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宠文结局之后 > 第39章

宠文结局之后 第39章

作者:宋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12:43:53 来源:免费小说

  流珠教人给她端来热水喝,面上打量着她,心里头又想道:傅辛逼得紧,对她多半是不会放手,日后废了阮宜爱,再等她丧期一过,指不定又要出什么花招。到时候若真不得不委身于他,入了那苦海深重的后宫,这些铺子、这笔生意,只怕也是再难撑下去了。可是这是她辛辛苦苦经营起来的,她着实不愿看着到头来全成了一场空。思量过后,这阮二娘便打起了股份制的主意来。

  荣十八娘虽是极好的生意伙伴,但是她自己名下就有许多铺子庄子,不见得稀罕她这份小买卖。徐道正的生意蒸蒸日上,也颇有能力,只是他到底不精于此道,再加上是亲戚,若是闹出什么纠纷来,只怕也不合适。思来想去,最合适的,反而是怜怜。

  客观来说,金玉直虽喜欢她,但她到底比起他来,身份低了些,而孩子,绝对不足以做她的支撑。如果邀她入股,她大约会十分乐意罢?再说了,她也是十分可靠的人,若有一日她阮流珠果然无法照料生意及两个孩子了,依托给怜怜,她也会十分放心。

  她正欲张口,趁着眼下身边没什么人,和怜怜说出心中所想,而就在此时,一个细亮的声音在她身后响起,道:“儿来给二娘贺喜了。”

  流珠听着这声音,不由笑着回首道:“可算盼着你了。咱俩都有一两个月没见面了,也不知你躲到哪儿去了?家也不回,庄子也不去,可是忙甚大买卖了?”

  说着话,她细细打量着眼前女人,却见荣熙面色稍显苍白,比起从前来说愈发清减了些,但幸而精神头仿佛还是好的。流珠定定地望着她,荣熙则笑道:“心里头烦,什么家不家的,儿半点儿也不想回,它是要发达还是要落魄,儿都懒得搭理。便连儿那买卖是要富还是要穷,儿也不稀得管了。逮着个行商的机会,便与相熟的商户娘子一起,出了汴京,转了一大圈,游山玩水玩了一番。”

  流珠暗叹道:这荣十八娘倒是愈发洒脱了,心烦就出去旅游,她还真是羡慕得紧。至于荣十八娘在国公府里遇着的事儿,流珠自然是知道,她也暗自揣测过这荣熙到底会不会和阮大和离。但是如今看来,一时半会儿,荣熙是不会开这个口了。她待阮大有情,便是情意减了,也多半不会在这个当口离去。

  三位小娘子坐在一起,面上都带着笑意,仿佛十分精神,可这心里头,或多或少都有点儿心事。荣十八只坐了一会儿,便因庄子有事急着料理,献上贺礼后自行请辞,而她走之后,怜怜轻叹一声,道:“十八娘可是真洒脱。说到底,还是因为她自己就是她的靠山。便是受了婆家埋汰,也不至于似那喻盼儿一般,被压得实实在在。”

  流珠心上一动,笑道:“你何来的这番感慨?你的婆家可不会埋汰你不是?”

  怜怜一笑,道:“实在是阿郎的官越做越大,在他身边立得久了,奴这心里面,偶尔也难免会自惭形秽不是?”

  流珠抿唇而笑,道:“儿这里啊,正有桩好事儿等着你,却不知你愿不愿意。”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地雷(*^__^*)

  豆浆很棒扔了一个地雷投掷时间:2015-11-09 12:31:50

  库库扔了一个手榴弹投掷时间:2015-11-09 00:51:44

  库库扔了一个手榴弹投掷时间:2015-11-09 00:51:42

  18673936扔了一个地雷投掷时间:2015-11-08 23:58:52

  ☆、85|84.81.80.01

  报应分明各有时(一)

  无线坏了,光猫的los灯一直闪红,提示信号故障……姑且用此章防一下盗,等一会儿工作人员修好后替换此章。。

  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此物故非西产;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试使斗而才,因责常供。令以责之里正。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昂其直,居为奇货。里胥猾黠,假此科敛丁口,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

  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为人迂讷,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百计营谋不能脱。不终岁,薄产累尽。会征促织,成不敢敛户口,而又无所赔偿,忧闷欲死。妻曰:“死何裨益?不如自行搜觅,冀有万一之得。”成然之。早出暮归,提竹筒丝笼,于败堵丛草处,探石发穴,靡计不施,迄无济。即捕得三两头,又劣弱不中于款。宰严限追比,旬余,杖至百,两股间脓血流离,并虫亦不能行捉矣。转侧床头,惟思自尽。

  时村中来一驼背巫,能以神卜。成妻具资诣问。见红女白婆,填塞门户。入其舍,则密室垂帘,帘外设香几。问者爇香于鼎,再拜。巫从旁望空代祝,唇吻翕辟,不知何词。各各竦立以听。少间,帘内掷一纸出,即道人意中事,无毫发爽。成妻纳钱案上,焚拜如前人。食顷,帘动,片纸抛落。拾视之,非字而画:中绘殿阁,类兰若;后小山下,怪石乱卧,针针丛棘,青麻头伏焉;旁一蟆,若将跃舞。展玩不可晓。然睹促织,隐中胸怀。折藏之,归以示成。

  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细瞻景状,与村东大佛阁逼似。乃强起扶杖,执图诣寺后,有古陵蔚起。循陵而走,见蹲石鳞鳞,俨然类画。遂于蒿莱中侧听徐行,似寻针芥。而心目耳力俱穷,绝无踪响。冥搜未已,一癞头蟆猝然跃去。成益愕,急逐趁之,蟆入草间。蹑迹披求,见有虫伏棘根。遽扑之,入石穴中。掭以尖草,不出;以筒水灌之,始出,状极俊健。逐而得之。审视,巨身修尾,青项金翅。大喜,笼归,举家庆贺,虽□□拱璧不啻也。上于盆而养之,蟹白栗黄,备极护爱,留待限期,以塞官责。

  成有子九岁,窥父不在,窃发盆。虫跃掷径出,迅不可捉。及扑入手,已股落腹裂,斯须就毙。儿惧,啼告母。母闻之,面色灰死,大惊曰:“业根,死期至矣!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儿涕而去。

  未几,成归,闻妻言,如被冰雪。怒索儿,儿渺然不知所往。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夫妻向隅,茅舍无烟,相对默然,不复聊赖。日将暮,取儿藁葬。近抚之,气息惙然。喜置榻上,半夜复苏。夫妻心稍慰,但儿神气痴木,奄奄思睡。成顾蟋蟀笼虚,则气断声吞,亦不复以儿为念,自昏达曙,目不交睫。东曦既驾,僵卧长愁。忽闻门外虫鸣,惊起觇视,虫宛然尚在。喜而捕之,一鸣辄跃去,行且速。覆之以掌,虚若无物;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急趋之,折过墙隅,迷其所在。徘徊四顾,见虫伏壁上。审谛之,短小,黑赤色,顿非前物。成以其小,劣之。惟彷徨瞻顾,寻所逐者。壁上小虫忽跃落襟袖间,视之,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长胫,意似良。喜而收之。将献公堂,惴惴恐不当意,思试之斗以觇之。

  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自名“蟹壳青”,日与子弟角,无不胜。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亦无售者。径造庐访成,视成所蓄,掩口胡卢而笑。因出己虫,纳比笼中。成视之,庞然修伟,自增惭怍,不敢与较。少年固强之。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不如拼博一笑,因合纳斗盆。小虫伏不动,蠢若木鸡。少年又大笑。试以猪鬣毛撩拨虫须,仍不动。少年又笑。屡撩之,虫暴怒,直奔,遂相腾击,振奋作声。俄见小虫跃起,张尾伸须,直龁敌领。少年大骇,急解令休止。虫翘然矜鸣,似报主知。成大喜。方共瞻玩,一鸡瞥来,径进以啄。成骇立愕呼,幸啄不中,虫跃去尺有咫。鸡健进,逐逼之,虫已在爪下矣。成仓猝莫知所救,顿足失色。旋见鸡伸颈摆扑,临视,则虫集冠上,力叮不释。成益惊喜,掇置笼中。

  翼日进宰,宰见其小,怒呵成。成述其异,宰不信。试与他虫斗,虫尽靡。又试之鸡,果如成言。乃赏成,献诸抚军。抚军大悦,以金笼进上,细疏其能。既入宫中,举天下所贡蝴蝶、螳螂、油利挞、青丝额一切异状遍试之,莫出其右者。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益奇之。上大嘉悦,诏赐抚臣名马衣缎。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又嘱学使俾入邑庠。后岁余,成子精神复旧,自言身化促织,轻捷善斗,今始苏耳。抚军亦厚赉成。不数年,田百顷,楼阁万椽,牛羊蹄躈各千计;一出门,裘马过世家焉。

  异史氏曰:“天子偶用一物,未必不过此已忘;而奉行者即为定例。加以官贪吏虐,民日贴妇卖儿,更无休止。故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不可忽也。独是成氏子以蠹贫,以促织富,裘马扬扬。当其为里正,受扑责时,岂意其至此哉!天将以酬长厚者,遂使抚臣、令尹,并受促织恩荫。闻之:一人飞升,仙及鸡犬。信夫!”

  ☆、86| 84.81.80.01

  报应分明各有时(二)

  路人又絮絮说着,说今年那城楼之上,只官家一人坐阵,不见皇后身影,足可见得,二人因那冯氏之案生了间隙,闹了别扭。流珠垂眸听着,兀自思量着,面上则一派寻常,拉着瑞安与如意,在人群里挤挤挨挨地走着,越是往前走,那议论冯氏之事的声音便愈发远了,流珠心上不由平静了许多。

  因流珠和瑞安都不擅灯谜,如意兴致虽大,人也聪明,但到底学问还没有那般通透,猜了几回,亦是输多赢少。一家三口,带着家仆,捧着热气腾腾的枸杞浮元子,即后世所谓汤圆儿,寻了个稍僻静些的地方,边吃着,边稍事休息。

  流珠没甚胃口,草草吃了些后,便坐在这街角处,兀自静静望着眼前这副繁荣景象。但见桂魄澄辉,汴州城内,万盏花灯罗列成排,风流百巧,亮如白昼。箫鼓奏鸣之处,凤烛交光,银灯相映之下,人头攒动,笑语不绝。

  穿越已有十余年,此时看着这般景象,即便她正置身其中,流珠依然有种难以言明的违和感。她虽自觉已被同化,但仍是觉得,这仿佛不过是个梦一样,她并不属于此间,待到梦醒时,她或许还是有可能回到她的世界的。

  这般悠悠想着,她又想起了徐子期,先是蹙了蹙眉,随即又莞尔一笑,之后则是轻轻一叹。虽说北面战场陷入僵局,但是在这汴州城内,仍是一派繁华。再忆起去年此时,徐子期在灯谜摊子上的威武模样,流珠难免有些感慨。

  这一年的元宵灯节,对于阮二娘来说,是有些平淡,亦有些压抑的一天。灯会一过,便快到了冯氏之案开堂公审的日子。距那日还有三两日的光景时,城中百姓,无论贫富贵贱,均对这事儿十分上心,不少人都商量着要在衙门口听审,凑凑热闹。而流珠却清楚得很,这一回堂审,必然无法顺顺利利地开成。

  恰如她所料,冯氏被嵇庭告发之后,这妇人起初实在说不上慌张,反倒镇定得很,只对阮镰养虎为患而不自知颇有怨气。她之所以这般镇定,实是因着先前也闹到过公堂之上,最后都摆平了,她也顺顺利利地脱身而出,毕竟她那时候有国公府、冯家为倚靠,还有个女儿是当朝宠后,没有谁会不长眼,与她死磕到底。

  然而这一回,事情确实严重多了。那冯氏斥过阮镰之后,便要他出头,帮着自己摆平此事,而阮国公受了嵇庭背叛,又见娘子被翻出了他都不知道的破案子,心里正是恼火的时候,当即与她争吵了起来,将她从头到尾数落了一通,冷声道:“你这妇人,就是个没那金刚钻还非要揽这瓷器活儿的无知愚妇,分明没那赚银子的本事,却偏要经营那么多铺子。单单为了银子,竟然敢胡乱掺和事儿,闹出人命官司,却还瞒着我,都不给我透个风声!”

  他连连噫叹,又想起傅辛近来阴晴不定,晦暗难测的态度,摇了摇头,正要再言,却被恼火又委屈的冯氏驳道:“你倒赖起妾来了?你也不想想,那嵇庭小儿,是谁非要养在身边的?还为了他给妾脸色看!”她这时候倒还不知道嵇庭自言委身阮镰之事,只以为嵇庭是她那相公的小厮而已。

  阮镰心有郁气,却不得不为冯氏奔走,可谁知才去了头一家,那位便闭门不见,再找了几个管事儿的,一个都不给他这位勋国公面子,期间遇着了荣六,阮镰这才从这位亲家处得知,原来汴京城中上上下下全都知道他有龙阳之好了!而谁都不给他面子看,毫无疑问,自然是官家交待下来的,这般来看,冯氏是一丝一毫翻身的可能都无了!

  阮镰这才慌张起来,回到府中后,便在书房兀自愁眉紧锁,思量着转圜之机。想来想去,他终是从那太平大梦里抽身而出,意识到阮宜爱可能已经失宠,而从冯凉卿之叛国开始,官家就将矛头对准了他这一派势力。按理来说,他早该想到的,可是傅辛何等聪明,几次三番地麻痹了他,加上他失了童莞,新得嵇庭,压根儿没把心思多多放到别的事儿上。

  他自嘲似地嗤笑一声,摇了摇头,眯着眼儿,倚坐在木椅上,颇有些乏力,口中则喃喃叹道:“阿莞啊阿莞,这个嵇氏小儿,说不定,果真是你的转世哩。他把你的仇报了,报了!只是北面仍在打仗,官家在此时发难,约莫也不过是怕我阮家势力更盛罢了……”

  他这正想着,却忽地听得门外响起了两声叩门的动静。阮镰稍一错神,忆起数十年前连渔莞从太子少傅后回来时,也是在这般的雪夜里叩了两声门,他挑了挑眉,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亲自起身开了门。

  门外之人面带疲色,虽也能自五官中看出年轻时是个美人,但那流年的痕迹,却是断然无从遮掩的。阮镰见了冯氏后,皱了皱眉,随即让开身子,让她入了屋内,又紧掩上门扇,道:“我今日替你扫听过了,也托了人,却无甚长进。这趟公堂,只怕你必得走一趟不可。至于结果,官家是喜好名声的人,若果真亲自处置了阿婆,虽说是铁面无私,可也未免太过无情了些。所以你啊,也不必太过担心了。”

  冯氏缓缓迈步到他那书案后头,似是替他整理着东西,又好似翻看寻摸着什么似的。阮镰眉头一蹙,颇为不悦,上前沉声道:“我的东西,你莫要动,不若好好想想到了公堂上怎么说罢。”

  冯氏却笑了,低低说道:“记得先前这儿摆着副画儿,你说是给妾画的,妾那时候还怨过你,说你画得着实不像,埋汰过阿郎的画工。”

  阮镰一怔,心上起了些不好的预感,正要说话,冯氏又带着笑腔道:“哎呀,想起年轻时候的日子,仿若近在眼前,又好似远如隔世。那时候阿郎对妾,分外温柔,极近包容,妾甭管撒甚脾气,耍甚泼,阿郎都说,无事无事。”

  言及此处,她话锋忽地一转,声音乍地转低,道:“却原来,那所谓大度,所谓娇宠,所谓爱怜,所谓琴瑟和谐,所谓鸾凤和鸣,不过是骗妾的!不过是为了——”她的声音遽然刺耳起来,歇斯底里到了极点,“是为了遮掩!遮掩你的心上人,也是个郎君!而妾,被阿郎你,整整骗了三十余年!”

  阮镰知道她必是知晓了流言,便闷声皱眉道:“他们胡乱传的,嵇庭也给我泼脏水,你如何能够轻信?”

  冯氏却冷冷一笑,道:“妾素来是相信阿郎的,只是这一回,妾不信了。当年你给妾画的画像,妾总觉得不像自己,反倒在眉眼间好似与谁有些相近。之前不曾多想,而如今看来,你当时那眼睛望着的是妾,可落了笔后,你画的是连郎君!是童莞小儿!是嵇庭那小子!独独画的不是妾!”

  阮镰默然片刻,只笑了一笑,道:“姣姣却是多想了。”

  姣姣恰是冯氏的乳名,当年冯氏初为人妇,嫁与他为妻,他常常这般唤她,而后来时日久了,也没了作戏的兴致,便也不叫了。这两个字此时此刻,入了冯氏之耳,令她觉得分外悲愤,满腔心火堵在胸间,半晌过后,却只得轻笑道:“罢了。被你骗,是妾笨。妾脾气从来不好,且还笨得很,甚事儿都想不通透。”

  阮镰见她如此说,还当她是消了火气,一时间却也无力安抚于她,只劝她早早回房歇着,自己则在书房一侧的软榻上将就着,半寐半醒,躺了一夜。

  冯家遭难,沦为叛国贼,阮镰得了断袖之名,沦为谈资笑柄,而冯氏身为一府主母,眼瞅着就要上公堂。荣十八本来下定决心,要与阮大和离,可见国公府境况这般艰难,也不好在此时开口,可谁知正月十五这日,借着吃团圆饭的时候,冯氏便当众开口,要十八娘以后试领府中事务。

  她此言一出,荣十八娘当即便想推拒,只可惜当着一众亲眷,不好开口。过了两日,她总算寻着了机会,私下去找那冯氏,可谁知走到半道上,恰好遇上了喻盼儿,却原来那盼姐儿眼红十八娘,一心想要劝说冯氏,要她跟十八娘一起理事。

  儿媳两个各怀心思,待走到冯氏屋前,候了许久,也听不到动静。二人互看一眼,荣十八娘暗自心惊,连忙徐徐推开门扇。

  正月里冰片儿飞落,寒气逼人。门扇缓缓打开,便见堂中正吊着个锦衣华服的妇人,一品命妇的装束,严严整整的妆容,双眼大睁,死不瞑目,正是国公夫人冯氏!

  荣十八娘瞳孔一缩,而喻盼儿则大惊失色,尖叫出声。

  冯氏的死讯,很快便传遍汴京内外,国公府说是大病所致,而大家都明白个中缘由。若说这城内有谁不知冯氏之死,独独只有禁城宫内,浣花小苑里,坐在窗楹边上赏雪的那位娇娇宠后,阮氏宜爱。

  傅辛只宽慰她,必会妥善处理冯氏之案,实则不过是欺瞒她罢了。阮宜爱心中虽暗生疑窦,却也不曾出言,只勉力劝说自己,全心全意地相信着自己的郎君,哪里知道生母已经被逼得上吊而亡了呢?

  而冯氏的死,流珠早已猜得,并不意外。待听了消息后,她只拿了香盘,烧了三炷香,兀自静静看着香火燃尽,化作一缕轻烟,混入寒气之中,渐至九霄云外,再也不见影踪。

  ☆、87|86.84.81.80.01

  报应分明各有时(三)

  这一年的三月初,北面边关依旧是玄云吹寒,雪野阴晦。营帐内,徐子期剑眉微蹙,薄唇紧抿,噤声不语,但两腿大开坐在板凳之上,赤着上身,给自己肩上伤处敷着黑色伤药。那伤口已过了些时日,然而此时看来,却仍是十分之触目惊心,令人不忍直视。那地方血痂凝结,周遭红紫,伤处如若一条巨大蜈蚣般自他的肩头缓缓下延,盘踞在男人那结实的背上,煞是可怖,显见是被人生生割了一刀,且刀口极深,受伤时必定有一番惨状。

  可徐子期却是一派平整,目光定定地不知望着何处,亦不知在寻思些甚事。而旁边的潘湜却是咬着唇道:“阿郎这伤,便如同那瓷器裂了口子,美玉摔出了纹路一般,这怪好看的身子,便这样给毁了。只不过,美玉微瑕,也是不碍事的。”

  徐子期闻言,轻轻挑眉,冷笑道:“我瞧你是今儿没受够训,不然怎地有力气说这样的混话。在那儿傻立着干甚?过来给将军我背上涂药。”

  这差事对于这花太岁来说,着实是桩美差,忙不迭地拿了药去涂——美人儿的背,自然也是美极了的,即便受了大大小小许多伤处,那也与那些面貌丑陋的凡夫俗子大不相同。他对于徐子期的背,甚是爱惜,动作轻柔极了。

  徐小将军被他涂着药,不禁暗自想道:当初只想着把这混账郎君,便宜妹夫从京中调离,也免得自己不在的时候,被这小子钻了空子,哪里知道等到了危难时刻,却反被这小子救下了一命呢。

  却原来数月之前,那阮氏兄弟见徐子期人心渐盛,便想出歹计,收买了徐子期身边人,致使徐子期孤立无援,被困阵中,而身为主将的徐家大哥儿更是被奸细生生在后背上割了极深的一刀,鲜血四涌,面色苍白,呼吸急促,差点儿都没挺过去。更不必提在那番境地下,徐子骏被人害得好不容易才保住了一条命,可惜到底还是瞎了只眼睛。这新仇旧恨加起来,也难怪徐子期对阮氏一派这般怨恨,之后想出连番计策来。

  在紧要关头,徐子期通身上下,伤口不绝,鲜血难止,再加上被人使计调离,半个身子都埋在了茫茫大雪里。他神志昏迷之时,手里紧紧攥着流珠给他绣的那护符,看了又看,念了又念,总算让自己不至于昏睡。而等了许久之后,找到他的人,救下他的人,竟是花太岁潘湜。

  说来也是唏嘘,他当时对这花太岁十分鄙夷嫌恶,把他拐到战场上,也未曾存过一丝照看之心,哪里想到如今却被人家救下,还背了回来呢?

  营帐之内,潘湜涂完了药,又与徐子期闲聊起来,垂着脑袋,兀自叹道:“这也是我头一回未在家中过年,也不知今年家里头包的是甚馅儿的饺子。去年包的是鲅鱼馅儿,我头番尝鲜,真真是爱煞了我。唉,想想也是嘴馋。”

  可这馋的,哪里是嘴呢?这潘三郎到底年轻,此刻竟不由得抹起了泪儿来。虽说从军已有一段时日,可他本性难移,积习难改,到底是个富贵人家的闲散子弟,不似别的将士那般将思乡之情强压心底。

  徐子期勾了勾唇,缓缓垂眸,轻轻展开手间书信,借着烛火细细研读了起来,而那素来冷冽的目光,也由此变得柔和了许多。

  这信,自然是出于流珠之手。为防有人窥伺,她写的平铺直叙,几乎不带一丝情意,但是即便是再平常不过的字眼,落入这有情人的眼中,也是别有一番情致,惹得心火燎原,一发不可收拾,便是在冷飕飕的雪原之中,也胸间炽热,如若窝了团火似的,烧的不行。

  徐子期分外珍惜,一时间也忘了身上的痛感与不适,细细读着,却见那流珠这信是二月的时候写的,将国公府内的变故写了个明明白白。

  冯氏上吊自缢之后,阮镰大感意外,竟卧病在床,数日闭门不出,京中人对此却是嗤之以鼻,只道他又是虚伪作戏——毕竟他这一出戏,整整演了数十年,宠妻的名声扬于汴京,没有一个人能料到他是个断袖龙阳。冯氏死后,嵇庭的那一纸状书,彻底成了桩糊涂官司,傅辛只借此机会,整治了些看不顺眼的底下人,至于其他的,则罚了银子了事。嵇庭父母得以平凡,而他本人则拿了国公府赔的银子,在京中租住了处小院,埋头读起策论书册,备考科举。

  国公府内出了这般变故,对于府内的一干人等来说,死者已矣,如茶凉灯灭,而眼下最重要的事儿,便是这理家之权会落在哪一位的手中。虽说这国公府的内里已经被耗了个底儿掉,只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对于这有心之人来说,自是有利可图。

  荣十八娘是冯氏死前指好了的,只可惜十八娘常年奔波于外,在府内却是没怎么笼络底下奴才,她的心思全不在此。而喻盼儿与奴仆们素来交好,惯常给这些藏着心眼儿的婢子奴仆好处,自是令他们面儿上都向着自己。十八娘无心大揽财权,便令喻盼儿帮着协理,盼姐儿料理冯氏葬礼之时,便暗藏心机,想借此机会,夺回财权。

  看到此处,徐子期眯了眯眼,冷冷勾唇,又继续看了下去。流珠只草草写到,这喻盼儿误信小金鸡,受她挑唆,屡屡为难十八娘,将国公府这个烂摊子折腾得更是不堪,不少有心之人都趁府中变故从中捞取好处。十八娘无力为继,干脆将财权全部交出,而这个烂摊子,喻盼儿也是收拾不了的,邵小金又给她出了馊主意,让她撺掇大病初愈的阮镰,教阮镰去管荣熙要钱,贴补府内。

  先前冯氏在时,便十分眼红荣十八的银钱和铺子,而如今冯氏去了,荣熙也没能躲得过去,交了理家大权,却还是被屡屡逼着交出银钱。而压倒荣熙的最后一根稻草,则是阮大郎与她同床之后,也委婉地劝她贴补府中,絮絮说了一番国公府的难处。

  荣熙拿了一大笔银钱,而随着银钱交出去的,还有一封和离书。阮恭臣也不知是出于什么心思,竟然也未曾与她争执,略略一想,便同意了下来。人都道这荣十八娘与阮大郎是大难临头,同林鸟儿分头散去,却不知这其中各人有各人的苦处与顾虑,便是没有这番大难,也是过不下的。

  只可惜,喻盼儿掌权没多久,及至二月,傅辛发难,严令彻查阮镰贪污捐银之案,一时间在这汴京城里激起千层高浪。流珠写完信时,这事儿还未曾有个准信儿,但是写信的人也好,阅信的人也罢,两边都是清楚明白——阮镰此番遭了大劫,且是躲不过去的了。国公府已经败落,掌权的是喻盼儿也好,还是随便哪个小娘子也罢,都已经全无意义。

  即如二人所料的那般,三月中的时候,傅辛下了最后的决断——阮镰下狱,遗下白绫一条,赐以全尸。念在其旧日功德的份儿上,只没收国公府上家产,对于其余无干人等,不再追究。

  一夕之间,行将袭爵的阮恭臣,还有那惯常吟风弄月的阮二郎,皆变作了庶民,且是一分家产也无的庶民。而才掌权了一段时日,风光一时的喻盼儿,富贵梦消,听得旨意的那一刻,便昏厥了过去,醒来后怔然不语,竟是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作者有话要说: 被投诉不河蟹了,而且不是走的举报诶好像,直接投诉。。。。。。。。。。不知道还能不能写下去,汗(⊙﹏⊙)b

  最近心情不太好,好不容易理好了心情跑来更新,现在心情更差了。。。。= =

  ☆、88|86.84.81.80.01

  报应分明各有时(四)

  泼天富贵,转眼成尘。冯氏自缢,阮镰被那一尺白绫勾走性命,人死了,官家还道是恩典,这夫妻二人,虽不曾同生,却也是都死在了那匹白布上头,倒也算巧了。

  三月露桃芳意早,嫩麹罗裙胜碧草。这日流珠在新开的铺子里迎了怜怜来,那小娘子与郎君金十二郎好生商议一番后,总算是下了决断,打算入一份股,好得些红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