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仙侠 > 裂明 > 第349章 处置(上)

裂明 第349章 处置(上)

作者:泥潭蚂蚁 分类:仙侠 更新时间:2023-12-30 04:17:11 来源:88小说

临近年关,喜迎新初,更兼第一次这般强势逐走了入寇而来的东奴,但是皇城之中的新年喜庆气氛却是没有多少。相反,在崇祯的上书房中,却是时不时传出一两声压抑的咆哮声。

“放肆!实在是太跋扈了!”崇祯皇帝一把将眼前的桌案掀翻,充血的眼睛死死的盯着眼前白胖的太监,森寒的话语几乎是从牙缝中一字一句的挤出来,“说!那易飞还说了什么?”

“回圣上,奋武关说,说镇西军损失惨重,急需要休养。而且,还说四正六隅剿匪计划,根本就是一个笑话。”虽然吓的浑身哆嗦,但是这个太监还是将易飞临行时所说的话原封不动的说了出来。

“武人干政?”

崇祯的脑海自然而然的冒出了这个想法,虽然理论上说,易飞如今身为五军大都督,统帅天下兵马,是有资格对国家政策发言权。但是大明近三百年来,却是根本不可能出现刀子有思想的情况,而且历任大都督都是摆设而已。如今这个最锋利的刀子,不仅有了想法,甚至还想妄图影响国策,这也是让他心中的警惕更甚。

听到这里,崇祯再也控制不住怒火,几乎想直接下旨擒拿易飞回京。但是脑海中那一丝清明还是制止了他的蠢蠢欲动,如今的镇西军已经完全展现出了它的爪牙,这一战,甚至连一直压着大明打的建奴在其面前都是不堪一击。要是逼反了易飞,以山西京城如此近的距离下,他还真怕易飞铤而走险,直接挥军京师之下!

而在如今宣大军消失,京城以西没有可抵抗镇西军的大军存在,他更加不敢冒这个险。否则会给原本就已经危机重重的大明再惹来一个无法抗拒的强敌,对于建奴出现在京城之下,崇祯心中还多少有点底。但是一支汉人的敌对军队出现在城下,即使攻不下京师,也会是让本就狼烟四起的大明,彻底的进入沸腾状态,万劫不复!

“陛下,易飞这厮果然贼性难驯,须容他不得!”一旁的杨嗣昌顿时怒了,对于易飞如此看不起他呕心沥血制定而出的四正六隅剿匪策略如此不屑一顾,他也是怒火直烧九重天!

杨嗣昌火上浇油的话,非便没把崇祯给彻底点燃,反而让他冷静了下来,缓缓的坐回龙椅,冷冷的道,“依杨卿之见,朕当如何处置这厮?”

“这……”

崇祯的这句话也是一下子将杨嗣昌问愣住了,对于一个比东奴还要强势的易飞,如何处置他根本不是这个连解决东奴的办法都无之人能够回答的上的。

“看看这个吧!”崇祯从身边拿过刚刚令他大发雷霆的奏章,一把扔给了杨嗣昌。

杨嗣昌有些疑惑的接了过来,才看了几句,脊背上的冷汗便是不断的滚落而下,“……臣闻圣人扬忠而远佞,今宣大官军近万,孤军奋战于唐水河畔。数日间,十万东奴不得寸进。臣救援不及,卢督臣殡国!马革裹尸,战死沙场本为我辈武人之本份。但微臣却是不明,为何宣大军绝粮数日,而各城却并不予以供给,三分其兵于前,断其援于中,绝其粮于后。致使英灵奋战不敌身死战场,却是无人前往抚慰以安其忠魂。南仲于内,宗泽无功,桧之在位,武穆唯死!……唯知自负乾坤志,何令忠魂长悲恸!……微臣不才,却不屑与此等殃民之辈共行庆宴,徒污英烈之灵哉!臣奋武伯山西总兵易飞敬上!”

越是往下读,杨嗣昌的脸色就越难看,虽然易飞只字未提于他,但是字里行间都是对他攘外先安内,安内先害政见不同者的鞑伐。抬起头来,却是见到崇祯皇帝那森寒的目光正在紧紧的注视于他,也是突然间无比的惊恐。

好在,时间不长,崇祯的目光中的寒意也是渐渐敛去。崇祯心中自然明白,这些事情也不能全怪于杨嗣昌头上,至少他对这事的默许也是让卢象升战死沙场的原因之一,甚至可以说是最重要的原因。

但是崇祯皇帝是从来未想过逼死卢象升,他心中只是单纯的将之军马不断削弱,然后让卢象升明白根本不能再和建奴一战,使其乖乖收兵固守。但是崇祯却是从来没有,哪怕是暗示杨嗣昌断起粮道和截其救兵!杨嗣昌如此擅专而行,这才是崇祯皇帝心中杀意无限的原因所在!

“卢象升的尸首在何处?立即奉回京城,朕要亲自悼词为其祭奠!”既然已经知道了此事,就是单从对军心的稳定上来说,崇祯也是必须得做出一幅样子来。

“微臣这就去办!”杨嗣昌恭敬的道。

虽然杨嗣昌的恭敬更是一如既往,但是听在崇祯的耳中,却也是极为的刺耳,沉默了片刻,崇祯皇帝淡淡的道,“杨卿,正月不宜动兵,二月你便走马上任,你便南下主持大局吧。朕在京城等你的捷报。”

崇祯的话语虽轻,更是十分柔和,便是听在杨嗣昌的耳中却是如同晴天霹雳,他明白崇祯这次是动了真怒,此行南下,四正六隅行动若是顺利,那便罢了,若是还是不能解决流寇肆虐之形,下次再次传唤于他的,估计就是锦衣卫提骑了。

“微臣遵旨!皇恩浩荡,三月内不能抚平流寇,亦无颜回见圣上!”

原本历史上杨嗣昌意气风发的话语,在这个已经开始改变的历史上也是再次回荡。但是话虽相同,但两者之间的气氛却是天地之差。

看着慢慢退出东暖阁的杨嗣昌,崇祯皇帝却是一言不发,直到他有些伛偻的身影将要消失在视线之中,崇祯才突然觉得有些悲凉。但是却也不知道这种情绪出自哪里,总之觉得似乎看到了自己一般。

事实上,杨嗣昌的为人处事与崇祯皇帝也是惊人的相似,杨嗣昌是有名的四干督师,而崇祯也是同样的四干皇帝。杨嗣昌靠着所谓的苦干,强干,硬干,快干,四干精神,变成了连丢襄阳洛阳,变成了两阳督师。而崇祯也是同样靠着这四干精神,终于直接丢江山,成了大明的终结者。

“大伴,易飞之事应该如何处置?”崇祯呆立片刻,最后沉声问道。

崇祯的话语刚落,原本空无一人的东暖阁中,一直与崇祯形影不离的王承恩也是突然出现在阴暗的角落中,对于这个问题,王承恩明显已经有了答案,直接回道,“回皇上,奴婢觉得还是稳妥为上,此时不宜大动干戈。”

“唔?说说你的看法。”崇祯不置可否的问道,也许在这个世界上,他能信任的人已经不多了,但是眼前的这个却是在其中。

“奴婢觉得,奋武伯虽然做的有些过了。但是奋武伯此次入卫,与东奴血战连连,他的忠心应该没有多大问题。只是杨阁老事情做的太绝了,易飞出身草莽,不懂人臣之礼,或是迫于一时激愤,这才愤而领军而归。”王承恩斟酌了一下措词,小心翼翼的道。

虽然这番话解释起来有些牵强,但是毕竟还算是一个比较合理的解释。毕竟易飞给崇祯留下的印象是十分的好的,而且入卫以来,不象其他各镇总兵一般,畏敌如虎,只以保存实力为上。易飞可是实打实的与建奴血战数场,所部损失之大,也是看在崇祯眼中的。要说易飞在损兵折将无数之下,却突然露出不臣之心,崇祯也不会相信易飞会如此的愚蠢。但是这般公然抗旨却也是让崇祯下不来台,不责罚一通的话,也是无法震慑人心。

但是这个度却是不好掌握,太重的话,一旦让易飞起了反抗之心的话,也是得不偿失。太轻的话,也只会让各地不安份的总兵们更加的放肆。一时间,踌躇难决,在书房不断的踱着步子。

对于崇祯皇帝所思,王承恩自然明白,但是在这个当口,他却不敢稍做插嘴,无论如何说最后肯定都是错。一时间,书房内的气氛也是再次的降到冰点,一片沉默。

正在此时,一个小太监却是急步而来,在门外恭敬的行礼道,“陛下,山西急报!”

崇祯心头一震,连脚步都有些乱了,全身血液都快要停止了,难道说,易飞真的在山西反了?若是如此,就算杀杨嗣昌一百次,也是不能抵消他所带来的这场灾难啊!

“呈上来!”

虽然心中忧惧,但是崇祯毕竟是皇帝,很快冷静了下来,沉声说道。

但是看到是山西镇守太监专门制定出来的奏章,风格与文武大臣的奏章都是迥异。这道奏章更是加盖了红色紧急印记,崇祯的手又一次开始哆嗦起来,真的不愿意看到易飞真的反了大明。一想到那令清军都无可抗拒的赳赳骑兵,他就有些不寒而栗,直到这一刻,他才明白,原来在了心中对于镇西军的忌惮是如此的深重!

他身边的王承恩显然比他更加的紧张,一直紧盯着崇祯手中,心头更是突突的狂跳个不停,不同于对镇西军了解不多,更没有亲眼见过这些士兵的崇祯。王承恩数次与镇西军打交道,更是明白这些虎狼之士的可怕,虽然他们人数并不多,只有二万余,但是却是绝对可以以一挡十,普通的明军在他们面前根本连障碍都算不上。

随着崇祯颤抖着的手慢慢打开奏章,东暖阁中的君臣二人都是不约而同的屏上了呼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