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仙侠 > 裂明 > 第195章 召见

裂明 第195章 召见

作者:泥潭蚂蚁 分类:仙侠 更新时间:2023-12-30 04:17:11 来源:88小说

崇祯的这道旨意一下,百官在寂静了片刻后,又一次如同炸开了锅一般。

都察院御史台第一个发难,发言的左都御史陈若晨也是言辞十分激烈,“陛下,此旨不妥,恳请陛下三思!易指挥使虽然战功卓着,但是毕竟年轻,不及而立之年便升任一镇总兵,恐怕难以服从!更兼,微臣听闻,易大人在镇羗所任千户时,便有过诛杀理念不同的同僚,不知此时可否属实?”

崇祯脸色铁青的看着这个不怕死的御史,这人言语之间不仅直指易飞,更是影射自己用人不明,实在是让他心中大恨。

还未等他思索如何回话,一边的左谕德翰林侍读黄道周却是愤而驳斥道,“如今国家艰难,更是多仗良将,更何况有志不在年高,岂不知甘罗十四为相乎!?”

“一战而灭建奴数千,可称良将!本官并不否认,但是易指挥使如何解释升为千户便行屠戮之事?”陈若晨呤哼一声,目光锐利的盯向了大殿中的易飞,对于皇帝刚刚册封的镇北将军明显不服,口口声声也只以原职称呼。

看着皇帝和文武百官的目光全部聚集于自己身上,易飞也是对这个没事找事的御史恨的牙齿痒痒的,自己并没有招惹于他。却是如此尖锐的为难于自己,难道是天生的看天下人都不顺眼?

“皇上容末将细细禀来。末将当时也是事急从权,卑职刚刚上任镇羗所之时,兵不过一百。而何有为陆秋安李天养何德伟等却是拥兵数百,更是处处截留朝廷所发之粮饷,言称朝廷十数年来粒粮未下。”

“末将初来乍到,却是对此不甚了了,因此并非过问。但见军户个个衣不蔽体,一片饿孚,暗地寻访之下才明,原来是何有为陆秋安李天养何德伟四人将军户之精田大部霸占兼并。”

“末将只是稍稍劝了四人退些田地于军户,但是四人却是勃然大怒,竟敢趁末将出城之时悍然发动兵变!数百乱军半个时辰便已经让镇羗所如同人间地狱,无数军户被杀被抢,更有众多妇女惨遭淫辱!”

“幸得镇抚官丁春阳心怀忠义,带领心腹家丁死死守住一座城门,这将等到末将率兵平叛!可恨神木城军户已经有近千人遇难,这些世受国恩,却不懂报国,只懂残民以逞之辈难道不该杀么?”易飞越说越是气氛,看着陈可震的眼神也是锐利起来。

陈可晨本为文官,哪里见过易飞这种死人堆里爬出来的悍将的气势,被易飞瞪了一眼,顿时有些失态的后退两步,再也不敢发一声。

“易指挥使好大的官威!只是不知道四人皆为朝廷官员,杀此四人可有经过有司论罪?!还是易指挥使觉得自己便是王法了?!流寇出身,难免匪气难改!”看着同僚失态,另一个御史顿时跳了出来,更是句句诛心。

“李大人慎言!”温体仁原本平静的看着,但是此时也是忍不住横了一眼这个二愣子。

此话一出,不仅崇祯脸上挂不住,易飞也是一下涨红了脸,大声的反驳道,“末将自知出身草莽,但是自归顺大明来,数年剿灭流寇混十万等,更是与建奴大小十数战!上报效朝廷,下对的起自己良心!”

“避重就轻,易指挥使端的好口才!”李御史连连冷笑,对于易飞的恶感他是完全源自于这厮居然敢于治下公开收商税,自然不愿他再坐大。

听闻此话,易飞更是恨的浑身发抖,虽然不知道为何这些御史一再的针对于他,但是对于这些人,他已经再无言语对待,又不能当堂动武,只能低头不语。

“够了!”崇祯脸色都有些发青了,对于这些卖直的御史他心中也是十分的厌恶。

而且易飞的话也是勾起了他的回忆,当时为祸一时的混十万等确实是易飞所击杀,而易飞干出这种事,那自然是在流寇中再也无安身之地,过去的出身已经完全算不得什么了。

而关键的是,易飞确实如他所说的,曾经与建奴十数次血战,几次地方的捷报都是对起的武勇大为激赞!几乎都是身先士卒而行,与其他一触即溃的大明官兵相比,就算不论战功,这种拼死血战的精神足以证明他的忠诚,其为国尽忠之心更是无可怀疑。

看到皇帝发怒了,一众原本卯足了劲准备相互攻诘的官员顿时骇了一跳,整齐的跪下。

崇祯铁青着脸看着陈李二人,眼中闪烁着寒光,久久之后,嘴里才一字字的说道,“今日早朝毕,湖广巡抚卢象升镇北将军易飞留下!”

……

紫禁城,东暖阁。

怒气冲冲的崇祯回到东暖阁之后,渐渐的收敛了怒气,本来被这帮孙子每日不断的找事,已经练出了极好的养气工夫,这会儿起了大用。

“来人,宣卢象升易飞二人进见!”崇祯轻轻的抿了一口茶,稳定住了心情,这才吩咐道。

卢易二人本来就在不远处听候,此时很快随着一个小太监来到东暖阁。

进来就发现了气氛有些不对,崇祯此时摆出的则是准备用早膳的样子。几碟普通的小菜,数个馒头,再加上一碗稀粥便是他一日的早膳了。不说比之王公高官,甚至比起一般的大商贾都是颇为不如,十分的寒酸。

“两位爱卿来了,赐坐!来人,将朕的膳食分些过去!”崇祯微笑着的看着两人,一点也看不出刚刚铁青着脸的模样。

“陛下太苦着自己了。”卢象升不是一个擅于溜须拍马之人,但是看到崇祯如此的节俭,也是有些忍不住凄然泪下。

一旁的易飞虽然没说什么,甚至来自后世的他对于崇祯有一种天然的鄙夷,但是对于眼前这个节俭之人,他也是发自心底的感到心酸,这可是一国之君啊!虽然心中对于崇祯治国的本事看不上眼,但是对于他的品性却是深深的震憾。

片刻后,两份简单的早餐也是放于两人前,卢易二人整齐的行礼,“谢陛下赐。”

明人百姓中风气十分的开化,但是士大夫之间却是十分的严谨,讲究食不言寝不语。一顿饭在无声中快速的结束了,对于卢象升来说,这顿饭是十足的天家恩赐,因此不但心中感激,更是将饭食用的一干二净。

对于根本不鸟什么忠义礼的易飞,虽然也是吃的一干二净,但是大半却是饿着了。而且不吃干净还不行,因为这点东西还填不饱他的肚子,只能吃个小半饱而已。

等三人吃完了膳食,崇祯这才将话题引到正事上来,“两位爱卿都是屡破流寇的良臣,对于如何剿灭流寇,爱卿们有何良策教朕?”

卢象升有心看看易飞的斤量,将目光投在易飞身上,想先听听他的看法。而崇祯听惯了朝臣们各种各样有用,无用的策略,也是想听听易飞这个常胜良将的看法,也是将目光注意到了易飞身上。

“陛下不嫌末将粗鄙,末将就讲一下自己的想法。末将认为,对于流寇当剿抚并用,斩杀骨干,安抚从者。末将昔年被流寇裹胁,也是对流寇了解甚多。流寇一般分为老营,精兵,步卒三部分。其中老营为流寇精华,全数为骑兵,是他们的根本,而精兵则是从流民中挑选身强力壮者所建,而步卒则是老弱。”

“流寇作战时,以步卒为前驱,消耗官军兵力锐气,再以精兵攻击体力消耗过大而且兵力已经减少的官军,而老营则是等官军一旦败北,便骤马而追!官军之所以屡剿流寇而不灭,也是因官军少马军,而流寇则是驱步卒为先,能战便战,不能战,便逃之夭夭。”

“一场大战下来,死的多半是步卒精兵一类,而老营却是基本没什么损失,因此可以再次裹胁流民而来!官军看似大胜,但只要老营无损,那其实战果则不大,甚至是没有。”

“而末将击混十里之时,便是步军纠缠于流寇步卒精兵,另遣精骑突袭彼等老营!一旦老营覆没,流寇步卒精兵虽然人多势众,但却再也无威胁。”易飞侃侃而谈,听的崇祯不断点头,虽然许多文臣也是有过这方面的策略,但是对比而来,一个是纸上谈兵,一个是有实战经历,说服力当然不一样。

看到崇祯也是一幅认同的样子,易飞也是继续说道,“而仗打到这一部,便是基本上结束了。接下来,便是安抚了。为了防止流寇死灰复燃,对于老营人马一定不能放过,一来可以斩尽宵小,二来可以震慑裹胁而来的流民。”

“末将当时驻守镇羗所,而所城神木却是被何有为陆秋安李天养何德伟四个贼子一番兵变,人口锐减,末将在兵变之时当场阵斩了四人后,将其家产充公,赈济于流民,更是为他们划分田地,统入军户。”

“于是,号称十万众的混十万等,只是二千余老营被斩后,从者二三万流民便烟消云散了,再不复为患。”易飞最后总结着道。

“易飞,你可有表字?”一边的卢象升突然的问道。

“回大人,末将表字怀国。”易飞恭敬的回答道。

“怀国,怀国,心怀家国,不错!本官问你,二三万百姓赈济所需要不是个小数目!本官知道当时的镇羗所可谓一穷二白,你当时是如何做到的?”卢象升正色的问道。

剿抚并用卢象升也是明白这个道理,但是大明处处饥荒,大军粮饷都不足,更别说赈济了,因此对于刚刚接手一穷二白的镇羗所的易飞所用的办法,也是相当的感兴趣。

而崇祯也是目光炯炯的看着易飞,想听听其中是否有什么值得效仿的地方。毕竟这些年来,对于米饭短缺的状况,崇祯也是天天头疼着。

“末将将何有为四人的家产全部抄出,约有二千余石粮,天天以大锅煮粥,只维持他们最低的消耗。同时令他们开垦田地,以换取稀粥以活命。”易飞并非注意到崇祯二人诧异的眼神,理所当然的说道。

“二千余石粮,你全拿出来煮粥?那将士们如何过活?”卢象升急不可耐的问道。

“大人,兵是杀贼的东西,而当时镇羗所到处都是陈年老匪。末将便是带着他们不断的剿匪以补军粮,一来平靖地方,二来也可以以之练兵,一举两得。”易飞拱拱手道。

“年少可畏!”卢象升不住赞叹道,激赏的看了一眼易飞,“怀国的兵就是这么练出来的?”

“是的,末将清理了国之蛀虫,腾出了大量的田地钱物,再依戚少保练兵之法,分田地于良家子弟,招之入军,厉加训练,小成时四处剿匪以补充粮饷。如流民以开垦荒地,征收粮沫,地方安定,兵卫民,民养兵,并可守卫一地。”易飞回答道。

崇祯一时心中大动,易飞这套作法毫不稀奇,太祖高皇帝曾有言,屯田可以收地利,抒民力,足兵食,使国有所赖,边防之计莫善于此。更是得意语,‘吾养百百万,不费百姓一粒米。’

而如今的大明卫所日渐没落,原因也是易飞所说,各地军官豪强兼并田地,军户们无以为生。若是自己能够大力整顿各地卫所,再派得力之臣厉加训练一番,岂非可唾手可得近百万无需国家养活之兵?!

但是这个念头也只是一闪而逝,一个小小的卫所变动问题并不大,但是想如易飞这般几乎是强力打压所有卫所豪强却是十分危险之事。而卫所没落也不是到如今才出现的,太祖成祖时期卫所已经出现端倪,而雄才大略马上征战一生的的两位铁血大帝都未能解决,崇祯并不认为自己能够在这种困境下超越祖辈。

“易飞的成功只是个例,正好让他碰上那个谁兵变,让他一并名言正顺的一举铲除所有反对势力。也幸亏这些蛀虫们无能,这才能让这个将才有了施展的空间!”崇祯心中默默的思索着。

“卢爱卿一直于湖广征剿流寇,而天下流寇十之**都是窜入湖广。如何彻底剿灭之,卢爱卿可有何高论?”崇祯清了清嗓子,温言向卢象升问道。

“陛下,流寇战力不强,但是却是贵于一个流字。虽然屡战屡败,但是却是向深山中一躲,等待官军退去,便可以逃过一劫!而今天下,灾害沉重,还请陛下能够减免赋税,以安民心。百姓有口饭吃,便不会背井离乡,成为流民。而没有流民补充,流寇就如无根之泙,旋即可灭!”虽然知道此言会让崇祯不喜,但是卢象升铿锵有力的道。

“减免赋税,粮饷何来?如今国家多事,外有奴虏,内有流寇,这些小民为何不能多担代一点?一旦天下清平,自然不会再加派赋税!”果然,崇祯的眉毛一下子拧了起来,原本气氛融洽的召见也是立即变得清冷起来。

不是崇祯不愿减免赋税,也不是不知道各地百姓苦不堪言,千里饱孚。但是如今大明风雨飘摇,九边明军的粮饷不足,已经让军心动荡。尤其是直面建奴的辽地,粮饷更是不可缺少,这些已经形成军阀基础的辽地,一旦粮饷供应不上,稍不留意便会出现兵变的现象!

而辽饷更是数目巨大,年耗银数百万两,米粮数十万石!除非能够下定决心放弃北方,否则辽地一旦兵变,大明的半壁江山就会不保!而这个简易明了的道理,人人都知,卢象升也并非不了解,却是如此说话,怎么能不让崇祯恼怒?!

崇祯皇帝脸上一抹无奈之色一闪而过,却是没有逃过正紧盯着他的充满希冀的卢象升的眼睛。卢象升心底叹了口气,崇祯虽然有中兴大明之心,却无中兴大明魄力,畏首畏尾,瞻前顾后,始终不敢动太大的动作。

要是生于太平年间,崇祯绝对会是一个守成的明君,但是在这乱世之中……卢象升不敢再想下去,赶紧将心中这些不敬的想法从心底驱散。

“东奴历次入寇,多数从宣大而来。朕想问问卢爱卿,宣大当如何经营?”虽然对于卢象升的不识事务很不喜,但是崇祯对于卢象升的能力和忠诚还是十分的信任的。

一旁的易飞目光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精光,该来的还是要来了,原本以为改变了历史,但是历史的车轮也只是稍稍偏移了一点点方向,但是大方向却是丝毫未变!

崇祯皇帝如此相询,自然是为下一步卢象升总督宣大作衬垫,历史没有改变!卢象升总督宣大几乎已经成了必定的事实了!

不仅易飞明白,卢象升更是身子不能控制的抖动了一下,心中的激动可想而知,稍稍整理了一下思想,卢象升铿锵有力的道,“整军备,行屯田,备大战!不放贼奴一兵一卒过宣大!”

回答虽然简洁,但是同样有力,崇祯当下大喜,取出了早已准备好的圣旨,由身后的王承恩当场念出。

卢象升跪倒于地,激动的听着圣旨中所说,收回湖广巡抚之职,升任兵部左侍郎,总督宣府大同山西军务之语,更是对崇祯的信任满怀感激。

“卢爱卿,宣大之地便交于你了,朕甚为放心。盼你上任之后,与易爱卿为朕守好西疆!切切!”临了,崇祯又是温言安抚着。

“陛下隆恩,微臣敢不效死!只要一气尚存,决不放贼奴一兵一卒过宣大!”卢象升心中也是升起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感动,只觉胸口热血一阵阵的上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