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周郎周郎[三国] > 周郎周郎[三国]_36

周郎周郎[三国] 周郎周郎[三国]_36

作者:圆月一弯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2-27 13:52:58 来源:免费小说

  救宣城,打仗的是周瑜,目的则是真正的孙权,而她不过是个掩人耳目,手舞足蹈而不用做什么实际贡献的吉祥物。

  就跟着跑一段的功夫,若她连跟都跟不上,可就丢人丢得狠了。既然要去,自然要漂漂亮亮地去,潇潇洒洒地去,无可指摘,干净利落,让孙权彻彻底底地欠下她这个人情。

  至于周瑜……

  她手上一停,又猛地摇摇头,一想起那张脸就想到她昨晚那句丢人丢到家的话,就不禁扶额哀叹——简直惨不忍睹!

  咬了咬牙,李睦努力回想当日周瑜受箭伤时她包出的那条三角巾的形状,暗自安慰自己反正他也在她面前丢过人,大家就算这么扯平了!

  这个时代的中裤有裤筒没有合裆,全靠大片的前后腰头将裆部遮住,李睦嫌外裤裤腿宽阔,走路透风,便干脆也将里裤的裆一同缝了,原本用来遮挡的大片布料缝在一处,再将裤腿收紧,再走起路来,虽然多了些布料有些不便,但至少这上下透风的问题是解决了。

  于是她一连在大腿小腿上层层叠叠地绑了四五层布料,直到将裤腿撑满,再绑就穿不进了才作罢。

  周瑜追到门口,只听到屋里布料撕扯的声音不断,不禁疑惑,却又不好直接推门进去,只能抬手拍了拍门板:“阿睦,可酒醒否?”

  “醒了醒了,”李睦正在回想他的三角巾,一面重新系好裤子,在屋里走了两步,活动了一下腿脚,感觉这些布料确实绑牢了不会半途掉下来才随口回声应了一句。转而撕拉一声又扯开几条布料,绕着手掌连缠数圈,再将散落一地的布料又塞回去,这才去开了门。

  不料刚才想多了那条三角巾,这会儿一开门,看到周瑜那张脸,第一个反应就是又想到昨夜的事,然后立刻又顺势想起三角巾,于是下意识目光往下掠去。

  “怎么了?”周瑜顺着她的目光往下看,伸手往衣角上掸了掸,抬头不解,“有何不妥?”

  “咳……没……没什么……”李睦醒过神来,连忙收回目光,欲盖弥彰地清了清喉咙,“那个……救城如救火,再有酒不醒,岂不要误了兄长大事!”

  说起兄长,她突然反应过来:“等等,你方才唤我什么?”

  周瑜抬了眉梢,笑着看她,眼中明澈一片,一副理所当然的模样:“阿睦?”

  “嘘!”李睦一下子也忘了尴尬,连连跺脚,紧张地伸了头四下张望,见寻常来回的守卫今天都不在,心里松了口气,一把把周瑜扯进门,瞪了眼迎着他的目光看回去,“我看是你昨夜宿醉未醒,满口胡言!”

  看着她紧张,周瑜脸上的笑容慢慢敛了下去:“此次待解了宣城之危,我会令高顺自领一军,驻平泾县之乱。再召江东余军北面过江,先袭皖城,再驻兵柴桑,扼住彭蠡泽湖口,西向下营,与江夏黄祖隔水对峙。到时,军中再无人识你,便不用再替孙权之名了。”

  嗯?这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吧!

  刚还被那一声脱口而出的“嘘”又勾起某些不愉快的回忆,骤然听到这句话,李睦立刻被转移了注意力,挑一挑眉。

  看门外列兵的军容威仪,她也能猜到此行的目的绝不只是一个宣城。历史上祖郎得袁术授意兵发宣城,围打孙权,而现在祖郎已在孙策麾下,袁术再要打宣城的主意,不过就是退而求其次再寻泾县内另外的山越罢了。宣城兵不过数百,外无援兵,尚能把孙权全头全须地救护出来,如今没了祖郎,又有一支援军,此消彼长之间,要救宣城,其实根本不需要动用如此精锐的人马,还由周瑜为将。

  然而说起袭皖城,她便立刻心下了然。她固然是已经记不清孙策斗转江东的路线方向了,皖城却还是知道的。正是周瑜破了皖城之后,孙策定了江东根基。

  也正是在皖城,他们分娶乔公二女,从此兄弟成连襟,成就了一番千古佳话。

  可周瑜竟会主动将这些计划告诉她,不是太阳打西边出来又是什么?

  依照他原来行事的性子,这些都是藏在肚子里,不到临头不会吐露半句的“机密”。就像是以下邳为饵诱袁术,从他麾下的将领,到身边的亲兵,无一人知晓,就算事有不成,他也能及时圆转回来,稳定军心,从放跑了袁术之失,变作一战逼退袁术,守住下邳,使军中士气大振,进退之间,成败之分,他都能应对自如,牢牢掌握着主动权。

  鉴于之前唯一一次从他口中提前获悉“军情”,乃是周瑜要她继续冒认孙权的历史,为防穿帮不得已而为之,李睦沉吟了片刻,觉得还是事先问清楚比较好,心里早做准备,也免得事到临头,他再有个什么“神算妙计”,令她猝不及防。毕竟照周瑜这么说,她岂不是要一路随军?

  “那……宣城危解后,我还需要做什么?留在江北,不再和高顺一军照面么?”

  “瑜……先父为洛阳令时,于居巢空置下一宅,与皖城只半日路程……”

  “那就去居巢!”李睦无所谓地耸肩,安全就好,其他都不重要。其实她倒是想留在吴郡,远离兵锋之所,可是吴郡现在还未完全平定,她就算以太史慈家眷的名义去吴郡落脚,也未必能保得十分太平。倒不如先留在居巢,既是周瑜家中所置,又和他驻军之地离得近,安全自然也比较有保障。

  “好!”周瑜忽地转过身去,语气里竟是有种如释重负的意味。

  李睦瞥了他一眼,隐约似乎觉得他话里有话。刚想问,周瑜却已然转身开门走了出去,一面还回头招呼她:“救城如救火,再不走,可真要误了伯符的事了!”

  虽然说不上宿醉,可毕竟昨晚喝了不少,刚刚睡醒的脑袋还有些发沉,李睦拍了拍脑袋,一时顾不上想太多,急急忙忙从怀里掏出两根衣带,跟了上去。

  衣带从马腹下绕过,和马具的系绳缠起来,再抽到马背垫子上,各往相反的方向一左一右垂下来,末端留出一个圈打结,另一头相互系紧,便成了一个最简单的布质马镫。

  这个时代马鞍只是简陋的皮质垫子,马镫只有单面的上马环蹬,在马上保持平衡,全靠双腿夹紧马腹,腰腹用力。别说纵马而奔,就算只是坐在上面,估计李睦都坐不住要滑下来。

  用衣带打结充当马镫,她在上次获悉南门遇袭时已经试过一次。当时形势紧急,她动作匆忙,只随便沿着马腹下的绳带系了两个活结,充作踏脚,跑到半城就松了大半。因而孙策入城后她也琢磨过这结要怎么打才能受力而不散,绳要怎么系才能不松滑出来,毕竟,在这个年代,骑马这门技术活,怎么都是用得到的。

  这用两根衣带交替着从马腹底下多绕一圈的办法,就是这么想出来的。虽然也没试验过好不好用,但总也要试了才知道。

  李睦最后用力抽紧了衣带,又拿脚踩着试了试受力大小和长度,最后拍一拍马脖子,将马牵到门口的台阶旁。走上一级石阶,一手攀住马背上的绑带,左脚踏上只能摆个脚尖的环蹬,借着石阶的高度,翻身上马。

  马背两侧,衣带末端的两个绳圈刚刚好够到她脚面的高度,大腿绑得严严实实的布条压住马腹,踩住绳圈,李睦膝盖向内一用力,放松缰绳一声清喝,战马轻嘶,撒开腿,稳稳当当就跑了出去。

  周瑜原还在庆幸李睦并没有再追问去居巢之事,而此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小女子腰软身矮,明明上次逃出寿春时还全不能御马,如今竟能凭着两条衣带,纵马而奔!

  ☆、第四十一章

  李睦前一世去陕西出差时,从早到晚满满的行程令她错失了在八百里秦川跑一跑马的机会,一直引以为憾,直到现在才知道驰马八百里是什么感觉。

  宣城位于丹阳郡宛陵县旁,八百里的路程对于一个没有汽车,没有飞机的时代简直如同一场噩梦,尤其是那么多人一起驰马。

  骑兵成阵,马踏若雷,看着好像是气势滚滚,轰轰烈烈,仿似挟带着冲破一切的力量,威风得不得了……其实在这毫不开阔的地界混在一群人当中跑马,就等于跟着吃灰!

  更何况,他们必须途径的九江郡还是袁术屯兵的主要所在。要避开袁术的耳目兵马,又要抓紧时间赶路,大路大道不能走,有城有镇不能进,全找些山林荒地,浅水小道,她提前想到了路上会磨破大腿,绑了布条减轻摩擦,却没想到被八百精骑牢牢护在队伍正中,和她在草原上一马当先的跑完全不一样,前后左右都是踏得飞溅起来的烟尘飞土,仿佛腾云驾雾一般,连四周的人影马身看出去都是模模糊糊的一片。

  李睦正被扑面而来的尘土飞石呛得一头一脸都是灰,又不敢松开缰绳腾出手来遮脸,眼角余光瞥到周瑜驰近,只抬头眯起眼瞄了一下,眼睛就立刻进了尘,一阵刺痛,直逼出泪水涟涟,隐约听到周瑜似乎说了句什么,可耳畔风声呼呼,马蹄隆隆,他又没有刻意提高声音,只一晃间,根本就听不分明。

  好不容易天色将暗,令旗招展,八百骑兵前军倏尔向两侧散开,后军纷纷勒马,一时之间,战马急嘶,和兵士喝声此起彼伏,疾驰中的队伍由纵队变为横队,停了下来。

  李睦没看到令旗,只看到周身四面的兵士队形骤然发生变化,心里一凛,还以为遇到了敌袭要变阵迎敌,匆匆忙忙急拉缰绳,却还是慢了一步,向着已经停下来的前军方向就冲了过去。

  疾驰的骑兵冲击力极大,马速的惯性之下也最忌突然收步停顿,只要前军中有人贸然停下,后队收不住步子,便会将前队冲散,甚至还会发生坠马踩踏的惨剧,所谓骑兵难御,正因为如此。

  固而当前领队的高顺直到开阔之处方才下令停步休整,前军先行散开,给后军留出一大块缓冲区,后军就算没来得及勒住马,也不至于冲乱了自己的阵脚。

  于是李睦这么一冲,便直接从前军空出来的区域冲到最前头,这才发现不是敌袭,而是放马吃草饮水的休整时间到了。

  从马背上连滚带爬地滑下来,李睦小心翼翼地从绳圈中抽出脚,免得整个脚踝都套进去被马拖着走,只觉得浑身上下好像散了架一样,腰骨更像是要断了似的直不起来,两条腿更是踩一步就轻飘飘,软绵绵地,打颤得几乎走不动路。

  抹了把脸,眼里是土粒子,嘴里也是土粒子,整个人举手投足一动就扬起一蓬尘,她也顾不得去拿马背上的干粮,摇摇晃晃地先奔着朝水边而去。

  所有的马都赶到下游,兵士们离得不远,却都先不急着饮水洗漱,而是把上游辟出来之后,立刻就地啃起了干粮。

  倒就剩了李睦一个人趴到水边漱口洗脸,眼睛都揉红了还是丝丝刺痛,恨不得把整张脸都浸到水里去漂一漂。

  “此处只是稍歇就走,时间不多。吃了干粮再洗,待再下一次休整,就要在宣城之外了。”周瑜也拉了马去水边,转头看到李睦正洗脸,不禁皱着眉来将她叫回去。

  行军在外尘土泥泞最是寻常,别说现在只是稍加休整,给战马饮水吃草缓口气,就算是时间充足,能让她洗干净了,之后再赶路一跑,还不是照样满身尘土?有洗脸的时间,倒不如安安定定坐下来吃些东西裹腹,赶路时就算能腾出手来掏干粮,颠簸的马背上也咽不下去。

  李睦听到周瑜的声音,心知他说得没错,这时候抓紧时间吃东西最重要,胡乱抹了脸上的水珠用力眨了眨眼,感觉眼中的刺痛感总算减轻了不少,这才回头应了一声,拍了拍衣襟上的水渍站起来。

  周瑜走到近处,只见李睦一双眼睛通红,眼角还有些肿,鼻尖被溪水浸得微微发红,额角的碎发湿漉漉的贴在脸侧,将她一双英气勃勃的入鬓长眉遮去一半,整个人顿时添了几分柔弱娇怜之气,不禁一愣。

  “看什么看!”水中倒影她不是没看见,自然知道自己这个样子就像是哭了三天三夜一样见不得人,被周瑜盯着一看,立马瞪了眼一跺脚,“不过是被扬尘迷了眼,拿水冲洗了就好!”

  怎奈眼皮子肿得这一瞪眼也没什么气势,李睦只能拿在水里泡得冰冷的手背捂在眼上。

  然而手背才压到眼睛上,就被周瑜一把扯下来。

  李睦只当他还要看好戏笑她,眉毛一皱,下意识往后退了一步,盯着他脸上连尘土都掩不住的红印青痕,正要甩开手,却不妨手里突然多了件东西。

  一怔之下,她手一紧,一个白色布包——这布包李睦却是眼熟,她马背上也有一个,正是用来装干粮的。然而,拿手一捏,只觉得里面厚厚的一块,大概有巴掌大小,似乎又不像是干粮。

  抬头只见周瑜走到水边,也不知从哪里拿了块帕子往水里浸了浸,又拧起来,回身见她捧着那布包不动,不由甩了甩手上的水珠,扬起下巴朝外点了点,笑道:“此处避人,倒是刚好。若叫人见了,与上下将士同其甘苦之名可就难存了。”

  李睦听出了他话里戏谑之意,却一时没明白什么同甘苦之名。四下张望了一下,发现这河道不够宽,八百匹骏马疾驰之后争相饮水,马头攒动,成群结队,饶是训练有素不至于因争抢而相互踢踹踩踏,却还是将整条河道挡了个严严实实,仿佛一大堵活动的围墙,将她和周瑜与其他正在休整的兵士一隔为二,除非踮起脚往这边张望,否则怕是根本看不到他们的身影。

  狐疑地打开布包,发现里面装的竟是一块肉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