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仙侠 > 裂明 > 第155章 兵精粮足

裂明 第155章 兵精粮足

作者:泥潭蚂蚁 分类:仙侠 更新时间:2023-12-30 04:17:11 来源:88小说

崇祯九年四月中,有感于那些盗贼俘虏的工作积极性太低,就算被人皮鞭抽着月采矿的数量也是直线下降。毕竟矿石是一门技术活,若是自己不心甘情愿的接受老匠工的教导,那就算是每天都是不停歇的挖掘,挖出来的大多也是废石头而已。

而聚集于镇西卫中的流民也是集体被送向后方,这些给一口饭就会用心做事的纯朴农民将是最好的匠工人选,易飞也是将他们分布于各个千户所的各类矿洞之中,青壮负责采矿,老弱也可以帮忙搬运矿石。

而易飞也不会亏待他们,虽然吃好在如今一穷二白的镇西卫是根本不可能的事,但是管他们吃饱还是做的到的。而这种以工代赈的方法是易飞目前所能想出的消耗最小的赈济办法,通过自己的努力换取自己所需要的基本生活保障,这对于人的自尊也是起着正面的影响。呃,好吧,我承认,这个时代的人除了皇帝,其他人根本就没什么尊严。

而这些替换下来的俘虏易飞当然也不会让他们闲着,建奴已经不远,对于这些不安定分子,易飞肯定不会手软。全部被拉出来,在一些规划好的田地处,负责挖井,输通水渠等工作。

而对于这些已经在盗贼生涯当中变成无恶不作的悍匪,易飞对他们也是用出建奴对于包衣的政策。每天划定工作量,然后细分到每个人身上,完不成着只有一个下场!

也许是越是表现的凶恶的人,越是怕死。这些人在高压政策下,动力也终于发挥了出来。而且挖掘灌井也不是什么技术活,只要是个正常的人,挥动工具便可以进行。而规定日完成量也是完全避免了消极怠工的可能性,各项屯田的基础性设施也是快速的成型,只待到了秋播之时,便可组织流民进行开垦。

崇祯九年五月中,镇西卫也是迎来了夏粮收获的日子。在四处斥候不断的哨探而得的情况来看,这段时间建奴并没有南下的打算。易飞也是将长备军六千余人只留下二个千总的血骑做为快速应变队伍,其他人全部放假回家进行夏收,毕竟他们都是各自家中的顶梁柱!

而这两千血骑,为了不影响他们的情绪,易飞也是将源源不断的流民从中抽取一些青壮劳力帮助他们进行秋收!但是由于易飞规定必须让帮忙的流民们一家老小吃饱,更是每户都给予二两银子和两石免费粮票的特别津贴,补偿他们用工的损失!

而易飞也没忘了阵亡军士的家属,在流民中也是组织了帮扶队,由易飞自家掏腰包,安排他们到各个阵亡军士家里帮忙夏收的工作!这不仅解决了这些家庭的困难,也是让众多流民有了吃饱饭的机会,一举两得!

虽然今年受了旱灾蝗灾等一系列的自然灾害,但是却没有出现**。而因为镇西卫早已经建成了各类抗旱的设施,旱灾并没有造成太严重的后果,而蝗灾也是措施得利,受灾的面积并不是太大。

没有受到蝗灾的田地今年也是一个丰收年,虽然亩产仅仅一石不到,但是架不住地多。三十余亩的田地总合下来,还是有着近三十石的收成。除去交纳的六七石粮食,一家老小还是有二十余石的粮食收成,这也完全可以保证自家生活所需要。

而造了蝗灾的田地,由于易飞的免除田赋的政策,再加上官府据粮票而公平买卖粮食的作法,这些人也是可以喘一口气过来。而蝗灾也不可能一下子将所有的田地全部变成荒芜,虽然只有不到一半的田地有收成,但是还是有十多石的收成,虽然这些田地还是需要交纳田赋,但是最差的一家也是能余下五六石的米粮。

这些米粮虽然不能保证今年的家庭所需,但是这些都是过惯穷日子的军户。许多人一辈子都没有在家里留过五六石的粮食,还不都是挺了过来!?节约着用,再弄些其他的野菜之类的凑合一下,挺到秋收还是可以的!

而且虽然自己受灾,但是乡里乡亲还是有许多家没有受到蝗灾,不同于前些年,今年这些亲戚们都有大量的余粮。再不济时,也可从自家亲戚家借些来支用!

因而虽然镇西卫也是遭了灾,但是民生却还是相对稳定,并没有出现什么乱子。而夏粮收获之前,苟华也是带着镇西卫的文吏们跑遍了镇西卫的各个地方,也是详细记录下所有受灾田地的详细情况,保证收取田赋时不会出现误收和少收的情况。

而六月中,已经快要宣布破产的易飞也是长出了一口气,各地都开始进行夏粮田赋的交纳。这也让快要愁死的易飞大大松了口气,毕竟苟华一天一报仓库的剩余数字实在是让他触目惊心,到交纳田赋之前,全镇西卫之中也只有不到一千石的粮食,只够数天支取,有这一部分新粮到达,这下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

而统计上来的数字也是让易飞大为安心,整个镇西卫近十万人,共有户籍三万六千余户,按每户最少可得田地三十亩为准。一共开垦和分下田地近一百一十余万亩,而受灾的田地大概为总数的三分之一强,没有受灾的田地一共为七十八万余亩,按每亩二斗的田赋,一共可得十五万六千余石!

而镇西卫六千官兵,就算日日操练,每月耗费也只是近一千二百石米粮而已。而耗粮大户五千余战马骡马每月消耗的粮食也不过四千二百余石而已。每年合共需要米粮七万到八万之间。也就是说,一次夏收田赋,足以供应两年军事所用!

终于解决了粮食危机,易飞的目光重新投向了还在宣大留恋不去的建奴大军身上。而此时的匠坊也是全速的运转着,不断的将各种武器盔甲等源源不断的供应而来。

自崇祯七年六月自己入驻镇羗所至崇祯九年六月,匠坊的效率也是从之前的每月十余杆火铳提升到五月份的月产火铳一百三十余杆,合共提供精良火铳一千八百余杆!长枪近万杆,库存长枪更是达到了二万余杆!

而棉甲则是由于缺少棉花,而二年多来只是造作出了不到二千件,与铁甲的数量相当。而建奴最擅于直射面门,易飞对于面罩的重视也是相当的高。因此,匠坊生产的可拉伸出面罩的头盔也是数量众多,足有七八千件。

在易飞勤者赏,怠者罚,而玩忽职守者最严重者直接处死的赏罚措施下,不仅效率大为提高,而且件件都为精良。

而铁甲由于制作十分困难,易飞的要求相当的高,若是按之前的匠坊生产来说,虽然作出来的铁甲涂上漆后也是十分的威武,但是一次易飞无意中检验时才发现。这种以生铁制作而出的铁甲虽然威武,却是在弓箭的直射之下,一射两个洞,这种防护效果当然让易飞暴跳如雷。

这也是第一次有直接负责人被处决,而程乐也是被易飞骂的抱头鼠窜。更是被降职罚俸数月,而得到了教训的程乐此后也是严厉的执行铁甲准入程度,全部采用熟铁进行打制,而且每幅铁甲都会在制作而出后当场验收,一旦发现以次充好,全部都是处以重罚!

而如今的匠坊早已不是以前受人鄙夷的所在,收入步步高升的匠工们也是受到越来越多的军户向往。许多军户都纷纷前来匠坊,希望将自己的户籍改为匠户,而在易飞的支持下,匠坊的规模也是不断扩大,人数从之前的二百余人,快速膨胀到千多人,这还是在宁缺勿滥的选择下得到的人数。

而如今地位急速提升的匠坊在选择人之时,也是越来越严格。勤劳,朴实,脑袋灵活一样不可少,就算如此,每次招募人手时,还是有众多的人前来应征,直如人山人海一般。

在精工制作下的铁甲,件件都是质量上乘,而在不断的开拓创新之下,铁甲的防护力也是不断提升,而且重量也是不断的下降。

至崇祯九年六月,已经生产出近二千件铁甲,这些铁甲也开始分发到各个军士手中。以骑兵优先供应,张俊卿和魏志远的两个千总都是各分得五百铁甲,大大加强了血骑的战力和防护力!

而步军的铁甲则是优先供应于百战老兵,这些人既是步军中的前辈,也是步军的军魂和排头兵。一旦战事开启,他们往往居于第一排,为新军们作胆量和示范!而这些人,也是易飞最为看重的,一支部队,敢战老兵的多寡往往决定这支军队的战斗力高低!这样的情况下,优先保证他们的防护力也是理所应当。

而火铳千总则是并没有铁甲发放而下,毕竟披着重甲进行火铳射击,对于军士的体力消耗众多,而且他们基本不进行肉搏作战,因此铁甲可以先缓一缓等待匠坊制作出更多的铁甲再进行装备。

虽然没有得到铁甲,但是每个火铳兵也是人手一套棉甲,这种棉甲虽然不如铁甲坚固,防护力好,但是棉甲不仅质地柔软,而且防箭防铳弹的效果却是十分出众。再配上头盔面罩,也是相得益彰。

六月中,镇西卫的夏收已经完成。粮草充足,士气高昂,只等大战来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