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科幻 > 冲天斗神 > 第二百二一节 轮战

冲天斗神 第二百二一节 轮战

作者:黑天魔神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3-12-29 18:54:45 来源:免费小说

  安州南部,遍布山脉。

  杨杰站在树梢上,手持硬弩,瞄准了站在远处寨门前的一个越人。

  弩箭飞出,准确射穿了越人的左眼。巨大的冲击力使越人后退了好几步,锐利的箭头“嘣”的一声扎进了木质寨门,将其整个人牢牢钉在上面。

  越人寨子顿时乱了起来。几十个手持皮盾短刀的越人蛮夷冲了出来,却被这边早有准备的玄火军士兵一顿箭雨射死在路上。尸体以各种诡异的姿态或站或躺。

  一年多的时间,包括杨杰在内的数名杨家子弟通过了训练。杨杰和杨虎是其中成绩最好的两个人。尤其是杨杰,已经做到了队官。

  从一开始,杨天鸿就根本没有实施任何对于越族蛮夷的防守计划。尽管刺史曹辉等人反复劝阻,杨天鸿仍然以安州最南端的季平县为基地,源源不断派出部队,向周边越族势力范围展开进攻。

  季平是一个很小的县城。历年来,都是越人入境之后首先攻击的目标。多年战乱,季平县城破败不堪,百姓逃的逃,死的死。杨天鸿入主安州以后,季平县百姓只剩下六百余口,根本谈不上什么城防和发展。

  按照杨天鸿的命令,玄火军团在季平派驻了足足两万人。

  蔡县码头的规模比起最初已经扩大了四倍。造船厂的新式巨舰已经开始铺设龙骨,东方家族和高家麾下船队数量扩编了一倍以上。杨通负责组建水军,也拥有了大大小小六十余艘船只。安州与抚州之间的海运往来日益密切。前后一年时间,多达数万的北方流民充入安州,季平县人口也回升到六千以上。新的城防工事正在不断修筑,以玄火军团驻地为核心,整个季平将被打造成为面对越族蛮夷的前沿要塞。

  有了稳定充足的后勤保障,玄火军团逐步展开针对越人持续不断的进攻。

  寨子里不再有越人战士出现。杨杰背上弓弩,反手抽出佩刀,弯着腰,朝着敞开的寨门跑去。

  这是一个典型的越族小型村寨。早在几个月前,斥候就查探核对过寨子里的越人数量:壮年男子四十八人,女子六十一人,另有老迈人等三十七个,孩童二十二个。

  前前后后,有四十多个越人战士被弓箭射翻。三处寨门都有玄火军官兵围攻。这些蛮夷根本不懂得兵法,也不知道如何对付围攻山寨的玄火军士兵。等到杨杰带领己方小队冲进寨子的时候,战斗差不多也到了尾声。

  越人四散而逃。

  杨杰在谷仓里发现一个躲在里面的年轻女子。他想也不想,举起钢刀就狠狠劈了下去。避开从脖子断口上喷涌出来的血水,弯腰捡起滚落在地的头颅,大步走出了谷仓。

  玄火军以人头记功。当然,捡取人头这种事情,只能是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进行。即便当时忙于战斗,也有专门负责的后勤人员负责点数。

  寨子中央的空地上,上百颗人头堆成了小山。手持火把的士兵在一间间茅屋里穿行,整个村寨很快燃起大火。投降的越人蛮夷跪在地上连声哀求,却被一个个砍掉了脑袋。行军司马验看过人头没有问题,身后两名士兵飞快割下人头上的左耳,装进袋子。这是必须带回安州交给上级军法部门清点的战功,不能出半点纰漏。

  十几个赤身**的越族孩童被撵进了一间茅屋。士兵们用厚重粗硬的木板把房门钉牢,走廊台阶上撒上火油,几根火把扔上房顶,立刻腾起一股冲天烈焰。惨叫声、哭喊声,响成一片。

  第一次做这种事情的时候,杨杰无论如何也下不了手。

  那是一个最多八岁大的越人孩子。他的母亲被玄火军士兵一刀杀了,临死前,那女人苦苦哀求放过孩子。手上全是鲜血的士兵面无表情,反手一刀就砍飞了那孩童的脑袋。

  杨杰当时就暴怒了,怒吼着想要制止这种暴行。几个站在旁边的士兵蜂拥过来,抓住他的手脚,将其按在地上。杨杰虽然力大,只能被按在那里,眼睁睁看着士兵一个接一个,把村寨里所有越人孩童全部杀光。

  最后,还是当时的队官过来解了围。

  “你得明白,安州不比别处。你是第一次来此,没有看见之前越人入境造成的惨状。就说季平县吧!接连有十几位县令在这里战死,超过数万百姓被越人掳走。越人与戎狄不同,他们生性野蛮,喜食人肉。把我们的人抓走,只是为了当做新鲜的肉食。你以为,这些越人孩童可以教化过来吗?刺史曹大人也曾有过类似的想法,可惜从未成功过。早些年的时候,曹大人就养过一个六岁大的越人孩子。他根本不服管教,咬断了送饭仆人的喉咙,又在刺史府中作乱,最后还是被值夜卫士乱刀斩杀。从那以后,再也无人提过什么教化越人的事情。”

  杨杰本能的认为队官在撒谎。直到队官带着他走进越人村寨里最大的屋子。那里属于越人村长。在柴火堆的旁边,放着多达上百颗白森森的人类头骨。骨头上留有清晰可见的牙印,在茅屋里还搜出相当数量的楚国百姓衣物、首饰等等。

  每个人都有第一次。队官把一个越人孩童推到杨杰面前,杨杰抡起刀子,带着野兽的狰狞和凶残,把孩子上半身狠狠劈开之后,他觉得自己也变成了野兽,而且还是最为凶残的那种。

  玄火军团有一条任何人都不能违背的铁律:无论在任何情况下,不要一个越人俘虏。

  发生过几次士兵暴力侵犯越人妇女的事情。军法官把所有涉事士兵统统吊死,尸体高高悬挂在军营门口示众。他们的错误不在于暴虐本身,而是在于找错了发泄对象。军法官再三严令:禁止任何人与越族蛮夷发生关系,这种行为有可能引起血统混乱,还有可能引发不知名的致命疾病。因此,哪怕是功绩再大的军官,只要触犯这一法令,必死无疑。

  安州不需要掳掠越族蛮夷来充实人口。野蛮人就是野蛮人,教化过后仍然脱不了原来脾性。对于这些越人,最好的办法就是一个不留,全部杀光。

  玄火军团里流传着毅勇候杨天鸿说过的一句话:“只有死掉的越人,才是最好的越人。”

  对于这个职位和身份远远超过自己的同族表弟,杨杰的心态也在逐渐产生变化。最初见面的时候,杨杰对杨天鸿多少还有那么一点点优越感。那时,两个人都是京营营官。杨杰所在的巡防营,规模和编制都要超过当时的玄火营。只是没想到,杨天鸿一步步积累战功,一层层升级。先是落屏山剿匪,后有南疆平蛮。到了现在,已经是朝廷平南将军,安州节度使,食邑三千户的毅勇候。

  按照另外一个世界的标准,这就是不折不扣的成功人士。

  杨杰是个聪明人。他很清楚,如果自己继续留在京师,继续呆在原来的巡防营担任营官,那么永远不会得到晋升的机会。

  男人的功绩和身份,需要在战场上用钢铁和血水一点点拼杀出来。

  统领十名士兵的队官,与过去统领数千人的营官根本就是天壤之别。然而,在这里杨杰觉得自己如鱼得水。尤其是斩杀那些越人,根本没有任何心理负担,也不是杀良冒功。杨杰觉得,这才是男人真正该有的生活。

  除了杨虎,跟随自己而来的杨家子弟,还有十几个人。其他人怎么想,杨杰不是很清楚,也不想管。如今,玄火军团早已被杨天鸿经营得铁桶一般,不要说是奸细,就算是苍蝇想要飞进来也很是困难。什么取而代之的想法,想都不要想。只有这样的环境,才真正适合杨家子弟成长。太爷爷当初之所以要求自己和其他家族子弟跟随杨天鸿来到南疆,目的就是为了锻炼,得到更多的家族人才。

  杨杰知道,广平候一脉的大量资源,正在朝着杨天鸿这边倾斜。太爷爷杨荣在兵部也有自己的关系,粮草辎重也通过兵部源源不断运往安州。当然,杨天鸿有着他自己的物资购运渠道,也许兵部调拨的那点东西还根本入不了他的眼。可不管怎么样,这都是太爷爷杨荣的一种态度。除了想要重振家族,也许还有着对于当年骠骑将军杨靖的愧疚。

  火焰腾空而起,所有茅屋都被点上了火。杨杰带着士兵,在一具具已经被杀死的越人尸体上用刀子乱捅。一来是为了防止有遗漏的越人活着,二来则是为了下毒。割开尸体的同时,也就把事先准备好的毒药撒进了尸体内部。越人历来有着食用死者的习惯。无论同族还是敌人,只要死了,在他们看来都是食物。按照另外一个世界的科学观点,这应该属于尚未进化完整的缺陷部分。从某种方面来看,也是因为越人缺粮所导致。

  野蛮人的农耕技术仍然停留在极其愚昧的状态。深耕、细作、分渠、施肥……这些早在数千年前就被楚国农夫熟知并且大量运用的农耕技术,在越族蛮夷眼中无异于天书。越族人的农作物产量极为低下,尽管安州以南有着面积广阔的平原,土壤肥沃,越人的粮米产量却一直上不去。而且,越人还有着极为怪异的习俗。那就是成年男子身份尊贵,从不下地耕种。以家庭为单位,所有杂务均由妇女来完成。因为这样的缘故,越族社会产生了极其混乱的婚姻制度。一方面,男子可以娶很多个女子。另一方面,女子卑下的地位也导致她们在日常纷争中成为了首先被抛弃的牺牲品。久而久之,越人族群男子数量越来越多,性别比例极度失衡。若不是每年入寇楚国,必定会消耗掉一部分越族男子,即便没有战乱或者天灾之类的威胁,越人族群也会陷入混乱。

  大火已经烧了过来。杨杰和几名士兵留在最后,用警惕的目光注视周围,确定没有任何疏漏之后,这才把寨门一关,任由里面变成一片滔天火海。

  安州盛产火油。这种东西很是神奇,埋藏于地下,颜色就跟浓墨差不多。节度使府已经把火油列为重要战略物资。玄火军团每次外出,都要携带相当数量的火油。用上级军官的话来说:只要带上这种东西,获胜的机会也就会大一些。

  山坳里有一大片平地,零零散散种着些庄稼。这里遍布水源,即便是在山上,也可以种植稻米。杨杰从地上拔起一株尚未成熟的稻子,仔细看了看,摇着头松手扔掉。

  蛮夷就是蛮夷,他们似乎只是把种子往地里一扔,然后就什么也不管,坐在那里等待着收获。也是这片土地实在肥沃,风调雨顺,否则,这帮蛮夷恐怕连怎么饿死的也不知道。

  杨杰看着天地里稀稀拉拉的稻子连连摇头:“实在太可惜了。这样的上好水浇地,在大楚至少也是十两银子才能买到一亩。就这么白白荒废,无人耕种,实在可惜。”

  正好营官领队从旁边经过,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那可不一定。这里已经被节度使府编入季平县的造册管辖范围。再过一段时间,我们就要前往南边,这里所有的一切都会交给民政官员负责。听说,北边今年乃是大旱,侯爷已经调拨人手,把那边的流民运过来。到时候,这里所有的田地都会分派下去,不愁没有人耕种。”

  ……

  楚国,抚州。

  这里的变化很大。以码头为核心,建起了一片高低错落的塔楼。从空中俯瞰,会发现这些塔楼分布极有规律,都是以码头为核心,形成一个半圆。其中,体积最大,看上去最为坚固的塔楼高度大约为八十米。虽然屋檐和四周种植的树木很是美观,却也遮掩不了塔楼很大程度上作为军事用途的意义。

  塔楼上有射孔,有女墙,还设置了各种应对紧急情况的防御装置。甚至就连重型弩炮这种东西也有配备。当然,所有兵器和重型器械,都是收藏于所在位置邻近的屋子里,由专人负责看管。若是有不明身份的人胆敢接近,无需理由,当场格杀勿论。

  第一道城墙已经完工。围绕着核心塔楼群,城墙将整个抚州包裹得如同铜墙铁壁。这种建筑风格相当于另外一个世界的日式建筑“天守”。应该承认,它的防御效果极佳,尤其是在守卫人员数量充足的情况下,完全可以对进攻者造成巨大伤害。

  按照设计图,整个抚州内外城墙总共分为三道。第二、第三道城墙的位置已经勘定。站在塔楼顶端,可以看见城外靠近山岭的位置,正在升起一股股烟雾。那是砖窑的所在。最好的筑城材料当然是石头,只是挖掘山石工程量巨大,花费甚多。相比之下,砖块虽然防护强度没有岩石那么优秀,却也所差不大。

  烧砖不是什么高技术含量的东西,大楚国很多年前就开始使用这种建筑材料。不过,抚州这边烧制砖块的整个流程很是特别,这是独属于杨天鸿的秘密。非但操作简便,烧制出来的砖块硬度和强度都超过其它同类产品。每一个砖窑都设置了大量守备人员。烧砖工人也是来自北方的流民。按照正常情况,这些烧砖工人半年一换,全部运往安州。这也是流民们之所以老老实实安心工作的原因。抚州官员答应过他们:只要完成了在这里的建造工作,就能前往安州,得到一块属于他们自己的土地。

  对于百姓,这就是最大的诱惑。

  顺明帝已经下诏:抚州真正成为了文媛公主的封地。

  这里其实没有想象中那么荒凉。变化,是从顺明帝下诏之后才开始。大批流民在抚州集结,东方世家和高家船队运来大批物资和粮食,又把集结在这里的流民一批批装船运走。这是一个重复单调的过程,却对安州和抚州意义重大。

  ……

  归元宗,厚土殿。

  早上起来,方义源像往常一样,信步朝着后山悬崖走去。那里风景不错,山涧溪水和密林相映成趣。更妙的是,厚土殿座下灵脉在这里有一个分支,虽然很小,却源源不断渗透出灵气,对于修炼之人,再也没有比这里更为适合的环境。

  只有成功筑基的门人,才有资格来到这个悬崖。放眼望去,山崖边上每隔几米就有一个人。他们都是方义源的师兄弟,彼此都认识。很少有人说话,见了面也只是笑笑,或者略微点个头,然后便凝神静默,完全沉浸在对于天地玄妙的品味之中。

  人还是太多了。

  方义源在心里微微叹息着,暗自摇摇头,转身走开。

  人多了,灵气也就变得稀薄。不要说是正常的呼吸吐纳,恐怕吸入身体的空气,都带有别人从肺里吐出来的污浊成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