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宠文结局之后 > 第25章

宠文结局之后 第25章

作者:宋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12:43:53 来源:免费小说

  金玉直闻言,轻轻点了点头,笑了笑,记在心间。

  且说阮二娘回府之后,颇有些心力交瘁。她甫一推开屋门,阖上门扇,绕过屏风,正打算唤来香蕊为自己涂抹伤药,却忽地瞥见那花鸟屏风之后,徐小将军正挺直脊梁,坐在桌边,见着她后缓缓抬眼,目光清冽逼人,却是薄唇紧抿,一言不发。

  流珠见状,稍稍一叹,也坐在桌边,并不看他,只垂着眼儿,睫羽微颤,颇有些无奈地笑道:“大哥儿要说甚话,一股脑儿地全说了罢。管它甚难听话,追欢卖笑的婊/子也好,附凤攀龙的荡/妇也罢,儿都能受得。大哥儿若想拿剑捅个对穿,还是算了罢,儿惜命得很,只这条命不能给你。”

  徐子期却声音微哑,看着她手里攥着的小瓷瓶,沉声道:“那人给你赐了药?可曾涂过?”

  流珠挑眉道:“没来得及涂呢。”

  徐子期闻言,却眨了眨眼,凝声道:“我给二娘涂罢。”

  流珠一听,面色一冷,一笑,道:“那掉下来的花儿,零落成泥了,倒是人人都想碾上一脚?”言罢,她怒火平生,正欲哄他出去,徐子期却缓缓说道:“我若果真有这个腌臜心思,早就动手用强了,二娘这小身板,如何比得过我的力气?二娘这伤处在颈背之处,非得旁人帮忙不可,我倒想请教下二娘,二娘想要谁来帮忙?譬如怜怜?”

  流珠面色稍稍缓和了些,垂眸低声道:“怜怜甚也不知,你莫要难为她。”

  徐子期又道:“那便是香蕊。”见流珠默认,徐子期眉头一蹙,冷声道:“她既然有外心,为何不早早将她发卖?约莫也不止她一个,早该全打发了。”

  流珠缓缓道:“早年间时,儿确是这么做的。只是旧人去了,便会有新人,只要那人有心,便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香蕊虽有二心,但儿往日待她不薄,她也不是个全然狠心的,与儿总有些情面在。若是换了新人,一分情面也无,反倒还不如留个香蕊。”顿了顿,她又皱眉道:“你莫要妄自动手,打草惊蛇。”

  “那二娘就决意这么忍着?”徐子期沉默半晌,两手交握,关节间铿然作响,显见隐忍得十分辛苦。

  流珠淡淡然望了他一眼,随即道:“儿的心思,不甚要紧。你且放心罢,官家将朝堂与闺阁分得清楚,儿如何行事,多半还是不会误了子期的前程的。子期若是介怀,儿可以搬出去和那些女工住在一起,倒也不会惹了闲话。”

  徐子期却忽地站起了身子,马靴在地上踏得铮铮作响,惹得流珠心上一滞,却见男人一把夺去了她手中的瓷瓶,死死捏在手中,俊秀的面容隐在半明半暗之间,口中沉声道:“我要给二娘上药。香蕊怜怜一时半会儿且都回不来呢,二娘这伤口耽搁久了,可是会和我一样,在身上留疤的。你我现下这般境况,也不必讲那些男女大防什么的了。我无它心思……”

  他语气稍顿,声音放轻了些:“惟在相怜相惜耳。”

  ☆、52|48.01

  日炙樱桃已半红(四)

  听得他语气温柔,说出“相怜相惜”四个字,流珠心上暗惊,稍稍转眸,随即声音微微放冷,道:“留疤也是无妨,药不急着擦,耽搁这一小会儿也必不会有甚大碍。大哥儿请去罢。”

  徐子期定定地看了她一会儿,那眼神分外灼热,直直地落在她脸上,烫得流珠蹙起了眉,又委婉催促他速速离去。徐子期未再强求,但将瓷瓶放回桌上,随即压低声音,温声道:“二娘无枝可依,不若倚仗于我。二娘受的这些伤,及这些委屈,我有朝一日,定会帮你……全都奉还回去。”

  流珠美眸微张,心上一沉,正欲说些什么,可略一斟酌间,徐子期已疾步离去,那靴子声渐去渐远,终至不闻。流珠眉头紧拧,微微垂眼,颇有些心烦意乱起来。

  而那徐子期回了自己院中后,默然坐于院中那石桌边上,手里头拿着绒绒鹿皮,轻轻擦拭着他惯常揣在怀中的那把匕首。刀锋上那凛凛寒光,霎时间映入他的眼底。徐子期眼神阴沉,思及在桃林之中,关小郎威胁阮二娘之语,不由冷冷勾唇。

  他知道自己脾性冷厉,难免碍着别人的眼,平时已多有注意,不曾想他这凌利锋芒,到底还是令许多人如芒在背,坐立难安。

  这般想着,徐子期微眯起眼,在心中将那朝堂之上的每一股势力、每一张笑脸,都如走马灯一般,过了一遍。那种种钻营勾结,那一副副官腔官调,一套套官场文章,这所谓宦海风波,一出接着一出,简直迷乱人眼。他往日里不爱跟阮二娘提及这些,颇有些报喜不报忧的意思,然而他所遇着的明枪暗箭,却实属不少。才做了不到四个月的京官,他就被参了一摞小山——这么不遵官道的人,在那些察见渊鱼的官场老油条看来,真是世间少有。

  徐子期细细想着,半晌过后,只是蔑然一笑,心中有了谋算。他遽然抬手,将那吹毛利刃的匕首收入鞘中,眼底一片清亮。

  另一面,徐*推说要回京郊,与爹娘团聚,携着小包裹上了车架,离了流珠这宅院。可她这车辇在汴京城里绕了又绕,却是停到了一处小院前。那院落实可谓是闹市中的一片净土,匾额上写着定慧禅林四个字,恰是一处尼姑庵,亦称做比丘尼道场。

  这定慧禅林,可不是谁都能来烧香拜佛的地方,只有那贵女出身的小娘子才能来此静修及卜问。依徐*这样的身份,按理来说,该是要被拒之门外的,可是因那*娘子曾说服阮二娘,为这定慧禅林的优婆夷免去费用,做了数十套缁衣,权当做积福行善,这定慧禅林感念阮氏及*娘子的恩德,便也将二人的名姓添入信士行列。

  然而徐*这样的女人,却是不信佛的,她只信自己——谁人都会离心,只她自己,不会负了自己。之所以给这定慧禅林这样的恩惠,徐*不过是看中了这地方的门槛,反正那缁衣也用不了好料子,也不必绣花,费不了多少银两,靠这个买个人情也是合算。而如今,她这铺垫,倒还真派上用场了。

  她先前得了消息——魏尚书的幺女魏染儿,正在此处静修,为的是给家族祈福。这徐*为了坏掉薛微之的这门亲事,好生思量了一回,便演了这么一出好戏来。

  却说清明当日黄昏时分,用晚膳前,魏九娘留丫鬟待在门外,莲步缓移,独身一个入了佛堂之内,才走了几步,便听见莲花灯前传来一阵低泣之声,那哭声煞是哀婉,这颇有一颗侠心的魏九娘听了,不由得黛眉蹙起,心上微颤,生出了几分怜惜之意来。

  那蒲团上跪着的女人听了脚步声,匆匆擦了擦泪珠儿,与身边那优婆夷说了些什么,便缓步离去。魏九娘心中好奇,把眼一瞧,觉得有那么几分眼熟,再仔细一人,暗道:这不是那卖衣裳的*娘子么?怎么哭得这般伤心?

  她性子活泼,虽被亲娘逼着来自静修祈福,到底是跪不住的。见了徐*之后,魏九娘在蒲团上跪着,半阖着眼儿,忽地忆起来丫鬟说的闲话来,但说那*娘子老大不嫁,乃是因为心里头挂念着某位郎君,这才一直拖着不说亲事。

  魏九娘不过是个小姑娘,无甚心机,平常也爱看那些才子佳人的话本儿。见着哀哀低泣的*娘子后,她便在心里头暗暗寻思,一个劲儿地想道:那徐*为何要在佛前哭诉?若是丫鬟的闲话果然是真,那她又是为何不能与那位郎君相守呢?是因为门第之别?抑或是旁的甚原因?

  及至晚膳时分,九娘与一众优婆夷等一起吃着素斋,忽地瞥见徐*款款入内,眼圈仍是微微泛红。魏九娘对她十分怜惜,心中亦生出了百般疑问来——她在这定慧禅林里待了五六日了,旁的贵女没有挑这个时候来的,魏九娘实在是百无聊赖,连个说话的人也无,所以这心思才如此活泛,想东想西,就没个停的时候。

  再等到晚膳过后,众人各自回了院落歇下,魏九娘便主动去找了徐*,想与她说说话儿。九娘叩了叩门,不多时便听得徐*应答了一声,那声音听着仿佛无事,又好似带着一丝哽咽,引得九娘心上一紧,待入得门后,立时扶着她的胳膊,睁着双澄净美眸,关切道:“好姐姐,你遇上了甚难事?儿若是能帮上一帮,必不会推辞了去。”

  *听后,却只微微一笑,并不多说,但迎她入内,并着手收拾着桌上那摊开着的书册。九娘眼神一扫,见那话本儿正是薛微之的《痴娇丽》,想了想,便笑道:“那《痴娇丽》的结局,确实有些不甚如意,但阿姐也无需太过伤心,反正不过是书里面的人物,合上书,闭上眼,想个团圆收尾,也能称心如意。只要人物没死,就还有重聚的可能,便是死了,那也能在阴间凑成一段佳话不是?”

  *柔声笑道:“九娘倒有高兴的法子,端是个乐天的人儿。”说到此处,她低低一叹,道:“我之所以伤怀,为的确是这话本,但也不全是为了这话本。”说着说着,她泪儿又掉了下来,九娘一惊,连忙掏出帕子给她擦拭,又听得*泣道:

  “外头的流言,约莫也传入过九娘耳中罢?”

  魏染儿犹疑了下,小声道:“确是听过一些。”

  徐*假意苦笑了下,目中一丝生气也无,沉沉叹道:“儿心里有郎君,郎君心里,也惦念着儿。可是相亲,却未必就能相守,便是能,也是好事多磨难,要等上好一会儿。”说着,她擦了擦泪,笑道:“九娘来了许久,还不曾给娘子看茶,还请娘子莫要怪罪。”

  魏九娘只一笑,便被她按着,在那书桌前面坐了下来。徐*亲自去给她倒茶,而这魏九娘借着灼灼烛焰,一双澄亮的美目,望向了那半摊开的书册。她本是信手一翻,暗叹这薛微之果然颇有文采,不曾想却忽地发现有好几页的右下角处的字都被圈了出来。

  魏九娘眉心一跳,又将这只有十页的薄册从第一页开始翻起,便见那每一页的右下角的字连起来,竟是一句话,却是——痴娇丽即是徐氏*也。九娘大愕,眨了两下眼,又翻了一遍,却见这书册果然暗中藏字,每个字都嵌得恰到好处,连起来确是那句话无误。

  再忆起徐*方才的话,和与她相关的那些流言,魏九娘匆匆合上书册,魂不守舍地与徐*说了几句话儿后,便推说要走。跨出门槛之前,这小娘子咬了咬唇,忽地回头道:“有情人必会终成眷属,娘子便不要难过了。”说罢,快步离去。

  徐*只摇头一笑,心中道:那薛微之先前在公主宴席之上,跟她说甚字里行间都是情意,她只以为是句虚伪之言,谁知后来再与他缱绻之时,那薛郎君吸了阿芙蓉膏,得意忘形,便将这《痴娇丽》中的隐秘之处告知了她。徐*听后,对他更是记恨——他这倒是生怕别人看不出来,全然不顾她的名分!

  魏九娘是个纯稚天真的姑娘,徐*也不愿直接告诉她那薛微之何等虚伪,便借了这么个由头,也能让那魏九娘好受些,不至于太过气恼。恰如她所愿,魏九娘对薛微之虽有些仰慕与憧憬,但也称不上有什么感情,知道徐*和薛微之的事儿后,为难之余,更愿意成全他们,由此打定了主意,等静修结束后,便与爹爹说明——这个薛微之,还是不嫁的好!

  徐*打破了薛微之的美梦,实在是称心如意。她在这定慧禅林里舒舒服服地休息了几天后,又回了京郊家中,与父母团圆一番,日子过得甚是高兴,而就在这些日子里,阮二娘却颇有些不大自在,不为别的,还是因徐子期那副暧昧态度。

  流珠两世为人,若是听不出徐子期那话里头的意思,她这两世也就算白活了。说甚相怜相惜……古人表白胸襟,自不会像现代人那样,直接说什么喜欢和爱,像“怜惜”“倚仗于我”已经算是说得十分明白了,再过一分,则会显得太过唐突。

  因而清明这两日,流珠每天都暗自心惊,只盼着能避开徐子期,或是能掐断他那不该有的心思,可惜两人同处一个屋檐下,若是太过生分,被那怀有二心的奴仆看出端倪来,指不定又要生事。而这青年眼力何等锐利,自然瞧出了她这副避之不及的模样,但他却只面上带笑,行止间一如往日,没有刻意亲近,但也没让她如愿避开。

  譬如晨起吃饭,流珠想让如意隔在两人中间,徐子期偏找个由头,和徐如意换了位置。春寒尚还料峭,他的领口却微微敞开,结实的胸肌袒露大半,因沾着汗水,而愈显光泽油亮,实在令流珠不好意思抬眼去看,更不好意思提醒他注意。

  再譬如驱车踏青时,车厢虽算不得狭窄,但挤了大大小小四五个人后,距离难免挨得极近。瑞安犯了困后,徐子期少见地把他抱到怀中,也因此而坐到了流珠身侧。两人身子相接,衣衫摩擦,流珠但觉得自己的发丝都触着了他那俊脸,心里头好不尴尬,可又不能因此判定这徐子期是有意为之。

  而最窘迫的时候,还是在徐道甫的坟前。

  ☆、53|48.01

  潮来溅雪欲浮天(一)

  肃霜靡衰草,骤雨洗寒空。清明的第三日假,流珠带着几个孩子前去徐道甫坟前祭扫,可谁知车行半道,毫无征兆地,忽地来了场骤雨,天气遽然转冷。瑞安及如意都穿着春日里的薄衣,刚一下车,便都被那股冷风吹得瑟瑟发抖。

  流珠看着,觉得十分心疼,便摸着两个小脑袋,让他们微微靠拢过来,而徐子期见了,则温声道:“你们冻成这副可怜样,爹和翁婆在九泉下见了,也必会心疼。待会儿祭扫时,你们叩头行礼便是,至于摆放酒食、培土插柳和洒纸钱,我和二娘来就行,你们便回车里头歇着罢。”

  长兄如父,徐子期这般说了,瑞安和如意只点点头,按他吩咐的做。流珠心里却是一个咯噔,蹙了蹙眉,想要推说自己也觉得冷,但又觉得只留徐子期一个人在此,实在不好,只能硬着头皮,自车上拿了食盒和柳枝、纸钱等物出来,跟着几人往那坟前走去。

  徐子期见她拿着许多物件,便伸出了手,也不说话。流珠看着那大手,也不曾抬眼,生怕与他再对上眼神,径自将最沉的食盒交与他手间。

  两人各手拉一个孩子,默然无语,终于到了那坟前。徐子期先俯着身子,将酒食果品一件一件摆上,随即令瑞安及如意先行祭拜。

  瑞安絮絮叨叨地说了许多,都是让徐道甫放心,自己定会有所成就,说到最后,再忆起生父在火中紧紧护着自己的模样,瑞安不由得落下了泪,嘴唇发颤,却又不愿大哭,只匆匆擦了擦,便轮到了如意。如意话倒没说很多,只祝了一番徐道甫,希望他在阴间钱够花,宅子够大,磕了个头,便起了身。

  两人再在徐道甫父母坟前祭拜罢了,徐子期让两人回了车架,流珠见两个小家伙小跑着,由马夫抱上了车,心上微微一滞,眉眼间实在有些僵硬。徐子期看在眼中,翘了翘唇角,出声道:“来,二娘,与我一同,给爹插柳,压纸钱罢。”

  流珠点了点头,抿着朱唇,轻轻拈起裙儿,徐徐弯下腰身,将那新近折下的,青绿色的柳条儿插在了坟上,徐子期淡淡瞥了她一眼,又将刚在车上给如意编着玩的柳圈摆了上去。流珠皱了皱眉,暗自道:他徐老三生前被带的绿帽儿还少吗,你倒好,还给他坟前搁绿柳帽儿。

  她腹诽着,又见这青年跪了下去,重重磕了三个头,随即半盘着腿,坐在坟前,望着那墓碑,竟微微勾唇,凛声道:“卧龙跃马也好,莺儿燕子也罢,最后都付做黄土一抔。足可见得,人生苦短,还需得及时行乐,活得就是个畅快,管他旁的许多,都不必理睬。二娘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流珠微怔,扯唇一笑,轻声道:“也不是谁人都能像小将军这般洒脱。若是全然不顾,便会有别的辛苦,命说不定,也会短些。”

  徐子期拿着酒囊,饮了口酒,随即又将那囊袋投入流珠怀里,一双眼儿直直地凝视着她,道:“二娘也喝口罢。”

  流珠合了合眼,强抑着怒气,凝声道:“大哥儿在这坟前,还是收敛些好,以免三郎看了,心里头不舒坦。”

  徐子期却蔑然笑了几声,沉默半晌,冷声道:“二娘可知道我亲娘是个什么样的人?”

  流珠一顿,道:“儿找上他时,问过几句。听说也是个书香门第出来的娘子,爹是举人,只是不擅官道,又不懂理财,由此没落,这才不得已将女儿嫁与了三郎,随后便生了你。”

  徐子期笑了笑,眯着眼,回忆道:“自打生下来,我就没见过徐道甫几面。他这人看着忠厚老实,心里头的腌臜心思却也不少,二娘真是瞎了眼,才找上他。他遇着二娘这样的美娇娘,自然只想着揽入自己怀里,哪里记挂着还有我这个年岁相当的儿子?”

  顿了顿,他眉眼放冷,继续道:“我娘因识文断字,颇有诗才,便被富贵人家请去,教家里小娘子识字作诗。徐道甫一年到头才能得几个银钱?家里面,全靠我娘贴补。他拍拍屁股走人,也是我娘帮着料理田地。后来那富贵人家里的一位郎君,只不过和我娘对了几首诗,便被那碎嘴的说了闲话,话传到我那不明事理的太婆耳中,她便开始找我娘的毛病。”

  徐子期的声音愈发低沉:“后来我娘又怀上孩子,她偏怀疑这孩子,不是徐道甫的种,便使了主意,叫我娘意外流了孩子。我娘养身子的时候,徐道甫自外归来,听说了之后心里面也生了疑,对我娘冷言冷语。当时正是夏天,乡间热得不成样子,太婆教我娘捂着被子,说是这样对身子好,我娘热得神志不清,我要去请大夫,却被徐道甫揍了一顿,说我是和太婆对着干。被子捂了整整一天后,我娘中了暑气,脸儿通红,连只言片语也没留下,自此没了声息。”

  听得这番往事,流珠不由大惊,抬眼定定地看着徐子期,却见青年紧抿薄唇,泪珠儿一个劲地在眼里打转,却一直强撑着,不曾落下。半晌过后,男人眨了眨眼,嗤笑道:“徐道甫这种人,死了也有人年年祭扫,可怜我娘,坟都被洪水冲了,世间又有哪个还记着她?我救不了我娘,眼睁睁地看着她死,已是此生大恨,若是还要看着二娘落难,我也实在不算是个男人。”

  流珠垂眸,望着他道:“凡事……需得量力而行。阿郎该也知道……一朝怒螳臂,跳踉何其愚。”

  徐子期大笑,目光灼灼地盯着她,低声道:“我不是徐道甫那般的愚人,二娘不必忧心。”言罢之后,他遽然起身,黑靴碾着坟上尘土,自怀中掏出火折子吹了两下,点上方孔纸钱。寒风乍起,纸钱四散,流珠但闻得徐子期似笑非笑地对着那墓碑道:

  “父亲爱钱,我便多烧些。只是父亲可还记得,老家有个旧俗,叫做收继婚?瑞安如意也好,二娘也罢,子期替父亲照顾便是,父亲安心投胎去吧,莫要忘了投个好人家。”

  这叫什么话?流珠简直被堵得说不出话来,直觉得那徐道甫都能被他气得活过来。待到上了车架,流珠不由隐隐忧虑起来——徐子期的这满腔孤愤,拦也拦不住,劝也劝不下来。祸根子全都埋了下来,以后又如何能够善了?

  另一面,鲁元带着收拾齐整的傅朔入宫面圣,兄弟妹三人,围坐一桌,边吃菜喝酒,边说笑起来。傅朔虽已有近三十岁,性子却还和当年刚出海的那个毛头小子一般无二,笑起来声音极大,全无顾虑,官家含笑听着,竟平白有些临渊羡鱼之思。

  傅朔饮了杯酒,慨然叹了一声,鲁元听见了,朗声笑道:“你这混账,竟还有愁事儿?”

  傅朔撇了撇嘴,委屈道:“阿姐怎么能这样说我,我好歹也是个人,自然有开心事儿,也有烦心事儿。这一去这么多年,回来之后,人事皆非,怎能不令我感慨?想我走的时候,大宁夫人还在,阿爹阿娘还在,哥哥姐姐们个个都好,而如今,夫人吞金去了,爹和娘都病去,哥哥们也各有各的难,姐姐们全都嫁了我不认识的家伙——就剩个尧姐姐还在京中,但也没能寻着如意郎君,我怎么不愁?”

  他这一番话,令得席上静了半晌,鲁元噗嗤一笑,拿手中小扇拍了下他那脑袋,道:“又不是非得要个男人才如意,你问问你四哥,这汴州城里,哪个比得上鲁元公主我过得舒心?谁人心里都揣着本难算的账,上至你四哥,下至那打更的更夫,查案的捕快,相扑的壮士,就没有一个舒坦的。你啊,大且不必为我发愁。”

  官家饮了些酒,半倚在椅上,笑看着姐弟两人,忽而叹道:“当年我尚处微末,生母早逝,又因着后宫那些私隐之事,饱受苛待,多亏了你们两个,常常给我吃食,送我书册。我记得那时候,混世魔王你便每天都很不安分,天天在纸上画船,还要我帮着看看那船走不走得远。”

  鲁元神情稍稍放柔,笑而不言。她明白得很,傅辛这脾性,那便是所谓“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对他好,他记得,对他不好,他也不会忘。

  傅朔听了傅辛这话,抿了抿唇,揉了揉眼,道:“四哥却是不知。当时我娘也缠绵病榻,爹无暇看她,全都靠大姨她入宫照料,陪她说话。我本就对四哥有些惺惺相惜之意,后来大宁夫人说,让我和阿姐跟四哥多亲近亲近,我这才有胆子去跟四哥说话……”说到这里,他又笑了,道:“四哥当时身子弱,性子又有些不好接近,我虽想跟四哥亲近,可却一直没胆魄。”

  傅朔乃是小宁妃之子,而鲁元则是微末宫人之女,抱到了小宁妃宫中养着。小宁妃恩宠尤盛,约莫是遭了旁人妒恨,入宫不久便一直靠药养着,实在是个娇柔的病美人儿,而大宁夫人却和小宁妃完全两个模样,眉眼美艳妩媚,性子亦十分高傲,几乎可以说是目中无人。

  傅辛听得傅朔所言,心中却是有些惊异——那大宁夫人,都不曾与他说过几次话,他倒是从没想过,傅朔和鲁元那时这般照顾他,竟是出于大宁夫人的授意。

  大宁夫人一生不愿入宫,先帝崩殂之前,终是决意将她放过,可大宁夫人却反倒在他死后也吞金而死。人都说大宁对先帝并无情意,所谓吞金也不过是先帝命她殉葬,可是傅辛却知道,大宁对先帝有情。

  他原本觉得,大宁和流珠虽在眉眼上有些相近,但脾性却大为不同,然如今看来,竟连性子都有些微妙的相似了。阮二娘眼下对他怀着恨,但官家坚信,有那么一日……她会念起他的好来。纠缠一辈子,谁也忘不了谁,谁也讨不着便宜。

  说罢旧事之后,傅朔又对着官家道:“弟弟我是赶在其他人前头,跑着回京的,而再过些日子,后头的人也能赶回来——四哥也知道,我小时候就长了□□毛腿。这后头人带来的,可不只是奇珍异玩,还有海外之国的几位公使。他们之所以费这舟车劳顿之苦,随臣弟回来,主要是想看看咱们这泱泱大国的气度与风采,见识见识。之前大海茫茫,从中隔断,咱们两边谁也不知道谁,现下也算是相通了。”

  傅辛听着,也未曾在意,只点了点头。而鲁元和傅朔饭后告辞,出了宫城,傅朔眉眼微微放得正经了些,上了马后,与鲁元公主并驾齐驱,见四下无人,口中便低声道:“如今再看,大宁夫人交待你我不许说与外人的那些话,竟全都成真了。”

  ☆、54|48.01

  潮来溅雪欲浮天(二)

  鲁元听着傅朔的话,红唇微勾,白皙的手轻握着鲜红缰络,坐在白马之上,借着些许酒意,不由也忆起了往昔旧事。犹记得那丰姿冶丽,举止投足都与旁人大为不同,带着股潇洒贵气的女人,某夜里少见大醉,对着二人说了两句话,其一,便是与傅辛多多亲近,以后必会大有裨益,其二,留心姓阮的女人,留心即可,勿要小瞧了这小娘子,但最好也不必太过亲近。

  思及此处,鲁元眯着眼儿,轻轻摇头,却是一笑,又想起大宁夫人吞金而亡后,自己不敢置信,而后又想起她生前就曾经命人给自己造棺材,怎么想都觉得蹊跷,便趁头七夜半无人的时候,偷偷凑到了棺材边上。绕了一圈后,二十多岁的鲁元发觉那棺材上有个小眼儿,把着烛火一照,不由愕然——棺材里空空如也,仿佛只留下了个什么物件。

  她当时又想起大宁夫人生前教她的机关术,试了一试,自棺材边上又现出了个稍大些的圆洞,正好能伸个胳膊进去。鲁元将手伸入,把棺材里的东西掏出来一看,却是一面黑石镜子,隐隐能映出人影来,背面錾着“留驻宝鉴”四字,不拿烛火凑近了照,着实看不清楚那小字儿。

  这件事儿,鲁元从没跟任何人提起过——她心里头的秘密太多,不必告与外人,却也没有哪个外人可说。心事儿浸在酒里,藏在佛前,日子且这么过。

  朝来暮去,居诸不息。清明过后没几日,流珠从女工所居的院子巡视回来,车行半道,想要下去给瑞安及如意带些零嘴吃食,可这绣鞋儿刚一落地,抬眼便见得那杂耍摊子前蹲坐着个身形结实的家伙,旁边放着个竹编小考箱,即所谓古代的书包。那小墩子看着眼熟,流珠一瞧,蹙了蹙眉,走到他边上,拿脚碰了碰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