是一贫如洗,街头依旧不断的有人冻饿而死。渐渐的,人们的话题也是慢慢从大捷的兴奋中离散,开始忙碌的为自己的一日三餐不断的奔波着。

二月二,龙抬头。

这一日,已经比历史上延后一年的四正六隅计划随着杨嗣昌的离京也是正式开始。但是不同于历史上的是,这一次大明的准备更加的充足,兵员也是经过崇祯十一年的不断的扩编而更加的庞大。

经过数轮改革,本来国策是所谓的“因粮”,也就是富户多纳,却被改成了“均输”,把这沉重的加赋全压在了贫民身上。天下扰攘,既是因为赋税太过苛刻,也有天灾连年的原因。虽然让天下的流寇数量进一步的变多了,但是毕竟也是积累到了近十七万大军,银钱三百一十六万两的巨大数目!

离京当日,崇祯皇帝也是亲自为杨嗣昌壮行,更是满怀杨嗣昌此去便彻底解决流寇肆虐天下的希望。虽然崇祯皇帝已经和杨嗣昌出现了裂痕,但是却是并无多少人知晓。而且,崇祯皇帝对于杨嗣昌的要求,也是如同一往一般的有求必应,让大明官员都还是觉得,杨嗣昌还是圣眷正隆,这也是崇祯的聪明之处。只有将杨嗣昌捧的高了,杨嗣昌才能更加有效的驾驭这十数路总兵,更好的实现杨嗣昌的,也是他的愿望。

在杨嗣昌誓师出征的当日,秦军也是早于其十数日前,便已经踏上了返乡的道路。

四正六隅,十面埋伏的剿匪策略也是终于拉开了序幕,这个涉及大半个大明,十余省十数路总兵几乎全部是包括在内,一场声势浩大的剿匪大局正在缓缓拉开大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