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越之长嫂如母 > 越之长嫂如母_8

越之长嫂如母 越之长嫂如母_8

作者:兮知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2-27 14:37:32 来源:免费小说

  刘二郎愣了好一会才反应过来,他吞了吞口水,眼睛瞪的圆圆的。“真,真的?”心跳的很快很快,好像在蹦出胸膛般。二十五文钱一斤呢!二十五文钱啊!“太好了,咱们家又有一个收入了。我得多做两个地笼,多捡些柴木回来。”

  “我也可以捡柴木,这个我会。”二朵赶紧说话。双胞胎连连应着。“我也会,我也会。”三个孩子,仰着小脸,黑白分明的眼睛,纯纯净净的看着季歌。

  季歌想,大家都这么齐心,这个家必定会越过越好的!她有信心。

  吃过晚饭,季歌依着月光,马马虎虎的洗了个澡,躺在床上却有些睡不着,黑暗里,她从枕头下摸出那把梳子,轻轻的握在了手里。想着大郎知道这个好消息,不知道该有多高兴呢。

  次日,天刚刚蒙亮,山里飘着浓浓的雾,还真有点儿身处仙山的错觉感。刘二郎早早的起来,收拾好自个,拎着地笼往河边走,心里则在想着,谁家有做地笼的材料,一会上门问问需不需帮着做事,换点儿材料再做两个地笼。这熏火焙鱼,柴木可不行,需得用谷壳木屑等,不易燃烧要慢慢捂出烟雾,这才叫熏。可家里没田没地,哪来的谷壳,还得多捡柴木拿着去换,看看谁家愿意。

  他把要做的事,一件件的想好,只觉的这日子越过越充实,很有滋味有盼头。头一回觉的,这人活着可真好!

  早饭季歌做的是糙米地瓜粥,煮的很浓稠香软。“二朵,见着你二哥没?要吃饭了。”

  “二哥没在屋。”三郎回了句,又说。“早早的起了。”

  “喔。来,你们先吃着,有些烫嘴,慢点儿。”季歌盛好三碗粥,放到了桌上,又叮嘱着二朵。“吃完了,还想吃,你盛粥的时候悠着点儿,莫让三朵和三郎靠近。”

  二朵点着头。“我知道了大嫂。大嫂要出门吗?”她倒是不急着喝粥。

  “看看你二哥去。”季歌伸手揉揉二朵的头发。“吃吧,看着点弟弟妹妹,我不走远,就在附近喊喊。”她起来的时候就没见着人,这起的也太早了点。

  季歌刚下坡,就看见刘二郎背着两捆柴远远的走来,她松了眉头,站在原地等着。

  “大嫂。”走近后,刘二郎喊了声,主动的解释。“醒的早,就放了个地笼在河边,进山捡了点柴,想着一会去问问,谁家愿意用谷壳换柴木。”左右也是烧,如果不熏腊味,倒是柴木还要值当些。

  “嗯。今早煮了糙米地瓜粥,吃饭去。”

  晴了好几天,滴滴嗒嗒的又开始下雨,雨势时大时小,断断续续的没个停歇。十月刚进下旬,花伯在外面闯荡的儿子回来了,只留了一夜,吃个早饭又匆匆忙忙的走了。他走后,花大娘下午过来了刘家,神色有些蔫,眉宇里落了愁绪。

  “大娘心里存了什么事吗?”花大娘对季歌很好很好,真的是比亲娘还要妥帖,在她的心里,大娘相当于亲娘的重量了。这会见大娘愁云惨淡,她心里一紧,有些微微的慌了。

  花大娘看着季歌,眼里有着明显的不舍,甚至有泪光在闪烁,过了会,她拉住季歌的手,叹了口气说。“大仓昨天特意回来告诉我们老俩口,这两年他跟着商队在外面跑货,挣了笔钱,已经在松柏县买了房,入冬前他会回来搬家,让我们这几天准备准备,该卖的卖掉该收拾的收拾。”

  第013章

  花伯家只有一亩良田,就在小河边,那是相当好出手的,四两银子一亩,刚放出话,当天就有人上门来说话,还问了问山坳里的那半亩地卖不卖,愿意出一两银子,那是块贫地,只能种些荞麦苞米等粗粮。花伯没同意,这山坳里的地,老伴跟他打过招呼得留给刘家,老伴是打心眼里喜欢那大郎媳妇,就要搬离清岩洞,自然是能顾着就顾着点。

  家里还养了一头猪,还有十三只鸡鸭,旁的倒也没什么值钱,花了两天时间零零散散的都收拾的差不多,正好有队要出山进镇里办年货,山路难走,一入冬飘场雪,就更难走了,雪大点十有九成就得封山,一般都是在十月底十一月初进镇,养了一年的禽畜粮食等等,能换钱的就带出山换钱,好过个丰盛的年。

  花大娘得到消息立即往刘家走,这两天忙着收拾家里,没什么闲空过来,一眼看到季歌,把她给吓了跳,稍稍一想她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顿时红了眼眶,三步并两步冲了过去。“你这孩子怎么不爱惜自己。”心里头酸酸的,难受的不知道要说什么好,拉紧着季歌的手,看着她憔悴不堪的脸,眼泪就有点止不住了。

  和这孩子处的时间不长,却不知怎么的就是特别的合眼缘,要搬离清岩洞,想着这孩子,她心里也不好受,只是……到底是儿子要重要些,他们俩口子必须得跟着儿子啊。

  “大娘。”想着大娘就要离开了,季歌刚张嘴眼泪就落了下来,她心里慌啊,这位老人走了,在这深山沟里的日子要怎么办?其次还有深深的舍不得,她是真的把花伯俩老当成亲人了,平日里有口好的,但凡他们能吃的,她就让二郎端着送过去,时不时的过去瞅瞅,帮着拾掇屋里屋外,尽着自己的薄力孝敬俩老。

  火焙鱼有了固定卖家,她在心里美滋滋的想着,再攒个两三个月,来年春上就能给俩老做身衣裳了。花大娘对她的好,她点点滴滴都记在心头,没有大娘的帮衬,她哪能这么快的溶进清岩洞里。可是大娘就快要离开了,松柏县一个她听都没有听过的地方,也不知道何时才能见着面,就这落后的古代,说不定这辈子就难见着了。

  花大娘抱着季歌,拍拍她的肩膀。“莫哭孩子,往后日子还长着,你是个好孩子,心思活络手也巧,相信不用多久,也能搬出清岩洞,到时候你来大娘这边。别哭了,眼睛都肿了,就当大娘是提前去探探情况,熟悉周边环境,等你们过来了,要落脚就容易多了。”顿了顿,她又说。“咱们说点正事,村里明天有队出山,你让二郎跟着我去,正好认认新悦酒楼。”

  “好。等二郎回来了,我跟他说。”季歌听了花大娘的话,倒是真的平静些了。她暗暗的想,这清岩洞虽好,山清水秀跟个世外桃源似的,可她还是要努力挣钱,争取早些搬出这深山沟。“大娘咱们洗个脸,坐着说说话吧。”往后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机会。

  “嗳。”花大娘慈眉善目的应着。

  二朵见她俩笑了,查觉到气氛的变化,她大着胆子甜甜的喊。“花大娘。”双胞胎跟着二姐,咧嘴露出天真的笑容,甜甜的喊。“花大娘。”

  “好孩子。”花大娘对着三个孩子笑,和蔼和亲的看着他们。“以后要乖乖的听大嫂的话,莫要调皮捣蛋。”

  “我们都很乖,听大嫂的话,最喜欢大嫂了。”二朵笑的眉眼弯弯,应的特别认真。双胞胎仰着小脸,认真的看着花大娘,也急急的跟着应同样的话。

  那小模样可爱的,花大娘看着心里暖乎乎,眼里的慈爱更浓了。

  经这么一闹,气氛彻底的恢复了温馨轻松,花大娘细细的交待着一些事,其实平日里她都有说,季歌也都记在心里,这会又说起,她依旧听的很仔细。

  次日天微微亮,刘二郎就起来了,季歌起的比他要早些,蒸了一笼软软的酸菜包,直接装了半笼在碗里,让他拿着到花伯家去吃,然后和花伯夫妻到山叔家集合。今天的队出发早,是有原由的,猪走的慢,得赶着猪出山,太费时了,所以得早起,至于一些家禽家畜等,直接捆了担着走。

  这二十来天,季歌细细的熏了三斤多火焙鱼,她取了个整数,让刘二郎带着三斤火焙鱼出山卖,顺便告诉她,得买三斤五花肉,五斤肥肉,两根筒子骨,半斤虾皮,一斤酥糖,一斤糕点,一斤果脯,过年要贴的窗花剪纸也要买点儿,至于对联也买一副,她是铁了心要整个喜庆丰盛年了。她算了算大概的价格,加上卖火焙鱼的钱,她又给了刘二郎一百文钱。

  白天天阴沉沉,到了傍晚开始飘雨,村长吩咐着几个人挨家挨户的通知,还分了两个耐烧不易熄灭的火把,待天色完全暗下来,就要拿着雨伞举着火把,跟着村里人去接外出回来的队伍,怕他们出意外。幸好只是飘雨,雨势不大,风很轻,就是有些寒凉。

  让二朵领着双胞胎呆在家里,季歌其实是不放心的,可她必须跟着队伍去山里接人,她同样也不放心花伯俩老还有二郎,再说,这事是不可能避开的也不能避开。

  一群人约有五六十个,都举着火把,在山里走了近半个时辰,总算是接应到回山的队伍了,应是知晓村里会有人来接,他们歇在一个天然的大山洞里等着,一见到火光就开始喊。

  回到家时,已经是酉时末,出门时季歌特意烧了一锅热水,又煮了姜汤,叮嘱着刘二郎喝完姜汤再洗个热水澡,紧接着,她端着一大碗姜汤去了花家,二朵跟着她,手里提着热腾腾的饭菜,花家那边她也烧了一锅热水的,等着花家这边都拾掇好了,季歌才领着二朵回了刘家。

  第二天是初一,飘着细细密密的雨,临近傍晚花大仓回来了,次日请了福伯顺伯两家的人,借用他们家的牛和驴子,把家当都捆绑好。早饭是季歌做的,让二郎去花家喊人,吃完早饭,天色大亮,庆幸的是并没有下雨,就是天阴沉沉的,随时都会有下雨的可能,便没有多耽搁,整顿好一切就匆匆忙忙的出发了。

  季歌舍不得,让二郎在家里看着,她想送送花大娘,二郎抿着嘴没应,让二朵带着双胞胎在家里窝着,关好门窗他一言不发的跟在季歌身后,这么一来,季歌就不好太任性,送出了清岩洞便停下了脚步,站在原地静静的看了会,才和刘二郎返回家。

  花伯夫妻一走,她心里空落落的,整个人都有些恍惚,突然就好想刘大郎,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回来,眼看就要入冬了。

  第014章

  天空似蒙了层灰,阴沉沉的,没有飘雨,却寒风阵阵,甚是凛冽。

  闲着无事,季歌拿了些荞麦去了杂物间,花大娘把石磨也送给了刘家,还有鸡鸭各一对,常用的农具一套等等,零零散散送了不少。刘二郎对山坳里的半亩地很是看重,甭管刮风下雨天寒地冻,每天都会拎着农具进山坳里看看,没活也要整点活出来。花伯离开时,特意喊着刘二郎进山坳,面对着土地手把手的教着他,仔细的告诉他,要怎么栽种要注意哪些方面等琐碎事。

  “大嫂去磨荞麦粉吗?”二朵则是特别看重一对鸡鸭,有事没事总会到外面看一眼,正要进屋的她遇着了正好出屋的季歌,咧嘴笑着随口问。

  季歌笑着说。“对,正要喊你回屋呢,三朵和三郎在火塘旁坐着,你去看着点,我磨了荞麦粉就过来,咱们明天早上吃馒头。”这里是不烧炭的,家家户户都围坐在火塘旁取暖。

  “嗳。我晓得了。”二朵甜甜的应着,进了厨房。

  推磨这活可不轻松,很费力,季歌劲头小,最多也就磨一餐的份量,如今也方便,吃一点磨一点,倒也没什么。

  刘二郎将背上的柴木扔到了屋檐下,听见杂物间里的动静,擦了把额头的汗,直接进了杂物间。“大嫂,我来磨。”

  “快完事了。”季歌回了句,抬眼一看,瞧见屋檐下的柴木。“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天晴,家里的柴木够了,别再捡了,这些湿柴不晒干,也没地方堆放。”

  刘二郎却是不听季歌的话,硬是接过她手里的石磨,余眼看见她磨红的手心。“以后要推磨,大嫂跟我说声,我忙完了再出门。”

  “嗯。我把柴木搁屋侧去。”看着灰蒙蒙的天,季歌秀气的眉宇里落了愁绪,轻声呢喃着。“眼看就要入冬了,他还没回家,走的时候跟他说过,要早些回来的,他答应的好好的,总觉的这天,随时会飘雪,万一封了山可怎么办?”

  “应该就在这几天,往年都是差不多的日子回来的。”刘二郎沉声说着,看着大嫂扛起一捆柴木去了屋侧,心想,不知她听见了没。

  季歌把一捆捆的柴妥当的靠着墙竖好,又用一根木棍支撑着,防止风太大刮落到地上。等太阳出来了,晒一天也就干透了,再砍成一截截收进厨房里堆叠好。

  “大嫂荞麦磨好了,你来看看要不要再磨细些。”刘二郎扯着嗓子喊。

  二朵兴冲冲的打开了厨房门。“二哥我来看看,我会看。”双胞胎也屁颠屁颠的跟在二姐身后,也嚷嚷着。“我要看我要看。”一窝蜂似的涌进了杂物间。

  季歌拍拍手,从屋侧走到屋檐下,看着热热闹闹的杂物间,眼里有了浓浓的笑意。

  “再推几下就可以了。”二朵有模有样的瞧了会,正儿百经的对二哥说着。

  刘二郎见大嫂走过来,对着她笑了笑,然后低头看着二朵。“行,听二朵的,再磨几下。”双胞胎在旁边听着,高兴的直拍手,好像二哥听的是他们的话似的。

  “我去拿点苞米,再磨点苞米粉,煎碗苞米饼给你们吃。”如今家里的余粮足够,季歌就想做点零嘴给几个孩子,让他们开心开心。

  二朵眼睛顿时一亮,兴奋的扑进了季歌的怀里,抱着她的腰。“大嫂可真好。”就算没有吃过,也能知道,大嫂做的必须是好吃的食物。

  双胞胎蹦蹦跳跳的围在季歌身边,一口一个大嫂,跟着姐姐说同样的话。刘二郎把磨好的荞麦粉,细心的装进了碗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