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越之长嫂如母 > 越之长嫂如母_51

越之长嫂如母 越之长嫂如母_51

作者:兮知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2-27 14:37:32 来源:免费小说

  县城这么热,季歌琢磨着,凉粉可以卖到七文钱一碗,为此她还特意去买了套碗,带碗端回家十五文一碗,还碗回来时会退还八文钱。又是一项低成本高利润的买卖,就是时间有些短,才堪堪两个月。

  ‘啪,啪,啪’伴随着啪门声响起的是余氏的声音。

  窝在东厢屋里打络子的阿桃,连忙接了手里的活,快步出了屋,打开了大门。“余婶。”

  季歌在窗口张望着,逆着光她的眼睛微微眯起,秀眉轻蹙。“余婶还没到时辰吧。”想起要顶着大太阳赶往东市的小贩道,她整个人都有点不好了。

  “没呢,出门时我瞅了眼,还差一刻,热的慌不好睡,索性就过来了。”余婶沿着屋檐慢悠悠的走着,边走边摇着手里的扇子,进了屋,见季歌窝在竹榻里,她嘀咕着。“今年要格外的热些,雨水也不多,估摸着粮食该涨价了,这竹榻在旧货区里淘来的?多少钱啊,让阿玮也淘张回来,夜里还好,白日里往床上一躺跟个火炉似的烫。”

  阿桃去了趟堂屋,倒了杯凉开水递给余氏,见没什么事,便回了自个屋里继续打络子。

  “刚来的时候在旧货区里淘来的,多少钱还真给忘了,不贵,挺划算的。”季歌懒洋洋的靠着墙。“余婶你坐竹榻里,这边有点风。”

  余氏喝着水,眉开眼笑的说。“阿桃在这边住了几个月,变化可真大,瞅着日后得比你高半个脑袋呢。”

  “就这么一个妹子,总得要顾着些。”季歌抿着嘴笑,心里也挺松快的。

  未时初,季歌叮嘱了三朵和阿桃两句,拿了帷帽和余婶去了东市的小贩道。这段距离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算短,平日里不显,这会走着,却觉的有点难挨。

  “见鬼的天气,整个六月就落了两场雨,将将湿了个地面。”余氏扇子摇的哗啦作响,拿出帕子抹了把汗,又一次加快了步子。

  季歌戴了帷帽多多少少能遮些日光,走的就慢些。没几步的功夫,她就落余氏的后头了,余氏慢半拍的反应过来,停在了不远处的屋檐下。“大郎媳妇你甭磨叽了。”

  “你脚下都生风了,跟个车轮子似的。”季歌笑着打趣,又道。“走快了也不好,让阿玮给你做个帷帽呗。”

  “一把老骨头要什么帷帽,凭白添了笑话,哪像你啊,水灵灵的小媳妇,自然要注意些。”说是这么说,余氏步子到底放慢了些。

  俩人说说笑笑的,转移了注意力,倒也没觉的有多热。

  热闹的东市,稀稀拉拉堪堪不到往常的三分之一,小贩道更甚,一眼望去,就三三两两的人在行走着,多半都是空摊,凑一块磕瓜子唠八卦。

  将摊子从寄放处推了出来,余氏拿了水壶喝了两口水,搬了个凳子往隔壁摊子凑。“这生意啊,要减少喽,嗳,晚上摆夜市摊吗?”

  “撑不住吧。”天热又闷,季歌有些蔫蔫,提不起什么劲。“白日里摆了摊,晚上还去,一天下来折腾的够呛。”如今家里的钱财还算有余,她不想这么拼,没的把身子骨拼垮了。

  余氏想了想,又道。“要不,咱们下午别出摊。”

  “不行。”季歌摇了摇头。“晚上出摊的话,大郎肯定会陪着我,没活的时候还好,忙了一整天,晚上又睡不够,这样下去可不行。”

  “喔。”余氏若有所思的点着头。“你家那口子可真疼你。”

  季歌看着余氏,问道。“余婶你想去啊?”东市过去两条街,有个小东市,夜里很是热闹繁华,那块是有名的风月场所,三教九流达官贵人都有,又杂又乱。

  “我一个去也没意思。”余氏嘀咕着。“算了,就白天摆着吧,过了这个七月就会好些了。”

  “钱财什么的,还是身子骨要更重要些,看病抓药多费钱啊。”季歌安慰了句。

  余氏连连点头。“我家那口子啊,病着的那一个月,就陶空了半个家,后来他知道这病也只是拖日子,就……就一狠心自个就去了。”虽只是略略的说了句,余氏却忽的红了眼哽咽了声音,心里酸的不成模样。

  “都过去了,余婶,都过去了。”季歌不知道要说什么好,伸手轻轻的拍了拍余氏的肩膀。“阿玮和秀秀如今多有出息,往后啊,会更有出息。”

  “这倒是。”余氏低着头,直接捏着衣袖擦了擦眼角。“我啊,最庆幸的就是咬咬牙,带着他们兄妹俩搬来县城谋营生,刚开始日子是过的很清苦,慢慢的就好起来了,也是遇着了你们一家,沾了些福气。”

  季歌不好意思的笑着道。“余婶快别这么说,什么福气不福气,是余家该有这运道。”

  余氏听着乐呵呵的直笑。

  现在酉时末天色才会完全暗透,因着下午没什么生意,收摊的时间便延迟到了酉时过半,六点左右才归家。三郎酉时就散了学,背着个小藤箱过来,有生意的时候,帮着做生意,没生意时,捧着书温习夫子白日里教的内容,小小的人,就算是坐在矮矮的板凳上,腰杆也挺的笔直,一身青竹色的衣裳,白白净净的脸,眉清目秀,一眼瞅着,真有几分赏心悦目之感。

  俩个摊的吃食都卖完后,俩家收了摊往回走。日落西山,天边的晚霞却漂亮的有些迷眼,在屋里窝了一下午的孩童们,可算是解放了,嘻嘻闹闹的笑声都传出好远,炊烟袅袅晚风轻轻一吹便散了,香味弥漫在空气里,勾的路上行人愈发的脚步匆匆,恨不得一脚就能踏到家里。

  只有四个人吃饭,少了两个大的几乎可以省一半的口粮,晚饭是两菜一汤,夏天虽热,蔬菜瓜果种类繁多也便宜,每天都不带重样的吃,别有一番惬意在里头。

  比起清岩洞的家,县城的院落里少有蚊虫,晚间乘凉时最是舒爽不过了。夜空布满着星星一闪一闪,弯弯的月亮散发着柔和的光,有晚风轻拂,手里的扇子慢慢摇着,桌子上是切好的甜瓜,每人一根竹签,季歌跟三孩子讲七仙女的故事,有些情节不记得了,她便胡乱的扯啊扯,逗着孩子们哈哈直笑。

  偷的浮生半日闲怕也不过如此了。

  隔日傍晚,刘大郎三人紧赶慢赶总算赶在关城门前返回了松柏县,黑黝黝的脸晒的通红通红,好在精神都不错,咧嘴大笑时,被肤色一衬那牙齿就显白了。

  吃过饭冲了凉,三朵和阿桃缠着季歌继续讲故事,连三郎都眼巴巴的望着,大郎和二郎一头雾水,就两天没归家,怎么就跟不上节奏了呢。

  季歌没了法子只好硬着头皮讲另一个七仙女的故事,现代有关七仙女的电视剧版本好几个,她把自己记得的凑成一个故事,见两个大的也听的津津有味,她生出一股莫名的羞涩感,节操挥挥手不带走一丝云彩。

  故事讲完了,大伙意犹未尽道了晚安,心情愉快的回屋睡觉,季歌想死的心都有了,那两个大的看她的目光,分明在说着:才发现你这么会编,比说书先生还要厉害!

  屋里,大郎和季歌笑闹了会,便双双躺到了床上,大郎拿着扇子慢悠悠的扇着。“媳妇。我们去了趟柳儿屯。”

  “正在忙着收成了事吧。”七月正是夏收的季节。季歌挪了挪身子,对着大郎了然的笑道。“是不是还有别的事情?我一琢磨就懂了。”

  刘大郎低头在媳妇嘴上啃了口,笑着夸她。“媳妇最聪明了。买了两斤五花肉还有一根筒子骨一条鱼。”说着,顿了顿,又道。“去的时候,一朵正在家里,拿了一百文给她。”

  “妞妞还好吧?”季歌虽有点隔应一朵,可自家丈夫是个好的,看在他的面上,也不能死揪着这事。“这个七月地里活多,是得吃好点,否则,就难挨了。”

  “都挺好的。”端午回季家,丈母娘催的急,刘大郎没见着大妹,心里一直牵挂着,这回见着了,算是松了口气,看着是黑了些也瘦了些,精神却还好,略感惆怅的是,兄妹间比过去要生分了点,好在一朵到底是把话听进耳朵里了,他问起大仓时,她也会笑着应几句,字里行间的比往常要显亲密些。

  说了柳儿屯后又谈起清岩洞,每次回清岩洞时,家里总会备些糕点果脯带回去给相熟的人家,这次回来,那几户人家也回了不少自家做的吃物,地瓜干,地瓜晒制成的粉丝,各种腌制品,树上结的果子,辣椒酱鸡蛋面粉等等,杂七杂八的东西还不少呢。

  关于清岩洞发家致富这事,季歌实在想不出好的点子,便让刘大郎带话给村长和里正,清岩洞山多地少,可以多种些果树,同时还把做果酱的法子书写好,交给了村长和里正,果酱存放妥当,七八天没问题,到时候可以找着买家,两人一组轮着出山送货,由村长和里正组织好,村里人多倒也不会太辛苦。

  还有一个法子就是人工培养蘑菇,她曾在网上略略查过这个事,后来觉的这事比较费劲,她就把这个搁脑后了,季歌把自己记得的一些粗略的步骤书写好,让大郎带给了村长和里正,能不能培养出蘑菇,就得看村里有没有这方面的天才了,反正她是没有这个头脑,琢磨不出来。

  村长和里正收到这两张方子,特别的激动兴奋,直拉着刘家兄弟的手说,倘若人工培养蘑菇,这事真的被村子里的人捣鼓出来了,到时候让他们也回来,定会手把手的教会,还说,往后村子真的红火起来了,他们俩个必有重谢,吧啦吧啦感激的话说了很多,还许了不少诺言,说整个清岩洞会记着刘家的恩情,说的刘家兄弟恨不得拔腿就跑。

  季歌听着大郎的述说,想像着村长和里正的说话神态,歪在大郎的怀里,乐哈哈的大笑着,真的很开心,能够帮助他人真是件快乐的事情呢。

  有了凉粉果,次日一早忙完糕点后,用心经营没有接到活,便让二郎看着摊子,季歌和大郎做了一盆凉粉,盛了三大碗出来,添上美味的果酱,大郎送着凉粉到糕点摊,季歌则带着阿桃和三朵去大康胡同窜门,和莹姐说了半个时辰的话,又去了天青巷,和花伯花婶唠了大半个时辰,近午时才归家,吃过午饭后,又端着第三碗凉粉去了小杨胡同送给了余家。

  托天气的福,果酱凉粉卖的很不错,也算是个新鲜吃食,就是那碗,总有人忘记还回来,或是摔碎等等,季歌不得不多买了两叠碗回来,那碗抵八文呢,倒也没亏钱,还能从这里挣个一文半文的。

  热了大半个月,时间缓缓慢慢进了七月下旬,老天总算舍得下雨了,雨势还不小,哗啦啦的下了整整一个下午,临近傍晚才慢慢停歇,雨后的空气,特别的清新凉爽,好在这雨下的还算早,季歌正准备做糕点呢,一见这雨,迟疑了一会,想着还是等雨停了再做吧,就怕雨不停,下午不能出摊,糕点全砸手里了,多可惜。

  雨刚停,余氏就过来敲门了,俩人匆匆忙忙的把寄放的摊子推回了家。刚刚回家呢,还没一刻钟,又飘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也不知这天是怎么回事,季歌看着时辰,三郎快散学了,他的藤箱不算小,平日里会搁把油伞在里面,倒也不用担忧,就是大郎和二郎,今天接了活,没有细说,不知道是什么活,这么大的雨都没回家,应该是在室内。

  一会回来了定会淋着雨,这般想着,季歌疾步去了厨房,生了小灶的火,想煮些姜汤,一会家里每人都喝上一碗,在这样一个时代,注意点总是好的。

  一场雨落下,跟个火炉似的天气,气温稍减了些。刚进八月,又落了场雨,带了些许凉意,最是酷热难耐的日子算是挨过去了,总觉的这人呀,精神劲头都好了不少,饭都能吃多半碗了。

  夜里躺在床上倒是不用挥扇子了,季歌数了数木匣子里的银两,拧着秀气的眉头,蔫蔫的道。“大郎,咱们七月份少挣了一两多纯利呢,好在凉粉挺给力,有五两多纯利,就是果子太少,果子够的话,少说也得挣个七八两。”回一趟清岩洞不容易,七月初把成熟的果子全摘回来了,七月中旬又回了趟,出山的时候,路周边的山里也清了遍。

  媳妇的这边的买卖挣了近九两银子,他这边挣了三两多。刘大郎笑着拉起媳妇的手。“七月里挣的还多些呢,八月应该也差不多,九月就不能卖凉粉了。”

  “十几两呢,比咱们预想的要好多了。”看着一锭锭的银子,季歌怎么看怎么可爱。“等哪天没接活,你看着摊子,我带着三朵和阿桃去逛逛街,得给每人添身秋衣呢,还有些日常琐碎也要置办。”

  刘大郎应道。“后天没活,让二郎看着摊子,我陪着你们去。”得稳妥些。

  “也好。”季歌笑嘻嘻的应了。

  搁了钱匣子,灭了灯,夫妻俩在床上闹腾了会,才相拥着沉沉睡去。

  八月初八一个特别好的日子,莹姐连亮亮都没有抱便风风火火的跑了过来,欢喜的跟季歌讲,她家男人回来了,这次啊,挣了不少钱呢,最后要走的时候,她又道,八月十二都过来大康胡同吃饭,咱们几家好好的热闹热闹,介绍着几个男人相互认识认识。

  吃晚饭的时候,季歌把这消息告诉说了出来,大郎兴致不是很高,隐隐带了些焦急,商队回来了,他还没有想出一个好法子来,难不成,真的得留在家里?可他又有些不甘心,多难得的机会啊,就这样错过了,往后家里还得靠媳妇撑着,他不想这样,一则媳妇太累了,他心疼,二则他是个男人,应当他来撑着门户。

  季歌把大郎的情绪看在眼里,不用细想就能明白他在焦虑着什么,等到夫妻俩独处时,她笑盈盈的抱住了大郎的脖子,懒洋洋的倚在他的怀里。“看你这眉头皱的,都能夹死蚊子了。”

  “媳妇。”刘大郎心里很乱很乱,就好像有一股力量,在将他扯成两半似的。他把媳妇搂在怀里,贴着她嫩嫩的脸,翻腾的情绪才略微有所缓解,觉的好受些了。

  “你都决定了,想跟着商队跑货就去呗,多见见世面也是好的。”经过两个月的心理缓和,季歌已经有了充足的心理准备。

  刘大郎摇着头,声音沉沉闷闷,像是直接从胸膛里蹦出来。“我和二郎都走了,家里就剩你一个大的,这样不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