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宠文结局之后 > 第9章

宠文结局之后 第9章

作者:宋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12:43:53 来源:免费小说

  流珠别无无法,却又不愿在这里看着傅辛和阮宜爱腻歪,便起身笑道:“儿自是愿意得很。说起来,这雪霞羹,儿也会做。儿是个闲不住的人,不如让儿去帮厨罢?”

  这话却是投了阮宜爱的心意。她只想和傅辛多多单独待一会儿,流珠这话一出,阮宜爱笑了笑,便准了她去浣花小苑的小厨房里帮厨。流珠带着那些由她采下的花儿,款款移步,出了宫门。

  她到了小厨房里,与宫婢一起,给芙蓉花去了心儿,加了竹笋和豆腐一同煮汤。小锅里头红白交杂,果然好似雪霁之霞。流珠搬来个小木凳,坐在灶边,算着做汤的时辰,撑着腮,想着心事。待她回过神时,汤还没好,身边却没了人。

  流珠心上一惊,骤然抬头,正对上傅辛阴沉而玩味的目光。

  室内满是汤羹香气,诱得人食指大动,流珠却满心抑郁,只勉强一笑:“官家又来寻儿的衅?”

  傅辛挑眉,自袖中掏出封折子,投入她怀里,沉声道:“东北的捷报刚到,说的可却不只是战事。”

  傅辛身为帝王,当年杀父弑母,伪造遗诏,从默默无名的庶出皇子,到君临天下的九五之尊,心机自然相当深沉。流珠让他派人快马加鞭到边关,给徐道甫的儿子徐子期和徐道正的儿子徐子骏送丧报,官家却偷偷换了丧报,给那徐子期写了一封亲笔御信。

  之所以给徐子期费这笔墨功夫,是因为官家的人早就探查过,那徐子期虽品级不高,但因受上级欣赏,不打仗时的例行操练,常令他代为指挥。这人颇有领兵之才,很受底下小兵的爱戴。

  官家添油加醋,避重就轻,先说国公府的阮恭臣和徐道甫在妓馆打架,徐道甫的腿瘸了,后头着火时才没能逃走,白白送了性命。之后他又讲起国公夫人冯氏暗中下套,设计徐道协下狱一事。这自然勾起了徐子期对国公府的恨意,匆匆读了几行,便死死咬唇。

  官家笔锋一转,又说起这东北剿匪的战事来。剿匪总是剿不干净,银子粮草花了不少,可战事却周而复始。这令徐子期心中更是愤慨了几分。

  青年匆匆读罢后文,依照官家遵嘱,烧了丧报。玄云吹寒,他穿着厚厚盔甲,望着漫天飞雪,白茫茫一片大地,不由得握紧了拳头。

  徐子期从军,为的是与父亲一同报效家国,谁曾想最后却编入了这东北剿匪的军队。“养寇挟而自重,则老黠谋身之巧”,国公阮镰的弟弟阮钊,早年还认真带兵,如今却和土匪勾结,打的便是养寇自重的主意。

  阮钊、秦奉时等人和土匪流寇有商有量地打着仗,今天你占了城,明日我收回城。长此以往,朝廷不断往这儿送钱送兵,阮钊的势力越来越大,且还帮着京中的国公府一党在朝中坐稳了位置。

  徐子期对此是看不下去的,但他无力改变这种局面,只能跟着混日子。但如今不一样了,有官家做他的支撑,徐子期便不是孤军奋战。

  他是个聪明人,在军中人缘极好,又有傅辛在东北军队中的力量帮持,很快便想出了一系列计策。他先对那惯常为阮钊送信的兵士用激将法,先搬家国大义,而后又提起这眼前人的些许私事来,最后还许给了他好处,说是官家授意,事成之后定会既往不咎,加官封赏,这兵士自然被激得热血沸腾,接着这徐子期又教这信差偷了章印,给土匪一方送了假信,让他们明日来攻城。土匪们看了章印,不疑有他,第二天就按信上说好的时间来攻城。

  剿匪军队这下子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仓促间溃不成军。那领兵的阮钊、还有那阮镰的爱徒秦奉时见土匪毁约,心中起疑,还想再派人确认,却听见帐子外,雪地里,有人高喊道:“国公府一党,祸乱朝廷,私通土匪,卖国求荣,天理难容!擒阮钊,杀土匪,卫我大宋!”

  “擒阮钊,杀土匪,卫我大宋!”这整齐的呼声震耳欲聋,响彻天地。

  土匪被除,阮钊、秦奉时等大将被擒,阮秦一党行事小心,这通敌之事只有送信者作证,口说无凭。谁曾想那土匪头子却暗存了心思,往日书信全都保留了下来,事发之后便全都推给了阮秦一党。至于那徐子期,则靠着此事一战成名,被兵士选为暂代的统军将领之一。

  傅辛将捷报丢给阮流珠看,阮流珠读罢虽喜,却也有忧心之处,双眉紧蹙,瞪着傅辛道:“你又打什么主意?还真要赶尽杀绝么?”

  傅辛哑然失笑,拢袖道:“瞧你这副样子,活似小猫儿被踩着了尾巴。徐道甫的死,虽实属意外,与我无干,但我对他,也确有歉疚。我在军中的探子,早向我汇报了徐子期往日行径,确实是个将才,比他爹那武夫强上不少。我为他造这时势,是为了给徐道甫还债,也是为了……罢了,不提也罢。”

  流珠此刻也镇静了不少,暗忖道:国公府日后真倒了,这军中便也跟着倒了不少大将,正是缺人才的时候。瞧这意思,傅辛是打算重用徐子期。他在信中告知徐子期他爹死的所谓真相,徐子期必会对他十分感激。只是他这不是玩火吗?若是以后徐子期知道了爹早就被官家带了绿帽子,只怕立马就会反。他这到底是想干什么?

  流珠想不通,傅辛却转了话题,弯腰凑近她面前,抚着她的眉眼,轻声道:“瞧这眼睛,肿的似桃儿一般。日后朕若是死了,卿卿可会为我这样哭?还是会前仇尽报,开怀大笑?”他垂眸一笑,掐了掐流珠白嫩的小脸。

  流珠抬眼看他,傅辛又与她拉开了段距离,似是漫不经心地问:“今日遇着从嘉了?那孩子同你说了什么?”

  流珠也不隐瞒,起身将灶上小锅拿下,并道:“那孩子同你一样,拿那木芙蓉取笑儿,多半在心里骂儿当了婊/子还要立牌坊罢。他还说,官家看上儿,是因为儿和官家的某个旧人长得像。”说到最后一句,她略略抬眼,睫羽微颤,凝视着眼前男人。

  她本以为傅辛脸色大约会很难看,不曾想这位爹爹大人竟笑了,且相当坦诚地说道:“怎么,你不会以为朕拿你当谁的替身了吧?说起来,确实有这位旧人。你也知道,先皇喜欢美人,后宫中可谓是环肥燕瘦,各色皆有,宫外也养了不少。朕小时候见过大宁夫人,不由惊为天人,嗯,便是你住的那院子的主人。”

  少年的审美观从见到大宁夫人起才真正确立了起来。那大宁夫人似乎有些洋人血统,脸是东方的秀气的脸,只睫毛格外浓密纤长,眼睛亦有些异色,至于身材,则高挑丰满,继承了洋人的血统。自打见了大宁夫人起,小傅辛这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样的女人。只是大宁夫人为人傲慢,眼高于顶,傅辛却是不喜欢的。

  成年之后,傅辛娶妻纳妾,妻子是名门之后,面貌只是中上,至于婢妾,则都是傅辛喜欢的口味。只可惜这些婢妾,要么眉眼太过像异族,要么个子不够高,要么便是身形不够玲珑有致,前/凸后/翘,挑来挑去,傅辛只是将就,也将就习惯了。

  阮芸穿越成流珠之前,傅辛就见过这位妻妹。那时候小流珠年纪尚小,性子怯弱,个头不高,且干瘦至极,傅辛并未上心,待多年以后见到长开了的、阮芸穿越成的阮流珠,相貌、身材、个性,均合了傅辛的口味。博戏摊子上一见钟情,从此便是十数年的孽缘。

  傅辛将这些娓娓道来,说到最后,却仍是皱了皱眉,道:“从嘉是跟着生母过的最久的,与他那亲娘,感情极好。娶了宜爱后,我为了让国公府彻底安心而驱散婢妾,我知道从嘉恨我,只是这些年,他渐渐知事,也知道当权者无奈甚多,我本以为他不再耿耿于怀。但看如今他向你提起这事,只怕心中还是有些芥蒂在。”

  流珠暗自腹诽道:那是人家的亲生母亲,为你生了孩子,伺候你那么多年,结果你随便就把人家打发了,人家孩子能不心存芥蒂吗?

  傅辛不知她这番心思,只顿了顿,见时候不早,起身要回宜爱宫中,又压低声音,目现微光,道:“阮钊在东北私通土匪之事,你且不要向别人透露风声。这事,暂且压着,自会等到合适的时候和他算账。”

  流珠点头应下,却不知傅辛这般虚伪的性子,有些丑事,自是不会告诉流珠。

  一来,傅辛先前的王妃,并不是病死,而是由傅辛纵容,被他其他婢妾毒杀,为的是空出位置,好迎阮宜爱过门。二来,从嘉等人的生母们,那些被遣散的婢妾,死的也十分蹊跷,这是因为傅辛绝不会让生出龙胎的自己曾经的女人再嫁他人,流散民间。

  这两件事,那篇娇宠小说里没有提,傅辛也不说,流珠便不会知道。

  ☆、第21章 锦遭伤后从新制(一)

  锦遭伤后从新制(一)

  流珠这贞节碑,到底是没能请下来。她告知徐大徐二后,徐大眼睛一亮,搓了搓手,正要说话,流珠微微一笑,说了徐子期在东北立功,不日便将凯旋归来的事。徐道协听了,那眼睛立刻暗了下去,啧啧两声,蹭了顿饭后,不情不愿,但还是不得不抱着那只咬鸡悻悻然地走了。

  没过多久,已至秋末,寒云衰草,帘帏飒飒,天气愈发凉了,然而在这汴京城中,人们的热情却分外高涨。不为别的,只因京试即将来临,而汴京这群富贵闲人们,一爱博戏,人人都有颗好赌的心,只不过有的赌得雅致,有的赌得粗俗,这二来么,拢袖之民们还喜欢附庸文雅,填个词儿,找歌女编成曲儿,再享受不过。而这京试,正好能同时满足汴京百姓的两大爱好。

  说起这个,便要讲一讲这小说里的架空宋朝的科举制度。

  便如同历史上的唐朝一般,这“宋”朝的科考考的主要是诗文,即所谓文官考试。让流珠这样现代的人听了,当然会笑话,这考谁的文章写得好,谁的诗词编的妙,真的能选出为民做主的官儿?不过流珠在这儿待了十年后,总算是看穿了这里面的门道。

  诗词歌赋,最是主观不过。有的人就觉得婉约风好,有的人偏认为豪放派妙。所以在阅卷的时候,有猫腻的地方就多了。先帝朝时,三鼎甲,即所谓前三名,基本都是世家子,便是排出二三十名,也少有真正的贫家子。这里的科举,不过就是给官门子弟锦上添花的东西,可怜无数寒门学子,仍要为了这一点渺茫的希望耗上几十年光阴。

  好在傅辛这位一国之主,对于这样的科举制度,也心存不满。

  他早就想改革科举,令考试内容关乎实际,只可惜登基才不过几年,基业不稳,朝中阻力颇强,这改革一事,不能冒冒然的提起。如今敬国公等人因为造反被砍了头,至于勋国公阮镰一派呢,傅辛对东北剿匪一事隐而不发,只暗示他们东北出了事儿,具体什么事儿也不说明白,拿这当把柄吊着他们,这群人心里发虚,也不得不服了软。剩下的几个世家,知道如今官家手段愈发厉害了,也不敢当这出头鸟儿,多说些什么。

  傅辛思来想去,便决定先拿今年这京试开刀,改一改科目设置,看看效果如何,之后再行决断。

  汴京百姓们正在设赌局压状元呢,听得官家下了旨,将诗词改为考策论,策论不但包括治世之道、经史之学、吏治刑罚,甚至还囊盖了天文地理,甚至数理之术。世家满肚子苦水,百姓们却大多是叫好的,只是先前押的人,这下也不知道还做不做得准,纷纷跑到博戏摊子改押注的对象,场面倒是热闹得很。

  傅辛这几日忙于政事,无暇叫流珠进宫,流珠却也没能得闲,操心起了好几件事儿。

  头一件,便是这钱的事儿。

  坐吃山空,立地吃陷,那是万万行不通的。徐道甫一死,流珠便琢磨起了生财之道。她倒也想赖着傅辛,像那些小说里一样,让皇帝信手给她个几万两黄金,但是这几年的仗打下来,国库吃紧,傅辛那些官造之物也不能变卖,绝不可能给流珠太多钱,这位官家都是天天儿变着法儿从官员手里面捞钱呢。

  别的穿越女穿越之后,个个都好似天生的经商奇才,空手套白狼也能套着成百上千两银子。流珠思来想去,也决定冒一次险。阮宜爱待她倒是厚道,将从前画的衣裳样子都给了她,把做衣裳的婢子也给了她,什么都叫她着手去办,甚至还给了她不少银两。流珠心中有愧,只说是借,日后赚了钱,必会相还。

  这第二件,便是柳莺的事儿。

  柳莺杀夫纵火,罪大恶极,但因着肚子里有个孩子,便暂时不能行刑。她也不能住进监牢里,便被囚禁在了流珠这宅院里,还是住从前的院落,只不过院门口有捕快轮班把守。

  这实在是个哑巴亏。连柳莺自己都知道,这孩子的爹,指定不是徐道甫,可她口中不承认,那流珠就得养着她。这么个人放在院子里,晦气倒是其次,心里不安才是真,生怕她又生事。

  四岁多的徐瑞安因为有金十郎一时发善心,给了湿帕子,掩住了口鼻,再有亲父火中相护,伤得虽然不重,只腹背处有不少烫伤,但是这场大火,在这小孩子的心上却留下了深重的阴影。瑞安夜里头睡不着觉,却也不哭闹,直挺挺地躺在床上,噤声不言,又是吓人,又是叫人心疼。他妹妹如意去找他玩儿,他也不说话。

  流珠知道,这孩子是受了心理创伤了,再这样下去,只怕要成个废人。她便将做生意、找买家的事儿暂搁了两日,每日里只和徐瑞安一起玩儿,悉心引导,可惜却没什么起色。

  这一日,流珠带着瑞安如意,在院子里头做游戏。穿越十年之久,流珠的童年记忆也模糊了,只记得跳皮筋儿,跳方格之类的,思量一番,便让怜怜去拿了细绳,和两个孩子一起玩翻手绳。

  “来,娘教你们翻手绳。”流珠笑意温柔,一根再普通不过的线绳子在她纤纤十指间千变万化,一会儿变作张着大钳子的螃蟹,一会儿又成了一吹就散的蒲公英,惹得如意兴奋不已。而瑞安虽看了几眼,却仍是低着头,并不靠近。

  怜怜孩子气得很,比小如意还兴奋,也凑到旁边,有模有样地跟着学,道:“奴也会翻绳,但却不知道还有这么多花样儿。娘子知道的真多。”

  流珠身为穿越女的虚荣心,难得得到了满足。她也为自己这种心理感到可笑,仿佛既然穿越了,总要做成什么事儿似的。她摇摇头,将这念头抛掷一旁,又看了看不远处的瑞安,温声道:“瑞安,你看如意这绳总是翻不对,你作为哥哥,不若来教教她罢。”

  如意是个极其机灵聪明的小丫头,见状偎在怜怜身边,奶声奶气地说道:“二哥来教教儿。儿手笨,总是学不会。”

  瑞安看了眼如意,手微微动了下,却又瑟缩了回去。

  流珠眼睛一亮,正要说话,却忽地听得身旁一男子沉声笑道:“阮二娘在这里带孩子玩儿什么呢?哎哟,如意丫头近来愈发水灵了。来,瑞安,怎么又不吭声?来萧四叔这里。”那人穿着捕头制服,腰间佩刀,脚蹬黑靴,模样虽是坚毅俊朗,剑眉英挺,目若星子,肤色却稍黑了些,说话时带着匪气与痞气,不说话时,则是满满的肃杀之感,令人望而生畏。

  这人正是操刀鬼萧奈,汴京府的捕头,帮着许多家族做些上不得台面的脏活儿。他手底下的捕快在宅院里看守柳莺,他每隔几日,便必须来这里查一查值班,每次来了,若是手底下没要紧的案子,便会拐过来,没皮没脸的讨杯水喝。

  他从前听过冯氏吩咐,来流珠这里搜查过是否少了御赐之物。流珠最是讨厌他,一见他,便拧着帕子,低声埋怨道:“手里又不知道沾了哪家可怜人的血,丧气得很,且离得远些。”

  如意却并不怕这操刀鬼,他虽身材健硕结实,还带着刀,满身煞气,但如意听哥哥说了,他是好人。瑞安则因为在火里时是被萧奈救出来的,对他很是亲近,一见着他,便张开了双手,萧奈一笑,也将他顺势抱起。

  也是奇了怪了。萧奈一问话,瑞安还就真乖巧地答了起来。

  “四叔之前怎么和你说的?你这几天,怎么还是老样子?”萧奈刮了刮他的小鼻子,问道。

  瑞安张了张小嘴,眼泪一下子落了下来,这是他自大火之后头一次哭出来。他犹豫了下,看了眼阮流珠,这才怯怯地低声说道:“我害怕。我总觉得他们都会害我,像姨娘一样,放火,拿榔头砍我,害我爹爹。”

  萧奈挑眉,摸摸他的脑袋,笑了笑,温声说道:“四叔每日都要抓坏人,一天要抓百十来号人,听起来多不多?”

  瑞安抽泣着点头:“多。”

  萧奈却又道:“可是汴京城里有上百万人,那瑞安说,是好人多,还是坏人多?”

  瑞安沉默片刻,乖乖说道:“好人多。”

  萧奈呵呵一笑,端起茶杯,语气严厉了些,边喝水边沉声道:“瑞安的父兄,都是当兵的,戍守边关,保家卫国。瑞安你要是被那零星几个坏人给吓成这样,可不能说是徐家的孩子了。既然好人比坏人多,你何必害怕?老天爷给你留这条命,可不是让你害怕的。”

  瑞安听着,若有所思,渐渐地也不再哭了,只定定地看了萧奈一会儿,随即重重地点了点头。如意也仰头看着萧奈,眼睛发亮。

  流珠见了瑞安这变化,不由有些惊讶,暗想道:这教育小孩儿,果然是门学问。自己平日未免太小心翼翼了些,不敢拿话刺激他,这萧奈的只言片语,却反倒令他有所领悟。

  萧奈揉了揉他的小脸儿,说完之后,也不再多话,按着腰间佩刀,起身便要告辞。流珠对他略微有所改观,正要说话,萧奈却好似想起了什么,犹豫了下,自怀中掏出一个帕子,递给了瑞安,随即深深地看了眼流珠,抱拳告辞,跨步离去。

  流珠拿眼一瞥,见了那帕子上绣着的柳间黄莺,瞳孔一缩,心上一凛,面上却仍然带笑,柔声道:“瑞安,他为何要给你这帕子?”

  ☆、第22章 锦遭伤后从新制(二)

  第二十二章

  瑞安并不知道这绣纹正是柳莺的象征,只是沉默了一会儿,老老实实,奶声奶气地说道:“瑞安被烟燎得睁不开眼时,就看见有个人,给我递来了一张浸了水的帕子,让我掩住口鼻,切莫松开。烟雾很大,瑞安没看清他是谁。这便是那条帕子,当时被萧四叔顺手拿去擦汗了。”

  流珠心里一思量,却是惊疑不定。这虽是柳莺的帕子,但救瑞安的人,却绝不可能是柳莺,多半就是那金十郎。这般仔细想来,便察觉了不少蹊跷。那金十郎当时一被拎出来,便是昏厥的,此后更是无声无息病死在了狱中,至于案情到底如何,都是活着的柳莺说的。

  是谁不想让他张口说话呢?又是为什么要这么做?

  流珠头一个想到的人,就是傅辛。会不会是他令金十郎去唆使柳莺杀人,又怕事情败露,便除了金十郎灭口?若果真是他设下的连环套,他先前又说什么“徐道甫之死实属意外,与我无干”,那可真是虚伪得令人恼恨!

  依照傅辛那睚眦必报的性子,他杀徐道甫,这是流珠早就料到的事,只不过一直心存侥幸。如今他间接杀了徐道甫,却还矢口否认,在她面前装腔作势,假扮好人,这令流珠尤为愤恨。

  流珠搅着手中的锦帕,怔怔地看着恢复了些许元气的瑞安,还有娇笑着拍手的如意,拢了拢衣衫,背脊生凉,心里发寒。

  怜怜看着瑞安手里那黄莺帕子,心思暗转。便在此时,香蕊款步走了过来,温声道:“娘子,院子后门处跪着两个人,里头穿着孝服。奴让人问了,说是金家人,来替金十郎赔罪的。娘子,是撵走他们还是怎么着?”

  流珠微惊,看了看瑞安手里那帕子,想着金十郎这一份恩情,心上微动,站起身子,移步后门,果见后门那僻静处跪着两个人。

  大的是个小郎君,已有二十岁模样,有着金家人天生的俊秀面容,眉目如画,脱尘若仙,气质格外清肃,只是额角处有块疤痕,毁了这张堪称完美的脸,再看那小的,是个女孩儿,才不过四岁左右,却也一眼便能看出是美人胚子。

  见了流珠,那仙人般的郎君郑重地磕了个头。流珠不敢承受,连忙令家仆强拉他起来,但听得那郎君声音有些虚弱,却仍是强撑着说道:

  “在下乃是金十郎的同胞弟弟,金十二郎,名唤做金玉直。这是与我二人一个娘生养的小妹,且称她做二十娘便是。今日我兄妹前来,为的是当面给阮二娘及徐家小郎君谢罪。我那十哥,着实是个混账东西,死有余辜。他虽已经伏法,我心中却还是有愧,便来亲自替九泉下的十哥赔礼道歉。”

  二十娘一双小手捧着赔礼,可怜兮兮地抬头,将礼献给了流珠。那所谓的礼品,十分的寒酸,流珠再看看这小孩儿干瘦的身子,还有那金玉直虚弱苍白的脸,立时明白过来,不由有些愧疚。

  如她没有猜错,金十郎和徐道甫的死,都与朝堂之上的那位官家脱不了干系,又或者说,和她阮流珠都有间接的牵扯。她暗暗一叹,不肯收这礼,且执意要迎兄妹两人进屋,怎奈何金玉直却连连推辞,直接拉着小妹离去。

  待夜里时分,怜怜从外头采买回来,打听了些消息,对着流珠道:“那金家早已败落,金十郎他爹死了之后,他嫡母把那群婢妾全都赶走了,骂她们是只会吃白饭的废物。金十郎母亲前几年病去,既然主母容不下,他便带着弟妹在外面单过。金十郎平日在那越苏书院给人家写词作曲,倒也能赚些银钱,也有人说他在那儿是偷偷做男小倌儿的,只是并无确凿的证据,便不好乱说。”

  顿了顿,怜怜又提起他那伤疤来,叹道:“府尹府上的潘老三潘湜,人称花太岁潘三郎,就喜欢长得好看的,不在乎是男是女。那厮逼/奸十二郎,金玉直自然百般反抗,宁死不从,拿起墨砚就往脑袋上砸。潘三郎这才作罢,还叫旁人也不准再欺负他们兄妹,甚至每个月还给他家送钱,只不过十二郎都没要。”

  流珠一听,皱起眉头,道:“那这兄妹二人,如今怎么生活?瞧他俩这样子,再过几天,只怕要饿脱形了。”

  并不是她心善,平白可怜人家。只是若没有她做祸引子,金十郎只怕也不会背着这样的罪名死在牢中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