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仙侠 > 仗剑江湖 > 第五十五章 无人伴他以白首

仗剑江湖 第五十五章 无人伴他以白首

作者:骑驴上仙山 分类:仙侠 更新时间:2023-12-27 15:03:25 来源:88小说

在李安城城北,有一间不起眼的小房子,周边街坊知道这里数年之前住着一对父女,姓陈,为人和善。女儿长相清丽,就是可惜又聋又哑,父女二人靠当垆卖酒为生。

街坊也着实喜欢这个爱穿着杏黄裙子的女子,每次拎了足秤的清酒之后,即使知道这女子听不到,也会夸赞几分,偶尔也会替她埋怨几句老天不公之内的话,而她虽然听不到,但是个心灵的姑娘,看到表情便能猜到些许,有些羞喜做着在众人眼里更添喜爱的苍白无力的辩驳动作。再想到后来的时候,皆叹了口气,都骂了声这狗-娘养的世道。

如今房屋多年没有修缮,已然破败。一袒胸文士提酒将门推开,年久失修的房门吱呀一响应声塌下。李显彰就那么安静的倚在院门口,也不进去。只是径直的看着,看着院子里荒废了的水井,和蛛网密布房间,一物一景都是还是当年的模样,就连这晾衣的竹竿,还是当年最后见到的四散凌乱模样。

李显彰像是看到了她穿着杏黄裙子好不容易打了桶水上来,然后又用衣袖抹去额间汗渍的模样,他眯着眼,含着笑,喃喃的唤了句。“陈苇。”

随后又提酒离开,往李安城外走。

当年杏黄今何在,前番李郎提酒来。

数年前,本有些家财的李显彰寒窗苦读史子经集八百部,身边就一个花了一万银钱从别人手上买过来的小书童。当时李显彰初见他的时候,他是那群售卖的孩童之中最瘦弱的一个,但他又与周围人不一样,眼神倔强又高傲的不成样子。李显彰还愣了愣,随后在人贩子还没说出价钱的时候,特立独行的喊了个一万,他觉得这个小子值一万,比那群人的总合还要高。就像他觉得自己的才华能力压天下一般。

可是,都不被待见,他初出茅庐便在一家清宴上将桌上清流一个一个点名道姓批了过去,从华而不实到狗屁不通。气的一众老夫子斯文扫地,破口大骂,拂袖离席而去。更有甚者,本以为词意通天,又另成一家的气象,在此黄口小儿嘴里却是一文不值狗屁不通,指着还在喝酒一脸轻狂的李显彰连连说了三个你字,然后倒地昏厥过去。

第二日,李显彰的家舍便被人拆了,院里全是牲畜粪便,那会还小的更一万眼眸通红,泫然欲泣,折过身子就要回去找人拼命。李显彰拦住他,笑意森然,也不嫌弃庭院脏乱难闻,进了房间,从房屋里拿出两块沾满泄物的灵牌,用布包裹好,随后掏出火折子,一把火烧了自家宅院。

带着更一万头也不回的离开,数月之后,李闲秋坐在山上饮酒,更一万站在身后,面色冷淡,心里却是畅快之极。

城里疯传,袁夫子讲经数载,女儿未婚却身怀六甲,秦书生守孝期间与在青楼饮酒,白相公花了十金,让人捉刀代笔写下《菩萨蛮》,张冠李戴于自身。诸如此类,不堪入耳,圣人面目大白于世,像此类小道消息往往会比其他的快得多。

原本衣冠楚楚的众人,只要出门,背后便被指指点点,风言风语下哪能抬得起头,毕竟人言可畏呐。袁夫子教书几载,家里却出了如此有伤风化的事,无脸之下跳河自尽。白相公承受不住,觉得这座城待不下去,便将家里所有的东西变卖出去,换成碎银精细,背井离乡,才出城百里,便被山盗给劫了。

一群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人,就连山盗都嫌弃他提不起刀,砍不了人,掳上山寨也是浪费粮食,就地解决。还龟缩在城里受人诟骂的清流觉得奇怪,一个就算了,两个三个接连被劫杀这才觉得这只是阴谋,告到县衙。县老爷早就受够了这些呱噪的人,连自己办个案子,那些人都指手画脚一番,关键是自己还奈何不了这么一群人,现在舒爽多了,痛打落水狗谁不会,尤其这么些背着贤良名号做了一通道德沦丧的事,一通杀威棍,全部赶了出去。

这群清流没办法,白天受人指骂也就算了,要论口,哪里是这些嚼了一辈子舌根的娘们对手,想动手?较起真来这十指不沾阳春水的人还真比不过这些凶狠婆娘。到了晚上,时不时有些老太太把些破烂菜叶扔到清流的院子,还有小孩子对着大门撒尿。

中原几千年的儒道礼仪深入人心,已然是桎梏般存在。不然当年徐暄与唐瑾儿的私奔,为何颠沛流离去长安那么远的地方,即便是去了长安,还不照样是受人鄙夷,这个污名可是要背一辈子的。哪怕最后徐暄位极人臣,景州唐家依旧不待见他,亦不认那个女儿。

事到临头,秦书生怎么会想不到事后人是谁?当初眼见李显彰跪在院门,磕了几个头之后,一把火烧了院房,又不动声色的离开,还以为是他认了命,出了口恶气的众人还好生在勾栏地推杯换盏庆祝了一番,谁知这一切都被李显彰的小书童,看在眼里,只要出席了这场酒宴的士子清流无一不名声扫地,这辈子算是到了头了。秦书生心里惆怅,终日与酒为伴,流连楚馆数日后上吊身亡。

李显彰之后便了无牵挂,只是性格依旧我行我素,轻狂至极,天下人皆白眼所待,唯独对身边小书童青眼相加。主仆二人也就这样走一路行一路,没钱了便摆个摊子替人写书念信,赚些银钱又收场。

直至大雪纷飞日,在李安城遇见了陈家哑娘。

原本主仆二人过着用烈酒过寒冬的日子,李安城又属哑娘家最为实在,李显彰主仆二人便经常在这里买酒,一来二去倒也熟络,有时候囊中羞涩也没多大关系,便帮着陈家送酒,事后也能尝到一点暖胃的饭菜。

尤其是除夕渐近那会,周边街坊都来预定酒水不说,李显彰还给支了个招,预定十斤往上的,附送楹联一副,如此一来,生意更是红火。而陈家虽然到了李安城数年之久,但哑娘嘴不能言,耳不能听,又不识字,着实是不便出门。就连这个青安坊对她来说也如异地一般,置办什物都是陈父送酒归来顺便而为。

李显彰与更一万帮着陈氏父女送了一通日子的酒水。待到除夕新夜,满城皆欢的时候。顺理成章的,李显彰二人便留在陈家的院子里,一起过了这个除夕,李显彰提笔写楹联,一路汪洋恣肆。哑娘不识字,也看不懂这字写的好不好,只是拍手娇笑,一汪秋水如月牙。

而陈父则是一脸慈和,同李显彰几番交谈之下,觉得李显彰除了举止有些轻狂,和仪装有些放浪形骸之外,倒觉得是个君子,文采学识犹是斐然。而那个沉默寡言却又办事机灵的更一万,他更是欣喜。

三十的火,十五的灯。除夕过后,到了元宵佳节,城里更是热闹非凡。

哑娘每日洗完衣裳,在院子角落晾晒以后。拿着小板凳蹲在院里针绣,时不时还抬头望一眼外头。李显彰见了这景象,心下一动,牵过她的手,想带着她出去赏玩一番。

才到院门,陈父从里屋出来。李显彰再是专行,也不能不看陈父的脸色。哑娘更是低下头,悄然将手缩回。

李显彰正想同陈父说一番道理,却见陈父笑着点点头,摆手示意自己同意。

李显彰微笑回应,再也没有顾忌,牵着哑娘便往城里最热闹的地方跑。城里一路张灯结彩,大红灯笼挂了几条街,花样各异。哑娘说不出话,只会激动的一手指着大红灯笼,一手扯着他的袖袍让他看。

李安城是西夏平王辖地所在,周边匪盗肃清,人皆安顿,自然有些欣欣向荣的繁盛景象。像春节新岁这般的盛大节日,街头潮流涌动。像以前,徐江南和卫澈就喜欢这般节日,往人群里面凑,男的便摸银袋,女的便好生感受一番燕瘦环肥。

玩到傍晚,华灯初上,大红灯笼绽放光彩,恰如天灯一般。

李显彰像是想到了什么一般,牵着她的手便往护城河跑,元宵佳节又名花灯节,顾名思义,每年这个时辰,总有小姐会将自己的心愿写在纸条上,更有直白的,直接写上看上的公子名字,放在特质的花灯上,让它顺流而下。

果不其然,护城河同样行人拥挤,小姐们一副含羞带笑的模样,摇曳生姿。书生公子更是手持折扇,哪怕春寒料峭,亦是有模有样的骚包姿态。护城河上亦是一景,各色花灯流淌而下,摇摇晃晃。水上一灯,水下一影,交相辉映。

后来平王府的花灯放下,足有半人之高,下方是莲花状的底,上面是体态妖娆的女子,神情娇俏,裙带翩跹,活灵活现。河道两旁的行人早就被这美妙绝伦的花灯吸引住视线。原本哑娘就只是牵着李显彰的袖子,行人拥挤无意的一个冲撞,哑娘便被裹挟在人流之中,一瞬间便消失不见。

李显彰再是智计百出,对这种情景也只能是束手无策,依着人流找下去,他知道哑娘对着一切都不熟悉,走不远。

大约找了半个小时,他见着哑娘站在东门石桥上,翘首以盼,见着他,原本的焦虑神色全被喜悦冲替,朝着他挥手示意,头上还带着一个草圈,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弄的。

李显彰那一会觉得吧,这一辈子应该就是这个女子了。

李显彰也旁若无人朝着她说了一句话。她听不到,但是周围的人都听到了,欢喜恭贺着将她从桥上推搡下来。

那一年她十七,李显彰二十又五,未入天下评。

……

可惜的是,天有不测风云。

李显彰哪怕自认自己能算**,却没算到小人。

几日过后,生意依旧,李显彰到哑娘小院的时候,陈父已经不在,李显彰没见着送酒的驴车,便知道陈父又是上门去了。

见着李显彰和更一万的时候,哑娘神色雀跃,从房间原本的供盘上拿下个苹果,用井水冲洗一下,递到了更一万的手里。随后拎了俩坛子酒,又拿出一张纸条,递给李显彰。

上面写着,清酒二坛,城南昌西坊李家。

李显彰笑了笑,以示自己知道了。一手拎一酒坛,带着更一万往城南走去。大约一个时辰左右,找到昌西坊,四下打听,整个坊内就没有个姓李的人家。

李显彰丢下酒坛转身便跑,嘴角噙着冷笑,脸色阴沉的可怕。更一万不敢询问,喘气跟随。

回到城北,院门大开。里面凌乱一片,晾衣杆散落在地。

陈父抱着浑身湿透的哑女哭声喑哑。

李显彰轻声走了过去,声音有些阴森说道:“你知道是谁,对吧?”

陈父却如同失魂落魄的游鬼一般,不闻不理。

李显彰也不顾其他,一把推开陈父,抱起哑女便往城外走,更一万面色凄凉跟在后面。

……

李安城外。

而今,原本一个不起眼的小山包上野草遍布,还开有几颗叫不出名字的野花。

这里就是埋着那女子的地方。更一万不知所踪。

李显彰背靠着坟茔上,一条腿弯曲,喝着酒,一脸嘲讽神色。

“想我李显彰自诩聪明一世,没想到到头来护不住一个弱女子。哑娘,你说可笑不可笑?”

“呵,从护城河回来之后,你爹就神色异常,他只道是晚上没休息好,我却不疑有他。”

“这个仇你爹不替你记着,我可替你记得深呢,那些人一个个都走不了。世人都知道李显彰小肚鸡肠的很,只是让你等了这么些年,不怨我吧?”

“当年如果不是我要带你出门,你就不会平王府上的人看上了。也就不会有这回事了。说起来,这事还得怪在我头上。但如果不是这事,我和一万也查不到景王那里,也可能一辈子都不会知道你的名字了,你说是不是啊?陈苇。”

“陈苇,你不知道,这些年我走了好多的城。可惜那酒都不是我要的味道。”

“陈苇,陈苇,比我李显彰好听多了。”

……

李显彰一句一饮酒,直到酒尽。随手摘下坟丘上的一朵野花,手指旋扭,眼神怔怔的盯着同杏黄一般颜色的花瓣。

“其实我也知道这些你都听不到的,但是我还是想说。”

李显彰字字珠圆,重复了一次数年之前在元宵节那夜对她说的话。

“我娶你好不好?不说话就当你默认了。”

他深夜离开,蓦地想起当年他爹跳江自尽时,在屋里写下的话,无人伴我以歌,无人伴我以酒,亦无人伴我以白首。

泪如雨下。

这一年,李显彰三十又二,陈苇十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