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越之长嫂如母 > 越之长嫂如母_74

越之长嫂如母 越之长嫂如母_74

作者:兮知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2-27 14:37:32 来源:免费小说

  花大娘和花莹得知,秀秀和二朵也要做宝宝的小衣裳小鞋袜,心里很高兴,阿桃和三朵也嚷嚷着要帮把手,她俩绣活尚是稚嫩,阿桃倒是可以做小鞋子,也没有打击三朵的兴致,就说她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季歌特意让她选了点布料,三朵捧着布料笑的眉眼弯弯,不知在想什么,小脸闪闪发光。

  帮手这么多,如此一来,婴孩周岁间要穿的衣裳鞋袜帽子尿布等,就不着急了,慢功出细活,再说,这做绣活啊,可不能赶,得慢慢来,免的伤了眼睛,左右还有七个月呢。

  烦心事通通都没有了,那些个隐约视线也不见了,生意也是一天好过一天,人逢喜事精神爽,刘家院落里氛围相当的好,吃的好睡的好容光焕发,一眼就知道日子过的很是滋润。

  十月十六的傍晚,季歌和余氏推着小摊子正进猫儿胡同呢,远远的就听见有人喊她。“大郎媳妇,大郎媳妇,我们来看你了!”

  侧头一看,对上几双欢喜的视线,眼眶瞬间就泛红了。正是福伯顺伯俩人领着他们的媳妇和有根婶平安媳妇,前面是阿河和阿水在领路,推着个板车,板车里装着耐烧的柴木好几个麻布袋,她们手里还拎篮子。

  待走近了些,季歌略有些哽咽的喊着人,招呼着说。“都不知道你们要过来,怎么还推着板车呢,客栈找好了没?平安媳妇我记得你家的娃都能走路了吧。”说话有些语无论次,情绪翻腾的厉害,都不用想便知道,定是福伯他们回来了,福大娘她们得知了县城这边的情况,特意凑一块过来看她的。

  “刘姐放心吧,阿水去负责这事了。”阿河在旁边接了句。

  平安媳妇在清岩洞时,就好喜欢和大郎媳妇唠家常,她这么一走啊,还真是寂寞呢,这会见着了,很是兴奋。“这板车上的,都是给你们的。有麦子有糙米还有些各种杂粮等等,这些木啊,都是顶好的主干,特耐烧,听说县城连柴和水都要买,是不是这样的啊?那也太惨了,还有木炭呢,刚出的窑,好着呢,还有板粟鸡蛋菜干等等,好多好多数不清了。”

  “对啊,大郎媳妇啊,你甭去买菜了,我们啊,把菜都带来了,瞧瞧还只鸡呢,杀好了拿过来的,记得你爱吃那火焙鱼,虽说我手艺没你好,尝尝味也是好的,这县城看着是好看,可真繁华,就是太烧钱了,而且热热闹闹了,可真吵,还是咱清岩洞好。”有根婶也在旁吧啦吧啦的说着。

  福大娘和顺大娘时不时的接两句,倒是福伯和顺伯老老实实的推着板车,阿河帮着余婶推摊车。

  三个女人一台戏,六个女人凑一块,又是情性极好的,气场都特别合,这说起话来就乐乐哈哈的,别提有多热闹了。这时候,正是收摊回家的时辰,猫儿胡同来来往往的人还挺多,见着了就好奇的问了句,季歌笑着回答她们,从清岩洞过来的几个都是唠话的好手,就算不认识,也能搭着侃两句家常来。

  这一晚过去后,周边都知道,这刘家啊,人缘真心的好啊!都搬出村了,知道刘家在县城出事后,巴巴儿的就送一板车的东西过来,亮瞎狗眼了,瞧着又是腥又是荤又是粮食又是柴炭,粗粗一数值不少银子啊!简直就没法相信!可事实摆在眼前,容不得不相信。

  有些人家见刘家人缘如此好,就起了结交的心思,想来,这刘家人的品性也是极好的,虽说出了那档子事,名声有损,细细想来却是被严家的贪心给拖累。没多久,冷冷清清的刘家门前,莫名其妙的就变的门庭若市了。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清岩洞过来的乡亲们,在刘家吃过晚饭后,就回了客栈住着。第二日,季歌特意停了摊,让余婶跟想在买糕点的顾客说声抱歉。她领着三朵和阿桃带着乡亲们去了天青巷,花伯和花大娘见着福伯他们,高兴的都不知道要说什么好了,在花家吃过午饭,下午一伙人浩浩荡荡的逛街。

  福大娘她们带来了这么多东西,这回礼自是得好好琢磨,买了布匹红枣桂圆等干果,还搭了些糕点,都是寓意比较好的吃食。十八的早晨,送他们到了城门口,才把回礼拿出来,推脱了好一会,她们才接下回礼,瞅了瞅时辰,没多耽搁,坐着牛车缓缓离开。

  往回走的路上,花大娘喃喃的道。“其实啊,我还是喜欢呆在清岩洞,日子过的要舒坦多了,虽说吃穿上粗了些,可心里啊自在,哪像这县城,看着热热闹闹和和气气,都是表面的,背里不知道是什么模样呢。”

  听着大娘这话,季歌心里忽的好惆怅,瞬间,特别的想念清岩洞的日子。在县城的生活看着是好,却累的慌,不是身体是精神。

  第92章

  下午飘起了瑟瑟秋雨,气温忽的降了好几度。

  余氏趁着没生意,凑到了刘家糕点摊,拎了个凳子坐着。“想什么呢。”搓着手又说。“说冷就冷了,好在咱俩穿的还在厚实,甭管能不能卖完,咱们今天早些收摊吧。”临近傍晚寒气就更重了。

  “福伯他们还在路上呢,下着雨,也不知天黑前能不能赶回家。”季歌微微蹙眉。“这雨落的不是时候啊,就是稍晚些也好。”想起每回下雨,有乡亲没着家时,村里会组织人进山接应,多少放心些了。

  “这雨细着呢,赶路回家,烧碗姜汤喝下,再洗个热水澡,出不了什么事,庄稼汉底子厚实,这点寒不算什么。”余氏笑着宽她的心。“倒是你二哥,今个娶媳妇,天公就有点不作美了。”

  经这么一提醒季歌才想起今天二哥成亲呢,她沉默了下,小声的说。“余婶我琢磨着,清岩洞那边真把蘑菇培育成功,我想让他们把这技术教给我爹娘,好歹也是条出路,能挣几个钱。”

  “这你可得想明白了。”余氏看着她,神色透着严肃。“毕竟是清岩洞琢磨出来的法子,虽说里头有你的功劳,你想要孝敬你爹娘可以,但你得想想,一朵还好本是刘家人,可季家还有三个儿媳,这技术多稀罕,万一被儿媳带回了娘家,也想让娘家沾沾光,一传十十传百,这样一来,你就成清岩洞的罪人了。”

  顿了顿,余氏又继续说。“你别觉的我想太多,一般的姑娘家,都会向着娘,娘家是靠山,当然大部分也会拎的清,不会婆娘不分,知道要把握好度。就拿你自己说,眼下家里宽松些了,瞅着娘家就有点心软想拉一把,这样的心态很正常,别人也会有这样的心态。所以,这事你要做,还得细细想透,想妥当了才能做。”

  “清岩洞里的乡亲们品性不错,把刘家的恩情记在心里,对刘家很是看重,千里迢迢的过来送粮支援你。我不说你也明白,他们凭啥热乎乎的和左右邻居说话打招呼,还不是为着刘家着想,就怕山长水远真出了什么事,远亲比不得近邻,再者,也是告诉别人,刘家在县城看着单薄,在身后还是有大波人在呢,你可别一个疏忽坏了这难得的情分。”说着余氏叹了口气。“就像柳家,好好的情分,说没就没了,多可惜。”

  余氏说的这些,季歌都粗粗的想过,此时听着她说出来,心里头暖暖的。“这些啊,我都想过了。会先寻问村长和里正的意见,得了他们的同意,才会和爹娘说起这事,然后,告诉他们,这技术只能捏在他俩手里,谁也不能说,等老了,也不会说出来,就当是借一下清岩洞的财路,给家里攒些家底,让日子好过些。”

  “我知我娘的性子,她很是拎的清,就因这样,我才想到这法子。到时清岩洞都富起来了,娘家却还紧巴巴的过着,我心里也不好受。还有,往后家里日子越过越好,大郎他们几兄妹看着一朵在季家过的寒酸,肯定会想着拉一把,如果只单独拉一朵,季家又没有分家,我又是季家的出嫁女,这样一来,季家必定会乱起来。”季歌记着季母说的话,觉的她说的挺对。

  余氏听着连连点头。“你想的周全,这换亲比一般的姻亲要复杂些,两面都要顾好,稍有不妥,就容易生间隙。”说完,叹了口气。“倘若不是穷,谁家愿意换亲?”

  “后面还有三弟四弟没有成亲呢,等着他们到了成亲的年岁,我大哥二哥生的孩子都能喊爹,到处乱跑乱跳了,你也常说,有了自个的小家,都会先紧着自个,挣的钱要上交,定会生小心思。若我爹娘有挣钱的门路,这就不一样了,日子得过的安宁不少。”季歌越想越觉的,这是一箭数雕的好事,就是不知道清岩洞那边能不能同意。

  余氏很认同。“这话说的在理,就这么办吧,到时候定要商量好了再行事,免的出了岔子,可不是闹着玩的。”

  “嗯嗯嗯。”季歌笑着应。暗暗感叹着,能遇着余婶,也是她的福气。余婶经的事多,看的透,和她处着特省心也很轻松自在。

  俗话说,人生难得一知己,她这算是寻着了一个知己了呢。

  绵绵细雨断断续续的飘了两天,进十月下旬后,这天才放晴,太阳也就中午出来露露脸,气温依旧很低,寒风有一阵没一阵的刮着,空气里透着浸骨的凉意。

  吃饭的时候,季歌三句不离定要好好注意保暖,别一个没留神就染了风寒。三孩子听她念叨多了,倒也不觉的烦躁,只会乐呵呵的笑啊笑,很是开心,把话都听耳朵里了,穿的厚厚实实,连鞋子都是纳了厚厚的鞋底,很是舒服暖和。

  见着阿河和阿水来帮着收摊时,季歌也没忍住,碎碎念的道。“你俩怎么穿这么少?这衣裳薄了些,得换个厚实点的,是不是手里缺钱?缺多少?我补些给你们,快去把这衣裳换厚实点。”好像怀了孕后,她这性子就越来越大妈了。

  “刘姐我们手里有钱,上回你给的银子还留了不少,我们两个向来是这么穿的,都成习惯了,看着是薄了点,可一点都不冷,皮厚实着。”阿河笑嘻嘻的应。

  阿水也道。“不冷,穿厚了热的慌,不舒服。”

  “年轻人火气旺。”余氏笑着应话。

  四人一路有说有笑的进了猫儿胡同,这回阿河和阿水没有留下来吃饭,说是今个晚上有吃饭地儿,人都没有进院落,就匆匆忙忙的走了。

  “这俩孩子品性都好,怎么就成乞丐了。”相处这么久,余氏还是不知道,他俩是从小被遗弃的,还是中途成的乞丐。

  季歌倒是没琢磨这事。“谁知道呢,大概是命罢。等大郎他们回来了,介绍他们认识认识,往后有事没事也关照一二,跑商挣的钱够了,要开个店铺啥的,总得要招伙计吧?看着去,真有这个需要了,就让这俩过来帮把手,吃穿不愁了,再攒点银子,过个几年咱们帮着张罗张罗,给寻摸个好媳妇。”

  “你想的比我想的还要远。”余氏忍不住笑了出了声。“你这怀了孩子后,瞅瞅这说话,比我还要显老气。”

  季歌听着抿着嘴笑,没有接话。腹诽着想,她两世加起活的年岁,还真比余婶要大一点点呢。

  十月二十二,季母领着新婚夫妇来了县城,还带着妞妞,他们到的时候,快要吃午饭了,正好都在家,没让季歌出门,余氏拿了钱急急的买了卤肉和烧鸡添菜,又在周边的饭馆喊了条鱼,外加小盆饭,交了压金,回头再送碗给饭馆。好在就算是他们自个吃,伙食也不差,有个骨头汤,两个炒菜,这么一凑六个菜,也算丰盛了。

  招弟姓刘,长的眉清目秀,是健康的小麦肤色,性子温和又不失爽朗,初次见面印象还是很不错的。妞妞有一岁多了,看着瘦了些,脸蛋有些粗糙,一双眼睛又圆又亮,特别的爱笑,季歌喊她时,她就笑,笑的很是灿烂,季母在旁边提醒她,说这是舅娘,她听着奶声奶气的直喊娘娘娘,听的季歌心坎都软了。

  季歌特意给妞妞蒸了个鸡蛋,又挑了软糯的吃食喂她,小家伙吃饭很老实,吧唧吧唧吃的特别欢实特别认真,完全没有三心二意。饭后,三朵和阿桃带着妞妞玩,妞妞可欢喜了,院落里尽是她的笑声,乐乐哈哈的,三朵和阿桃受了她的影响,也笑的格外开怀,坐在堂屋说话的大人们听着她们的笑声,眉角眼梢都有了笑意。

  “听娘说,你怀了孩子,这是我自个绣的一双虎头鞋和一个虎头帽,匆忙了些,手艺上有些糙了。”招弟把鞋子和帽子递了过去,眼里带着盈盈笑意。

  季歌接过鞋子,露出惊喜。“二嫂怪谦虚的,这手艺还叫糙啊?那我的手艺就更拿不出手了,看这针脚多密实,摸着舒服极了。”

  “阿杏喜欢就好,倒也没白费我的功夫了。”招弟笑着应。

  季母在旁边接了句。“这些日子过的怎么样?”

  “挺好的,清岩洞来人了,还有同个村的两侄子,也在这县城,时常过来帮把手。”季歌把鞋帽搁进了针线笸箩里,想着一会再收进箱子里。

  季母一下就听出了话音。“那就好。大郎那边来信没?有没有说什么时候回来?”

  “听娘说起,妹夫是跟着人在外面做生意?这可了不得呢。”招弟夸了句。

  季歌笑笑道。“来信了,十月中旬来的信,说一切都好,具体什么时候回来,还得等下个月的信,约摸是年底吧。也不算是跟着人做生意,是帮着打下手,顺便自己带点货做做小买卖。”

  “那事没你想的那么简单,别说本钱拿不出来,一个没主意连命都没了。”季母没留情面的刺了句。

  招弟笑的一脸尴尬,红着脸垂了头,讷讷的说。“我就是有点好奇。”

  “娘,问问能有啥。”季有粮嘻皮笑脸的接了句,对着季歌道。“大妹你说是吧,满足一下好奇心呗,都是在地里刨食过日子,只听说过谁家做生意,自家人里还是头一份呢。”

  季歌看着这新婚夫妇,抿着嘴笑,温温和和的说。“二嫂别介,娘说话就是这么个味儿,却是没有说错的,这事不仅要本金,还得交给商队一成的纯利,然后,遇上了山贼水匪得头一个冲上去,想躲起来也成,得交一百两保命钱,也不知谁都能进,要身强力壮的年轻汉子,不服管教的,半路随时会丢出商队,也是县城日子太艰难,烧柴用水都得要钱,没了办法,才冒这风险的。”

  “这一趟就是好几个月呢,命不好的,就身死他乡了,都不能落叶归根。”季母冷不丁的又冒了句。

  季歌想,这才多久,婆媳俩就撞上了?

  “我知道娘是好的,刀子嘴豆腐心。”招弟抬头笑着说话,很快就收了笑脸,略有些惆怅的说。“这过日子啊,都是不容易,我底下弟弟多,年岁也近,一个接一个的,我爹娘也是愁白了头呢。”

  余氏听着听着,算是听出点味来了。“谁家日子不都是慢慢熬过来的,扛过了就好了。”

  “都说的甚呢,就你家那点子破事,把苦水还倒这里来了?”季母特不痛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