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 > 医妃有毒:邪王请轻撩 > 第454章 姑母入宫,胆子太大

医妃有毒:邪王请轻撩 第454章 姑母入宫,胆子太大

作者:慕九离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12-27 14:17:09 来源:88小说

第454章姑母入宫,胆子太大

沈书闲摆了摆手,青黛领着众宫人悄声退下,没一会儿君墨染寻了个借口也离开了,偌大的宫殿只剩下她与西亚长公主。

“姑母这么想知道,怎么不来上朝?”沈书闲笑着看向西亚长公主。

自她登基以后,姑母就好似有意退出朝中之事,成日待在长公主府,没事练练剑,写写字,偶尔拉着皇室里的宗亲们一起品品酒啥的。

人尚未老,却已过上了悠然自得的养老生活,看得人羡慕不已。

提起上朝,西亚长公主神色凝重地揉了揉脑袋,“朝中那些人比皇叔公府里的鹦鹉还能吵,每天巴拉巴拉,没个重点,我现在一看到他们就觉得头疼。”

沈书闲抿唇轻笑,她给姑母倒了一杯热酒,“我还以为就我不习惯,没想到姑母也一样,听耶罗说,北周历朝历代都是如此。”

“祖宗定下的规矩,凡是有疑皆需提出来让百官们议一议,你习惯就好。”西亚长公主无奈地摇头,她抬眸看了侄女一眼,“也是难为你了。”

“倒也不为难,偶尔听着倒是挺有意思的,就是那些奏折实在是太多了。”

“你刚接手朝政,很多事情还不熟练,若是处理不过来倒是可以让吉鲁帮着处理一二,当初我代管政务之时他帮了不少忙,若是你不相信他——”

西亚长公主顿了顿回头瞥了眼门外的位置,“墨染既已是你夫君,身为皇夫有责任有义务协助君王,虽然我与他接触不多,但是看得出来,这是个不错的孩子。”

“阿墨若是得到姑母对他的评价一定会很开心。”

西亚长公主笑了笑,“虽如此,可有些事你还是得防着他,不论再信任,终究改变不了他是玄冥国的事实,不怕他对你不忠,就怕他身边的人另有心思。”

“姑母教诲侄女定当谨记于心。”

“陛下,折子都送回去了。”青黛走进屋说了声。

“我知道了,你去小厨房让人准备些烧烤,姑母爱吃。”

“是,陛下。”青黛应声退下。

“什么折子退回去?出什么大事了?”西亚长公主放下酒问道。

一般朝臣递上来的折子都需要皇帝批阅后,再一一送回给臣子们的手中,除非折子上有重大失误,不然是不会送回去的。

沈书闲将自己把折子分类,已经上午安排给吉鲁等人有关朝臣浪费时间做无用功一事告知姑母。

西亚长公主听完陷入了沉思,良久才回神,她舒了口气脸色不是很好,“你这孩子也太大胆了。”

这些规矩都是自北周建国起就有的,一直以来都是这样做的,突然间要朝臣改过来,其中的难度可想而知。

她倒是不怕朝中的臣子不改,就是担心他们会因此对侄女不满,影响侄女对朝政的把控。

君王是一国之主,看似受万人敬仰,得百官朝拜,可双方的利益要是有了冲突,有些事就不好说了。

沈书闲看出了姑母的担忧,并不着急,“我若现在不把这些问题处理,往后只会越来越难办。”

如今是她初掌政权之际,正好又是北周需要她的时候,就算百官们对她有意见,看在百姓的份上也不敢轻易动她。

可要是等到北周太平,百官们有了时间精力,对付她可就方便多了,反倒是她作为君王的顾忌太多。

“你啊你,做事从来都是出人意料,我不拦你,若有需要尽管让人传话,只要是你做的决定,我都支持。”

“多谢姑母。”

“先别急着谢我,今日我来是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同你商量。”

沈书闲俊眉微挑,她抬手捋了捋龙袍上的褶子认真地看向姑母。

“其实这事也不急于一时,只是近日来宗亲们总是在我耳边催促,唉!”西亚长公主叹气。

“到底是什么事儿让姑母如此担忧?”

“子嗣。”西亚长公主观察着侄女的反应,继续说,“你是女子与别国君王不同,宗室的意思是趁着年轻,尽快立下储君,不论男女,总之要让北周后继有人。”

姑母的意思沈书闲明白,她不像别国的君王,想要孩子有后宫三千佳丽帮着孕育,就算生个百八十个也不是问题。

她只有自己,不过有点好处,便是只要从她肚子里出来的孩子,都是北周皇室嫡系血脉,不像玄冥国有什么嫡庶之分。

为了国家的稳定,一般皇帝登基的同时就会选定下一任继承人,因为一般皇帝登基的年纪都不算年轻,所以选个继承人倒不算难事。

只是沈书闲,她还年轻,北周又有这么多事情需要处理,说实在的,还真没想过生孩子一事,这种事也急不来,总不能说一句就要她变出个孩子来吧。

“你别紧张,这最终的选择权还是在你手里,你还年轻也不急,只是有你父皇的前车之鉴宗亲们担心。”西亚长公主解释。

当年的西瑾太子,也就是后来的文德皇帝,不到二十,英年早逝,让人惋惜,若不是早早留下个血脉,如今北周的皇位,还说不定是谁的呢。

“侄女明白,这件事就顺其自然吧。”

西亚长公主提着的心可算放下,对于这个侄女她算是有些了解,倒不怕侄女生不出,只是担心侄女会故意避孕,迟迟不孕,将来难免会引来争议。

“不说这些不开心的,前几日青城传信来说,当地的国有土地大棚已经建造得差不多了,算算时间,估计这会儿已经开始种粮食了。”

“听闻不少百姓学着开始种粮,缺粮的问题,相信用不了就能得到改善。”

之前,建造大棚栽种粮食只在都城这一片小范围的实施,北周其他城池的百姓一直都靠着救济粮生存,这也是为什么沈书闲要派安木等人前往各城教百姓种粮。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唯有让百姓们学会自力更生,才能真正意义上的解决缺粮的困境。

随着种粮大使到达各个城池,如今北周大部分的国有土地都陆续地建造了大棚,种上了粮食。

然,这仅仅是开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