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越之长嫂如母 > 越之长嫂如母_22

越之长嫂如母 越之长嫂如母_22

作者:兮知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2-27 14:37:32 来源:免费小说

  平日里不怎么联系,说起话来就有些干巴,气氛透着股莫名的古怪,挺不自在的,好在有刘一朵在中间缓冲,才稍稍的好点,连午饭都没有吃,因为还要进镇置办年货,这回是带着孩子出来的,怕晚了时辰返回时山路不好走。刘大郎这么解释着,季母也就没有多挽留,有点意外的是,走时季母回了小半袋的糙米和十个鸡蛋,拉着季歌的手还说道。好好过日子,有空多回来看看。

  刚出院子碰见了一个瘦瘦小小的姑娘,灰扑扑的衣服,打了很多补丁,过户的头发就胡乱的札着,一看就知道没有梳理,肤色有些黑,那姑娘看着季歌,看了会,喊道。“姐。”

  “刚回来啊。”季歌呆了会,很快反应过来,露出一个柔和的笑。心里有些泛酸,她穿到原主身上时,原主情况还好,衣服虽旧还能过的去,身板瘦瘦小小还算能入眼,没想到小妹却是这模样,来过季家几回,还是头一回见到小妹。现在想想,依着季母的性情,不难猜出,应该是她到了年纪,待遇就好点了,毕竟模样差了别人看不上怎么办?季母心心念念想的就是大儿能成亲生子。

  刘一朵看着小姑子,又看了看自己的弟弟妹妹,心里有些慌张,对着季歌说。“阿杏,我,我往后会顾着点阿桃的。”

  “麻烦一朵姐了。”季歌也不知道说什么好,伸手揉了揉季桃的枯黄头发。

  季桃露出一个浅浅的笑。

  离开柳儿屯往景河镇赶时,季歌想着季桃的模样,心里像压了块石头般,有些喘不过气。情绪来的有些猛,她想到了一个可能,原主和季桃的感情应是很好吧,都一年多了,没有任何异样,偏偏这会冒了出来。

  从景河镇置办了年货回清岩洞,当天晚上,季歌做了一个梦,也不能说是梦,那是原主的一些记忆。

  原主和季桃的感情确实好,因为季桃是原主一手带大的,季桃是老五,和季家的三儿子只差了两岁,她出生的时候,正是季三最好动的年纪,季母整颗心都放到了三儿身上,季桃是原主用米汤一点点喂养大的。今年季桃该有七岁了,看着却只有五岁的模样,季二满了十七,季母打的主意是,用季桃给二儿子换亲,可年纪相差有些大,童养媳什么的不好找,季母很愁这事,二闺女留着给三儿换亲挺好,可二儿子怎么办?

  这是笔很烂的帐。想着季桃,季歌后半宿都没有睡觉。

  刚入冬就飘起了小雪,山里的冬季总是格外的要寒冷些,今年刘家,每个都有一套厚厚的暖暖的新衣服,在孩子们的心里,最喜欢的还是冬天,一家人能整天整天的凑一块,说说笑笑的好不热闹。

  今年比去年要更热闹,大抵是听说来年开春就要搬离清岩洞,都趁着机会过来说说话,这一走啊,说不定就见不着了,想想也怪惆怅的。

  过了个热闹红火年,几个孩子就眼巴巴的盼着大阳快出来,山里的积雪融化了,就可以搬离清岩洞,他们对松柏县充满了各种向往。盼星星盼月亮,天放晴的那天,孩子们在屋里欢喜蹦跳着,第三日积雪融化,刘大郎和季歌夫妻俩揣着笔钱进了松柏县,这回呆的久一些,足足五天才回来。

  房屋租好了,趁着天气好,刘大郎特意上门去请了福伯和顺伯以及杨大伯他们三家帮着搬家,只要搬出山就行,山脚下刘大郎雇了五辆牛车,把东西运进松柏县,反正就是能带的都带过去,尽量别花钱买,松柏县的物价比镇里要高出一倍,还不如多出点搬运费要划算些。

  第032章

  租的是个小院落,房主以前都是租给两户人家,恰巧这两户人家今年一前一后退租了,季歌和刘大郎商量了下,决定租下这个院落,三百文钱一个月,须一口气交半年租。

  大抵格局,堂屋左边是厨房,右边是杂物间,分东西厢房,各两间屋子。后面有个约两丈宽的院子,设了澡堂和茅房。麻雀虽小却五脏俱全。因前面是两户人家供租一个院子,东厢房的住户,应是不愿意厨房供用,在后院杂物间的后面堆了个小厨房,杂物间改成了堂屋。

  刘家住进这院落后,把小厨房拆了,后院瞬间敞亮了不少,从城外运了些土回来,依着东墙开了四畦小小的菜地,右墙的角落里,正好用拆了小厨房的泥砖,建了个宽半丈长约一丈有余的鸡圈,十只鸡卖掉了五只,养五只鸡刚好合适,不太拥挤,余下的空间用来晾晒衣物等等。

  院落里没有井,猫儿胡同的后面,临着一条河,附近的居民都在河边洗衣裳鞋袜等,至于饮用水就得卖,每天会有挑夫或驱着驴车的人,走街窜巷的幺喝卖水卖柴木,一担水是两文钱,一担细柴两文钱,一担耐烧的树干部分是四文钱,都是县城周边的住户,挣个辛苦钱。

  在松柏县住了几天,没急着做小卖买,把新家里外拾掇妥当,夜里躺在床上,季歌和刘大郎扒拉着日常花销,虽说有心理准备,还是吃了一惊。

  每日租金是十文,基本饮用水是两担共四文钱,现在天冷可以洗脚,隔三天洗回澡,家里人多,估计得用三担水,那天光卖水就是十文钱。一天一担细柴,耐烧的柴木是三天两担,三天的柴木钱就是十四文。四畦小小的菜地,精心伺弄着蔬菜勉强够用,每日菜钱可以控制在十文以内,从家里带了不少干货,粮食也够半年嚼用,过了这半年花销还得增加,再把日常用品的花销算进去……

  搬县城了,做小卖买的成本就高了,粗粗一算要保证温饱一天得挣两百文,想要存点余钱,供着三郎上学堂,笔墨纸砚衣裳鞋袜等琐碎花销,这么一叠加每天得挣五百文,还不能生病,有个小毛小病风寒咳嗽等,就算有五百文进帐也甭想存一个铜板了。读书太烧钱了,可又不得不读书,这里不是偏远的深山沟,这是个大县城,不识字会吃大亏。

  五百文像个天文数字似的,在深山沟里一家人忙的跟个陀螺似的,一个月也就挣了这么点,现在得一天内挣这么多,压力可想而知,难怪柳嫂说,决定做小卖买时,她整日整日的心慌不安,夜里也睡不踏实,没点承受能力,确实难挨啊。幸好手里还有三十七两存款,却也只能稍稍松口气,绝对不能放松,一旦放松不久后一家子就喝西北风。

  “家里的粮食吃完了,我进清岩洞买粮,到底要划算些。”刘大郎说着,心里则在想,要赶紧找些活计来做,松柏县的短工价钱要高一点,他和二郎累些苦些能扛的住,一个月好歹也能挣一两银左右。

  季歌点点头。“这是肯定的。”说完,她往大郎怀里靠了靠,伸手抱住他的腰。“刚开始是要难些,慢慢的就会好了。我跟你说,我想的可远了,三年内得买个小宅子,有了自己的房屋,才算是真正在松柏县札根了,最好是前面带个铺面的,地段也得选好,总是摆个小摊子也不妥当,咱们家有了点模样,到时候给二郎说亲也容易点。”

  “三年内……”刘大郎惊呆了,媳妇可真敢想啊。“这种带铺面的小宅子,少说也得近百两银子,一年存十两,三年存三十两,咱们攒的三十七两,勉强也就凑个七十两。”他都有些傻眼了。“咱们一年能存十两钱吗?有个六七两就够不错了。”

  季歌拧了把刘大郎的胳膊,直接被他的语气气乐了。“你得相信咱们一年能攒十五两银子,你相信了,咱们就一定可以攒。乍听着有点多,一年有十二个月,每月存一两多银子,这么一看就不多了。最重要的是,往后我怀了孩子,总不能挺个大肚子摆摊吧,孩子生下来了,总不能带着他风里来雨里去的摆摊吧,必须在三年内存钱买小宅子。”

  “买!攒钱买!”刘大郎瞬间充满了动力,搂紧了怀里的媳妇。“会努力挣钱,让咱们的孩子过安稳的生活。”

  这话题算是搁下来了,季歌说起另一个事。“家里都拾掇妥当了,后天就把小摊子推出去吧,明天咱们去置办各种需要的物件,估摸着得花一两银左右。”

  “嗯。我陪你去。”顿了顿,刘大郎又说。“出摊后,我陪你摆个六七天,倘若没什么事,我就和二郎寻些短工活计。”

  季歌应道。“好。”又认真叮嘱着。“得爱惜好身子骨,这两年好不容易养起来的,别为了挣钱就拼着命的折腾自个,回头我看着不对劲,可就要生气了。”

  “知道了。”刘大郎笑着应,心里甜滋滋的跟喝了蜜蜂似的。

  夫妻俩又轻声细语的说了些亲呢话,这才打着哈欠缓缓睡去。

  等媳妇睡着后,刘大郎小心翼翼的挪了挪脑袋,低头亲了亲媳妇的额头,美滋滋的想,媳妇上半年就要满十六岁了,明天该有孩子了吧?想想又发愁了,不对,明年还攒不够买宅子的钱,哪能让媳妇怀着娃还出门摆摊,后年也不行……唉!得努力挣钱,早点买个小宅子。

  怀着激动的心情,刘大郎一夜美梦,一早醒来时,坐在床上砸了砸嘴,心情很是汹涌澎湃,胸膛里燃烧着雄雄斗志!

  “大清早的笑的可真乐呵。”季歌瞅着他的笑脸,心情顿时就明媚了,环抱住大郎的脖子,贴着他的脸问。“昨晚做好梦了?”

  经过半年的努力,刘大郎已经不复从前的青涩模样了,镇定的答。“对。梦见咱们挣了大钱,你给我生了一屋子的娃,白白胖胖的好看极了。”

  “你当我猪啊,还一屋子娃。”季歌哭笑不得的推了他一把,低头捡着身上的落发,往屋外走。“别傻乐了,赶紧来给烧火,吃了早饭,还有正要事忙呢。”

  刘大郎乐呵呵的起了身追上了媳妇。

  “大嫂。”二朵和三朵自东厢房走了过来,笑的跟朵花似的,特别的灿烂。松柏县的生活,她们适应的很好。

  季歌和大郎住东厢上屋,二朵和三朵住东厢下屋,西厢的上屋是三郎住,上屋要稍大些,大郎和二郎在靠墙方向,给他隔了间小书房出来,西厢下屋是二郎住。

  “嗳。早上好。”季歌眉开眼笑的招呼着。

  二朵和三朵愣了下,很快反应过来,笑嘻嘻的跟着说。“早上好。”

  接着季歌和大郎做饭,二朵清理着鸡圈,鸡屎扫一旁,晒干后捣碎捣碎洒菜地里当肥料,聊胜于无。三朵给菜地清草浇水等,旁边有个小坑坑,是特意养的蚯蚓,前几天在城外运土回来,好不容易找着的十几条蚯蚓,买菜的时候,扔地上不要的烂菜叶子,就捡些回来,喂鸡也行喂蚯蚓也好,离开清岩洞时杨大娘告诉她们的,夏天的时候得盖些稻草或秸杆,有事没事浇浇水。

  二朵听后欢喜极了,她正愁着怎么继续用蚯蚓喂鸡呢,抱着杨大腿笑的可大声了,跟个小疯子似的,三朵也在一旁软糯糯的说着话,黑白分明的眼睛忽闪忽闪的光芒,让杨大娘心坎都软了,又捡了些平日里自己注意到的小常识告诉两个孩子。拉着季歌的手直夸她,把刘家的几个孩子照顾的很好。

  早饭已经摆上桌,可二郎和三郎还没见人影,季歌就讷闷了,走到后院里问着两孩子。“知道二郎和三郎去哪了吗?”

  “不知道。”二朵正在拌鸡食,头也没抬的说了声。

  三朵站起小身板,肉嘟嘟的小胖手沾满了泥巴,她回头看着大嫂。“天微微亮的时候,我起来尿尿,看见二哥和三哥了,说是去城外看看。”

  “大概是捡柴木寻野菜去了。”刘大郎挺了解自家弟弟的。“咱们先吃着,留些温在锅里。”

  灶里还有点余火,锅内添了一瓢水,准备一会用来洗碗筷,季歌叩了个大碗在锅里,端了份早饭搁锅里温着,把锅盖盖上。“二朵三朵来洗手吃饭了。”

  “来了。”二朵大声应着,把鸡笼打开,快走出了鸡圈,细心的关紧了木门。

  刚吃完早饭,二郎和三郎回来了,二郎手里拎着一捆柴木,粗细都有,挺结实的一捆,三郎的小竹蒌里有些野菜。两人发上衣服上都沾了露水,以及草木屑还有些泥泞。

  “正好,洗洗手过来吃饭。”季歌把三郎拉在身边,轻拍着他的衣服。“我俩要出门买些出摊的物件,你们在家警惕些。”

  刘二郎打开锅盖,热气迎面扑来夹着饭香。“准备明天出摊吗?”

  “嗯。我陪着你大嫂出几天摊,没什么事,咱们就去寻短工活计。”刘大郎看着二弟说着。

  “行。”刘二郎点头应。

  季歌和刘大郎拿了钱,夫妻俩匆匆忙忙的出了门。

  第033章

  松柏县分东西两市,东市聚集着各种小摊小贩,以物易物,二手旧货等等,十分的热闹很是杂乱。西市要正规一点,以经营商品为名的行会,如娟行,布行,米行,生铁行,肉行,果子行,油行等等,通俗点说就是进货的地方,须购买量大。

  季歌夫妻俩去的就是东市,人山人海特别拥挤,四面八方的说话声汇入耳中,震的脑袋生生发疼。刘大郎牢牢的护着媳妇,往二手旧货的区域走。费劲巴拉的耗时一个上午,总算淘着了几样实惠又便宜的物件,用了近一两银子,比预计花费要少点。

  俩人心情很不错的离开了二手旧货,拐了个弯去了菜市,猪骨五文钱一根,却只有景河镇的一半大,上等肥肉十五文,下等肥肉十文,五花肉十五文,瘦肉十三文。县里的肉包子都是三文一个,素馅的二文。

  明天就要出摊做小卖买,家里拾掇妥当了,季歌和刘大郎商量着,把柳哥一家请过来吃顿晚饭,略尽点心意,幸好有他们详细的提点,少走了不少弯路,正好趁机加深一下两家的情谊。今晚这顿饭,得张罗的丰盛点,八个菜整不出来,六个菜却是要有的,荤素各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