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薛蟠之闲话红楼 > 薛蟠之闲话红楼_18

薛蟠之闲话红楼 薛蟠之闲话红楼_18

作者:山海十八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2-27 14:06:28 来源:免费小说

  薛蟠藏住了眼中复杂的神情,他知道薛父是把整个的命运压倒了他的身上,从这一天开始他再也不是一个八岁的孩子了,而是要担起整个家族的重担。

  同一夜,甄家乱成了一团,甄老爷突然陷入了昏迷之中。

  卷二:竹枝芒鞋轻胜马

  35第三十五章

  “五爷,薛公子来访了。”郇昰听到了殷溪的禀报,立马放下了手中的笔,语气中不自觉的带上了一丝乐意,“快点请他进来。”自己也是站起身来,走到了门边,不久就看见了一个白衣青衫的少年从回廊之中信步而来。

  “五哥,好久不见了。”薛蟠向郇昰透露出了一个阔别许久、幸而再逢的笑容。

  郇昰抬脚出了门栏,亲自相迎,轻轻握住了薛蟠的双手,“是啊,转眼间已是四五个寒暑,楸枰可是跟着宋先生学了不少学问吧。这次,可是要去考秀才了。”

  “待在京城停留三日之后,我便回家参考了。”薛蟠跟着郇昰入了书房。

  郇昰看着眼前眉眼间气韵悠远的少年,他们上次见面还是在金陵,一转眼已经五年了,那个记忆中的聪慧小孩,已经蜕变成了翩翩少年,比起同龄人,薛蟠明显高了一点,他脸上也没有那种初生牛犊的稚气未脱,倒是有着方外之人的洒脱。

  “五哥,这几年,就在信里面听你说着自己的事情,一直没能上京城来拜会你,真是惭愧。如不是这次接着贾老太君七十大寿的借口,还真不能在考前偷得半日的闲暇时间。”薛蟠也是看着郇昰的模样,虽说他们的通信不曾间断,但是他没有想到再见之时,全无陌生之感,一如那日金陵一别时候的熟稔。

  “无妨,你这几年这么忙,人离不开江南也是自然的,倒是我也没能再去一次江南,还想同你一起着去乘着乌篷船听戏,也不知道何时才能达成了。”郇昰对于薛蟠这几年没能来到京城,自是有些遗憾,却也是在通信里头知道,他既要忙着课业上的时候,又慢慢分担了薛父的部分事务,是真的不容易。

  “来日方长,以后我定会陪着五哥好好在江南逛逛地。”薛蟠想着着几年的经历,真当是繁忙的日子过得最快。就好似昨日还是薛父被查出了误中了七日缠的毒素,而下一刻就传来了扬州甄家大老爷身亡的消息,这可是让薛父一下子愣神了。

  ****

  话说当日,薛家接到了甄家传来的报丧的消息,说是甄老爷一下子感染了时疫,发现的时候已经昏了过去,然后就没能再长时间段的清醒过来,还来不及多嘱咐一点什么东西,就在七日之后撒手而去了。这凡事与甄家有故的人家,都来到扬州悼念,而薛父说是因为身染重疾,其实就是脸面上的红疹根本无法见人,便是让薛蟠代替了他前往了扬州参加了葬礼。

  因为薛父的蹊跷的病情,他们不是没有怀疑过甄家,还在说着不知何时甄家也许会动手的事情,谁承想转眼间也不过是几日的功夫甄老爷就病逝了。而王大夫根据传闻中的症状,做出了一个大胆的推断,甄老爷可能是自己中了七日缠,而这种毒发作的时候与时疫相差无几,也就如同以前说的,过了七日无药可解。

  这要是真的,可就不是一星半点的恐怖了,这是有人知道了甄家的下一步动作,以牙还牙的报复手段,而想想这个世界,能有这般通天手段的人,除了金銮殿上的那一位之外不做他人猜想。想想这事情也是十分符合逻辑,这迷药是几朝皇室的东西,从不外传,而你一个下臣偷了皇家的东西,还打算把它要来作案,皇上能不多想吗。今天你可以害死看不顺眼的同僚,指不定明天圣上你也敢谋害了。

  所以,不如让其自食恶果,亲自试试他盗走的迷药到底是什么味道。而世间上,能够诊断出来这种迷药的大夫寥寥无几,几乎都是在皇宫的御医院之中了,也是不怕有谁能知道什么不对来的,他人也只会认为甄老爷是时运不济的很,到头来没能坐享荣华。

  薛蟠在甄家只是祭奠过后就离开了,即便剩下的甄家人不是前头那一系列麻烦的主谋者,或者也许对于甄老爷向着夺嫡事件里面掺了一脚一无所知,但是他也生不出那个结交的性子来,有些怨一旦结下,再谈化解又是谈何容易呢?

  不过,这么一样,薛蟠也是清楚薛父身上的毒不是甄老爷干的,也恐怕他并不清楚。因为甄老爷去的极快,应该是幕后之人不想他有任何动手的可能,才会这样快的下手,而且甄老爷也没有留下什么话,甄老爷一系在他过世之后,也都消了声音,现在是甄家的老二当着家,而那个人倒是一个真的万事不管的主,啃着老本过日子了。

  这么一来,究竟是谁在哪里下的毒,便是有待商榷了。虽然薛蟠与薛父根据王大夫给出的误食时间段,推断就是在京城给宝钗治病的时候,中了暗招,但是却是没有了确凿的证据。而京城那个地方鱼龙混在,究竟下手的是看薛家不过去的,还是更复杂的要嫁祸于人的,都不能判断。再者,皇上应该是注意到了有人对薛家动手,会派人看护着薛家,也为此他们反而不能有太大的动静,不然怎么解释薛家对于大内秘事知道的怎么清楚。

  就在此时贾家的一则奇闻在上层的圈子中了开来。王夫人又生了个儿子,这没有什么稀奇,但是偏偏那个小儿生下来的时候,嘴中含玉,这个人通灵宝玉上面还刻着字!这倒是大庆朝建朝以来的首件其事,大家也是第一次听说,有着含着玉降生的婴儿。

  偏偏贾家没有把这桩事情看做是要遮掩的奇闻,而是弄的府里上下为之欢庆了一番,为的就是这个生而有异,王夫人更是越看这个孩子越欢喜,这小脸粉里透红的样子,长大了以后一定是个有大造化的人物,她的命怎么就那么好呢,一定是前生修的不错,等出了月子就马上去庙里头多添一份香油钱。

  “娘,宝玉睡醒了吗?”元春倒是可以进出王夫人的屋子,倒是没有太多的忌讳。她看着襁褓中的孩子,果然与旧梦中的那个一模一样,也是衔玉而生,她模糊地知道这个弟弟应是有点才学的,似乎那个自己还教导过他,今生两人的年岁离得更近了,许是会更亲近一些。想着她帮着捏好了襁褓有些散开的地方,也不知道是不是小儿踢的。

  王夫人看着元春的动作,在心中点头,这姐弟两人亲近一点真是极好的,倒是珠哥忙着考学的事情没有时间多来看看宝玉,心中不免有了点说不清的落差,她是希望他们可是兄弟亲近的。却是转口问着,“你哥哥这几日都忙着备考,我这里行动不便,你也是多关心他一下,多和你的嫂子聊两句,让她一定要照顾好珠儿的身体,别让他太累了。”

  元春替王夫人细细擦去了额头的微汗,这坐月子的日子可是不好熬过的,一边应声说,“娘,不用担心,我都记着。小厨房那里头也是看着一些,让他们上点益思醒脑的食物,您就放心吧。”

  只是,比起了在她出生的时候,就已经进学的贾珠,宝玉更是合着元春的眼缘,这也是因为那个梦里头,她与宝玉相处的时间更久。而贾珠相对来说,已经是早早长大,也不喜欢同姐妹们玩乐,更是一门心思地在书房之中,接触的是在有些少。

  而现下更是如此,贾珠在年头的时候,娶了李贽,也算是有了自己的小家,又是在全力准备着今年的乡试,同元春这个年岁相差甚大的妹妹,就没有太多的交集了。

  那头,李贽进了贾珠的屋子里面,后头的小婢端着一碗鸭肉粥。这几日贾珠温书的有些晚,身子似乎是有些上火,鸭肉性凉也不会使得人因多思而更加焦躁,粥又是好克化的东西,正好在下午温习的累得时候,点一下饥。“大爷,稍作休息一下吧。”便差人将粥呈了上来。

  贾珠放下了手中的书,看了看自鸣钟的时间,都已经走过了罗马数字IV的位置了,“都是这个点了,申时五刻了啊,我听着外面刚刚有些喧闹,可是又有什么人来看祖母了吗?”他一边吃起了鸭肉粥,不说不觉得,到真的是有些肚子饿了。

  自从宝玉衔玉而生的事情,被传的沸沸扬扬之后,不只是一拨人前来恭喜过贾母,得了一个必有大福的孙子,贾家的门槛都要被踏平了。

  然而,贾珠却是知道这里头不全是恭喜的人,也有着看笑话的,你说一个臣子之家,不是不能张扬,但是对于一个才是小儿的事情,这般的宣言自己的喜悦未免有失妥当。就单说这样的事情发生在下臣的家中,偏说它是生有异象,真的不会引来旁人的无端猜测吗。到底是真是假,旁的人可不都是想要来打探一下吗?

  贾珠用过了粥,看着李贽面带倦容,拍拍她的手,“你也别太累着自己了,左右等着风头过了就好,家里面老太太要你帮衬着招待客人,也不能不顾自己的身体。”因为王夫人在月子里头,大房那里要续娶的还没有进门,这府里的事情是贾母在管着。而最近太忙,李贽必然是被叫去搭把手的,同样还有元春也是被王夫人安排去了帮忙。才有了前头王夫人让元春看着,别让李贽忙着忘了贾珠事情的话头。然而这个做娘的,也不觉得一个小姑子,才七岁大的女孩,插手哥嫂之间的事情有什么不妥。

  “大爷,不用担心我,我有分寸的,老太太可是没有累着我。倒是你别温书太晚了,还有几日就要考了,体力上还得够得上呢。这一考就是几天的光景。”

  可不是么,就是这个节骨眼上,家里还这么的热闹非凡,贾珠想要不生出什么怨怼来,也是极不容易的。就不能等着满月的时候,他娘出了月子,再闹腾吗。

  只是,身为人子与晚辈,他又能多说什么,只希望这样看着有点过了的事情以后能少一点。

  ***

  “说来,那个宝玉也是有四岁了吧。倒是没有听说不像他的大哥贾珠那般喜爱读书。贾珠现在已是有了功名在身,听说要被派到东北那边去做县令了?”薛蟠却是忽而记起了贾家的事情,也是讽刺,那时甄老爷发丧的时候,同一月里头正是赶上了贾宝玉的出生。这看着亲厚的两家,倒是不能同喜同悲了。

  36第三十六章

  “大爷,这行李物件都理齐了。”李贽细细地看着手中的清点单子,又一一核对了之后,在贾珠的对面坐了下来。

  “辛苦你了,这次我们离开了京城,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够回来。”贾珠摩挲着手中的茶杯。这前往东北出任一个县令的事情,可是不得家里头人的赞同的,反对尤甚的就是他的母亲王夫人。用她的话来说,堂堂一个国公府的长子居然要去那等偏冷的地方,当一个芝麻小官,也不知道是谁给自己使得绊子,定是要好好疏通关节才好。

  “大爷,若是记挂家中的一切,便多多寄信回来。”李贽也不知道还能多说一些什么,她本来就不是能言善道的人,幸而与贾珠的性格相合,才能在贾家这么个复杂的地方生活下去。如今,贾珠要离开这个地方,到一个偏远之地做个小官,她心里头却意外地有了喜意,虽说不能在背靠贾家这棵大树,但是胜在清净。

  贾珠只是点点头,信他是一定会寄的,只是又有没有那个真心看信的人呢?要说去东北小县做个芝麻县令,不是他得罪了什么人,而是他半真半假求来的。事情说来复杂却也是简单,几年前宝玉降生了,王夫人十分宠爱这个小儿子,加上元春的缘故,他们母子母女之间正是其乐融融了,独独少了贾珠这一份。那年的乡试贾珠考过了,之后也是顺利地参加了会试,没有能有一个出挑的成绩,也是进了殿试的。

  却是在临考最后的十几天,感染到了风寒,这病真是来势汹汹,贾珠也是高烧不退,就在要请的御医来的那一天,宝玉也是发烧起来,王夫人让御医先去瞧了宝玉的病,这也是无可厚非,小儿的病更加容易出乱子。

  等着宝玉那头看完了,偏偏宫里头来了人说是一位娘娘心口疼,让这位御医赶紧着回去看诊,这厢贾珠的病便是耽误了下来,由另一位大夫看了。可是,也不知是没有用对药量还是别的,贾珠的病只是退了烧,其他都是没有好,勉强拖着病体去参加殿试了。

  好在贾珠的排名是赶上了最后几位,也算是过了,这也到是祸中带福了。

  在世人的眼中这也是了不得的成绩了,过了殿试就是翰林院的庶吉士了,再过三年的考核,便可以进入官场之中了。

  不过,这件事情对于贾珠来说却是影响深远,他没有太多的考中的喜悦,更多的是那几夜,在生死边缘徘徊的寒意。他不能去责怪母亲,为弟弟看病是必须的,他也不能去责怪太医,宫里的命令不得不从,也就更谈不上对宫里头敢有什么怨言了。

  只是,经此一事,他忽然清醒了许多,在贾府母亲说自己是长子,这句话却是错了,他只是二房的长子罢了。而在母亲的心里头,是不是最可心的那一个还是二说。也许,他的学识给他加了不少分好感,但是母亲真的是喜欢一个人有才学的吗?还是只是希望这些东西所带来的名望。

  一旦清醒过来,再看很多事情就不是那么个滋味。贾家的大房,没有了主事的夫人,再迎娶的那个刑家,听说也不是个出色的。贾琏不喜欢读书,倒是有着聪明劲,可是贾赦大伯可不管教他,只是出了事情就打一顿。

  自己的父亲在那个捐官来的位置上这些年了,都没有移动半步,而母亲已是秉承着二房就是成爵的样子。

  这样的一个家,真的没有问题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