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科幻 > 冲天斗神 > 第七十七节 朝会

冲天斗神 第七十七节 朝会

作者:黑天魔神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3-12-29 18:54:45 来源:免费小说

  “还有你!”

  李绍明在言语争斗方面无比强悍,也不愿意放过任何一个对自己和手下抱有敌意的家伙。他快步冲到周浦面前,用手中牙笏狠狠捅了捅周浦肩膀,凶神恶煞地连声咆哮:“京师各营久不上战阵,早已变得孱弱不堪。落屏山一役,乃是玄火营在维持。首功当属该营,身为营官,杨天鸿功不可没。周侍郎,我倒要问问,你安安稳稳呆在京师家中,哪只眼睛看见玄火营分兵冒进?哪只眼睛看见杨天鸿不懂兵法?既然你说道稳扎稳打,齐头并进,那么京师各营究竟要在落屏山下呆多久才算不冒进?那可是足足五万大军,不是你家里养的五房小妾。每天人吃马嚼,就是一个极其庞大的数字。兵部连续发文要求户部提供军粮,却只是得到定额三成的糙谷。那是必须脱皮才能食用的谷子,不是可以直接蒸煮的稻米。我问你,原本应该划拨大军的钱粮哪里去了?为何迟迟没有发到军前领用?现在,落屏山战事结束,京师各营班师回朝,这笔账又该怎么算?”

  周浦被问得张口结舌,一时间不知道应该如何回答。

  裴良佐虽然心中愤怒,也知道自己在口舌上不是李绍明对手,只能瞪着被白色眉毛覆盖的眼睛,恨恨看了他几眼,也不再言语。

  李绍明虽然性子火爆,却也不是粗鲁愚钝之人。

  他很清楚,周浦和裴良佐都是太子一派的官员。之所以在朝堂上发难,肯定是与此前杨天鸿在落屏山上杀死的那名太子近侍有关。

  那天,得到杨天鸿禀报后,李绍明连夜安排人手,把山上所有金银珠宝、文书案卷,全部送进了皇城,交由内侍总管东方空,上呈顺明帝。

  所有文书案卷都用火漆封好,无论李绍明还是杨天鸿,连半个字都没有看过。知道太多的密事,往往会给自己带来杀身之祸。何况,这是陛下和太子之间的家事,有权做出最后决定的那个人,只能是掌控大楚国最高权力的顺明帝。

  看过周浦和裴良佐二人的奏折,顺明帝也不言语,用威严淡漠的目光顺序扫过每一位官员。一时间,大殿上鸦雀无声,安静得就连掉落一根针也可以听见。

  “不管什么事情都要争来争去,有意思吗?”

  顺明帝注视着已经回归文官序列的户部侍郎周浦,冷冷地说:“稳扎稳打固然是兵法要诀,你却在这件事情上没有发言权。你是文官还是武将?别人如何打仗,跟你有什么关系?李尚书家眷被贼人杀害,悲愤不已,强令进军斩杀落屏山贼寇也是他分内的事情。既然是打仗,势必就有损伤。古人云:杀人一万,自损三千。落屏山投降的贼寇多达数千,玄火营上下定员也不过三千人。能够以四成折损打赢,朕觉得已经很不错了。”

  随即,顺明帝把目光转移到都察院左都御史裴良佐身上,言语同样冰冷:“裴御史,你的手伸得未免太长了吧?杨天鸿自请削爵,与你何干?难道都察院众人真的是闲得没事干,终日里就盯着别人家长里短,鸡毛蒜皮?就算他杨天鸿行为不端,不尊不孝,上头也有兵部管辖。兵部的事情,你偏偏要横插一脚,这是什么道理?呵呵!难道你觉得,左都御使这个位置太小了,你的屁股又太大,最好还是兵部李尚书把位置让出来给你坐坐,这样才显得合适?”

  顺明帝项钟本来就不是一个拘泥于礼法的人,没有外人的时候,经常与身边近侍开开玩笑。只不过,这种玩笑其中蕴含的意义太过复杂,周浦和裴良佐很不适应,一时间两人汗如雨下,只能跪在地上连声告罪。

  事情却还没有结束。

  看着犹自怒气冲冲的兵部尚书李绍明,还有其他几位跃跃欲试,想要走出序列与其敌对的官员,顺明帝暗自长叹一声,说:“此事,你们几个人在这里争来争去,实在没有意思。这样吧,召杨天鸿上殿,听听他是怎么说。”

  私下里与太子暗中联络的官员数量不少。那些从落屏山上搬进宫里的文件,顺明帝一一看过。除了几封廖云光与太子之间的往来书信,其余的,都是不同官员投递给太子的效忠书。

  对于太子的动向,顺明帝其实很清楚。

  那毕竟是自己的亲身儿子。

  还好,太子虽然对皇位虎视眈眈,却也没有忘记最根本的东西。他虽然私下里豢养军队,却从未想过要谋反,将自己这个父亲从龙椅上撵下去,取而代之。

  文件书信都显示,有不少人劝太子这样做,太子都一一拒绝。

  愤怒之余,顺明帝多少也有些宽慰。

  他能够理解儿子的做法。

  顺明帝自己也做过太子,也经历过复杂混乱的权力争夺战。“太子”两个字看上去无比风光,其中的艰险危难,也只有自己最清楚。那个时候,不仅要拿出大量钱财贿赂父皇身边近侍,还要花费心思与宫中各位妃嫔搞好关系。除此而外,下面的弟弟妹妹,分封各地的王爷亲族,都对王位虎视眈眈。既要防备这些人,还要注意自己在父皇心目中的形象……总之,太子必须在各方面都很优秀,却又不能所有人交口称赞。这种事情,真的很痛苦,也极难拿捏。就像在学校里考试,你明明有考一百分的本事,却要顾忌其他人,只能考个八十五分。如此一来,才不会背上“第一名”的光辉帽子,成为所有优等生的眼中钉,肉中刺。

  项钟之所以能够成为顺明帝,当年手上也没少沾染别人的血。甚至,一度也曾经动过软禁父皇,强迫他让位给自己的念头。

  这样的事情,最终没有发生。

  现在看来,儿子,也就是现在的太子,的确要比自己当年做得更好。至少,在他的眼里,自己仍然是威严不可侵犯,必须绝对尊重的父亲。

  想法仅仅只是想法,落屏山一事,多少给顺明帝提了个醒。

  必须加强自己对军队的掌控能力。尤其是京师各营,控制大权必须牢牢抓在手中,任何人不得分薄。

  所谓亲信,就是给予恩宠,给予权力,让他对自己俯首帖耳。只有这样,遭遇危难的时候,亲信才会奋不顾身过来相救。

  历来,顺明帝培养的亲信数量不算少。内侍总管东方空就是其中最显著代表。

  五年前自请削爵的时候,顺明帝就开始关注杨天鸿。否则,在处理玄火营这个烂摊子的问题上,杨天鸿不可能得到如此之多的自由。要知道,即便是以私人钱财武装军队,同样也是居心叵测的大罪。

  辞爵和修炼两件事情,让顺明帝对杨天鸿真正放下了戒心。

  修士的理想,就是飞升上界。

  何况,杨天鸿自己也说过,自请辞爵,是为了证明自己的实力,重新挣得一个不输于前人祖宗的“毅勇候”。

  这样的人若是不能相信,天下间,朕还能相信谁?

  ……

  跟着黄门内侍走进朝廷大殿的时候,杨天鸿看到了从各个方向投射过来的无数道目光。

  冷漠、羡慕、嫉妒、愤恨、讥讽……

  每个人的想法都不一样,你也不可能抡起刀斧劈开每个人的脑袋,把所有对自己的敌意统统清除,把每个人都变成自己的同盟军。

  顺明帝是一个颇为有趣的家伙。虽然已经表明了自己在落屏山战事上的态度,可是到了杨天鸿这里,他仍然还是命内侍总管东方空,把此前李绍明与周浦、裴良佐二人的争吵重演了一遍。然后,似笑非笑地看着杨天鸿,问:“现在,朕和文武百官都在这里,都想听听你的说法。”

  这是好事,只要巧舌如簧,升官发财当然不成问题。

  这也是坏事,百官当中太子的势力及其庞大,无论自己说什么,肯定有人提出反对。到时候,一个应对不小心,就会落入莫名其妙的陷阱,适得其反。

  这很有些像是另外一个世界的法庭辩论。想要证明被告有罪的证人,往往会在辩方律师的连番追问之下,搞得思维混乱,落入辩方律师精心编织的陷阱。到了最后,无法自圆其说。就算明明看见被告持刀杀人,也会在律师狡猾盘问之下,使自己证词在法庭上失去了作用。

  杨天鸿现在身处的局面,就是这样。

  能够入朝为官的人,都很精明。太子一系对自己的敌意非常明显。顺明帝表露出来的维护迹象很淡。在这种情况下,唯一确定会不遗余力帮助自己的盟友,其实只有兵部尚书李绍明一个。

  无论怎么说,都可能犯错。

  闭口不语,同样也是给予对手打压的机会。

  杨天鸿明白,这是顺明帝给予自己的机会。是否可以把握,还要看自己如何应对。

  可是不知道为什么,他总有一种深入虎穴的感觉。文武百官就像一头头凶猛狂暴的饥饿野兽,只要自己稍微流露出一点点畏惧,他们立刻就会扑上来,毫不留情把自己活活撕成碎片。

  想到这里,杨天鸿深深吸了口气。朝着顺明帝行了个武官特有的抱拳军礼,认真地说:“落屏山战事,陛下已有定夺,无需天鸿再言。至于李尚书与诸位大人之间的纷争,天鸿只有一句话。”

  停顿了一下,他陡然提高音量:“无论何时何地,天鸿都只是陛下手中鹰犬,甘愿驱使,纵有刀山火海,也绝无半点犹豫。”

  大殿上再次变得一片肃静。

  有人默默微笑颌首。

  有人面露鄙夷。

  有人紧握双拳,心有不甘。

  还有人若有所思,目光在杨天鸿和顺明帝之间不断徘徊。

  很聪明的做法,直接把自己从朝堂纷争中摘了出去。没有界限分明的排位站队,也没有旗帜鲜明立场坚定的表明究竟支持谁或者讨厌谁。很简单的一句话:陛下让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

  看着满面恭敬,神态严肃的杨天鸿,兵部尚书李绍明虽然面无表情,脑子里却对他的这种做法很是赞许。反观户部侍郎周浦和都察院左都御使裴良佐,却面色凶狠,双眼中释放出来的怒火和恨意若是能够形成实质,足以把杨天鸿当场烧成灰烬。

  天底下再也没有比皇帝更粗的大腿。

  文人都很清高,这种与生俱来的优越感,加上现有的地位、身份,使他们不可能像杨天鸿这样,张口说出“愿为陛下鹰犬”之类的话。然而,他们也无法对杨天鸿的行为贬斥或者责骂。他毕竟是个武将,为人粗俗直接一些,也很正常。何况,顺明帝也在场。

  顺明帝有些意外。

  说真的,他从未想过,杨天鸿居然会在这个时候,如此直接的表明心迹。

  人人都懂得拍马溜须的重要性。比如某个有名望的才子称赞美女,必定会作诗一首,其中不乏“肌肤赛雪,吹弹可破”之类的形容佳句。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美女自身也具有一定程度的文化修养。否则,就算才子吹嘘的天花乱坠,美女仍然还是一个字也听不懂,只会对着你“格格格格”连声傻笑。

  你还不如直接告诉她:“你的皮肤好白,你长得好漂亮,好美。晚上有空就跟我一起吃个饭吧!喝点酒,别把你爸你妈要求是晚上十点钟以前必须回家的废话放在心上。我的卧室里有张大床,很软,躺在上面很舒服。”

  坐在顺明帝这个位子,好听话听得多了,耳朵都快生了老茧。朝堂历来都是被文官把持,奉承话不外乎“吾皇英明”、“陛下圣明,如尧舜再生”等等。突然之间听到杨天鸿如此直白的话语,顺明帝一时之间也有些让不过弯来。直到短暂的沉默过后,内心深处才不可遏制陡然升腾起一股强烈狂喜。

  这才是朕需要的人。

  也只有这种脑筋简单,没有太多复杂心思的武人,才会坚定不移的维护自己,保卫大楚江山。

  这样的人若是不用,朕还能用谁?

  “平定落屏山贼寇一役,玄火营居功至伟。”

  轻飘飘的一句话,顺明帝已经把杨天鸿推上了很高的台阶,也表明了他在自己心目中的重要地位。低头侍奉在玉阶侧面的东方空连忙上前几步,示意文书内侍迅速记录下顺明帝口中说出的每一个字。

  “拟旨:杨天鸿此役,功劳甚大。升授从四品宣武将军。玄火营扩编为玄火军,兵员定额一万。另授勋爵上骑都尉。”

  此言一出,就连一心维护杨天鸿的兵部尚书李绍明也吃了一惊。他也终于明白,顺明帝之前看自己奏折的时候为什么要皱眉。闹了半天,原来是自己为杨天鸿请封的官职太小,陛下想要给予杨天鸿更大的权力。

  玄火营改成玄火军,这是什么概念?

  定额三千的兵员,骤然提升为一万,不仅仅只是数量上的扩充,还关系到户部和兵部之间的钱粮划拨,物资供应等一系列复杂的问题。

  还有,一军之将,绝非普通营官那么简单。既然成军,就意味着玄火营进入了楚国第一等战斗序列,防区不可能再以京师为主,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要调往边境地带。

  这是一副沉甸甸的胆子。

  当然,在另外一些人眼里,也是升官发财的捷径,意味着,能够吃更多的空饷,捞更多的银子。

  看着背对自己的杨天鸿,李绍明的面孔渐渐缓和,显出了微笑。

  他很欣慰。毕竟,杨天鸿从贼人手中救了自己,落屏山一战,也证明了此人有领军之能。尤其是比起其它京师巡防营的拖拉敷衍,玄火营的确表现出众。

  这样的人要是有功不赏,那么天下间也就再无公理可言。

  ……

  离开昊天门,从罔景山上下来,徐彪一路上的生活很是惬意。

  修士从来不为钱财操心。下山的时候,徐彪从火殿管事那里领取了三千两银子。对于银钱,徐彪向来没有什么概念。也难怪,他六岁就被师傅看中,带入山门。平日里所有衣食消耗都是由宗门负责。不夸张地说,“锦衣玉食”四个字绝不为过。

  十三岁和十九岁的时候,徐彪两次跟着师傅下山办事。对于俗世间的人情世故,多少知道一些。但不管怎么样,在罔景山那种全封闭的环境里呆久了,徐彪总觉得这一路上看到的所有事情都很新奇。

  在路边小饭馆里点了一盘炒猪肝、一份鸭子烩香蘑、一份卤猪耳朵,一壶水酒。刚吃了几口,徐彪就皱起眉头,放下手中的筷子。

  味道很一般……不,应该说是难吃。除了鸭子勉强可以下口,猪肝炒得半生不熟,带有一股子腥味。猪耳朵虽然脆嫩,盐味却很淡。

  还有酒,简直就是一壶用来漱口都嫌难闻的酸饮料。

  徐彪下意识的想要张口叫过店小二,却留神看了看周围,发现邻座几张桌子上的人,都在看着自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