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仙侠 > 裂明 > 第274章 夏收

裂明 第274章 夏收

作者:泥潭蚂蚁 分类:仙侠 更新时间:2023-12-30 04:17:11 来源:88小说

崇祯十年六月,终于到了一年夏粮收获的季节。除了镇西卫与安东屯卫,由于两卫在易飞不惜血本的大力支持打造灌井,这两卫虽然也是旱灾严重,但是粮食产量却是并没有减少多少。

而平虏卫,振武卫这两个卫所就差的多了,因为这两卫都不是以屯田为主的卫所。因此,在易飞集中力量于安东屯卫时,两卫的水利设施自然是十分的差强人意。更兼今年旱情严重,不论是军户还是民户,今年田地的出产都比往年少了许多,往年到了这个时候,各地就是一片唉声叹气,官府催科严厉,百姓又要开始逃亡了。

这并非开玩笑之事,事实上。在接近六月时,周边许多百姓自觉无力承担田赋。从五月中开始,便有整村的百姓开始收拾包裹,不断的向着易飞治下而来。

不过两卫虽然也是受灾较重,但是人心却是十分安定。今年两卫田粮免除,就算收获少,田地所得却尽归自己,收起的麦粮基本可以糊口,各人新开垦的田地又半税三年,想必从明年开始,百姓军民就可以吃饱饭了。

虽然易飞收取的田赋比较重,是远于朝廷所收的田赋一斗的两倍,但是却胜在没有其他摊派和火耗之类,相比之下,却是比往年要轻松的多了。因此,这些时日,四卫内外到处是赞叹镇北将军仁德的声音。

此时,外出剿匪的四营新军也大半还未回返。但是易飞也是早已经预料到这种情况,这些时日来,也是不断的收拢流民,择起精壮者组建收割队。

这些收割队也是奔赴各地新兵家中,帮助他们家小收割庄稼,每日管吃饱喝足,甚至是只要一人干活,那全家都可受到赈济。而这些报酬,都是由易飞支付,因此也是皆大欢喜。

这样以工代赈,既免除了外出新兵们的后顾之忧,也是避免饿死人的情况发生。然后再经过押解缴获物资回来的军士们将消息带回去,这样也是将军心安定下来,专心在外作战,不会引起哗变。

如今的财政司周鸿泊也是越发的精神了,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看着库房之中的钱粮一天天的增多,这也是让他的压力一下子减轻了大半。虽然大多时候他都是左手进右手出,但是补充却是远远大于消耗,这些天来库房也是渐渐的丰满起来。

更可喜的是,镇西卫和安东屯卫的丰收也是意味着,不久之后,还会有大批的田赋收上来。两卫治下,二百多万亩田地,以每亩地二斗的田赋,田赋也是能够达到惊人的近五十万石粮!

有了如此多的粮食,就算消耗再大,都是底气十足!而且还有亢源中这个大粮商在,足以支持到来年夏粮收获季节,基本上不会再有缺粮之忧。

而且这种形势再发展个数年,府库就真的实现谷粮满仓!再现盛世时期才有的景象。但是高兴的心情并没有持续多久,让他心情恶劣的事情也出来了。如同每一个守财奴一般,对于马上就要到来的向上头缴纳夏粮屯粮一事,发自心底的不爽。

时间一天天的过去,四卫之内的收获夏粮也是慢慢接近尾声。军户百姓们也是自发的陆续开始交纳田赋,先是交于保长,再由保长积齐之后再起运至甲长处。

甲长再组织人员向百户所交纳,一层层的向上,到达卫城之中。一时间,四卫之内,马骡车辆不绝于行,道路上全部都是夏粮运输的景象。

而周鸿波也是忙的团团转,但是他却是忙并快乐着。大半辈子了,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的粮车不断而来。让他都有些怀疑,仓库到底够不够用。

至六月下旬尾,夏粮田赋收取也是达到顶峰。但是由于易飞的意思,镇城只是接收了近三分之一的田赋,其余都存放于各个卫所,以供地方使用。这也是让周鸿波也是跑断了腿,不断的在各个城池之间穿行一片繁忙之中,易飞却是无事一身轻。四月二十六日,易飞也是带着十数亲卫出城视察。不过,他并不是心血来潮游玩,而是前往受灾严重的平虏卫和振武卫,考察可有不遵号令,擅自收税之辈。

毕竟两卫如今已经是处境堪忧,甚至可以说是极有可能引起民变的趋势,一旦有人从中捣鬼,估计百姓们不再次流落,也是会对镇北将军府失去信心。

但是来到振武卫,易飞却是松了口气。出乎他的意料,振武卫不仅没有怨气冲天,更是组织得力的进行挖掘灌井和修葺水渠的工程。

易飞看向眼前的田地,旷野平川上密密麻麻的都是人头,无数的军民在田间挥汗成雨。时间紧迫啊,秋播不远了,而需要挖掘的灌井还有众多,需要架设的水车同样众多。

从前年起,振武卫旱情已经十分严重,各地田地干涸,如果没有打制灌井,军民们耕种都需要到数里,甚至是十数里外的地方去挑水,这样一来,就谈不上屯种了。所以打制众多灌井势在必行。

为了打井,易飞在镇西卫时就己经发动整个镇西卫的军民百姓,数千人一起劳作,让他们见识到了集体的力量。按往常的价格,军民百姓自己打制一口砖石深井需要一个多月的时间,花费数十两的银子。

而在易飞的组织下,当时全城军民日夜动手,通常数十人二十日,甚至十几日之内就可打制灌井一口,就见田间一口口灌井挖好砌好,一架架的水车设好,这种速度真是飞快。

在易飞的挖掘灌井中,土木原料可以让军民们贡献或是组织他们去挖掘砍伐,水车的打制,也是发动大批的男女协助卫所工匠们劳作,原料与人力不需付钱,不过军民劳作的伙食,却是得卫所供给。

数千人吃喝不少,因为干的是重体力活还要让他们吃饱,繁忙时,一个月需要一千多石米粮,各地灌井陆续从三四月起开始挖掘,特别进入这五六月,己经花去了王斗数千石米粮,但是易飞却是有一个不知道原因的习惯,放着仓库粮食不用,全部都用银子购买。而亢源中的源记米店,单单做易飞的生意,数年下来,就己经隐隐间成为山西镇最大的米行。

有了官府的组织支持,为自家田地打井还有饱饭吃。各地军民们打井的热情高涨,他们主动寻找勘测有水之地,挑土,拉石,忙个不亦乐乎。

此时易飞面前,便有五十余个军民在打制一口灌井,其中有一大半都是青壮,他们一锹一铲,一锤一凿地用力挖掘着,不时用吊桶将碎石吊到井外。这口挖到三丈深时,便遇到了石头,越是如此,证明下面越是有含水层,军民们更是奋力往下打。

可能是近在咫尺的安东屯卫得了一个丰收年,这些振武卫的军户们都是受了刺激,几乎是玩命一般的干着活。

易飞在田间地头巡视,看各地热火朝天,依这个进度,在秋播前,应该可以将各人的灌井打好,架上水车。有了灌井与水车,至少到了明年,振武卫的军民百姓就可以解温饱。

自己从崇祯七年到了镇西卫,就一直辛辛苦苦,官越做越大,自己辖下军民越多,要养活的人就越多,精神压力非同小可,作为当家人,易飞就一个感觉,累!

不过他没得选择,既然老天让自己来到大明,而且还成为一方百姓的父母官,他有责任让百姓过上安定的生活,至少要让他们吃饱饭。

眼前的热闹情景也是让易飞心中一松,这些天来自己忙着军备,处理四方剿匪之事。民政之事也自然被放于脑后,更是吩咐过苟华若无大事,可以自行处理。

安东屯卫的丰收,也是让政务司有了行事的底气,政务司的威力也是发挥了出来。这里的情景便是政务司开始步向良好的开端,虽然也是有被架空的感觉,但是易飞却是并不太在意。

只要政务司所行,是为民所图。所作之事是为民谋利,那易飞就会安然的支持着政务司的不断前行。

至于大权旁落的可能,易飞一点也不担心。来自后世的他,是最为明白一件事情,那就是枪杆子里出政权。只要牢牢握着枪杆子,易飞就有信心有把握政务司是顺着自己的想法而前。

虽然在未来,枪杆子还是得由文人执掌,毕竟放于武人手中只会出现民不聊生的情景。但是这批文人却是不能如同如今大明这帮子人渣,这就不是一两代人能够解决的问题了,有理性,有责任的文人也不是大明这种畸形优待文人的政策下能够产生的。

必须得让地方士绅们把目光从田地上解脱出来,投向巨额的商业利润,这样才会减轻对于百姓的盘剥,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进步。

正在思量着,却见周鸿波带着数个亲卫向这边奔腾而来,一脸的难看。

易飞心中大奇,在如今的山西镇怎么还会有让周鸿波难堪之事?莫非是与苟华意见不和?

不多时,周鸿波便来到近前,滚鞍下马,行了一礼,气呼呼的道,“大人,这韩颖睿朱士奇二人也委实太嚣张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