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周郎周郎[三国] > 周郎周郎[三国]_86

周郎周郎[三国] 周郎周郎[三国]_86

作者:圆月一弯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2-27 13:52:58 来源:免费小说

  李睦在下邳绑了陈登一族堵城门还能说是因陈登之叛而平城中民众之乱,最终也不曾真的伤及他族中多少性命,因而目前吴郡各地的士族对这位声名显赫的“权公子”也不曾生出多少防备戒心。

  故而可以因孙策而动范须,却不能将皖城的世族一刀斩尽。

  这话说来简单,道理也简单,只是李睦的唇就在他的耳侧,他要同样不入他耳地说出来,又不碰到她的脸颊,就很困难了。

  ☆、第九十七章

  然而,李睦的动作却没有半点拖泥带水,也没不带半点别的意思,说完了一句话就立刻又回转过去,等周瑜有意无意地侧头时,她已然向后退开半步,朝他点点头,全没意识到方才两人靠得那么近有什么问题,神色清明:“皖城之事,就照公瑾的意思办,我就不扰仲景先生诊脉了。”

  她也不问周瑜为何突然会来,何时要走,只拱一拱手,就要拂袖离去。

  “请将军留步稍后……”张仲景捻须一笑,侧身先为李睦让了路,又朝周瑜施礼。

  然而周瑜的目光在大乔身后的房门上略略一停,就转而摆手:“不必了,病而延医,瑜乃一武夫,留在此处又有何用?先生若需用药用人,只管开口便是。”

  说实话,他已然记不清小乔的眉眼长相,再是国色佳人,也只是世人口口相传的一段佳话而已,镌刻心里的那副的眉眼就在身边,他又何必再见梦境中人,为自己徒增困扰。

  抬眼见张仲景看他的目光之中多有戏谑意味,不觉面上发热,偏转过头去。

  张仲景也随着他的目光向那门处看了一眼,再看已经走到影壁处的李睦脚步一顿,缓缓抚须,应一声诺,又朝后退开一步,将通往影壁方向的石径全部让了出来,让周瑜快步朝李睦追了上去,仿似足下生风。

  从宅院里出来,两人一前一后而行,良久都不曾说话。

  李睦没有回头,就能感觉到周瑜的郁郁之气,似乎方才大乔提及孙策,又令他心生悼意。

  犹豫再三,终叹一口气,停步回头。

  “周公瑾……”

  “阿睦……”

  两人异口同声,又同时一愣。

  “让你先说。”李睦极有气度地摆手。

  “子义于淮口数败袁术,数日前袁术粮尽退兵,子义念其收容之义,不欲追击,已动身回吴。”周瑜的语气之中略带一丝隐忧,“他是恩义不负的壮怀君子,可落在旁人眼中,却免不了一条按兵不动,故意私纵袁术的罪名。”

  孙策的死讯传至吴郡时,正逢刘备袭得徐州。袁术不见刘备出兵来伐,便欲趁此时出兵江东,太史慈领兵迎敌,守牛渚口,将袁术挡在九江郡内,故而未至寻阳接应李睦。然而李睦这具身体原来的主人病故,李睦刚刚穿来时,太史慈借居于寿春,袁术曾出面为她请医,又频频送药送汤,以此拉拢太史慈为其效力。

  太史慈当时不欲平白欠他人情,也为他押送了几次粮草,扫平了几处山匪。说是两不相欠,但终究是受其雪中送炭之恩,阵前拼杀他可以无愧于心,但袁术几败之后急怒攻心,吐血重病,以至穷路,要他趁此时机行赶尽杀绝之事,太史慈却是无论如何都做不出来。于是只能任由袁术退兵而去。

  军报中虽未曾言明详细,周瑜却也能猜到太史慈必是下了军令不许追击袁术,故而担心他因此而受到攻歼。

  更担心李睦全不知情的情况下,定要翻脸。

  李睦紧紧皱眉,她原还在心里盘算着见了太史慈后,该如何向他解释为何他妹子往后在人前不能称他为兄,没想到,却还有这件事更为要紧。

  沉思片刻,李睦看着周瑜,摸了摸鼻梁,脑中突然灵光闪现:“阿兄回来,定要在与你打一次!”她眨一眨眼,“不论你二人全力之下,输赢如何,这次你们就在军中校场打,我于众人面前偏帮他,这样定能生出我们不和的传言来,然那些不忿你独揽军权之人自然也会跟着我一同偏帮阿兄!”

  只要不是一面倒的攻歼,争得越凶,两相不下,就越容易息事宁人。毕竟有袁术和刘表虎视在册,谁都不想江东真正乱起来。

  李睦越想越觉得这是好主意,还能趁机向太史慈讨个好,没准她这面冷心热的兄长心一软,就不提要她她拉弓挥刀了!

  简直是一举数得的绝妙之计。

  下邳城中的庆功宴上,太史慈和周瑜打了个平分秋色,胜负难分,但那时到底是在孙策跟前,李睦拿不准他二人当时是不是都留了一手。

  她原还准备问一问,但转念一想,其实不问也罢,这次再打,周瑜就算是能胜也不准胜……

  要不然怎么叫她偏帮呢?

  这些日子以来,吴郡内的士族,江东属地下的豪门,北方的曹操,虎视的刘备,军中老将,殿上文臣,各方势力周瑜都仔细理过想过,却唯独没想到太史慈定要寻他约架这事!

  被李睦突然这么一提,周瑜额角的青筋一阵跳。上回他只说了一句要李睦同行去救宣城之危,还有孙策看着,又是出兵在即,太史慈便人前人后寻他连打两场,这回再打……怕已不是分了胜负就能算的……李睦竟还要偏帮他?

  周瑜鼻梁都要摸红了:“军中私斗,军法不容……”

  李睦眯着眼,挑了眉梢看他:“谁说是私斗了?不过寻常切磋比试,无仇无怨,何来私斗?”

  “你……”周瑜被她一噎:“那若是……”

  “哈哈哈……”看着这个英风儒雅,知机善决的男子一脸纠结,李睦莫名的心情就好起来。于是她决定就这么让他继续纠结着,也挺好,“放心,阿兄自会有分寸,不会动摇军心,令将士之间妄生其他争斗。”

  当然不会动摇军心,军中那些小子只会高兴有热闹瞧!

  军中主帅新丧,趁哀兵之势破江夏之后也未免会出现人心不稳,按理说,这个时候他与太史慈出面比试一场,或许……正好能借此时机整一整士气。

  只是太史慈这个“分寸”……

  周瑜苦笑着摇摇头,决定还是现在不去多想为好。

  因李睦这么一问,苦恼归苦恼,但方才因前世纷杂而沉郁的心情却轻松起来,看着李睦略带得意地甩着广袖,目光里不禁露出一丝笑意。柔和轻软,好像经不住暖意抽条的柳枝,那一点点绿从树心里沁出来,夺目又自然。

  “当日在寻阳城中,是我初闻伯符之讯,乱了方寸,思虑失周,但你能在此……我幸甚至也。”

  不知周瑜言中深指,只见他目色湛然,神容认真,李睦不由脸上一红。

  但听他提及当日在寻阳城里的事,心里微微发沉,终还是一口气未消,无暇再去深想其言外之意,只撇过头,微微咬唇:“我说过要与你并肩站在一起,自然就不会只往你身后。出了事,纵然你不说,难道我就会袖手旁观,看你左右为难么?还是你觉得我想孙权掌权?一句乱了方寸就想一笔勾销?”

  周瑜微微一笑,目中湛然生辉:“你尽管偏帮子义无妨,他于校场先赢我一阵,我便去求吴太夫人做主许子义之妹为我妻。我二人结秦晋之好,一同保全江东局势的稳定,也令那些等着看我们争权夺利的鼠辈无处容身。”

  子义之妹?

  李睦被他成竹在胸的笑容晃得愣了好一会儿,才总算反应过来他话中那个“子义之妹”就是她自己,一时目瞪口呆,怔然说不出话来。

  这人……怎么能这么不要脸!

  偏周瑜还续道:“从此,我家有贤妻,若还有人提出要我联姻,就等于是与子义为敌,又是存心挑拨我与子义之交,令六郡军中局势不稳,居心极险。”

  既能立即娶李睦,又从此绝了那些文臣要他联姻的说合,周瑜越说越觉得这个计策妙到极点,简直一石二鸟。

  直到李睦冷冷一句:“你觉得,我兄会应你?”

  仿佛兜头一盆冷水,浇得周瑜愣在当场,一时接不上话来。

  ***

  “长史张昭,字子布,徐州彭城人,年四十四,黑须,容肃,貌威严,性端稳。”

  清逸峻拔的字迹在阳光中好似镀了一层金光,连暗色的简牍也跟着一同亮起来。李睦手执木牍,往另一手的掌心里轻轻敲了两下,回想了一下她进城时那个站在孙绍身后,浑身上下都透着严肃刻板的身影,不自觉点了点头,牢牢记住了这个人。

  粮草调度,民生税赋,这些李睦早已熟悉,到了吴郡也不过是换个地方,再按部就班而已。

  只不过吴郡盘根错节的士族利益比下邳皖城要复杂得多,有随孙氏而来,也有世居于此,更有些是从北地避战南渡的大族分支,各大士族林立,又强横排外。

  孙策在时用张昭张纮牵制本地的世族豪门,一面又军威严令压制,以雷厉风行的姿态强横地震慑住人心。而此时新旧交替,在孙策的威压之下暂时蛰伏的各家都有蠢蠢欲动之态,李睦若处理不慎,极有可能埋下他日祸端。

  偏偏她连人都认不全。

  她知道吴之四姓,顾陆朱张。但四家里,除了出了个陆逊的“陆”外,其余根本就是一头雾水。

  而经过寻阳城里真假孙权一事之后,军中以程普为首的老将一派暂时低调下来,江东六郡的兵马大半都在周瑜手中。自那日在大乔住处见过之后,周瑜便又是兵力编整,操演军阵,又是军械配备,船只战马,整日忙于军务,就连之前对太史慈的担忧也一时抛在脑后,根本就没时间与李睦细说。

  只能抽空先给李睦送来些简牍,让她至少能知其人,不至于见人而不识,闹出笑话来。

  这些日子以来,李睦随身都带着数片这样的简牍,走到哪里都拿出来看一看,仿佛又回到了前世备考时的日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