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仙侠 > 仗剑江湖 > 第四百三十三章 中规中矩

仗剑江湖 第四百三十三章 中规中矩

作者:骑驴上仙山 分类:仙侠 更新时间:2023-12-27 15:03:25 来源:88小说

等入了城,照理来说,丞相府的长史在府上是有外院的,但周彦歆有内室,而谢长亭没有,这就有些不便,于是周彦歆便在外城置了宅子,入城以后跟谢长亭打了个招呼,然后便带着自家家眷回了府邸,等下了马车,简单打点了一下,周彦歆便准备出门,临到门口,却是被妇人叫住了脚步,前者回过头,有些疑惑的望着自家媳妇。

妇人捏着衣角不说话,周彦歆愣了一下,走到妇人跟头,用手摸了摸妇人的头,怜爱说道:“怎么了?”

妇人还在斟酌要不要开口。

周彦歆打趣说道:“我猜猜看?可是老丈人想女儿了?”

妇人眼睛眨了眨,“相公猜到了?”

周彦歆牵起妇人的手,轻声说道:“两夫妻的事,你用不着瞒我,早些日子老丈人差人过来见了你一面,作为北齐的长史,大小事务我都要过眼,就你那点事,能瞒得住为夫?再者又说了,你看现在整个北齐,上下百官都对我这个长史虎视眈眈,要是你这个枕边人还要瞒我,这可就没意思了。半旬到燕东的时候,我就在等你开口,谁知道你一憋,能憋到现在。”

妇人笑了笑,有些不好意思说道:“父亲其实也不好意思开口,前几年那么对相公你,然后突然又听到你成了北齐长史,这么大的官,突然寻上门来,怕你有别的想法,其实爹爹当年也就只是生气,妾身走了以后,爹爹就后悔了,一直差人在找咱们。”

周彦歆唏嘘说道:“没生气,换我当时我也生气,你想呀,我养了二十多年的闺女,就抛个绣球,把闺女抛没了不说,还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穷书生,能不生气吗?要是以后咱们家也是个闺女,我第一件跟她说的事,就是姑娘可千万别滴水之恩得涌泉相报,女孩子一涌泉相报,那就只有以身相许了,可亏大发了。”

妇人闻言脸上一红,伸出手来在后者腰间一捏,可随后又自己心疼,小心揉了揉,嘴上倒是不饶人的说道:“不许乱说,得是个儿子。”

周彦歆拍了拍妇人的手,轻笑说道:“行。儿子女儿我都喜欢。这下可以放心了吧。”

妇人嗯了一声,将自己偎到男人怀里,走了这么多地方,尤其是在北齐这个异国他乡,周围人都是口音不同的异乡人,感触尤其深刻,有时候前者出门,她就开始后怕,深怕前者一出门便不回来,如此一来,她就真的一个人了。甚至在某些时候她都在想,当初自己是怎么来的勇气去相信这么一个眼神都不太好的读书人。但是结果没有让她失望,她比大多女子都幸运,她甚至不用等,也不用太过牵肠挂肚,周彦歆许多时候哪怕知道她不懂朝堂事,也会事无大小跟她叨叨,她的确不懂,但一听到前者说话,就会让她莫名其妙的很是心安。

周彦歆安抚了一下妇人,想了想说道:“老爷子好脸面,但都是一家人,有些话,我不方便说,但你可以跟老爷子谈谈,老爷子行镖半载,但这样子下去总归不是个出路,要不这次你回去后,索性跟老爷子提一提,让老爷子过来,置办个宅子,再开个铺子,再不济开个车马店,就老爷子当年的关系,养活几百口人不成问题。”

妇人闻言昂起头来,惊喜说道:“可以吗?”

周彦歆点头说道:“自然可以,但这事还是年后再说吧,不急这一时,你现在回去,一个是年关将近,另外一个路途太远,我也不放心,这一路就算快马加鞭,到西蜀少说也得小半年,还是等开春再说。这样行吧。”

妇人小鸡啄米一般点头。

周彦歆看了一会天色,然后轻声说道:“我先去相府点个卯,朝廷那帮子百官可是盯着咱们,别说这种小事,就算不出事,他们成天想尽办法来找我的麻烦。”

妇人闻言不敢太过贪恋,连忙点头。

等到周彦歆到谢长亭的府上,一更的灯已经亮起来了,谢长亭之前的老宅子已经不住了,倒不是不是他不愿意住,而是北齐的君主陈秀不让他继续住下去,宅子太朴素不说,主要是凉气太重,而谢长亭过了几十年嗜酒如命的生活,身子也不太好,前两年就有卧病在床的先例,这几年稍稍好点,但陈秀依旧不敢让谢长亭住那小宅子,怕这位国士早夭。

周彦歆以前上谢府,谢长亭可以吩咐了门房,前者上门不必通报,今日却是例外,周彦歆刚报了名号,门房却说要去通禀一下,前脚刚要踏进谢府的周彦歆又将脚收了回来,然后微笑让门房先请。

周彦歆对此并不生气,反而因为自己的唐突而有些歉意,好在也没等多久,盏茶的功夫,门房便让周彦歆进了门,还说谢相公在书房等着。

等到了书房,正巧与人插肩而过,是个老人,老人还牵着一位小孩的手,周彦歆让开道路,老人言笑晏晏瞅了一眼后者,然后笑眯眯冲着小孩说道:“小三秋,去不去不周山上看雪。那可比这边的雪大多了?”

小三秋滴溜溜转了转眸子,“我想先去见见师兄。师父说青城山一脉除了我之外,两位师兄都有死劫,我要是随师叔你去了不周山,青城山一脉就断了。”

老人闻言脸上笑着的表情立马僵住,口里却是骂咧说道:“臭道士,死了还不让活人好过。”说着,又抬起头撇了一眼周彦歆,“姓周?”

周彦歆不解其意,但是依旧点了点头。

老人嗯了一声,说了一句让周彦歆有些捉摸不透的话语。“老夫知了。”

说完,又是一副憋气的模样看了看小三秋,拽着小三秋的手往外面走,嘴里还喋喋不休。

等老人离开之后,周彦歆这才敲了敲书房的门,在得到谢长亭的准许之后,随后推门而入,书房有一股茶香,桌上的茶盏也是新换的,谢长亭出人意料的没有坐在主位,坐在客席上捧着茶,小啜了一口,然后皱了皱眉头,似乎也觉得是茶水不入味,然后又将茶盏放下。

看了一眼周彦歆说道:“之前你遇见的那位老人,是我的夫子。”

周彦歆怔了怔,却又听到谢长亭继续说道:“原本以为夫子是来问罪的。没曾想夫子是来给我解惑的。”

周彦歆捧起茶水,喝了一口暖了暖身子,等着下文。

谢长亭也觉得有什么不妥,自顾说道:“原本呢,是觉得没错,毕竟各为其主,北齐有望纵横九州,西夏也有机会,僵持这么久,往后看,无非看哪代朝臣和睦,哪代君王奋进。包括徐暄死后多年,我都这么认为。可直到这两年,却老是觉得自己好像错了。要是不坚持,也不会多死这么多人。”

谢长亭一边说,一边推开窗户,寒风沁了进来,顺带潜进来的还有月光,落在纸砚台上的沙盘上。

谢长亭望着沙盘怔怔出神,随后回忆说道:“以前呢,北齐就这么小小的一块,在燕赵之后,就大了一点,再到现在的庞然大物,中原九州占了最富硕的四州。”

谢长亭说到这里,停了许久,也用手摩挲一下照在沙盘上的月光。“那时候我就在想,既然北齐的月光能笼罩中原四州,那么在有生之年,谢某能不能见到北齐月光朗照九州的盛景。”

“我知道这个东西就叫野心,但我一直不认为有野心是错的,一直到这两年,甚至夫子一入门还未开口,我便跪下,因为在意识里,我觉得自己或许真的错了。”

谢长亭突然眯着眼笑了起来,“但是夫子给我解惑了。自千年前的大秦以来,百家都讲究对错,唯有鬼谷一门,不讲对错,只论胜负。这是夫子今日过来的第一件事。

第二件事就是夫子问我,二十年前,北齐有无勾结辽金。”

谢长亭突然看向周彦歆,后者也突然看向谢长亭,这件事其实不重要,二十年前的事都翻篇了,只是依旧架不住后者的好奇心,其实也不单单是他,整个中原,无论北齐和辽金都在猜这件事。

谢长亭顿了顿说道:“我说没有,你肯定不信。”

周彦歆摇了摇头说道:“的确不信,二十年前辽金南下,北齐是最大的受益者,其次是你。”

谢长亭轻轻一笑。

然后从桌下的木屉里拿出一块令牌,摆在沙盘的一旁。“其实这就是当时辽金南下的原因。”

周彦歆拿起令牌,令牌瞧着不大,巴掌大小,上手的时候却有些厚重感,上面左侧,绣了一轮圆月,

半藏在黑云里面,中间则是一条饮月长啸的金狼,而在金狼下面,则是无数狼头。

没等周彦歆回味,谢长亭自言说道:“中原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玉玺,在辽金就是这枚天狼令。

当年辽金南下不是受我指使,但的确跟我有关系,或者准确的说,跟我有很大关系。

当年我不过是差人去了一趟辽金,跟辽金的权贵人说,天狼令在徐暄手里。”

周彦歆狐疑说道:“如此这般?就让三十多万的辽金铁骑不顾命也要南下?”

谢长亭淡然一笑,闭眼点了点头,然后绕到客席坐下,双手拢袖说道:“这个就是人性了,他们明知道这是假的,但是只要有一个人信了,其余的哪怕不信,甚至觉得荒唐,可还是会跟着走一趟。”

周彦歆唏嘘说道:“实际上天狼令一直在先生手上是吗?”

谢长亭摇了摇头,咋舌说道:“这就是徐暄的手段,阴差阳错,天狼令的确在徐暄手上,辽金南下之后,徐暄托人将这枚令牌交到我手上。”

周彦歆哪怕见多了世事,初闻此事,也是捉摸不住头脑。

谢长亭难得一笑,乐道:“想不通是吧,我想了二十多年都没想通。但是后来我想到了一种解释。商人逐利,文士求名,徐暄想跟我说的是,他求的是大义,而我谢长亭求的是名,不如他。”

周彦歆试探说道:“或许徐暄是想让先生接过旗帜。”

谢长亭盯了一眼周彦歆,见后者脸上赤诚,并无调笑之意,这才开腔顺势说道:“所以说你不适合做间臣,适合做官,做史官,海晏河清时候的史官。因为你求一个清正。知道我谢长亭入北齐朝堂,说的第一句话是什么吗?”

周彦歆实诚摇头。

谢长亭回忆说道:“当时君上问我,北齐所有仅半州之地,居一隅,何以馈先生。谢某自答,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谢长亭为名利而来,谁能想到,一通问答,寥寥熟十字,谢某留北齐三十年。

世人皆知我谢长亭求名求利,所以徐暄不会自讨没趣给我套高帽子。”

周彦歆顺势说道:“但他也没交给朝廷,要是给了朝廷,朝廷肯定不会交出去,甚至还会让徐暄先收辽金,但西夏二十年前的架势,是不可能将战线拉至到整个北境,到时候西夏就算不死,也要元气大伤,相反不如去燕城守着北齐,辽金好打发,无非就是抢点银子粮食,最不济就是战国的那套质子和亲政策,而北齐要是入了西夏境内,那就不是质子和亲能打发的了的。

同样,于情于理,徐暄也不会还给辽金,就凭辽金睚眦必报的性子,捞不到好处不说,说不定还得反咬一口,而且还要咬到骨头。到时候,北齐无论是喝汤还是吃肉,都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谢长亭给周彦歆竖了个大拇指。“所以辽金退了之后,徐暄便将这个烫手山芋给了我。其实他原本是有机会活下来的,陈铮不会杀他,但是这件事让陈铮下了决心不救他。”

周彦歆看了一眼窗外,果不其然,夜里雪又开始下了起来,应该有一会了,窗外一角的雅竹上面都蓄了一小层,他一边看着雅竹上面的残留细雪,一边说道:“徐暄托人找你的风声,怕也是你传出去的吧。”

谢长亭不容置否,可还没来得及说话,一阵咳嗽,谢长亭一边侧过头,一边用从怀里拿出面巾捂住嘴,等咳嗽收敛之后,脸上红了一片,谢长亭这会才继续开口,只不过换了一个话题。“知道夫子过来的第三件事是什么吗?”

周彦歆摇了摇头。

谢长亭眯眼笑道:“便是看你。不过瞧这样子,还算中规中矩。”

周彦歆闻弦知雅意,也不深追,反倒是无端开腔。“年后内子的父亲会来北齐落脚。”

谢长亭闻言突然抬眸,周彦歆却是假装望着窗外大雪,视线躲闪不及。

谢长亭笑道:“中规中矩,我眼光不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